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表达传染性支气管炎S1基因和IFN-γ基因重组鸡痘病毒安全性与最适免疫剂量分析
引用本文:石星明,王云峰,王玫,兰德松,任刚,李继松,曾伟伟,孙妍,刘胜旺,童光志.表达传染性支气管炎S1基因和IFN-γ基因重组鸡痘病毒安全性与最适免疫剂量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09,40(5).
作者姓名:石星明  王云峰  王玫  兰德松  任刚  李继松  曾伟伟  孙妍  刘胜旺  童光志
作者单位:1.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禽传染病研究室,哈尔滨,150001
2. 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东莞,523071
3.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200232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摘    要:对共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和II型干扰素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S1)冻干疫苗进行安全性和最适免疫剂量的研究。取冻干疫苗,加生理盐水恢复至冻干前体积,分别取0.1 mL经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1周龄SPF鸡,接种剂量为1.0×10^5PFU,接种后3 d出现局部反应,5 d局部肿胀达到最大,接种鸡无其它全身反应,精神、食欲以及发育等均不受影响,说明重组病毒对实验鸡是安全的。将重组疫苗用生理盐水作倍比稀释后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4周龄SPF鸡,接种剂量为1.0×10^1-1.0×10^4PFU,免疫后3周攻击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LX4株。结果表明,在接种剂量为1.0×10^2-1.0×10^4PFU的剂量范围内均可以使全部实验鸡产生局部反应,并对IBV的攻击形成保护,降低免疫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保护率达到73%以上;1.0×10^1PFU接种实验鸡后,仅有5/11的鸡出现局部反应,对IBV攻击的发病保护率为64%,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说明,疫苗接种后的局部反应与重组疫苗的免疫效力之间具有相关性,根据疫苗生产使用实际情况确定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的最适免疫剂量为10^3PFU。

关 键 词:传染性支气管炎  重组鸡痘病毒  S1基因  最适免疫剂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