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新黑地珠蚧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新黑地珠蚧是近年来在沙区严重危害花生的害虫之一。经观察 ,该虫在豫东 1年发生 1代 ,以 2龄幼虫(球体 )在土壤 10~20cm的土层中越冬 ,5月中下旬越冬球形体脱壳羽化为成虫 ,交尾产卵。 6月下旬为 1龄幼虫孵化盛期 ,孵化后的 1龄幼虫钻入土内 ,吸取花生根部汁液 ,是防治的关键时机 ,7月上中旬为 2龄幼虫危害盛期。  相似文献   

2.
绿柳突瓣叶蜂生物学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星煜  辛恒  潘朝晖 《植物保护》2007,33(1):102-105
绿柳突瓣叶蜂(Nematus ruyanus Wei)是发生在甘肃天水柳树上的一种新害虫。严重危害旱柳、垂柳、金丝柳等多种柳树,1年发生6代,非越冬茧结于叶背,越冬茧结于1-5 cm表土中,以预蛹在越冬茧内越冬。幼虫食叶危害,每年3月下旬至10月下旬是该虫的猖獗危害期。用25%灭幼脲,1.8%阿维菌素乳油,40%氧乐果乳油2000倍液防治3龄前幼虫防效达95%以上;用2.5%溴氰菊酯乳油,3%高渗苯氧威乳油4000倍液喷冠防治3龄后大幼虫防效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李昭凤 《植物保护》1980,6(3):25-25
草原毛虫(Orgyia sp)系鳞翅目毒蛾科害虫。在青海境内一年发生一代,以一龄幼虫在茧内、土缝或草根下越冬,至翌春4月中下旬开始活动为害,7月中下旬老熟结茧化蛹,8月初羽化成成虫,8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9月初开始孵化出新一代幼虫,然后进入越冬期。幼虫有六个龄期,以越冬的一龄幼虫的生活期最长,其余各龄约13天左右。每龄更替之间多数钻入草丛或石块、牛粪,凤毛菊叶下,停止活动,不取食,经6天左右开始脱皮,脱皮后经过24—48小时,才外出活动与取食。  相似文献   

4.
对危害樟树害虫黑脉厚须螟Propachys nigrivena Walke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观察。此虫在湖南浏阳一年发生2代。以老热幼虫在地表枯枝落叶层内或是表土层越冬,到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幼虫共有四龄,除取食樟叶外,目前还未发现危害其它植物。  相似文献   

5.
双齿锤角叶蜂(Odontocimbex svenhediniMalaise)是近年发生于甘肃天水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的一种食叶新害虫,其寄主刺五加是首次报道。该虫1年发生1代,翌年4月上旬越冬预蛹开始化蛹,4月中旬成虫羽化,下旬开始产卵,卵产于叶背面或正面主脉周围叶表皮下,卵期9~11 d;幼虫食叶为害,共5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猖獗为害期,6月下旬幼虫开始老熟,老熟幼虫于寄主或周围非寄主植物枝条结茧越夏越冬。5月中下旬3龄前幼虫期,用25%灭幼脲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达95%以上。用3%高渗苯氧威乳油或1.8%阿维菌素乳油5 000 倍液,防治3龄后幼虫,防效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二化螟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0~2001年对黑龙江省二化螟发生规律调查明确 ,二化螟在黑龙江省 1年发生1代 ,以 6~7龄幼虫在稻桩、稻秆、田茅及稗草茎秆内越冬。蛹盛期为 6月上、中旬 ,成虫羽化盛期为 6月中、下旬 ,产卵盛期在 6月中旬末至6月下旬 ,卵孵化盛期在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 ,3龄幼虫盛期在 7月下旬。 7月中旬是防治幼虫的最佳时期。在黑龙江省二化螟幼虫对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均能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7.
高梁舟蛾主要危害玉米、高梁、甘蔗等,在河北省以危害夏玉米最重。该虫在河北中南部1年发生1代,以蛹在7~10 cm深的土层中越冬,翌年6月下旬开始羽化,7月中下旬为幼虫发生危害盛期。该虫主要危害夏玉米中部果穗上下1~2片叶,对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黑斑红毛斑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斑红毛斑蛾(Phauda triadum Waluer)是薜荔(Ficus pumila L.)上的主要食叶害虫。在江西一年发生一代,以三龄幼虫在寄主叶片或枝条上越冬,翌年2月开始活动、取食。结茧期为4月下旬初—5月上旬;成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初—6月初;卵发生期为5月下旬初—6月上旬;幼虫孵化期为6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后经少量取食即以一龄幼虫越夏。9月初秋凉后,幼虫进入二龄,10月中旬进入三龄,并以此虫龄越冬。卵期10—11天;幼虫期304—328天;茧期27—30天;成虫寿命9—15天。幼虫孵化末期是药防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9.
刘文东  孙伟 《植物保护》2000,26(2):28-29
醋栗透翅蛾是近年来严重危害黑穗醋栗的主要害虫。经观察发现 ,该虫 1年发生 1代 ,以 3龄以上老熟幼虫在枝条髓部越冬。 5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 ,6月中、下旬至 7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幼虫孵化后先蛀食腋芽、叶片、叶柄、嫩树皮 ,之后钻入枝条髓部蛀食危害。可在幼虫孵化初期和成虫羽化高峰期喷施化学药剂 ,防治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2012—2014年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枣树与核桃树黄刺蛾幼虫的发生为害消长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黄刺蛾幼虫在本地区核桃树上的发生为害重于枣树;在5 m高的核桃树上,黄刺蛾幼虫更趋于在距离地面1~3 m的区域范围内为害;每年幼虫发生期均有两个高峰,分别在7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2014年受5—8月平均气温较低(与2012—2013年同期相比,低1~2℃)天气影响,幼虫发生期推迟了约两星期。  相似文献   

11.
甜菜夜蛾在河南一年发生4~5代,尤以7~8月间,即第三、四代幼虫发生量最大,危害最甚。成虫白天隐藏在杂草、枯叶及土缝等处,夜间20~23时活动最盛,进行取食、交尾和产卵。趋光性强,卵多产于叶背,平铺一层或多层重叠,卵块上披有白色鳞毛。每头雌蛾产卵100~600粒,最多产卵1700粒,卵期3~6天。3龄前幼虫多群集危害,食量小;3龄后分散危害,气温高,虫体大,缺乏食物时可成群迁移。4龄后食量大增,多喜在早晨、傍晚和夜间危害。防治甜菜夜蛾,必须实施综防措施,方能够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一、农业防治1.…  相似文献   

12.
燕麦孢囊线虫在河北冬麦区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河北省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在自然环境下的侵染与发育特点,于2009-2012年分别采用漂浮法、浅盘法和酸性品红染色法在3个不同区域对土壤中孢囊和2龄幼虫(J2)以及根系内线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孢囊内卵的发育动态进行检测.在土壤中除6月上中旬未检测到J2外,周年均分离到J2.冬前J2出现小高峰,种群密度为12.3 ~18.6条/100mL土样;在4月上中旬J2大量发生,种群密度为52 ~ 65条/100 mL土样.冬前J2侵入小麦后能够发育至3龄幼虫,3龄幼虫发生高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4龄幼虫的发生高峰在5月中下旬,白雌虫形成高峰期在5月下旬,且1年后孢囊内卵孵化率达到86.5%.研究表明,燕麦孢囊线虫在河北省小麦上1年发生1代,关键侵染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  相似文献   

13.
刘锦乾 《植物保护》2007,33(4):106-108
粗绿彩丽金龟[Mimela holosericea(Fabricius)]在甘肃省白龙江林区年发生1代,以3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每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上升为害,5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蛹期平均18 d,7月上、中旬为成虫盛发期,6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卵期15 d。1龄幼虫期16~27 d,2龄幼虫期28~41 d,3龄幼虫期265~290 d。雌雄性比接近1∶1,成虫具趋光性,雌虫的趋光性最强。本文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柑橘暴发性害虫-柑橘窄吉丁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柑橘窄吉丁幼虫在柑橘树树体内蛀食危害,成虫取食嫩叶或叶柄。幼虫有5龄,1~5龄幼虫头部口上片最大宽度分别为:0.12,0.21,0.32,0.51 mm和0.78 mm。在浙江省象山地区柑橘窄吉丁一年有2个成虫发生期,第1高峰期在5月份,成虫出孔期比较集中,成虫产卵发育到老龄幼虫并钻入木质部越冬;第2高峰期在8月下旬到10月下旬,成虫出孔期分散,长达60 d以上,成虫产卵发育至低龄幼虫在韧皮部越冬。成虫羽化孔为典型的D形。末龄幼虫进入木质部后身体以3∶7(头尾)对折,化蛹前身体明显缩短。文章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今后深入研究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榆近脉三节叶蜂生物学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星煜 《植物保护》2006,32(4):98-100
榆近脉三节叶蜂(Aprocers leucopoda Takeuchi)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害虫,中国新记录种。该虫严重危害榆树,分布于甘肃天水海拔1 720~1 950 m之间,1年发生4代,以预蛹越冬。非越冬茧结于叶背;越冬茧结于2~5 cm表土中。幼虫食叶危害,每年5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猖獗危害期。以25%灭幼Ⅲ号胶悬剂和40%氧乐果乳油1 500倍液防治3龄前幼虫,防效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云南锦斑蛾Achelura yunnanensis是近几年在云南樱花Cerasus serrula上发生的一种食叶性害虫。本文通过林间调查和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首次明确了云南锦斑蛾的生活史和发生规律。云南锦斑蛾在昆明地区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陆续羽化,将卵散产于寄主植物树干的树皮缝或皮孔处,卵期15~17 d,6月上旬幼虫孵化,幼虫多为8龄(44%)、9龄(47%),少数10龄(9%)。低龄幼虫食量较小,高龄幼虫食量大增,有吐丝下树转移为害的习性。9月下旬老熟幼虫在小枝或枯枝落叶层结茧越冬,越冬期长达6个月。成虫飞翔能力弱,具有较弱的趋光性。  相似文献   

17.
相思拟木蠹蛾是近年来在云南省大理市新发生的害虫,主要发生在本地重要的经济林核桃树和行道树小叶榕上。经多年观察,该虫在本地1年发生1代。5月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成虫寿命3~5 d,交尾后1~3 d产卵;卵期平均13 d;6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下旬为幼虫期,平均300~310 d,冬季幼虫继续取食,没有越冬滞育现象;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蛹期,平均30 d左右。根据该虫的发生特点,提出了冬、春季修剪虫蛀枝,在蛀食坑道中布药饵、在隧道口喷施白僵菌等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重阳木斑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是上海地区生态林的重要树种之一。近二年重阳木斑蛾(Histia rhodope Cramer)对生态林重阳木的危害逐年加重。经观察,该虫在本地区1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开始羽化,各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4月下旬至6月中旬、6月中旬至7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全年以第3、4代危害最重。药效试验表明,苦·烟、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杀灭菊酯、毒死蜱等药剂对重阳木斑蛾1~3龄幼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叶黄杨斑蛾(Pryeria sinica Moore)是杭州主要园林害虫之一。以幼虫危害卫矛科植物,如:大叶黄杨、银边黄杨、金心黄杨、金边黄杨、丝棉木、扶芳藤等植物。 该虫在杭州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植株的小枝上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孵化。初孵幼虫灰褐色,群集危害枝梢嫩叶,1—2龄仅食叶肉,残留叶子表皮萎缩焦黄,低龄  相似文献   

20.
黄杨卷叶螟属鳞翅目 ,螟蛾科。在浙南山区景宁县每年 5至 6月花卉小叶黄杨产区严重发生危害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花卉黄杨主要害虫 ,给县城绿化带景观造成很大影响。其危害频率和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此 ,本站对其发生及防治进行了多年的观察与试验 ,现简报如下。1 生活习性浙南山区景宁县 1年发生 4代。越冬幼虫次年4月初开始化蛹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出现成虫。各代幼虫发生危害期分别为 5月中旬至 6月下旬 ,6月下旬至 7月下旬 ,7月下旬至 9月上旬 ,9月中旬至 10月下旬幼虫在虫苞内结茧越冬。黄杨卷叶螟主要危害小叶黄杨、萑舌黄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