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水是果树各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果树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水对于营养物质的溶解与吸收,以及这些溶解物在植物体内的转移和分布,有机制的合成与运转、细胞的分裂与膨大、树体温度的调解等至关重要。因此探索丘陵山地果树旱作节水栽培,对果品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内源激素对苹果果实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苹果果实生长变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以及苹果开花座果、幼果生长和果实成熟受内源激素调控的机理,指出了苹果果实在生长前期主要受GA、CTK、IAA类促进生长型的内源激素调控,苹果的成熟主要受ABA、Eth类促进成熟衰老的激素调控,并且各内源激素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猕猴桃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其内部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K)及脱落酸(ABA)等物质含量的变化动态及其与果实生长发育的关系表明:伴随着果实的生长,在果肉细胞分裂期,IAA,CK的浓度显著升高;细胞膨大期,GA的浓度最高,此后三种生长促进物质的浓度都显著降低;ABA在花后一度升高,然后骤减,临近成熟期(花后90d左右)时再次上升,采收期达最高。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的生长周期,果实各部分组织细胞的分裂、伸长等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伴随这些过程果实内干物质含量、激素活性等的变化,揭示了葡萄果实生长发育中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及生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5.
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的细胞学观察及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授粉方式对薄皮甜瓜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揭示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的规律.[方法]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京蜜11号”为试材,设定坐果剂蘸花授粉和人工授粉两种授粉方式为处理,以未授粉果实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阶段的细胞学变化,并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其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薄皮甜瓜开花后,人工授粉和坐果剂蘸花处理后果实逐渐大于未授粉果实,且开花3d后差异非常明显.薄皮甜瓜生长前期,坐果剂蘸花和人工授粉后果实中生长素含量高于未授粉果实,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变化趋势与生长素相似,脱落酸含量显著低于未授粉果实.[结论]整体来看,薄皮甜瓜开花后3d可能是细胞快速膨大的启动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果实前期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葡萄生理裂果病的发生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4-1996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葡萄生理裂果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在长期干旱条件下突然遇到大雨或大量灌溉造成果肉短时间内大量吸水,使果实内外生长不平衡而致。通过研究还发现,裂果主要发生在葡萄的迅速膨大期,即开瓤期,病害的发生主要与降雨,土壤湿度,果实含水量,果品产量和果皮结构等细胞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番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中以氮、磷、钾为最多,此外,还吸收少量的中微量元素。由于不同的矿质元素对番茄的生长发育所起的作用不同,所以番茄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各种元素的需求也不同。氮素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是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营养元素,在第一花序果实迅速膨大前实施配  相似文献   

8.
葡萄果实生长发育中形态组织结构及生理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的生长周期,果实各部分组织细胞的分裂,伸长等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伴随这些过程果实内干物质含量,激素活性等的变化,揭示了葡萄果实生长发育中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及生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菠萝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及品质形成特点,为菠萝品种改良和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巴厘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内源激素、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Vc)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在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其单果重呈不典型的单S形曲线变化趋势;玉米素(ZT)含量最高,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吲哚乙酸(IAA)含量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动态变化;脱落酸(ABA)含量变化与ZT相似,幼果期ABA含量随着果实发育不断升高,进入果实膨大期后趋于稳定,成熟期缓慢上升;赤霉素(GA3)微量存在.在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以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为主,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随果实发育逐渐升高,而幼果期蔗糖含量逐渐下降,进入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后蔗糖含量急剧升高;有机酸积累以马来酸、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幼果期以苹果酸和马来酸积累为主,进入果实膨大期后柠檬酸含量急剧升高,成为成熟菠萝的主要有机酸;此外,在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检测到微量的富马酸和酒石酸.Vc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不断升高,进入成熟期后急剧下降.[结论]ZT和ABA是影响菠萝果实发育及成熟的重要内源激素,其含量随果实的发育呈动态变化;蔗糖和柠檬酸是决定巴厘菠萝果实品质的主要可溶性糖和主要有机酸.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油茶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内源激素和主要矿质元素的变化特征,以我国南方广泛栽培的普通油茶良种‘长林4号’为试材,对其果实发育后期成熟过程中内源激素ABA、IAA、GA3、ZR和矿质元素氮、磷、钾、锰含量进行了测定,明确其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油茶果实发育和种子油脂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油茶果实发育后期果实质量的增长呈现‘S’型曲线,种子油脂的积累进程发生在果实迅速膨大生长之后。油茶果实中ABA和IAA含量较高,ZR和GA3的含量较低。盛花后255 d 之前,种子中的内源激素ABA、IAA和GA较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果皮中内源激素ABA、IAA和GA的含量则明显高于种子,而且其变化特征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相吻合,油茶发育后期果实的膨大生长与果皮内源激素IAA、GA3和ZR的含量紧密相关。在油茶种子油脂积累之前(盛花后255 d),种子内源激素ABA含量出现高峰,ABA在油茶种子成熟和油脂积累过程中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油茶果实迅速膨大期,果皮中氮和磷元素的含量表现出上升趋势,种子中氮、磷、钾和锰元素的含量表现出迅速下降趋势,随着种仁含油率升高,果皮中氮、磷元素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钾和锰元素的含量升高,种子中钾和锰元素含量呈现出下降趋势,表明油茶果实发育后期成熟过程中,果皮和种子中矿质元素可能发生了相互转运。   相似文献   

11.
吕志涛 《北京农业》2011,(36):71-72
在干旱地区温棚蔬菜生产之中,落花落果是一个十分常见和突出的问题,不管是茄果类蔬菜还是瓜类、豆类蔬菜都会出现落花落果现象。其直接原因就是蔬菜不能给幼果或花提供充足的营养。控制温棚蔬菜的落花落果现象常见、也最有效的就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但是现在蔬菜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不同生长时期叶片营养特征。[方法]以3种土壤质地盛果期库尔勒香梨的叶片为试材,研究库尔勒香梨开花展叶期、花芽分化期、果实膨大期叶片的N、P、K、Ca、B、Mg等元素含量变化及其与标准株产量的关系。[结果]香梨叶片的N、B和Mg含量随生长期呈增加的趋势,P和K含量随生长期呈单峰曲线变化,Ca含量在开花展叶期最大,花芽分化期最小,不同生长时期对香梨叶片不同元素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香梨处于土壤环境不同,其叶片营养元素的组成及含量是有差异的。开花展叶期土壤质地对叶片N/P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期土壤质地对叶片N/P影响差异显著(P0.05),同一类型土壤的叶片N/P随生长时期呈增加趋势,生长时期均对叶片N/P影响差异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可为库尔勒香梨养分管理技术提供理论指导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人工授粉为对照,研究了3种坐果灵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期对哈密瓜型甜瓜品种东方蜜1号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坐果灵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坐果率,其中以使用坐果灵氯吡脲或噻苯隆在开花前1d或当天的处理对果实性状的影响最佳。坐果灵处理后的果肉硬度均有明显增加,且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糖酸比升高,总糖、葡萄糖、蔗糖、果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口感风味以对照为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外援复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关系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可改善果实品质的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新疆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选用6 a生密植骏枣为对象,以超敏蛋白、亚精胺、水杨酸、DA-6为材料进行复配3个配方,调查分析喷施对叶片与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通过外援亚精胺、水杨酸和DA-6复混试剂的应用,显著增强源叶的供应能力,减缓了库果的生长速度。在骏枣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源叶、库果之间的IAA比值较对照提高了183.0%,单果重和产量分别较CK提高了27.69%和25.18%。超敏蛋白或水杨酸与亚精胺和DA-6的组合均显著提高了骏枣叶片从白熟到成熟期ZR的含量,ZR的叶果比能持续维持在1.37以上的高水平。30 mg/L的DA-6是提升骏枣叶片后期营养供应能力的核心物质之一。结论 在枣树坐果后喷施0.25 mmol/L水杨酸与0.1 mmol/L亚精胺和 30 mg/L DA-6的混合试剂,可解决骏枣因前期生长过快,后期营养不足致使干物质积累不够,果实不饱满、抗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尔勒香梨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库尔勒香梨(Pyrus brestschneideri Rehd.)生产中的施用效果,该田间试验以20 a树龄库尔勒香梨为研究试材,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PBO(增效醚,包含细胞分裂素BA与生长素衍生物ORE)、PP333(15%多效唑)和复硝酚钠对库尔勒香梨果实产量及内外部品质的影响,分别设置不同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清水及空白喷施处理,共计17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产量,可以降低果皮厚度、果实硬度、果实总酸含量,还可以提高果实脱萼率、红晕果率、果实还原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其中以喷施PBO 300倍液效果最佳。与对照处理相比,喷施PBO 300倍液处理的库尔勒香梨产量、红晕果率、脱萼果率及果实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63.41%、42.01%、38.97%和22.22%,而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及果实总酸含量分别降低了26.44%、13.42%和31.3%。  相似文献   

16.
有核葡萄的无核化生产是目前市场上无籽葡萄的重要来源。‘阳光玫瑰’葡萄糖度高、香味浓,深受市场推崇,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猛,但自然坐果率较低、存在大小果,商品性不高,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无核、膨大等处理后,果实无核、果肉硬脆、果粒整齐,果实商品性大幅提高。综述了‘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化生产概况、无核生产技术,详细分析了‘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化生产所用药剂赤霉酸、氯吡脲、噻苯隆和链霉素的使用浓度、处理时间,及处理后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阳光玫瑰’无核化高效栽培体系提供借鉴或指导。  相似文献   

17.
常见落叶果树果实矿质营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矿质营养是果树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对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改善有重大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北方常见落叶果树果实矿质营养的变化规律、不同矿质元素及叶片、土壤矿质元素对果实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今后果树矿质营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克瑞森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善葡萄品质,提高其商品价值.[方法]试验采用几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添加营养液和展着剂于不同时期对克瑞森无核葡萄进行浸穗处理.[结果]与用单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相比,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添加营养液处理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品质有更好的改善作用.试验于盛花期用奇宝50 mg/L+多收液600倍,花后7 d用奇宝143 mg/L+保美灵45 mg/L+必加1 g/L 进行浸穗处理效果最佳.[结论]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葡萄产量和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申琼  武青山  武峻新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1):1152-1154,1163
通过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4-D与拉长坐果王对5个不同皮色西葫芦品种果实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以促进西葫芦的生长,2,4-D处理效果优于拉长坐果王;不同处理对西葫芦果实生长速度的影响差别较大,不同药剂处理对同一西葫芦品种的效果也存在差异;5 mg/kg的2,4-D处理对寒丽、合玉秀的果实生长速度影响效果最好,10 mg/kg的2,4-D处理对合玉青、合玉丽的果实生长速度影响效果最好;25 mg/kg的拉长坐果王对春葫一号的果实生长速度影响效果最好。这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西葫芦类型的生殖生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on the use of drugs Delan (WG, 700 g/kg), Stroby (WDG, 500 g/kg), Poliram DF (WDG, 700 g/kg), Skor (EC, 250 g/L) an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Emistim (S, 0.01 g/L) and Epin-extra (S, 0.025 g/L) in the fight against dominant diseases in the fruit bearing plantations of the Osennyaya Yakovleva pear variety, which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Michurin Federal Scientific Center in the conditions of growing seasons in 2011–2014. It is shown that the mono-factor application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ver a long period contributes to an annual increase in their biological efficacy in the control of septoriosis to 83%. The combined use of fungicides an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in plantations increased biological efficacy to 99.8% and reduced plant st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