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副鸡禽杆菌毒力质粒缺失株的构建及其致病性的研究
引用本文:刘洋洋,马洪梅,胡思顺,牛加强,李自力,周祖涛,刘梅.副鸡禽杆菌毒力质粒缺失株的构建及其致病性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3(3):232-237.
作者姓名:刘洋洋  马洪梅  胡思顺  牛加强  李自力  周祖涛  刘梅
作者单位:1.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2.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3.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高原动物疫病研究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YFD05008004);
摘    要:为研究副鸡禽杆菌(APG)质粒与菌株致病力的关系,本研究采用42℃诱导的方法缺失APG分离株APG-Hu中的毒力质粒,经PCR鉴定质粒缺失菌株后将其命名为APG-HuΔ。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600nm值法、微量生化鉴定管法、K-B纸片法和雏鸡感染试验测定APG-HuΔ的生长曲线、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和对雏鸡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在42℃诱导条件下,能够有效缺失APG-Hu中的毒力质粒p250和p A14,而质粒p YMH5未被缺失;APG-HuΔ生化特性、生长曲线及耐药性与APG-Hu相比均无明显差异。雏鸡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多数APG-HuΔ感染鸡无明显临床症状,总体发病情况明显弱于同等剂量APG-Hu感染的鸡,表明APG-HuΔ毒力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APG毒力与质粒p250和p A14相关,而质粒p YMH5可能增加APG耐受多种抗生素的风险。本研究为APG致病机理及耐药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也为挖掘APG质粒的应用潜力提供一定参考。

关 键 词:副鸡禽杆菌  质粒p250  质粒p  A14  质粒缺失菌株APG-HuΔ  致病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