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新出壳的爱拔益加商品肉雏鸡200只,分成禁食和采食2组,饲喂相同日粮,分别于48h后和出壳后喂食。按肉用仔鸡常规饲养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于0、1、2、3、5、7、10日龄分别屠宰取样称重,测试尽早供给营养对初生肉仔鸡0~10日龄体重及胃肠道重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禁食雏鸡体重失重,禁食组体重及胃肠道各段绝对体重的增长速度低于采食组,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选出新出壳的爱拔益加商品肉雏鸡200只,分成A、B两组,A组试验鸡出壳后即开始进食、饮水;B组试验鸡出壳后自由饮水,禁食48h后再饲喂。按肉用仔鸡常规饲养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测试尽早供给营养对初生肉仔鸡0~7日龄体重及卵黄囊重的影响,并分析讨论。结果:B组禁食期雏鸡体重失重,B组体重低于A组,且两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而A组卵黄囊重高于B组,且两组卵黄囊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开食时间对雏鸡早期的生长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1080只0日龄、体重相近的新扬州鸡雏鸡,根据开食时间不同,随机分成6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30只公鸡,30只母鸡).出壳后一周内,每天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挑选8只雏鸡(4公4母),分别称其活重后致死,取卵黄囊、肝脏、心脏、胰腺、法氏囊和小肠分别称重,测量小肠长度.结果表明,出壳后禁食36h对7日龄鸡体重没有显著负面影响,出壳后最长禁食时间不应超过60h.  相似文献   

4.
选择刚出壳的AA肉仔鸡2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进行饲养试验.早期饲喂组在出壳3 h饲喂超前期日粮,早期禁食组在出壳48 h后饲喂常规肉雏鸡日粮.早期饲喂组于6日龄全部换为常规日粮.在试验的第21、42、49日龄称重、翅静脉采血,研究早期饲喂对生产性能、血清尿素氮和新城疫(NDV)抗体水平的影响.在21、42日龄采用收粪法分别进行2次代谢试验,测定氮沉积率.在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试验,研究早期饲喂对胸肌率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早期饲喂能显著的提高肉仔鸡各阶段的平均体质量(P<0.05),0~21日龄鸡的氮沉积率显著高于早期禁食组(P<0.05),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早期禁食组(P<0.05),死亡率降低6%.(2)早期饲喂组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显著的大于早期禁食组(P<0.05),并显著的提高了NDV抗体水平.(3)早期饲喂对胸肌率和腿肌率有显著的影响,与早期禁食组相比,胸肌率提高了2.14%而腿肌率下降了0.93%.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早期数量限饲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以320只1日龄AA+肉用仔鸡为试验动物。设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肉仔鸡。对照组根据AA+商品代肉鸡营养标准配制。各处理肉用仔鸡1~7日龄均为自由采食,8~14日龄对照组、限饲90%组、限饲80%组和限饲70%组分别饲喂自由采食量的100%、90%、80%和70%,15日龄恢复自由采食,以后按常规饲养管理。每周末,以重复为单位全部称重。分别于42、49日龄,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肉用仔鸡禁食12h、称重、屠宰、测定屠体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周,限饲各组肉仔鸡的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3周,限饲9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4周,限饲80%和7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5、6、7周及2~6、2~7周各组在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等都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胴体特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限饲70%~80%,具有改善饲料转化效率、胸肌率、腹脂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择出壳天数相同(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雏鸡80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0只鸡,对试验组雏鸡分别饲喂四种营养水平,两种品牌且换料时间不同的饲料。组1雏鸡在2~10日龄饲喂众诚610,11~42日龄饲喂众诚620,组2雏鸡在2~28日龄饲喂众诚610,29~42日龄饲喂众诚620,组3雏鸡在2~28日龄饲喂康地201,29~42日龄饲喂康地202,组4雏鸡在2~10日龄饲喂康地201,11~42日龄饲喂康地202。结果表明,在第五周时,组2和组3与组1和组4之间均匀度、体重差异显著(P0.05),而采食量和总增重组与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3组各指标均高于其它组且成本最低,说明处理第3组相对应的饲料及换料时间对雏鸡的饲喂效果优于其他组别。  相似文献   

7.
在蛋鸡饲养管理中 ,育雏是关键。由于早春气温低 ,风力大 ,很容易造成鸡舍内温度下降 ,对雏鸡生长极为不利。根据雏鸡生长特点及季节影响 ,在育雏期必须采取供暖保温等措施 ,为雏鸡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1 雏鸡的饲养1 .1 饮水 雏鸡出壳后进入育雏室 ,要确保初饮 ,供给清洁的饮水。 1~ 3日龄的雏鸡可供给 0 .0 2 %的高锰酸钾水 ,以清理胃肠道残留的胎粪。有条件时 ,在第 1周的饮水中可加入 5 %~ 8%的葡萄糖、0 .0 4 %维生素 C或适量的可溶性复合维生素制剂 ,可使幼鸡尽快恢复体力和日后正常采食。1 .2 开食 一般在出壳后 2 4~ 36h开…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胚蛋给养(in ovo feeding)β-羟基-β-甲基丁酸(beta-hydroxy-beta-methylbutyrate,HMB)对肉仔鸡孵化率、生长性能及骨骼肌发育的影响。选用540枚商品代AA肉仔鸡受精蛋,随机分为3个组:空白组(不注射)、生理盐水组(7胚龄气室注射1mL 0.9%生理盐水)、HMB组(7胚龄气室注射1mL含0.1%HMB的生理盐水)。出壳后,每组选取72只体重相近健康公雏随机分成6个重复,每重复12只。结果表明:1)胚蛋给养对种蛋孵化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2)HMB组出壳重、2l日龄体重、0~21日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7日龄时,HMB组肉仔鸡胸肌率较生理盐水组提高了1.01%(P=0.019);21日龄时,HMB组胸肌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较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提高了1.11%和1.04%;4)HMB组肉仔鸡的腹脂率最低,且在21日龄时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8);5)与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HMB组肉仔鸡出壳当天和4日龄肌细胞直径显著增大(P0.05)。6)出壳当天和7日龄肉仔鸡,HMB组胸肌卫星细胞有丝分裂活性指数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P0.05);7)7日龄肉仔鸡,HMB组血浆IGF-1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与生理盐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胚蛋给养HMB可提高肉仔鸡出壳重,增加卫星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促进肉鸡胸肌发育,加快肉鸡前期生长;注射HMB不影响种蛋孵化率和肉鸡饲料转化效率;注射生理盐水与不注射处理结果相似,对肉仔鸡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提高肉仔鸡免疫力的中药方剂,试验将9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方一组)和试验2组(方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和2组分别自4日龄起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相应组方的1.0%中药,连续饲喂7 d。雏鸡均于7日龄用鸡新城疫La Sota疫苗滴鼻、点眼2头份,并分别于14,21日龄从每组各取10只鸡采血,分离血清,测鸡新城疫抗体效价,称重并剖杀雏鸡,采集法氏囊、胸腺、脾脏,计算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结果表明:试验2组肉仔鸡14,21日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14日龄法氏囊指数及鸡新城疫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肉仔鸡14,21日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及鸡新城疫抗体效价影响不大(P>0.05)。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选用12窝0-56日龄仔猪研究了断奶口龄对仔猪生产性能及主要消化器官重量的影响。试验猪在原窝不变的情况下,随机分成17、21、28、35日龄断奶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窝仔猪。试验期间,实行三阶段铡养,7日龄开始补饲,7-28日龄采食日粮Ⅰ,29-42日龄采食日粮Ⅱ,43-56日龄采食日粮Ⅲ 。17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h、4d、4d+1周、4d+2周,21、28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h、1周、2周、3周,35日龄断奶组于断奶后12h、1周、2周剖杀,每次每个重复分别剖杀1头:同时以35日龄断奶细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7、21、28日龄断奶组剖杀时间点的相同日龄,每次每个重复也各剖杀1头,共计剖杀54头。剖杀时取胃、胰脏和肝脏称重。结果表明:断奶日龄和日龄对仔猪体重、日增重、相对生长速率和日采食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断奶越早,这些指标于断奶后下降的幅度越火。断奶可显著促进仔猪采食(P〈0.05)。至42日龄,各处理组仔猪体重、日增重、相对生长速率发日采食量已无显著差异(P〉0.05)。断奶可促进胃和胰脏的发育,但对肝脏的发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1肉用仔鸡生产的特点1.1早期生长速度快在正常条件下,肉用仔鸡的早期生长速度十分迅速,一般出壳时体重40g,饲养37d后体重可达2kg左右,大约是出壳时体重的50倍,饲养56d时,平均体重可达3kg以上。随着肉鸡遗传育种的进步,饲养管理的改善,在今后10年内有可能使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在30d内达到1.82kg的高水准。1.2饲养周期短在国内,肉用仔鸡从雏鸡出壳起,饲养到6~7周龄达到上市的标准体重,出售完毕后经2周空舍并打扫、清洗、消毒后再进鸡。这样基本上是9周就可以饲养一批肉鸡,一幢鸡舍1年至少可周转5~6批次。  相似文献   

12.
一、自由采食   肉仔鸡原则上是让其采食充足,摄入足够的料量,饲喂方法是不断料,自由采食,充分饲养。肉仔鸡夜间必须喂料, 28日龄后的肉鸡晚上采食量几乎与白天相等,所以晚上应有值班人员,及时加料。   二、分群饲养   现代肉鸡种一般都能进行自别雌雄,出壳后即可分别饲养,分群饲养比混群饲养平均增重快,节省饲料,体重一致性好,可做到全进全出。   三、饮水要充足   饮水要清洁卫生,要有足够的饮水量,足够高的水位,保证每只鸡都能饮到水。   四、温度要求   肉仔鸡对温度的要求比蛋鸡高,它对高温很敏感,同样…  相似文献   

13.
蛋雏鸡正常生长发育是培育高产鸡群的关键。育雏期生长发育速度是最快的.尤其是骨骼与内脏器官。加之雏鸡在8日龄前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善。抗寒能力差,若不给予完善的饲养管理.易发病或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出壳后开食时.有一些雏鸡很快学会采食.但有部分雏鸡采食较慢.有的雏鸡出壳3天时。嗉囊还是空瘪的.这些鸡生长缓慢.容易感染疾病,死淘率高。为此,必须给雏鸡提供代谢能、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丰富的平衡饲粮,使所有雏鸡在3天内学会啄食.并给以精心的照管。  相似文献   

14.
我县二个养鸡专业户,10日龄的雏鸡用Ⅲ系鸡新城疫疫苗作饮水免疫后,二批肉用仔鸡分别于43日龄及57日龄暴发了一次鸡新城疫,病势迅速和凶猛,造成了大批死亡。现将情况简述于后。一、疫病流行情况:1984年6月15日和10月29日分别购进雏鸡1552羽和1073羽。饲养到第10天用Ⅲ系新城疫疫苗作饮水免疫,但是到7月28日、12月26日发现肉用仔鸡突然死亡,并逐日有增无减,发病率达48.59%、43.41%,死亡率分别达98.3%、99.4%。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1日龄AA肉仔鸡200只,随机分为四组,测定早期限制饲养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消化道、肝、胰及腹脂垫的影响。对照组全程自由采食,试验Ⅰ组4-10日龄限饲7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10-16日龄限饲75%和65%,每周测定体重和采食量,17和49日龄抽样测定消化道(嗉囊、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肝、胰和腹脂垫的重量。结果表明:10─16日龄限饲65%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16日龄限饲75%组(P<0.01),但与4-10日龄限饲75%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全程饲料效率限饲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间消化道、肝、胰、腹脂垫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小鸡从出壳到开产称为雏鸡,其中45日龄以内者称为幼雏,45~90日龄为中推,90日龄到开产称大雏。育维的好坏直接影响鸡的成活率,生长发育和将来的生产性能,这是养鸡的关键。不少人只着重幼雏阶段和产蛋期的管理,往往忽视中雏和大雏的饲养管理,结果造成发育不良,开产晚、产蛋少、蛋重量低。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雏鸡管理。1.雏鸡选择:要挑选品种好、发育健壮的雏鸡进行养育。选择的标准是:出壳适时,绒毛蓬松清洁,站立稳当,活泼爱动,腹部大小适中,体重正常。2雏鸡防疫雏鸡逮回后,应用链霉素溶液满鼻,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7.
肉用仔鸡的早期管理岳勇(广东省连南县畜牧水产局513300)肉用仔鸡早期管理指的是雏鸡出壳后1日龄左右运抵各地养殖场的育雏笼开始饲养至脱温时为止的饲养管理技术,其实也就是目前人们较注重的如何提高育雏率问题。经过实践证明我们采取的下面一系列管理程序是行...  相似文献   

18.
<正> 一、采用矮小型鸡种。矮小型母鸡体型比正常型小25—30%,可节省饲养面积,提高鸡舍利用率20%以上,减少饲料消耗,从1日龄到448日龄产蛋结束,可比正常型的节省饲料20公斤左右。 二、抓好早期饲喂。肉用仔鸡早期生长速度快,相对生长强度很大,如果前期生长发育稍有影响,便难于补偿。肉用仔鸡早期营养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雏鸡出壳后卵黄囊内携带有卵黄,可作为营养物质利用;二是采食饲料,摄入营养物质。雏鸡出壳后,如能及时饲喂,卵黄囊的吸收处于正常状态,能延长两种营养来源共同供应的时间,对雏鸡当时和后来的生长发育以及增强抗病能力都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9.
分别于不同日龄采集海兰褐蛋用型雄性雏鸡和AA肉用型雏鸡血清,测定其对新城疫病毒(NDV)HI抗体水平.以此确定抗NDV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及半衰期。结果表明,雏鸡出壳后抗体水平持续升高,到4日龄左右达到最高峰.随后快速下降.三周后抗体几乎消失。蛋用型雏鸡血清中对NDV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2.19d左右。肉用型雏鸡血清中对NDV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3.10d左右。  相似文献   

20.
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胴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宝明  单安山  镡龙 《中国家禽》2006,28(13):16-18
试验研究了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200只8日龄艾维茵肉仔鸡被随机分成4组,每组五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对照组基础饲粮根据NRC营养水平配制,试验组肉仔鸡从8日龄开始喂料量分别为对照组的90%、80%和70%,限饲1周后各组恢复自由采食。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周,限饲各组肉仔鸡的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3周,限饲9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4周,限饲80%和7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5、6、7周及2~7周各组在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都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胴体特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