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异源三倍体鲫鲂的遗传组成和生殖特性观察
引用本文:覃钦博,戴婧,刘少军,刘筠.异源三倍体鲫鲂的遗传组成和生殖特性观察[J].水产学报,2014,38(3):356-361.
作者姓名:覃钦博  戴婧  刘少军  刘筠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20198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4306120006);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2B08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联合培养基金(14JJ6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312101039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91331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930071);“九七三”前期项目(2012CB72230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4306130001);湖南省生物发育工程及新产品研发协同创新中心(20134486)
摘    要:红鲫属鲤亚科,其染色体数目为2n=100;团头鲂属于鲌亚科,其染色体数目为2n=48。在红鲫(♀)×团头鲂(♂)的远缘杂交F1代中获得了异源三倍体鲫鲂和异源四倍体鲫鲂。本研究对异源三倍体鲫鲂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FISH杂交检测和性腺结构观察,结果表明:1)异源三倍体鲫鲂的染色体数目为3n=124,染色体核型公式为31m+45sm+26st+22t,染色体组由2套红鲫染色体和1套团头鲂染色体组成;2)利用红鲫特有重复序列为探针进行FISH杂交,红鲫的100条染色体均被标记上荧光信号,而团头鲂的染色体均未标记上荧光信号,异源三倍体鲫鲂中有100条染色体被标记上荧光信号,说明异源三倍体鲫鲂含有2套红鲫来源的染色体组;3)异源三倍体鲫鲂的性腺发育异常,其卵巢型和精巢型性腺发育呈现出退化的特征。研究还讨论了异源三倍体鲫鲂的形成机制。实验结果为鱼类远缘杂交和多倍体鱼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在鱼类遗传育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远缘杂交  异源三倍体  不育  FISH
收稿时间:2013/10/24 0:00:00
修稿时间:2013/12/23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