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广玉兰叶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过测定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 .Lima)叶的乙醇提取物以及不同溶剂萃取层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寻找广玉兰叶中的农用活性物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广玉兰叶乙醇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供试浓度为1.0 mg/ml时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的抑菌率比较高,抑菌率分别为81.4%和52.1%。当供试浓度为5.0 mg/ml时,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和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的抑菌率也比较高,均为50.0%以上。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EC50分别为0.04 mg/ml和1.20 mg/ml。广玉兰叶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正己烷层与乙酸乙酯层的抑菌活性较高,EC50分别为0.03 mg/ml和0.11 mg/ml。活性物质主要集中于正己烷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正>为探明啶酰菌胺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啶酰菌胺、嘧霉胺和多菌灵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嘧霉胺和多菌灵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7.3972、10.7540和19.7834微克/毫升,说明啶酰菌胺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和开发绿色环保且可有效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中草药资源,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奠定研究基础。本研究以黄瓜枯萎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为供试菌,对川芎、黄柏、连翘和地锦草乙醇提取物的16种萃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并观测了抑制菌丝生长效果最好的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石油醚萃取物、连翘乙酸乙酯萃取物和黄柏正丁醇萃取物对2种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3.68 mg/mL和5.82 mg/mL;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也有一定抑制作用,IC50为11.29 mg/mL,且在菌丝生长IC50浓度下导致菌丝形态异常。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可作为新型植物源抑菌剂来源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大蒜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作用,通过测定大蒜水溶性提取物对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大蒜水溶性提取物浓度在0.75g/ml能完全抑制青霉病菌的生长,在1.0g/ml能完全抑制灰霉病菌的生长,在1.5g/ml能完全抑制黑根霉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40mg/ml时,不同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这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别,其中香樟树、山麦冬、元宝槭、地笋、浒苔、鸡爪槭、鹅掌楸、长蒴黄麻和黑松对苹果腐烂病菌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综合来看,以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较好。以活性较高的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对另外11种植物病原菌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香樟树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茄子绵疫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鹅掌楸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较好的病原菌进行了毒力测定,计算出了毒力方程和EC50。  相似文献   

6.
鹿蹄草等中草药对香白杏采后褐腐病抑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对鹿蹄草、厚朴等中草药单剂以及鹿蹄草为主的各种中草药复配组合对香白杏采后褐腐病菌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号(鹿蹄草 厚朴 大黄)复配组合在离体试验中抑菌效果最佳,10 mg/mL浓度的抑制率达89.77%;该组合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 mg/mL,2.5 mg/mL.活体抑菌测定结果表明,11号复配组合对香白杏褐腐病菌有不同程度的延缓侵染与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防治;0.10 mg/mL扑海因与11号组合20 mg/mL(4级浓度)能完全抑制香白杏褐腐病菌的发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提取物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离体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天然果蔬防腐剂,该试验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鹿蹄草素、黄连、黄柏、厚朴等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12.5、25、1.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25、25、25、2.5mg/ml;对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32、0.625、0.625、1.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125、2.5、5、2.5mg/ml。经线性回归计算50%抑制时对链格孢菌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217、10.192、10.354、0.340mg/ml;对褐腐病菌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065、0.192、0.687、0.246mg/ml。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探索竹醋液复合硅对防治番茄叶霉病的作用效果。本研究从室内研究了竹醋液复合硅、硅酸钠、竹醋液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fulva (Cooke) Cifferri.)的影响,测定其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番茄叶霉病菌抑制作用增加。其中通过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产孢量的回归分析表明,竹醋液复合硅主要影响番茄叶霉病的产孢量从而达到对该病的抑制效果,并且抑制效果要高于硅酸钠、竹醋液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植物提取物及杀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带药平板涂布法测定了24种植物甲醇提取物、3种植物化合物、1种植物精油和13种杀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植物提取物中,广西地不容块根、黔桂千金藤块根、石菖蒲根茎和木防己块根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有抑菌活性,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2g/L、6g/L、2g/L和6g/L;3种植物化合物中,罗默碱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有很好的抑制活性,最低抑制浓度为0.025g/L,千金藤碱和克斑宁在浓度为2g/L时无抑菌活性;石菖蒲精油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1g/L。在13种杀菌剂中,75%百菌清WP、80%代森锰锌WP、60%甲硫.异菌脲WP、53.8%可杀得WG、20%叶枯唑WP、58%甲霜.锰锌WP、64%杀毒矾WP和3%中生菌素WP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7.5g/L、1.067g/L、0.75g/L、0.269g/L、0.2g/L、0.048g/L、0.032g/L和0.03g/L;72%农用链霉素SP、50%敌克松WP、15%三唑酮WP、20%噻唑锌SC和2%加收米SL5种药剂在稀释100倍时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无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
保护地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叶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发生由番茄叶霉菌(Cladosporium fulvum (Cook) Ciferri)侵染引起。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扩大,该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番茄生产上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叶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害流行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制定出一系列防治措施来有效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在此,仅对上述研究进展及其现存的问题进行简单的综述,同时,对利用生物农药及其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在今后保护地番茄叶霉病防治中的前景做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凹叶厚朴扦插繁殖的生根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探索凹叶厚朴扦插生根的方法及其生根机理,促进凹叶厚朴优良无性系的快速推广栽培。以半木质化枝条为插条,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化扦插生根配方;定期采集插条下段,测定其韧皮部内的营养物质的含量及氧化酶的活性变化;定期采集插穗下部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生根部位及发生过程。凹叶厚朴的最佳扦插生根配方为:以泥炭土:珍珠岩:黄沙(1:1:1)为基质,用KIBA 1000 mg/L浸泡30 min,生根率可达94.4%;生根过程中,用KIBA浸泡的插条与对照相比,其内的营养物质含量及PPO及POD活性的变化规律相同,但试验组各项峰值到达的时间比要对照早10天,对应的生根时间也早10天;PPO及POD活性最高值达到时间与生根时间相符;凹叶厚朴的不定根产生有潜伏型根原基和诱导型根原基两种类型,潜伏型根原基存在于幼茎的皮层外方,诱导型根原基存在于皮层叶隙维管束的外方,不定根的形成主要以诱导型根原基为主。  相似文献   

12.
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 is the dry trunk bark,branch bark,root bark of Magnoliaceae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or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It's the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In recent years,its new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have been reported,which are antivirus,antitumour,antibiotic,preventing caries,antiabscess,action of nervous system,easing pain and diminishing inflammation and some other new effect of medicine.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3.
在前期研究的15味中草药醇提液抗真菌活性的基础上,利用初步筛选的3种中草药复配液DZM(丁香、紫丹参、迷迭香)、ZHK(紫丹参、厚朴、苦参)、HKM(厚朴、苦参、迷迭香)分别对葡萄、青椒进行贮藏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组中草药复配液对葡萄、青椒的贮藏保鲜均具有效果,其中DZM复配液对葡萄、青椒贮藏中防腐保鲜效果均优于其他2组复配液。  相似文献   

14.
旨在优化‘紫加1号’嫩茎叶花色苷提取工艺,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紫加1号’嫩茎叶花色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对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提取‘紫加1号’花色苷的最佳工艺。通过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法对‘紫加1号’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2.5 h、料液比为1:100 g/mL、乙醇浓度为55%、提取2次,此条件下得率为62.34 mg/100g,接近实际值56.23 mg/100g,说明结果准确可靠。同时,‘紫加1号’花色苷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基自由基(O2-·)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次为0.488 mg/mL、0.764 mg/mL和0.032 mg/mL。该法能够有效提取‘紫加1号’嫩茎叶花色苷,且获得的花色苷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桃金娘果实的多酚含量及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海口的桃金娘整果为实验材料,用95%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桃金娘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对获得的桃金娘多酚进行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桃金娘的多酚含量较高,达2.45mg/g干物质,其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显著的清除活性,并且其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也随之增强,其IC50分别为120.78、25.44、194.09μg/mL;桃金娘果实多酚对乙酰胆碱酯酶也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为15.07μg/mL,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活性呈上升趋势。该实验显示桃金娘果实多酚不仅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还具有显著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
牛心朴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将牛心朴子开发成低毒、高效的植物源农药。采用不同的活性测试方法研究了牛心朴子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触杀、胃毒、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并对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及生物碱3部分供试样品的触杀活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牛心朴子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明显的触杀(Lc50=4.3048 mg/mL)、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胃毒活性较弱。3部分供试样品的活性顺序为:生物碱(Lc50=2.9854 mg/mL)>乙醇提取物(Lc50=4.3048 mg/mL)>乙酸乙酯萃取物(Lc50=55.8676 mg/mL)。可见牛心朴子对小菜蛾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其中生物碱的活性最高,因此将其开发作为植物源农药具有潜在的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寻找出与瑞香狼毒同科的瑞香科植株是否有潜力成为防治病原真菌的植物资源,为筛选及制备有效且安全的植物源农药打开新思路。以5种试验材料作为瑞香科植物的代表,利用其乙醇提取物对番茄枯萎、黄瓜靶斑等7种病原真菌进行毒力测定。结果显示,瑞香狼毒与梦花在所有提取物中表现最佳,尤其是针对各种枯萎病病原菌,在较高浓度下的抑菌率都接近100%。而祖师麻提取物对黄瓜靶斑以及草莓红中柱的抑制效果在所有的提取物中表现最佳,其EC50值分别为0.925、0.920 mg/mL。南岭荛花在5种瑞香科植物提取物中表现最差,但对番茄枯萎和黄瓜炭疽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良好,EC50值均小于1.1 mg/mL。研究表明,5种瑞香科植物提取物对病原真菌普遍有良好的抑菌活性,瑞香科植物可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筛选靶标。  相似文献   

18.
首乌藤是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成分,以乙醇溶液浸提,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首乌藤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了其对羟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结果。结果表明,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40 min,超声波功率200 W,料液比1∶15,提取次数2次,该条件下总提取率可达21.35%。在一定范围内,提取物对.OH的清除效果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R2=0.994 7),IC50为0.130 mg/mL;对DPP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为0.032 mg/mL。试验表明,首乌藤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确定大孔树脂纯化灯盏细辛多酚提取物的工艺.通过静态吸附-洗脱试验,比较6种不同类型大孔树脂对目标化合物的吸附、解吸性能后,利用动态吸附-洗脱试验确定最佳纯化工艺,同时采用滤纸片法考察纯化后的多酚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H103型树脂对灯盏细辛多酚提取物的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1.9 mg/mL,pH为5.1,上样液体积为80 mL,上样流速为2 mL/min,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为69%,体积为120 mL,洗脱流速为1 mL/min,产物的多酚纯度由11.25%提高至54.76%.纯化后的灯盏细辛多酚对3种受试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最强,因此可为灯盏细辛多酚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