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5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244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新望  王惠萍 《作物学报》1995,21(2):215-222
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功能叶几种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以丙二醛含量表示)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吐絮前呈波动上升,吐絮盛期争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吐絮前缓慢上升,吐絮后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结铃以前随叶片发育而上升,结铃后急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始终呈上升趋势。进一步对POD同工酶进行电泳发现,其酶谱构成随生育进程而变化,早熟品种在开花期酶带条数最多  相似文献   
2.
以黄顶菊新鲜植株为材料,用蒸馏水浸提活性物质,得到0.1、0.05和0.01g/mL三种不同干物质含量的黄顶菊水提液.以蒸馏水为对照,利用不同含量的黄顶菊水提液处理无土栽培的玉米幼苗,每4d测定幼苗叶片中MDA(丙二醛)、POD(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CHL(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黄顶菊水提液处理对玉米幼苗株高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每个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黄顶菊水提液中含量越高,抑制作用越显著.幼苗叶片中MDA含量、POD、S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而CHL含量低于对照.研究还发现,不同含量处理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玉米幼苗MDA含量、抗氧化酶和CHL含量的影响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结果预示黄顶菊水提液能够抑制幼苗生长,含量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可为进一步研究黄顶菊总体化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温处理对结果期草莓叶片衰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丰香’(Fragaria ananassa Duch.cv Toyonaka)草莓品种为试材,于2010-12-2011-02在人工气候箱进行环境控制试验,以25℃为对照,设30、32、34、36、38℃共5个高温处理,分别在处理1、3、5d后,测定与叶片衰老特征密切相关的生理指标,包括叶片中超氧化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在30 ~ 38℃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草莓叶片中MDA含量呈持续增加趋势;经30 ~ 34℃高温处理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POD、CAT酶活性值均高于对照,其中SOD、POD酶活性在34℃处理3d后达到最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酶活性在34℃处理5d后达到最高.36℃及38℃高温处理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POD、CAT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P<0.05);高温处理中叶片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于对照,而且随着高温时间的延长,草莓叶片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都呈持续下降趋势.表明高温胁迫降低了草莓叶片保护酶活性,导致体内活性氧大量积累,抗氧化能力降低,加速了草莓叶片的衰老,研究结果为设施草莓高温气象灾害的防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5.
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生理检测及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一定浓度的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浸种和茎叶处理,大豆幼苗的生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处理后大豆的株高、根长、株鲜重和根鲜重均明显得到了提高,且生长状态好于对照,不同浓度处理间具有明显差异,在发酵液浓度为5 g·L-1时,效果最佳。尤其是对根鲜重的影响,促进率最高可达56.21%,同时增强了幼苗根系活力,最大可以提高57.82%,浸种和茎叶处理后,分别提高了叶绿素含量41.25%和15.40%;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2.20%和11.70%;过氧化物酶31.33%和29.95%;过氧化氢酶活性42.8%和20.0%,这为发酵液在大豆田推广应用、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外源信号物质氟草敏(norflurazon)和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MBQ)分别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研究它们在此过程中对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时,经norflurazon处理0~168 h后,种子中POD和CAT活性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种子中ROS含量显著升高。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体吸器形成时,经2,6-DMBQ处理0~72 h后,肉苁蓉种子萌发体中POD和CAT活性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萌发体中ROS含量显著升高。表明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过程中,外源信号物质norflurazon和2,6-DMBQ能影响POD、CAT活性及ROS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Metsulfuron-methyl is one of the widely used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However,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applied metsulfuron-methyl may remain as bound residues in soil. To characterize the response of rice plants to residual metsulfuron-methyl in soil, the activities of acetolactate synthase (AL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and catalase (CAT)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rice varieties that differed in susceptibility to the herbicide. Changes in the activity of these enzymes in leaves and roots of Xiushui 63, a sensitive rice variety,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a resistant variety Zhenong 952. Irrespective of variety, changes in the enzyme activity were greater in the roots than in the leaves. The activities of ALS and CAT decreased, while the SOD activ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mounts of bound residues of metsulfuron-methyl (BRM) in soil. The POD activity increased at the BRM level of 0.025 mg kg^-1, but decreased at the BRM level of 0.05 mg kg^-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ound residues of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may affect metabolism of rice plants.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氯氰菊酯(5、25、125μg/L)和氰戊菊酯(25、125、625μg/L)浸泡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3、6、9、12和15 d后,对血清、内脏囊和鳃组织中的SOD、CAT活性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栉孔扇贝血清和各组织中的CAT活性随着氯氰菊酯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氯氰菊酯浓度为125μg/L时,CAT活性最高;而氰戊菊酯浓度为25μg/L时,CAT的活性最高,然后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活性降低;当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浓度分别为5、25μg/L时,各组织中SOD活性和血清T-AOC值出现最大值,然后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活性降低。随着农药处理时间的延长,血清中的T-AOC和SOD活性、组织中CAT活性呈现下降趋势;而组织中SOD活性、血清中CAT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外,栉孔扇贝的抗氧化能力具有组织特异性,鳃组织中SOD活性值的早期变化可作为两种农药对栉孔扇贝氧化毒性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菠萝的抗寒机制,利用人工气候室,以20℃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巴厘、台农17号、澳大利亚卡因3个菠萝品种在15℃、10℃、5℃低温胁迫下3天后叶片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并调查了植株冻害等级。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诱导菠萝体内产生更多的可溶性糖;在低温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抗坏血酸(ASA)含量减少;巴厘、台农17号寒害级别为一级,澳大利亚卡因为二级。应采用综合指标鉴定菠萝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10.
氟病黄牛自由基损伤及硒铜镁保护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2头高氟黄牛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头 ,其中 组为高氟对照 ; 组为高氟并每日添加 0 .2 5mg/kg硒 ; 组为高氟并每日添加 1 5mg/kg铜 ; 组为高氟并每日添加 0 .2 5mg/kg硒+1 5mg/kg铜 +1 mg/kg镁。另设正常对照组奶、黄牛各 8头 ,连续饲喂 83d,分别于试验的第0、30、83天采样 ,检测结果表明 :高氟黄牛 GSH- px、CAT和 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奶、黄牛 ,MDA和自由基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奶、黄牛。高氟加硒和加硒铜镁黄牛第 30天和第 83天的 GSH- px、CAT和 SOD活性分别比同组第 0天和相同时间的高氟对照黄牛升高 ,MDA和自由基含量分别比同组第 0天和相同时间的高氟对照黄牛显著降低。添加硒铜镁使高氟黄牛抗氧化酶类活性第 30天时明显升高 ,脂质过氧化物和自由基含量下降。加硒使高氟黄牛抗氧化酶类活性到第 83天升高 ,其抗氧化作用不及硒铜镁联合添加组。表明适宜剂量的硒铜镁联合作用 ,使高氟低硒低铜黄牛体氟排泄增加 ,脂质过氧化产物和自由基生成减少 ,抗氧化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