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85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244篇
农作物   35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究对枣实蝇有引诱作用的挥发性物质,研发基于行为调节的防治技术。[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枣实蝇成虫对6种枣果挥发物的选择行为反应,并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田间引诱试验。[结果]室内试验结果显示,枣实蝇成虫对6种枣果挥发物具有显著正趋性。枣实蝇雌虫对棕榈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的选择率较强,选择率均为30%以上;雄虫对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的选择率较强,选择率均为25%以上,从不同浓度梯度(原液、10%溶液、1%溶液)的选择率和选择系数来看,随浓度的递减,其选择率和选择系数也在递减,原液的选择率分别为10%溶液及1%溶液的2.5倍及5倍以上。田间试验发现:肉豆蔻酸对枣实蝇雌虫的诱集效果较强,2 d最多诱捕数量为15头·只^-1,平均诱捕数量为11.4头·只^-1,十四酸乙酯次之。在6种不同挥发物中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对枣实蝇雄虫的引诱效果较强。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6种挥发性物质及混合物中,月桂酸乙酯及十四酸乙酯对枣实蝇雌雄虫的引诱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挥发物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枣果挥发物中棕榈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与枣实蝇偏爱选择密切相关。在田间试验中:枣实蝇成虫对肉豆蔻酸的选择率较强,为研发枣实蝇引诱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园艺作物挥发物合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挥发物作为其重要的次生代谢物,主要包括绿叶挥发物、萜类挥发物和苯环类化合物,对调节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间的三级营养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其合成调控机理,对探索其在植物防御以及生长发育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园艺作物挥发物是影响其品质、功能性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成分。为此,本文对园艺植物挥发物的种类、合成途径以及调控机制方面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其生物学方面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树木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的诱导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挥发物质对植食性昆虫取食,产卵所产生的诱导抗性是树木与昆虫的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树木与植食性昆虫之间发展了一套互相调节,自身开拓资源,产生生存对策的复杂相互关系,本文着重阐明了树木与植食性昆虫的互相策略,诱导抗性的生物化学基础以及诱导抗性在调节植食性昆虫种群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Χ.  ЛГ  史玉荣 《茶叶》1989,(1):56-56
众所周知,育种上应用某些诱变剂可以取得细胞的不可逆变异,即所谓“突变”。由于诱变剂的作用,植物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发生变化,结果,改变了其化学组成。作者对祁门茶树突变种No.0621,No.0947、No.1552鲜叶中的挥发性混合物的组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观赏植物挥发物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方面可利用光能进行有机物的生产,同时还向空气中释放氧气,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植物在其生理过程中还释放出大量的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6.
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 Haliday)对Bt玉米、常规玉米、粘虫幼虫和其虫粪及虫害苗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同时研究了Bt玉米对中红侧沟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玉米健康植株的挥发物对中红侧沟茧蜂均有引诱作用;中红侧沟茧蜂对两种玉米的健康植株及机械损伤株挥发物之间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相对于Bt玉米,中红侧沟茧蜂更趋向于选择常规玉米的虫伤苗及玉米-粘虫幼虫-虫粪混合物的挥发物。与对照(寄生于取食常规玉米粘虫的中红侧沟茧蜂)相比,寄生于取食Bt玉米粘虫幼虫的中红侧沟茧蜂幼虫历期延长,出茧率、茧重、羽化率、蜂重均有显著降低,茧历期、蜂历期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柑橘大实蝇成虫对9种植物提取物的嗅觉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对柑橘大实蝇具有引诱或拒避作用的植物精油或挥发物,通过Y形嗅觉仪分别测定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对橘子精油、橙叶精油、橙花精油、柠檬桉精油、薄荷素精油、栀子花精油、D-柠檬烯、芳樟醇和月桂烯的选择率。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雄虫倾向于选择橘子精油、橙花精油、D-柠檬烯、柠檬桉精油、栀子花精油,雌虫倾向于选择芳樟醇和柠檬桉精油。柠檬桉精油对柑橘大实蝇雌虫和雄虫均有显著的引诱作用,雌虫对柠檬桉精油的选择率为52.38%,雄虫的选择率也达到了50%。本研究为开发对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均具有引诱作用的引诱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乙酸叶醇酯对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植物寄主挥发物对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增效作用。【方法】将不同剂量的乙酸叶醇酯[(Z)-3-hexenyl acetate]制成增效诱芯或直接滴加到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芯,通过对比田间诱蛾量,比较不同处理诱芯的诱蛾效果和诱蛾动态。【结果】乙酸叶醇酯单独使用不能诱捕到梨小食心虫,直接滴加到性信息素诱芯也不能提高其诱蛾效果;30μg的乙酸叶醇酯制成的增效诱芯能显著提高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能力。【结论】乙酸叶醇酯可以作为性信息素增效剂,能显著的提高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和反映田间发生动态。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叶片挥发物对传粉昆虫蜜蜂是否存在引诱或驱避作用,测定中蜂Apis cerana cerana和意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对巨桉叶片挥发性提取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及其嗅觉趋向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巨桉叶片提取的挥发物均能引起中蜂和意蜂不同程度的EAG反应,且对鲜叶、凋落叶挥发物反应差异显著(P0.05),对鲜叶挥发物的EAG反应更强。随挥发物含量增加,中蜂和意蜂的EAG反应值逐渐增大,对36 g鲜叶提取的挥发物EAG值均达到最高,且差异显著(P0.05)。而鲜叶质量增加到48 g时,EAG值有下降趋势;但对于凋落叶,叶片质量增加到48 g时,EAG反应达到最大值。鲜叶、凋落叶挥发性提取物均能引起中蜂和意蜂嗅觉行为反应,并具不同程度引诱作用。36 g鲜叶提取的挥发物对中蜂和意蜂的引诱率均达到最高,叶片质量高于或低于36 g时,其提取物定向作用不明显。随着凋落叶挥发物含量升高,对中蜂和意蜂的引诱率也增大,48 g凋落叶提取的挥发物对中蜂和意蜂有明显引诱作用。总体上鲜叶挥发性提取物对中蜂和意蜂的引诱率较凋落叶高,与EAG反应结果基本一致。该结果可为深入了解巨桉对蜜蜂的行为影响和巨桉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琳  修春丽  路伟  陆宴辉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11):2020-2027
【目的】 筛选对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雌性成虫具有引诱活性的植物挥发物,为黄地老虎食诱剂的研发提供候选物质【方法】 利用触角电位仪(EAG)测试黄地老虎雌性成虫对15种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通过风洞试验,评价每种物质对黄地老虎雌性成虫的吸引作用。【结果】 黄地老虎雌性成虫触角对4种挥发物(癸烷、对乙基苯乙酮、2-甲基壬烷和3,3-二甲基辛烷)没有明显的EAG反应,对其余11种挥发物(1,2-二乙苯、1,4-二乙苯、丁酸丁酯、4,8-二甲基-1,3,7-壬三烯、桉叶油醇、乙酸叶醇酯、芳樟醇、β-月桂烯、壬醛、罗勒烯和β-蒎烯)的电生理反应明显,且反应程度随着挥发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最大测试浓度100 μg/mL时产生最强烈的电生理反应。在风洞测试中,黄地老虎雌性成虫对1,2-二乙苯、1,4-二乙苯、丁酸丁酯、癸烷、4,8-二甲基-1,3,7-壬三烯、对乙基苯乙酮、桉叶油醇、乙酸叶醇酯、芳樟醇、β-月桂烯、壬醛、3,3-二甲基辛烷、罗勒烯和β-蒎烯14种挥发物表现出明显的行为趋好。【结论】 筛选出对黄地老虎雌性成虫具有电生理和行为吸引活性的植物挥发物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