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5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224篇
基础科学   10篇
  273篇
综合类   1714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220篇
畜牧兽医   478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109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雏鸡饮服鸡源芽孢杆菌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从健康鸡消化道分离的鸡源芽孢杆菌饲喂雏鸡,采用鸡白痢沙门氏菌作为攻毒病原菌,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生长速度及死亡率上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20%),说明芽孢杆菌是一种用于研制微生态制剂的理想益生菌。  相似文献   
2.
优氯净对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消毒效果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菌)的伴孢晶体被优氯净液处理后,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失去暗蓝色光泽,呈暗黑色,难溶于碱性缓冲液。虽能溶于昆虫的胃液,却失去致病性。用扫描电镜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优氯净能破坏伴孢晶体蛋白的一级和立体结构,使晶体蛋白失活,达到消毒的目的。消毒能力测定结果表明:1毫升0.03%有效氯优氯净液在3分钟内能消毒50微升BT菌液(3μg伴孢晶体/μl菌液)。消毒BT菌污染桑叶,用0.01%有效氯优氯净液浸泡3分钟即可。考虑到生产上的安全性,我们建议用0.05%有效氯优氯净消毒3—5分钟。  相似文献   
3.
以微生物拮抗病原菌是防治病害安全高效的可行手段。通过对果实表面微生物进行筛选鉴定,以期得到一株可以有效抑制灰霉病的生物防治菌株。对拮抗菌株H-1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和gyrB 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平板对峙法结合果实伤口试验考察拮抗菌H-1在体外及梨果表面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经鉴定H-I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 velezensis H-1在体外条件下可显著抑制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串珠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菌丝生长,其中对灰葡萄孢霉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强;果实伤口试验表明,1×1011 CFU/mL的B. velezensis H-1可完全抑制梨果表面灰霉菌生长。由此可见,B. velezensis H-1可以有效抑制梨果采后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郑爱萍  闫敏  李平  谭芙蓉  郑秀丽  李壮 《园艺学报》2005,32(6):1102-1104
 从土壤中分离到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 发酵产物经DEAE - 纤维素、Sephadex G-100柱层析, 分离到15 kD抑菌蛋白L37, SDS-PAGE显示纯度达到电泳纯, N - 末端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检测结果提示可能是一种新型的抑菌蛋白。蛋白质抑菌结果表明, 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抑制效果, 且对蛋白酶、温度和大部分有机物不敏感, 是稳定的抑菌蛋白。对病原菌菌丝抑制机理研究表明, 抑菌蛋白具有严重扭曲、断裂、阻止生长等抗生效果。应用发酵蛋白产物进行两年大田防效试验表明, 对黄瓜枯萎病防效显著, 最高达到90% , 具有显著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苏云金杆菌小试生产发酵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 1 0L全自动发酵罐对苏云金杆菌小试生产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的温度、pH值、培养基成分及接种方式对发酵产量和发酵周期均有影响 ;在培养基配方中存在葡萄糖时 ,葡萄糖单独灭菌对提高苏云金杆菌发酵产量是重要的。初步生物测定显示 ,发酵上清中存在一些杀虫增效因子 ,建议配制苏云金杆菌制剂时尽可能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物和生物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几种Bt cry基因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产物在pH 10.0的50mmol/L碳酸钠和20mmol/L乙醇胺溶解液中的溶解性 ,发现同样的Cry蛋白在碳酸钠中的溶解度大于乙醇胺。通过胰蛋白酶消化 ,明确Cry1Ca7、Cry1Ia8酶解产物为 38kD多肽 ;Cry1Ie1、Cry1Cb2、Cry2Ab4酶解产物为 41kD多肽 ;Cry1Ac酶解产物为60kD多肽。采用FPLC层析方法对 6种原毒素及其酶解后得到的毒素多肽进行了分离纯化 ,比较了原毒素和毒素的杀虫活性的差异。其结果表明 ,Cry1Ac的原毒素和毒素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为 100% ,Cry2Ab4的原毒素的毒力高于其酶解毒素。  相似文献   
7.
依据甜菜夜蛾年发生代数较少,主要依靠幼虫的突发性暴食引发灾害,防治时应选能杀灭当代幼虫的高效农药,盛期用抑太保、米满;盛末期用乐斯本、凯撒、灭多威等农药;小菜蛾年发生代数较多,主要依靠幼虫数量的突发性高涨引发灾害,防治时应选能抑制幼虫的数量增长的持效农药,初期用阿维菌素、BT;盛期用乐斯本等农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共分离了976株细菌分离物,发现来自甘蔗根围的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9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和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在PDA平板的对峙培养过程中不形成抑菌圈,但4d后可使上述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溶解。扫描电镜观察发现S9菌株在待测的立枯丝核菌表面形成了溶菌斑。S9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作用过程是通过吸附在病原真菌的菌丝上,并随菌丝生长而生长,而后产生溶菌物质消解菌丝体。液体共培养测定也证明了S9菌株具有上述作用。本研究还发现,S9菌株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真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鲜红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和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的生长没有影响。盆栽试验证明了S9菌株可有效地控制立枯丝核菌(R.solani)引起的番茄苗期病害。S9菌株与其它拮抗真菌混合具有促进防治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immunocy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the Bacillus sphaericus 2362 binary toxin components, BinA and BinB, in Culex quinquefasciatus larvae that had been intoxicated with this entomopathogen. Ultrathin sections of C. quinquefasciatus larvae midgut embedded in the hydrophilic resin L.R. White were incubated with the antibodies anti-BinA or anti-BinB and then revealed with goat anti-rabbit IgG coupled to gold particles. Immunocytochemical detection 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specific labeling in ultra-thin sections that had been incubated with the BinA antiserum. Gold particles were detected on the apical areas of cell membranes and inside the epithelial cell cytoplasm, particularly the mitochondria, of cells from the gastric caeca and posterior stomach in larvae exposed during 2 or 24 h to the entomopathogen. A similar labeling pattern was observed in ultrathin sections from both midgut regions when incubated with BinB antiserum.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室内选育119代的抗溴氰菊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通过反复回交和自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20个引物对近等基因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3个引物在抗性品系中分别产生1条特异扩增带,4个引物在敏感品系中分别产生了1~5条特异扩增带。由于在近等基因系中,除了与抗性相关的基因区外,其它的遗传背景是相同的,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