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莎能奶山羊初乳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泌乳期的莎能奶山羊初乳的化学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莎能奶山羊初乳中总干物质、灰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均随泌乳期延长呈下降趋势。分娩后第一次(3h)所挤初乳中各指标含量最高,其中总干物质含量为21.32%,灰分含量为1.57%,蛋白质含量为10.24%,脂肪含量为6.61%(12 h),之后下降趋势都趋于平缓。分娩后第一次(3h)所挤初乳中乳糖含量最低,为1.93%,之后随泌乳期延长乳糖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泌乳期莎能奶山羊初乳的一般理化性质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莎能奶山羊初乳的密度、酸度、折光度均高于常乳,而pH值低于常乳,随泌乳期的延长,初乳的各指标逐步接近常乳;分娩后48 h内莎能奶山羊初乳煮沸凝固,48 h后莎能奶山羊初乳煮沸不凝固;泌乳期越短的莎能奶山羊初乳的热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麦洼牦牛分娩前后乳腺分泌物的生化组成,并与常乳进行了比较.牦牛分娩前乳腺分泌物中含有丰富的IgG;γ-GT、NAGase、AKP等的活力一般显著高于初乳和常乳,而LP活力、乳糖含量和CN比例低于常乳.分娩前12d~1d的样品中均检测到显著量的β-LG,而α-LA含量很低.  相似文献   

4.
初乳在犊牛培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初乳,是指奶牛分娩后7d内特别是3d内所分泌的乳汁。初乳色黄、有苦味和异臭味,其蛋白质、脂肪、无机盐以及维生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常乳。初乳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是犊牛理想的哺乳食品。一些研究表明,初乳不仅可提供犊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而且在犊牛免疫功能的形成和肠道局部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及时给犊牛饲喂足量优质的初乳在犊牛培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初乳中的营养物质科学研究证明,初乳中营养物质极为丰富,干物质含量高于常乳的1.5~2倍,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  相似文献   

5.
初乳的成分,营养和免疫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初乳是母畜分娩和分娩后3~5天所分泌的乳汁,它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与常乳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所以它有营养和免疫作用。1初乳的营养成分及其影响因素三.五初乳中氨基酸含量及其变化Mireille等(1993)指出,某些氨基酸的含量在奶牛初乳和常乳之间有区别;陆东林(1997)发现荷斯坦奶牛产后2~3天的初乳氨基酸含量高于常乳;AI.Matubsi等(1998)报道,初产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改变口粮蛋白质水平,初乳中氨基酸含量也发生变化(表1)。初乳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是谷氨酸(或谷氨酸和谷氨酰…  相似文献   

6.
牦牛初乳中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麦洼牦牛(Bos.grunniens)分娩前后乳腺分泌物的生化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与常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牦牛初乳中激素含量高,分娩当天的初乳中生长激素、催乳素、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常乳,其中生长激素含量在泌乳第2天下降至与常乳接近,而其他激素或生长因子在初乳期前几天均显著高于常乳。另外,牦牛分娩当天和第2天乳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TI)含量显著高于常乳。  相似文献   

7.
(一)喂足初乳初乳的蛋白质含量是常乳的4倍,乳脂率是常乳的2倍,且富含矿物质。其中大量的镁离子可促使胎便排出,避免羔羊发生便秘,此外,初乳中还含有羔羊建立自身免疫系统的抗体,羔羊吃足初乳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因此,羔羊出生后应及时吃上初乳。具  相似文献   

8.
初 即及时吃上初乳。初乳是母牛分娩后5~7天内分泌的乳。初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是常乳的四五倍,维生索比常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且初乳中含有的溶菌酶和抗体具有防病免疫的作用。初乳还具有舒肠健胃的功效,它进入胃内能刺激消化腺大量分泌消化液,促进胃肠机能早期活动。初乳  相似文献   

9.
内蒙黑猪分娩后5日内初乳常规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3-4胎,产仔数8-13头的8头健康内蒙黑猪母猪,对其分娩后5d内初乳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乳中干物质,蛋白质,脂肪,乳糖,Ca,Mg,Fe,IgG的含量以及pH值均在产后24h内变化极显著,3d后趋于平稳,到第5d接近常乳。  相似文献   

10.
选择8头3~4胎,产仔数9~13头的健康内蒙黑猪(大白猪×内蒙黑猪),对其分娩后28d泌乳期内初乳和常乳中的胰岛素(lns)、上皮生长因子(EGF)、皮质醇(Cort)、IgG和总蛋白(TP)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母猪刚分娩时其初乳中Ins、EGF、Cort、IgG、TP含量与常乳比较都很高(p<0.05),但是分娩后24h,初乳中这些成分除Ins外均急剧下降(p<0.05),并且到分娩后的7d,猪乳中的上述成分接近常乳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1.
对9头大约克母猪分娩28d内乳汁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乳蛋白组分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约克猪乳汁的组成在分娩3d内明显不同于常乳,其中乳蛋白含量在分娩1d内显著高于以后数天;乳糖和乳脂含量在分娩当天最低,以后数天呈波动性变化。酪蛋白比例在初乳和常乳蛋白中均占明显的优势,免疫球蛋白的比例随泌乳天数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α-乳清蛋白和高分子量蛋白的比例在分娩1d内显著低于分娩28d的。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地区牦牛乳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牦牛乳营养成分,为牦牛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采自甘肃天祝、甘南玛曲和青海天峻3个地区,以及甘肃天祝3个牧区共150头份牦牛乳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包括检测乳蛋白,乳脂肪,全脂固体,非乳脂固体和乳糖含量,以及乳密度,冰点和酸度的测定。[结果]3个地区的牦牛乳脂肪含量和乳蛋白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牦牛所处地区海拔的升高,其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而全脂固体、非乳脂固体、乳糖、冰点、密度和酸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3个牧区的牦牛乳蛋白,乳脂肪以及全脂固体含量差异不显著,其非乳脂固体、乳糖、冰点和密度呈现不规律变化。[结论]海拔高度对牦牛乳的乳蛋白含量以及乳脂肪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海拔越高,其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阐明非遗传因素对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乳成分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基于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DHI测定数据,利用SAS 9.2软件GLM过程分析胎次、泌乳时期和产犊季节对9项泌乳性状的影响,并探究泌乳性状在不同体细胞评分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胎次、泌乳时期、产犊季节、泌乳时期×产犊季节对9项泌乳性状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不同胎次进行比较,乳脂率和乳固形物含量在第2胎后显著下降(P<0.05),乳蛋白率和高峰奶量在第3胎后显著下降(P<0.05);日产奶量第4胎后稍有降低;乳糖率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第3胎达到最低(P<0.05),为4.84%。体细胞评分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渐上升,泌乳高峰日在第1胎次最晚出现(94.07 d),第4胎次最早(67.33 d)。对不同泌乳时期进行比较,日产奶量和乳糖率在第2、3胎随着泌乳时期的延长逐步下降(P<0.05),而乳蛋白率、乳固形物含量、体细胞评分和乳脂率呈上升趋势(P<0.05)。对不同产犊季节进行比较,1~3胎乳脂率和第1胎乳固形物含量春季至冬季均逐步下降;第1胎日产奶量和乳糖率呈上升趋势,到第2、3胎时在夏季分别处于最低水平;1~3胎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泌乳高峰日和高峰奶量春季至冬季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各性状不同胎次均在夏季达到最高水平。随着体细胞评分增高,乳糖率、日产奶量及高峰奶量整体上逐渐下降,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乳固形物含量和泌乳高峰日在体细胞评分分别为4和5时达到最高水平。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提高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及生鲜乳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比较和分析了10匹伊犁马和12匹新吉尔吉斯马与伊犁马的杂交一代初乳中的脂肪、非脂固形物、蛋白、密度、冰点、灰分、电导率等值.结果显示:在产后4 h里,伊犁马初乳中蛋白质极显著高于杂交马(P<0.01),在产后前3 d,伊犁马初乳中的蛋白质、密度和粗灰分均显著高于杂交马(P<0.05) .在产后前6 h,伊犁马初乳中非脂固形物极显著高于杂交马(P<0.01) .  相似文献   

15.
奶牛胎衣不下与乳中孕酮、雌二醇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0头中国荷斯坦牛分娩当天及第2 d乳中的孕酮(P)和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表明:胎衣不下牛产后的孕酮含量与正常牛无显著差异;而雌二醇则比正常牛低,在分娩当天低将近1/3。但t检验的结果差异均未达显著。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讨中甸犏牛乳中体细胞数(SCC)变化范围及其与乳理化指标的相关性,为制定犏牛乳相关理化指标正常值范围提供参考。采集中甸犏牛乳样92 份,测定乳脂肪、乳蛋白、乳糖、乳中SCC、乳尿素氮(MUN)和乳冰点(MFP)等8 项指标,分析SCC与乳各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犏牛乳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高,其中乳脂肪、乳蛋白、乳糖、总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平均含量分别为6.42%、4.23%、4.91%、18.01%和10.59%。乳中SCC 平均值为80.12 万/mL,其中SCC≤50 万/mL 的个体占52.17%,50 万/mL75 万/mL 的占36.96%,提示部分犏牛的乳房健康状况及其所产的乳质量问题值得关注;SCC与乳蛋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肪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乳糖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乳脂乳蛋白比、MUN和MFP呈弱正相关(P>0.05),提示乳中SCC对主要乳营养成分的影响大,相关程度高。犏牛的MFP值为-0.587℃,为冰点低的乳品,这可能与犏牛适应高海拔寒冷气候形成的机制等有关;犏牛乳中MUN为7.52 mg/dL,表明饲喂犏牛的蛋白质饲料不足或质量不佳。本研究获得中甸犏牛乳中SCC变化范围及其与乳理化指标的相关性,为犏 牛乳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调查实验和生产实践,论述了奶牛初乳的产量、影响因素、资源估计;初乳的常量营养成分、氨基酸和矿物元素含量;初乳中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及其与蛋白质、密度的关系;初乳粉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不同胎次及产奶月份甘南黑牦牛乳常规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选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30头雌黑牦牛,分夏季牧场(麻木索那牧场)和冬季牧场(沙冒牧场)采样,分别测定了不同胎次和产奶月份黑牦牛乳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固形物和灰分),研究了甘南黑牦牛乳营养成分随胎次及产奶月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胎次间黑牦牛乳常规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产奶月份黑牦牛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