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痢病原菌血清型检测及其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山东临沂市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痢病例中,分离病原菌并分析其血清型,以探讨分离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选用疫苗与防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临沂市不同区域23个规模化养猪场的112份疑似仔猪黄痢病例进行了细菌分离,对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生化试验、毒力试验、致病性试验和血清学鉴定;用15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进行了60次药敏试验。【结果】从112份病料中分离出了10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率为90.2%;不同区域猪场流行的血清型有较大差异,在101个分离株中,7株未能定型,4株自凝,其余90株能定O型血清型,这些定型菌株分布在11个血清型中。每种抗菌药物均出现过耐药现象,但各药物的耐药率不同,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高为100%,最低为10.0%;试验菌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多为耐4~6种药物的菌株。【结论】目前临沂市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痢病原菌的O型血清型分布在11个血清型中,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8、O54、O115和O149,这4种血清型共占定型菌株的56.7%;对仔猪黄痢病原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是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和呋喃妥因,高敏率分别为81.7%,73.3%和70.0%。  相似文献   

2.
从山东省诸城地区6个集约化养鸡场的大肠杆菌感染鸡群的死鸡、毛蛋的心血中分离到32株细菌,经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鉴定为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coli)简称大肠杆菌(E.coli)。对其作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全部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从而证明从死鸡(毛蛋)心血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将分离到的鸡大肠杆菌的14株优势血清型菌株进行了质粒DNA分析,通过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然后对质粒进行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用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对质粒进行了酶切分析,结果表明:质粒的得率为100%,来源相同的菌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图谱,来源不同的菌株的质粒图谱一般不同。将血清型和质粒图谱比较发现:同一血清型可以有不同的质粒图谱,不同血清型可以有相似的质粒图谱,血清型与质粒图谱没有直接的联系。本试验同一来源菌株的质粒指纹图谱相同、但它们的血清型不一致的现象可作为自然条件下同一质粒在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中扩散转化的一个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地区56株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菌毛基因的多重PCR检测及质粒DNA指纹图谱分析。多重PCR检测结果证实该方法可用于各大肠杆菌野生菌株的检测,且适用于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病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质粒DNA指纹图谱分析发现这56个菌株质粒的获得率为100%,来源相同的菌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图谱,来源不同的菌株的质粒图谱一般不同。所有菌株都含有1条大小相同的质粒带,表明广西流行的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病主要是由携带相同质粒的大肠杆菌引起。试验结果表明,质粒DNA指纹图谱法可作为大肠埃希氏菌分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永芬  边传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60-3061,3074
对河南省32个县市的93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质粒的分析,并对其中12株100%耐庆大霉素(GM)的菌株进行耐药质粒的转化试验,成功获取了2个转化子。质粒检测结果表明:93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分为49种质粒图谱类型,质粒电泳条带最多6条,最少1条,其中质粒图谱为1条条带的菌株占测试菌株的45.16%;同一地区、同一鸡场菌株的质粒图谱相同或相似,不同地区菌株的质粒图谱不同,但它们之间会有相同或相近的少量流行质粒存在。质粒转化结果表明:同一质粒可编码1个至数个抗药性基因,不同质粒可以携带相同或不同的抗性基因,证明了质粒可以传递多种耐药性,细菌的抗药性与抗药性质粒的转移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顾小龙  刘红彬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0):142-144,152
为了调查张家口地区仔猪黄痢病例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流行血清型,从发生仔猪黄痢的20个规模化猪场采集90份病料,进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生化鉴定。腹腔接种小白鼠以鉴定分离菌的毒力,采用玻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鉴定分离菌O血清型,并使用16种抗菌药对5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90份病料中分离出86株大肠杆菌,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79株。79株致病菌共有10种血清型,其中O8、O151、O149、O141为优势血清型,占能定型分离致病菌株的61.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噻肟钠抑菌作用最强(94%),其次为诺氟沙星(90%)、丁胺卡那霉素(82%)、新霉素(80%)。50株大肠杆菌对16种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链霉素完全耐药,其中39株为5耐以上的菌株,占供试菌株的78%。  相似文献   

6.
辽南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辽阳、营口、大连部分规模化养猪场采集临床诊断疑似仔猪黄痢、白痢的直肠棉拭子及病死猪的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形态学检查、生化鉴定,结果发现,分离到的3株细菌均符合大肠杆菌特征,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大肠杆菌均对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氟哌酸和氧氟沙星中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河南省 2 3个规模化猪场发生仔猪黄痢、白痢、水肿病的猪只十二指肠、小肠前端、心血和肝脏中分离出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2 79株 ,用大肠杆菌 3 0种O抗原和K抗原 (K88、K99、987P)进行了血清型鉴定。用 2 0种抗生素对分离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 1)同一地区的不同猪场流行的主要血清型一般不同 ;( 2 )用单因子定型血清鉴定 ,大多数分离株为K88型 ,8种优势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 69.3 5 % ;( 3 )致病性大肠杆菌存在着广泛的耐药性 ,敏感药物是头孢曲松、头孢唑啉。  相似文献   

8.
从安徽省某养殖场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出6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测试,鉴定5株为爱德华氏菌,分别为AHIE01、AHIE02、AHIE03、AHIE04和AHIE05;1株为志贺氏菌,为AHIE06。经胸腔人工注射感染试验,证明所有分离菌株均具较强的致病性,可使斑点叉尾鮰100%发病;经再次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可从发病鮰鱼体内重新分离到生理生化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的细菌。用20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并存在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现象。  相似文献   

9.
从临沂市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痢病例中分离病原菌、检测其优势血清型,并经动物致病性试验探讨其优势血清型菌株的致病能力,为临床选用疫苗提供血清型依据,并为灭活苗的制备及药敏试验提供菌株.对临沂市不同区域的23个规模化养猪场的112份疑似仔猪黄痢病例进行了细菌分离,对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生化试验、毒力试验、血清学鉴定,分析出其优势血清型;取三日龄仔猪进行了优势血清型菌株致病性试验.112份病料中分离出了10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率为90.2%;不同区域猪场流行的血清型有较大差异,在101个分离株中,7株未能定型、4株自凝,其余90株能定O型血清型,这些定型菌株分布在11个血清型中,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8,O54,O115,O149,这四种血清型共占定型菌株的56.7%.上述四种优势血清型的发病率均为100%,死亡率分别是100%、75%、100%、100%,致病率和致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目前临沂市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痢病原菌的O型血清型分布在11个血清型中,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8,O54,O115,O149 .四种优势血清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从江苏、上海、北京的七个县十一个患有新生仔猪腹泻的猪场分离到的225个大肠杆菌株中,有127个菌株能在0℃下对豚鼠红血球呈现m.r.e.血凝反应。随猪场不同,它们分属于5个O抗原型,用它们的OK血清和新鲜菌液作交叉凝集反应,表明它们都含有一个共同的K抗原。从这些菌株得到的表面m.r.e.血凝素提取物,在琼脂扩散沉淀反应中均能与这些OK血清形成一条共同的沉淀线。在所试的36个标准O抗原菌株中,有三个呈m.r.e反应阳性,凝集反应和琼扩反应也证明它们与上述病原菌株具有一种共同的K抗原和m.r.e.血凝素抗原。其中44752株的自发突变株在失去m.r.e.血凝活性的同时,也不再能与其它菌的OK血清发生交叉凝集反应,表明这种m.r.e.血凝素就是那个共同的K抗原。一系列试验表明,这种m.r.e.血凝素在对培养温度的依赖性、等电点沉淀及水溶性,颗粒大小、血凝性和抗原性等理化和生物学特性方面均与Stirm和φrskov等确定的大肠杆菌表面K_(88)抗原相一致。在体外试验中,这些m.r.e.阳性菌株能吸着于2~3日龄仔猪小肠前段上皮细胞上,表明它们确系K_(88)~ 大肠杆菌。在仔猪结扎肠试验中,它们具有肠道病原性,引起肠扩张,证明它们确系仔猪黄痢的致病菌。从仔猪水肿病、仔猪白痢、羔羊大肠杆菌病及拉痢幼兔分离到的大肠菌株均呈m.r.e.反应阴性。由此表明,对豚鼠红血球的m.r.e.血凝反应在鉴定黄痢致病菌株方面是特异性的。本文证明了,在没有标准K_(88)单因子血清的条件下,用m.r.e.血凝反应从国内流行菌株中筛选和鉴定K_(88)~ 大肠菌株是可行的,并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普及应用。用m.r.e血凝反应还可以从己知K_(88)~ 菌株中发现K_(88)抗原方面的变异性。对来自江苏、上海、北京七个县十一个猪场的菌株的研究表明,在我国,大多数猪场的仔猪黄痢都是由K_(88)~ 大肠杆菌引起的。在国内引起黄痢的K_(88)~ 菌株中,至少有4个O抗原类型,其中以O_(60)在江苏、上海一带最常见。O_(60)型乃是国外尚未报道的含K_(88)的O抗原类型。自从φrskov et. al.(1961)在对仔猪有肠病原性的大肠杆菌中发现K_(88)抗原以来,许多学者陆续证明,从不同国家和地区黄痢仔猪分离到的病原性大肠杆菌,虽然可能具有不同的O、K、H抗原结构,但它们中大多数部含有一个共同的表面K_(88)抗原。一系列研究表明,K_(88)抗原是一种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吸着素,它与细菌在小肠前段的定居力有关。根据这些研究,英国一家公司研制了一种实验性疫苗,它是用提取浓缩的K_(88)抗原加到不同大肠杆菌株的混合液中制成的,该苗给妊娠母猪皮下注射后,可通过初乳为仔猪提供被动免疫,显著降低新生仔猪腹泻(即我国的黄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对K_(88)~ 大肠杆菌在仔猪黄痢的发病中究竟起多大作用,尚没有详细研究。在没有标准K_(88)单因子血清的条件下,本文探索了应用对豚鼠红血球的m.r.e.血凝反应从国内黄痢流行菌株中筛选和鉴定K_(88)~ 大肠杆菌的可能性,并根据它对肠上皮细胞的吸着性、抗原性及K_(88)抗原的一些理化特性进行了鉴定。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的试验方法,以弄清K_(88)~ 大肠杆菌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从而为进一步开展黄痢防治的研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主要选择了引起猪黄白痢的常见致病菌株E.coli,K88,通过对其在专用培养基上增菌培养,制成油佐剂灭活苗免疫产蛋母鸡,运用微量凝集试验测母鸡抗体水平,待抗体水平达8 log2以上时,收取鸡蛋制成高免卵黄。选择6窝56头刚出生的未吮乳仔猪(母猪未免疫),第1,2窝16头用E.coli K88标准菌株500亿/头口服人工感染,第3,4窝18头口服E.coli K88标准菌株250亿/头,第5窝10头作为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第6窝12头为空白对照组,观察记录发病情况,待明显发病后,对第1~4窝仔猪用自制抗E.coli K88高免卵黄口服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口服抗E.coli K88菌株高免卵黄抗体对人工感染仔猪黄痢与白痢的治愈率分别为93.75%和88.89%,而应用抗生素庆大霉素的治愈率仅为50%。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白痢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某猪场注射大肠杆菌多价菌苗母猪所产仔猪均发生仔猪黄白痢病。从患病后未经治疗及死亡仔猪肠内容物中分离鉴定出4株引起仔猪黄白痢极少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其中3株为O78血清型,1株为O15血清型。所分离出的4株菌在生化反应上存在菌株差异性,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致病力均很强。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白痢的简称,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是造成仔猪育成活率降低和影响养猪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野牡丹粉对仔猪黄痢的防治效果。[方法]用野牡丹粉和氟哌酸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痢进行预防治疗试验。[结果]用40 g/头、50 g/头野牡丹粉拌料和西药氟哌酸拌料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痢的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45 g/头野牡丹粉拌料和西药氟哌酸拌料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痢的预防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用野牡丹粉拌料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痢的预防效果比治疗效果要好。[结论]该研究为用野牡丹粉拌料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痢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皖北地区仔猪黄痢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皖北地区仔猪黄痢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方法]从临床实践出发,对皖北地区进行仔猪黄痢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仔猪黄痢在皖北地区流行很广泛,每年都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结论]仔猪黄痢已经成为制约皖北地区养猪业发展和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疾病,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临床上选用仔猪白痢疫苗与防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20个规模化猪场采集40份仔猪白痢病料,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和生化鉴定,分析其血清型并检测其耐药性。[结果]从40份病料中分离出36株大肠杆菌,其中32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菌对16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最高为100%,最低为6%。所有分离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其中22株分离菌为4耐以上的菌株。32株致病菌分布在9个血清型中。[结论]张家口地区规模化猪场仔猪白痢病原菌的优势血清型为O8、O149、O141和O54,占已定型菌株的59.3%。对仔猪白痢病原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为头孢噻肟钠、诺氟沙星、丁胺卡那和新霉素。  相似文献   

17.
苦参与TMP对仔猪黄痢病原菌的联合抑菌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仔猪黄痢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将TMP作为抗菌增效剂与苦参联合使用进行仔猪黄痢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探讨TMP与苦参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苦参和TMP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750 g/ml和1.250 mg/ml。TMP和苦参联合使用后,TMP和苦参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下降至单独使用时的1/2,即TMP浓度为0.625 mg/ml时,可使苦参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降低至0.375 g/ml。FIC指数为1.0,说明TMP和苦参联合使用的抑菌作用是相加作用,抑菌效果显著。[结论]TMP和苦参联合使用可增强苦参的抗菌活性,取得良好的抑菌效果,同时减少药物用量,降低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减少大肠杆菌给规模化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湖北省3个规模化猪场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O抗原优势血清型菌株,制备成3种自制多价灭活苗,分别于产前30、15d对30头妊娠母猪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自制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的甲醛含量为0.15%,符合质量标准。使用该苗进行免疫后,仔猪的平均发病率为5.8%,比对照组降低了40.8%。该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理想,平均保护率为87.5%。该疫苗较好地预防了仔猪黄痢、白痢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仔猪成活率。[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应定期从发病猪群中分离大肠杆菌菌株,根据分离结果不断调整灭活苗中的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19.
四种活菌剂对仔猪黄痢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致病的1种蜡样芽胞杆菌,3种乳酸菌制成活菌剂,对仔猪黄痢病原菌(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制试验。试验结果显示:3种乳酸菌对大肠杆菌均有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而蜡样芽胞杆菌则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地区猪大肠杆菌血清型调查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大肠杆菌近年流行的血清型及耐药情况,对从广西10个市(县)50多个猪场采集的发病仔猪直肠拭子、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等样品进行菌株分离、血清型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分离出10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属29个血清型,其中主要流行血清型为O138、O21、O101、O18、O9、O8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致病菌株对头孢三嗪、氟苯尼考、头孢西丁、先锋霉素V、丁胺卡那等5种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利福平、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痢特灵等药物的耐药性菌株比例均大于60.0%,说明广西地区猪大肠杆菌致病菌株耐药性强、耐药谱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