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明桃金娘果实的多酚含量及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海口的桃金娘整果为实验材料,用95%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桃金娘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对获得的桃金娘多酚进行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桃金娘的多酚含量较高,达2.45mg/g干物质,其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显著的清除活性,并且其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也随之增强,其IC50分别为120.78、25.44、194.09μg/mL;桃金娘果实多酚对乙酰胆碱酯酶也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为15.07μg/mL,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活性呈上升趋势。该实验显示桃金娘果实多酚不仅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还具有显著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菊芋叶为原料,以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菊芋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探究菊芋叶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菊芋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g/mL),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波功率500 W,在该条件下多酚得率为31.923 mg/g.抗氧化试验表明:菊芋叶多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与VC的抗氧化活性相比,菊芋叶多酚对O2·的清除作用明显高于VC.  相似文献   

3.
发芽糙米抗氧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声波—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和乙醇提取法比较糙米发芽前后总多酚的变化。并对糙米和发芽糙米的多酚提取物进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及油脂的抗氧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优于单纯的乙醇提取法,总多酚提取率提高了1.43倍。发芽糙米清除羟基自由基效果比糙米原料高40%;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比糙米原料高24.34%;还原能力比原料糙米高1.84倍,对延缓植物油脂的酸败效果明显好于原料糙米。  相似文献   

4.
核桃青皮多酚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对核桃青皮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核桃青皮多酚在各体系中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并且其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所选浓度下,核桃青皮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对三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均明显强于VC。当其质量浓度高于10 mg/L时,核桃青皮多酚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VC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当其质量浓度低于22.3 mg/L时,核桃青皮多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力强于VC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双水相系统对玫瑰茄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玫瑰茄为材料,采用乙醇-(NH4)2SO4双水相系统提取玫瑰茄活性成分多酚和总黄酮。根据单因子测试结果,制定相应的测定方法,优化多酚和总黄酮的提取方法。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研究了在最佳的提取工艺下玫瑰茄提取物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显示,乙醇体积分数为40%,(NH4)2SO4质量浓度为0.24g/m L,液料比为40∶1(mL/g),提取温度41.5℃,提取时间26.5min,多酚和总黄酮提取量最高,依次为(22.93±0.02) mg/g和(39.27±0.01) mg/g,与预测值接近;玫瑰茄多酚及总黄酮提取物、维生素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1.76和30.02μg/m L,总抗氧化能力优于维生素C。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实现玫瑰茄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水浸提法分别在不同提取温度(40,60,80,100℃)下提取得到4种蛤蒌叶粗多糖,并测定其总多酚和蛋白质的含量。然后测定4种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粗多糖的还原能力来评价提取温度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蛤蒌叶粗多糖中总多酚和蛋白质的含量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提取温度在40~100℃内,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蛤蒌叶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下降趋势,而提取温度对其还原能力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于蛤篓叶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粗多糖中的总多酚和蛋白质含量来影响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旨在优化商洛天麻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商洛市天麻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天麻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天麻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40 g/mL,该条件下商洛天麻多糖含量为32.83 mg/g。天麻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能力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说明天麻多糖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效果。当浓度3.5 mg/mL时,天麻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能达到40.52%,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能达到36.52%。天麻多糖具有开发成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黄花菜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黄花菜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黄花菜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60min、乙醇浓度55%、料液比1∶15、提取温度35℃;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28.89%。抗氧化试验表明黄花菜多酚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半抑制率(IC50)分别为0.1176mg/mL、0.1638mg/mL和0.1593mg/mL,且清除率与黄花菜多酚浓度成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薏苡仁为原料,研究薏苡仁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基自由基(·OH)及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清除能力。将VC的抗氧化能力作为参照,研究多糖质量浓度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5 mg/m 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基自由基(·OH)以及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清除能力分别为44.81%,10.12%,29.25%,且随着薏苡仁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区杏资源丰富,杏含有多酚类物质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杏干多酚的提取工艺可为进一步利用杏资源开发健康产品奠定基础。以新疆赛买提杏干为原料,采用水浴浸提法提取杏干多酚,并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杏干多酚提取工艺,同时考察杏干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杏干多酚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液料比21∶1(mL/g),浸提时间2.6 h,浸提温度51℃,在此条件下杏干多酚提取量为(4.118 9±0.020 1)mg/g;各因素对杏干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杏干多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对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表现出一定的清除能力。最佳提取工艺制备的杏干多酚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得到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功率280 W,料液比1∶40,提取时间50 min,总多酚提取率为11.89 mg/g。同时测定多酚清除羟基自由的能力,结果表明绞股蓝多酚对羟基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评估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通过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DAD)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猴头菇中化学成分;通过抗氧化活性清除能力试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试剂盒(ABTS)和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猴头菇的抗氧化能力,并按照肉汤微稀释法以最小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小细菌浓度(minimum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MBC)值测定抗菌性。结果显示,测定的样品在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存在差异。与干燥的组织相比,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合物更为丰富。所分析的提取物中确定的化合物的含量受到用于提取的溶剂的影响。与水提取物和干燥的原料相比,乙醇提取物中这些物质的含量最高,特别是辛醇(969.71 mg/100 g)。同时,这种提取物显示出最强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猴头菇样品在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乙醇提取物确定的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于水提取物和原料,并且显示了最强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羊栖菜中多酚的提取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羊栖菜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酚浸出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羊栖菜多酚提取工艺,并考察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乙醇浓度为40%,浸提时间46 min,液料比20:1,羊栖菜多酚的浸出率为4.048%;粗提液经XDA-7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其纯度为61.86%;羊栖菜多酚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6.65、6000、125.42μg/m L,总抗氧化能力为65.04 U/mg。该结果表明:羊栖菜多酚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内生真菌并对优势菌株进行DNA序列分析,接着采用福林一酚法测定乙酸乙酯萃取的内生菌发酵液总多酚含量,然后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最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筛选出高活性的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得到的175株海南省油茶内生真菌中优势菌属中有蓝莓枝枯病菌(Neofusicoccum parvum),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拟盘多毛抱属(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e),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 sp.),硬孔菌属(Rigidoporus vinctus),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子囊菌(Ascomycota sp.),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白腐菌(Cerrena sp.)。菌株S02、S03、S04、S8、L9和L12的总酚含量(粗提物浓度800μg/mL)分别为11.66 mg GAE/g、11.21 mg GAE/g、12.96 mg GAE/g、8.16 mg GAE/g、11.19 mg GAE/g、13.38 mg GAE/g;菌株S03、S04、S8、L9具有极佳的抗氧化性,在粗提物浓度800μg/mL时清除率分别为88.19%、90.72%、87.34%、90.40%。GC-MS分析菌株S02、S03、S04、S8、L9、L12的发酵产物分别鉴定出22种、16种、29种、20种、28种、25种成分。因此,海南油茶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中富含生物活性化合物,有望作为医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原料,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黄瓜皮多酚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以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选取超声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为自变量,应用Box-Behnken对试验进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并通过多酚对羟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效果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瓜皮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65℃,乙醇浓度62%,液料比26∶1(mL/g),超声时间31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多酚提取率实际值为(10.29±0.14)mg/g,理论值和实际值相对误差是0.39%,由此可以说明应用响应面法所得到的提取工艺参数可行性强、可靠性高。黄瓜皮多酚对·OH和DPPH·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116.60 mg/L和57.41 mg/L,表明黄瓜皮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多酚浓度呈正相关,该研究为将黄瓜皮多酚开发成天然抗氧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显色法、DPPH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检测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总黄酮含量、体外抗氧化能力、木质素和花青素含量,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对金线莲次生代谢中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产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金线莲与台湾金线莲总黄酮含量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2.58 mg/g、30.36 mg/g和61.12%、40.24%;福建金线莲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比台湾金线莲高,分别是25.48倍和5.48倍;花青素含量比台湾金线莲低,但差异不显著;两种金线莲木质素含量分别为61.05mg/g和103.55mg/g。据此,组织培养的福建金线莲苯丙氨酸代谢产物主要富集于黄酮化合物代谢途径中,而台湾金线莲主要富集于木质素支路,为栽培条件下金线莲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酸橙果实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在含量及抗氧化贡献上的差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以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的四因素回归模型,优化酸橙果肉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提取测定酸橙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采用HPLC-MS法分析其酚类物质组成,并评价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酸橙果肉多酚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6(g∶mL),乙醇体积分数46%,p H值2.5,浸提温度39℃,此条件下的多酚提取率达0.45%。酸橙中酚类物质主要以游离态存在,其中游离酚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橙肉橙皮橙籽,而游离黄酮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橙皮橙籽橙肉;酸橙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橙肉橙皮橙籽。  相似文献   

18.
以金银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耦合遗传算法优化超声-酶辅助提取金银花绿原酸的工艺;同时探究最优提取工艺下获得的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酶辅助提取金银花绿原酸最优的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157 W,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34℃,果胶酶添加量0.20%,乙醇体积分数61%,在此条件下所得绿原酸提取率为12.85%±0.37%.体外抗氧化活性表明: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6.18±0.07)mg/mL和(4.75±0.06)mg/mL.研究结果为金银花绿原酸提取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法(DPPH),羟自由基清除法(HRSA)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法(MCC)3种方法,对海南新老苦丁茶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南苦丁茶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其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HRSA)的清除能力和对金属离子螯合能力(MCC)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新茶的抗氧化能力要强于老茶。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黑美人"与"红宝石"马铃薯表皮和薯肉中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并采用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研究两种马铃薯表皮和薯肉中总花青素的总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黑美人"、"红宝石"马铃薯表皮和块茎中检测到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6种花青素。"黑美人"马铃薯表皮与薯肉中的主要花青素为矮牵牛色素,含量分别为(165.47±2.01)mg/100 g、(26.71±1.21)mg/100 g;"红宝石"马铃薯表皮与薯肉中的主要花青素为天竺葵色素,含量分别为(147.13±2.04)mg/100 g、(25.44±0.21)mg/100 g;主要花青素含量的不同,导致马铃薯表皮和薯肉呈现不同的颜色,天竺葵色素使"红宝石"马铃薯呈现红色,而矮牵牛色素使"黑美人"马铃薯呈现紫色;表皮中的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薯肉部位,大约是薯肉中的5倍,可能的原因是花青素最先在表皮积累,然后渗透至薯肉中。另外,"黑美人"马铃薯源的花青素总抗氧化活性略高于"红宝石"马铃薯源花青素,但二者差异不显著,与花青素含量的差异变化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天竺葵色素的抗氧化能力要强于矮牵牛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