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牧草生育期是影响牧草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培育出生育期短、高产量的优质牧草新品种,以母本‘永492’和父本‘歇里·努瓦尔’进行种间杂交选育出燕麦饲草新品种‘蒙饲燕2号’。‘蒙饲燕2号’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盐以及抗倒伏能力。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5—2016年‘蒙饲燕2号’燕麦草的平均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种子产量分别为32 406.06kg·hm~(-2),10 935.85kg·hm~(-2)和2 364.91kg·hm~(-2),较对照品种分别平均提高了19.49%,19.22%和5.84%。生育期90天,株高135cm,穗长20.4cm;穗粒数65.5个,穗粒重1.25g;千粒重31.0g。在内蒙古及其毗邻省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2.
牧草生育期是影响牧草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培育出生育期短、高产量的优质牧草新品种,以母本‘永492’和父本‘歇里·努瓦尔’进行种间杂交选育出燕麦饲草新品种‘蒙饲燕2号’。‘蒙饲燕2号’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盐以及抗倒伏能力。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5—2016年‘蒙饲燕2号’燕麦草的平均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种子产量分别为32 406.06kg·hm^(-2),10 935.85kg·hm^(-2)和2 364.91kg·hm^(-2),较对照品种分别平均提高了19.49%,19.22%和5.84%。生育期90天,株高135cm,穗长20.4cm;穗粒数65.5个,穗粒重1.25g;千粒重31.0g。在内蒙古及其毗邻省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甘肃陇西半干旱山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及最佳播期,本文研究了7个燕麦品种在4个播期(5月6日、5月16日、5月26日、6月5日)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品种互作对燕麦的干草产量、种子产量和饲草品质具有极显著影响(P < 0.01)。28个处理相比较,5月26日种植的‘梦龙’干草产量最高,为13 550.80 kg·hm?2;6月5日种植的‘莫妮卡’种子产量最高,为2 147.31 kg·hm?2;5月26日种植的‘青燕1号’粗蛋白含量最高,为6.94%。利用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对值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得出,5月6日种植的‘陇燕3号’综合表现最好,其次是5月26日种植的‘梦龙’。通过系统聚类将28个处理根据干草产量、种子产量、饲草粗蛋白含量聚为四大类。综上,在陇西半干旱山区选择适宜的播期种植可提高燕麦产量和营养品质,是适宜该地区燕麦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3-2016年通过田间试验,在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对2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宜河北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的苜蓿年干草产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建植当年各苜蓿品种平均年产量最低,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中苜5号’的4年总干草产量最高,‘SR4030’等6个品种的总产量低于对照品种‘中苜1号’,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第1茬产量最高,随着茬次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第1茬与年产量之间的关联度最高;秋眠性3~6级的品种丰产性和产量稳定性综合评价较高。综合4年试验结果,‘中苜5号’、‘中苜1号’、‘SR4030’、‘巨能551’、‘BR4010’、‘MF4020’、‘SK3010’和‘WL363HQ’产草量高,具有潜在的推广价值,适宜在河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洁  王国生  程文定 《中国饲料》2013,(2):26-27,37
试验比较了岷山猫尾草和日本猫尾草物候期、产草量、种子产量等生物学和植物学性状。结果表明,岷山猫尾草成熟期较日本猫尾草早3~5 d、生育期较日本猫尾草短3~4 d,属早熟品种;岷山猫尾草种植当年和第二年干草产量显著高于日本猫尾草,种植当年种子产量较日本猫尾草高58%,分蘖能力、越冬性能、营养价值均高于日本猫尾草。从品种适应性角度分析,岷山猫尾草更适应岷县闾井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6.
闽育2号圆叶决明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干草产量及适口性,2002年对闽引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Minyin’,CPI86134)种子进行辐射诱变处理,选育出闽育2号圆叶决明(C. rotundifolia ‘Minyu 2’),并于2012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11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闽育2号圆叶决明干草产量为11000~14000 kg·hm-2,比对照品种闽引圆叶决明增产18.31%以上,种子产量为230~27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38%,且为耐铝毒的决明品种,适宜在福建、广东等热带、亚热带(红壤)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在成都平原推广种植的优质白三叶品种,对10个白三叶引进品种进行了物候期、干草产量、生长高度、茎粗、叶面积等指标的生产性能评价,并对其进行营养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引进品种‘金宝’的物候期最长,可达306 d,为晚熟品种。各供试白三叶品种在返青第一次刈割后生长速度最快,达0.52~0.67 cm·d^(-1),随后两次刈割后日均生长速度放缓,第3茬刈割后生长速度最慢,为0.34~0.50 cm·d^(-1)。各品种中‘罗特’年度平均干草产量最高,达14436.44 kg·hm^(-2),较对照品种‘海法’‘胡依阿’分别增产20.0%、26.7%(P<0.05)。‘欧米克’年平均干草产量为8898.64 kg·hm^(-2),显著低于对照品种‘海法’‘胡依阿’(P<0.05)。各参试白三叶品种的生长高度、拉伸高度为22.6~30.2 cm、35.4~53.7 cm,‘罗特’的叶面积、茎粗和茎节数最大,‘超级胡依阿’的生殖枝长度,‘金宝’的叶柄长度和‘海法’的叶柄粗均在参试白三叶品种中表现最优。对10个品种的粗蛋白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白三叶品种间差异较大,引进品种‘游侠’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22.8%。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白三叶品种的干草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罗特’‘超级胡依阿’和‘金宝’田间性状表现较优,适宜在成都平原地区推广种植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半干旱区种植的饲用燕麦(Avena sative)品种,本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于2020年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赤峰试验站种植10个燕麦品种,测定其乳熟期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并采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燕麦品种的株高为61.10~121.76 cm,鲜草产量为15 757.87~37 685.50 kg·hm-2,干草产量为3 443.67~6 425.91 kg·hm-2,在内蒙古赤峰地区,10个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最高的是‘甜燕1号’,干草产量最高的是‘白燕3号’。2)不同燕麦品种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分别为11.75%~15.45%、50.69%~53.42%和26.82%~32.65%,‘青海甜燕麦’和‘甜燕1号’达到特级干草标准。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甜燕麦’和‘甜燕1号’是表现最好的两个品种,且适合在内蒙古赤峰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以提高蛋白质含量和产草量为育种目标,2000年起东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课题组对8个紫花苜蓿品种经过单株选育、混合选择,选育出东农1号紫花苜蓿,2017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2009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年平均干草产量10421.67kg/hm~2,比对照平均提高12.88%;蛋白质含量(初花期)平均达22.15%,比对照品种平均提高9.87%。抗寒性强,越冬率大于94%。该品种品质优良,粗蛋白含量高,耐寒,高产,是适合东北寒区人工草地建植、退化草原改良治理、粮改饲和草田轮作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10.
不同燕麦品种在天祝高寒地区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天祝高寒地区,通过研究7个燕麦品种的株高、鲜干比、叶面积指数、产草量、种子产量等性状,筛选出生产性能优良的品种。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当地的适应性均较好,大部分属于中、晚熟型,少部分属于极晚熟型,且在天祝高寒地区均能完成生育期。灌浆期坝莜3号和甜燕麦的产草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其干草产量分别为10 511.38kg/hm2和9 261.12kg/hm2。晋燕9号干草产量最低,为4 622.31kg/hm2。在天祝高寒地区由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强,种子产量较高,供试燕麦品种中,白燕7号、丹麦444和甜燕麦的表现较好,是进行高产田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1.
8份饲用小黑麦在贵阳的生态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8份饲用小黑麦品种在贵阳地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进行了评价,试验表明:黔饲1号成熟早,生育期短,抽穗期比对照中新830提前6 d,干草产量高,比对照中新830提高26.7%;黔饲2号鲜、干草产量均较高,分别比对照中新830增产9 854.3 kg/hm~2和3 777.0 kg/hm~2,属于高产品种,茎叶比低,叶量丰富,可作为贵州当前主要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优质蛋白饲草缺乏的问题,1998年起对黑龙江省地方品种秣食豆(Glycine max Merr.)进行了整理、栽培研究,选育出松嫩秣食豆(Glycine max Merr.‘Songnen')新品种,2013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研究结果表明,其平均干草产量为11985.1 ks·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3。6%;种子产量为2088.2 kg·hm~(-2),与对照品种差异不显著;蛋白含量高,是优良的豆科饲草品种,适宜在北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甘农2号’黑麦(Secale cereale L.)为试验材料,以‘冬牧70’和‘黑饲麦’为对照,来评价‘甘农2号’在2018-2019年在青海省不同区域(海晏县、湟中县、平安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3个黑麦品种中,‘甘农2号’在3个试验点的平均干草产量(13.04 t·hm-2)显著高于‘冬牧70’和‘黑饲麦’,平均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冬牧70’和‘黑饲麦’;3个试验点中,海晏点3个黑麦品种的平均干草产量(12.06 t·hm-2)显著高于湟中和平安点;品种×年份交互作用中,2018年‘甘农2号’黑麦的平均干草产量(14.38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试验点×年份交互作用中,2018年海晏点3个黑麦品种的平均干草产量(14.47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甘农2号’黑麦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高且较稳定,适应青海省海晏县、湟中县和平安区以及其他气候相似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更优质的亚热带豆科牧草,从澳大利亚牧草种质资源中心(ATFGRC)引进的41个决明属牧草中筛选出闽引2号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Minyin 2’,原品系号ATF3248),并于2011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2010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闽引2号圆叶决明系多年生直立型热带豆科牧草,干草产量达12000~15000kg.hm-2,比对照品种闽引圆叶决明(C.rotundifolia‘Mi-nyin’)增产27.7%以上,种子产量200~400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25%以上(P<0.05),盛花期植株含粗蛋白质16.9%,适宜在我国热带、亚热带红壤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宁夏雨养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系),本研究以10个小黑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参试品种(系)的生产性能、饲草营养价值及种子产量进行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10个小黑麦品种(系)生产性能、饲草营养价值、种子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晋饲草1号’的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牧草粗脂肪含量和种子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达145.55 cm, 11 894.16 kg·hm-2,1 036.09 kg·hm-2,1.35%和6.72 t·hm-2。小穗数和穗粒重均以‘石大1号’最高,分别为34.10个和3.13 g;籽粒粗蛋白含量以‘鉴47’最高(15.07%)。不同品种(系)小黑麦可聚为三类,主成分综合排名前三的品种(系)分别为‘晋饲草1号’、‘鉴46’和‘冀饲3号’。因此,‘晋饲草1号’、‘鉴46’和‘冀饲3号’适宜作为饲料型小黑麦在宁夏雨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应攀西地区冬闲田种植的燕麦品种,以OT834、OT1352和林纳3个燕麦品种为材料,利用冬闲田试种,通过对生育期、株高、产草量的观察测定,探讨在攀西地区冬闲田种植燕麦的可行性并筛选适宜的燕麦品种。结果表明:3个燕麦品种在该地区能完成生育期,但种子授粉率低,成熟度差,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确定燕麦在冬闲田种植以饲草生产利用为主,以4月初燕麦达抽穗期适宜刈割。从出苗到抽穗3个品种分别生长143、171、161d,抽穗期OT834干草产量为840.42kg/667m2,OT1352为1 260.63kg/667m2,林纳为1 153.91kg/667m2,株高分别达167.43、140.01、121.50cm,综合上述研究得出利用冬闲田种植燕麦生产潜力大,但应尽量选用一些早熟品种,从而能够在刈割时期获得较高的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而且不影响下一茬作物的种植。通过测定得出OT834和林纳为适于该地区冬闲田推广种植的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从龙牧803(Medicago sativa L.cv.Longmu 803)苜蓿群体中选择优秀单株,通过无性扦插繁殖,3次混合选择、开放授粉及品种比较试验、区域与生产试验,历经12年育成龙牧807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mu807)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直立,在黑龙江省地区4月中下旬返青,生育期120 d左右,开花期株高75.7~105.3cm,成熟期株高98.5~133.8 cm。2年生干草产量为11739.14 kg·hm-2,比对照龙牧803苜蓿(9797.99 kg·hm-2)增产17.10%;种子产量284.60 kg·hm-2,比对照(230.00 kg·hm-2)增产18.25%。初花期粗蛋白含量19.38%,适口性好,饲用品质优良。其抗性强,生态适应性广,适宜在黑龙江省各地及毗邻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1998—2001年在三峡库区最具代表性的中海拔巫山县花竹坪种草养畜示范区,研究阿尔冈金、德福、德宝、三得利、游客等5个国外紫花苜蓿品种的特性和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德宝、阿尔冈金和游客紫花苜蓿适应性强,产草量较高,草质适口性好,再生性强,生态经济利用价值高,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以上3种苜蓿的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巫溪红三叶(地方品种)高出28%、29.7%和32.8%,比当地主要种植的‘拉丁诺’白三叶高出24.5%、25.8%和28.8%;开花初期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地方品种巫溪红三叶高出1.2%、0.8%和0.6%,比‘拉丁诺’白三叶高出1.0%、0.6%和0.4%。  相似文献   

19.
针对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缺少优良豆科牧草的现状,从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引进了育种材料,开展了春箭筈豌豆新品种选育。采用单株选择与混合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历时12年,育成“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新品种。新品种显著的特性是早熟和种子产量高。在海拔3000 m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连续多年的测定表明,平均生育期为100 d,生育期范围为92~106 d,平均种子产量为2023 kg·hm-2。比对照品种333/A生育期短13 d, 种子产量高174.9%。新品种牧草产量也较高,平均2769 kg·hm-2,与对照品种相近。在陇东黄土高原夏播,作为短期轮作作物,牧草产量达3214 kg·hm-2,比对照品种高14.3%。新品种可作为青藏高原地区的优良豆科牧草品种,也可用作传统农耕区的短期轮作或绿肥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20.
高寒山区旱作条件下细茎冰草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3年的测定结果表明,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cv.Slender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高寒山区旱作条件下,可以安全越冬,越冬率为86%~90%,第2和3年的平均干草产量分别为3 856.6,5 386.7 kg/hm2,籽实产量分别为897,1 150 kg/hm2,生育期133~140 d,属中、晚熟多年生优良禾本科牧草品种,适合在海拔为2 750 m左右的旱作条件下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