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遵化市西关村养鹅专业户王某于1997年饲养种鹅200只。其中公鹅50只,为了预防疾病,用大蒜代替部分抗生素药物喂鹅,效果很好。方法是:每天在日粮中一只鹅喂大蒜3~5克,把大蒜去皮捣烂,和饲料拌均匀,现配现喂。结果:不但能促进鹅生长发育,而且种公鹅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母鹅  相似文献   

2.
2002年10月,我们将放牧稻茬田后的扬州鹅选留种鹅280只进行了关养偿试,其中种公鹅40只,种母鹅240只。采取种草养鹅与补饲混合饲料、鱼鹅结合等方法,该批种鹅于2003年5月份陆续淘汰,6月上旬淘汰结束。全期种鹅存活268只,存活率95.7%,累计产种蛋12245个,受精10347  相似文献   

3.
乐亭县乐亭镇双庙村刘玉田1987年开始饲养种鹅,1988年饲养育成种鹅96只,其中母鹅72只,在春季五个月时间里,产种蛋、加工孵化,总收入达5890元,各项开支2880元,获纯利3010元.他的主要经验是:精心管理种鹅:饲养96只种鹅(其中公鹅24只)按个体大小,体质强弱,公母比例  相似文献   

4.
我国种鹅繁殖季节历来采用自然交配,其公鹅均采用简单的外貌观察及传统的翻肛法选留,一只公鹅仅能负担4~6只母鹅,我县为1∶4~5,其缺点是公鹅质量差,利用率不高,且种蛋的孵化率较低。据黎城炕坊1984年统计,入孵52106个种鹅蛋,出雏35696只,入孵蛋的孵化率为68.5%。采用人工授精法虽然可以提高种公鹅的利用率,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但在养鹅生产中操作比较繁琐复杂,影响母鹅的产蛋量,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难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为了寻求简便易行而又富有成效的配种方法,我们于1984年应用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对“种鹅配种方法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探讨出应用人工采精法选留种公鹅,扩大性比为1∶8,让其自然交配比直  相似文献   

5.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本试验鹅在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小牧场饲养。共饲养3个品种,分别为籽鹅、豁鹅和莱茵鹅公鹅各4只,每个品种的母鹅各40只。公鹅单独饲养,母鹅小群饲养,公鹅和母鹅都有适当水面可以自由活动,保持羽毛清洁。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今后利用伊犁鹅进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随机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2岁的伊犁鹅及其与豁眼鹅杂交后代(杂交鹅)各10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肌肉抗氧化性能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伊犁鹅公鹅胸肌率显著高于杂交鹅公鹅(P0.05),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伊犁鹅母鹅(P0.05或P0.01);杂交鹅公鹅的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极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1)。伊犁鹅母鹅肉色极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1);屠宰后24小时时,伊犁鹅公鹅的腿肌肉色显著高于杂交鹅公鹅(P0.05);屠宰后2小时时,伊犁鹅母鹅的胸肌pH值极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1)。伊犁鹅母鹅胸肌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杂交鹅母鹅(P0.05),伊犁鹅公鹅腿肌的MDA含量显著低于杂交鹅公鹅(P0.05);伊犁鹅母鹅胸肌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下,伊犁鹅与杂交鹅比较,伊犁鹅产肉性能高、肉质较好、抗氧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1998年 1 2月中旬 ,木乐镇广仁村某养鹅户饲养的 9只种母鹅产蛋 3天后 ,发生一种以食欲减退 ,下水后不愿游动 ,肛门周围沾着污秽发臭的排泄物的疾病 ,病鹅中有 2只突然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 ,诊断为卵黄性腹膜炎 ,俗称为蛋子瘟 ,现将发病过程和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养鹅户的 1只种公鹅淘汰后 ,于 1 2月 2日 ,新购回 1只狮头种公鹅 ,并放公鹅与母鹅群同牧、交配 ,1 2月 1 8日 ,母鹅开始产蛋 ,鹅产蛋3天后均发病还有的死亡 ,死亡率 2 2 %。2 临床症状母鹅下蛋 3天后 ,表现精神沉郁 ,食量减少 ,不爱行动 ,不产蛋。病鹅的肛门…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初,我市邵东县宋家塘种鹅场饲喂的4000多只母鹅正值产蛋高峰期,突然少数种鹅(约占种鹅的l~2%)发生一种腹部膨大、走路摇摆(呈企鹅状步态)、产软壳蛋或异形小蛋、肛门周围粘有潮湿发臭的排泄物、似蛋花样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一周后,病鹅陆续出现死亡。发病期间,每只病鹅肌肉注射青霉素10万单位,疗效不甚明显。到12月10日已死亡种鹅96只(其中种公鹅2只),且病情迅速蔓延,至12月15日,病鹅已达800余只(约占种鹅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9.
由于昌图豁眼鹅成年母鹅只有3.5~4千克,属小型鹅种,而父本合浦鹅成年体重7~8千克,属大型鹅种,对于自然杂交会比较困难。所以应实行人工授精的方法来杂交选育。(一)采精前准备工作种公鹅和种母鹅培育阶段和受精期间不得混群饲养,采精前指定好种公鹅和种母鹅的配对,把种公鹅放在需配对的母鹅栏旁饲养,种公鹅185日龄开始进行背腹按摩训练,每天1次,时间选择在早上9点钟左右进行,以后采精和输精时间一定选择此时间进行。按摩训练目的是建立公鹅性条件反射,训练须进行20天左右,到母鹅产蛋正常时即可采取精液配种。训练种公鹅前应做好采精台,采精…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一九八一年五月在舟山地区种畜场对鹅的人工授精进行了试验。试验鹅群以浙东白鹅为主,同时选购部份温岭灰鹅作杂交对比。共选购春孵种鹅四十二羽,其中公鹅二十四羽,母鹅十八羽。  相似文献   

11.
五龙鹅是我省家禽地方良种之一,为提高五龙鹅的生产性能,我县成立了五龙鹅原种试验场,进行组群选育,目前存养五龙鹅271只。四年来,在有关部门支持指导下,初步进行的工作,总结如下:一、组群选育,提纯复壮1979年县站建立五龙鹅原种试验场,由穴坊公社选购育成期青年鹅132只,其中公鹅40只,母鹅92只,进行编号组群,记录产蛋量。通过一年的饲养观测,初步选出了8只公鹅39只母鹅的后代,建立系谱,而后又从羊郡、万第、照旺庄等公社选择了部分优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究伊犁鹅与霍尔多巴吉鹅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规律。试验分析了0~9周龄伊犁鹅与霍尔多巴吉鹅杂交后代鹅的体重与体尺指标,采用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Bertalanffy模型对杂交后代鹅的体重数据进行拟合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6周龄杂交鹅公鹅体斜长显著高于母鹅(P<0.05),4周龄杂交鹅公鹅体斜长极显著高于母鹅(P<0.01),2周龄杂交鹅公鹅胸深、髋骨宽、龙骨长极显著高于母鹅(P<0.01),胸宽显著高于母鹅(P<0.05),2、4周龄杂交鹅公鹅胸围、胫长、半潜水长极显著高于母鹅(P<0.01),6周龄杂交鹅公鹅胫长、半潜水长显著高于母鹅(P<0.05);4周龄杂交鹅公鹅胫围极显著高于母鹅(P<0.01),8周龄杂交鹅公鹅胫围显著高于母鹅(P<0.05)。杂交后代公、母鹅在0~3周龄的生长速度较慢,3周龄后生长速度加快,4~5周龄左右达到生长高峰。研究表明,通过生长曲线拟合分析发现,Bertalanffy模型对杂交后代公、母鹅的拟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太湖鹅遗传资源,以苏州太湖鹅保种场2007年60个家系为材料,对太湖鹅体型外貌特征、体尺、体重、生长发育规律、屠宰性能、羽毛发育规律等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太湖鹅早期生长发育较快,其中2~5周龄最快;70日龄均重2 713 g,91日龄均重3 143 g。91日龄屠宰率:公鹅90.3%,母鹅89.2%;半净膛率:公鹅82.5%,母鹅81.9%;全净膛率:公鹅73.1%,母鹅72.5%。203.3日龄开产,开产蛋重101.6 g,平均产蛋数64.4个,52周龄蛋重141.8 g,受精率90.3%,受精蛋孵化率90.4%,健雏率98.5%。经过进一步选育提高,太湖鹅可以成为杂交配套系的理想母本。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分析产蛋高峰期与休产期种鹅繁殖生理的差异,本试验在明确种鹅产蛋规律的基础上,分别于2月和8月随机取种母鹅15只和种公鹅10只,进行翅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和生殖激素指标,再从中随机取种母鹅6只和种公鹅3只屠宰,取下丘脑、垂体,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产蛋高峰期种鹅血液总蛋白、白蛋白、促黄体素和催乳素浓度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基因和卵泡刺激素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休产期种鹅(P<0.01),而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休产期种鹅(P<0.01);种母鹅碱性磷酸酶含量极显著高于休产期种母鹅(P<0.01),血液卵泡刺激素和雌二醇含量均显著高于休产期种母鹅(P<0.05).  相似文献   

15.
随机选择浙东白鹅、太湖鹅和豁眠鹅的成年鹅各15只进行拔毛试验.其中公鹅5只.母鹅10只.共45只。采用鹅活体拔毛.拔毛前12小时停食不停水.除翅膀、尾羽、头颈部、腿部羽毛外,全部采集。 1.产毛量:浙东白鹅公109.4克,母81.95克.平均95.95克;太湖鹅分别为77.35、64.41、69.38克;豁眠鹅分别为101.4、77.9和89.65克。每公斤体重产毛量三种鹅分别平均为23.75克.23.05克和27.93克。 2.羽绒品质:含绒量浙东白鹅为25.20%,太湖鹅21.43%.豁眠鹅15.74%。母鹅含绒量比公鹅高3-5.5%。千朵绒重分别为2.3克、2.5克和  相似文献   

16.
后备母鹅在第2次换羽之后(100~120日龄),如供给足够的饲料,则母鹅可开始产蛋,但因母鹅的发育未达到体成熟,所以产的鹅蛋也达不到种蛋标准,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也不理想,经济效益低。后备公鹅在第2次换羽后开始有性行为,但体成熟也未跟上,限饲期一定要控制好后备种鹅的体成熟和性成熟,并使公鹅、母鹅的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控制好母鹅的开产时间和公鹅的配种时间,才能把种鹅的生产性能发挥到最高水平。限饲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对母鹅的产蛋量和公鹅的交配能力有直接影响,在限饲期间母鹅体重将失重25%~30%、公鹅体重失重15%~20%,但体质要保持在正常状态,要灵活掌握好饲料量及每天喂食次数来达到最终的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17.
1选择好种鹅1.1公鹅的选择将体大毛纯、胸部宽厚、胫长脚粗、两眼有神、声音宏亮、行动灵活、雄性特征明显的公鹅挑选出来,用手提公鹅的颈部离开地面时两腿用力向前侧方蹬动,双翅频频拍打的公鹅留做种用。对部分每天交配次数多(十多次),或仅与一、二只母鹅交配的公鹅予以淘汰。1.2母鹅的选择选出的母鹅要外貌清秀、前躯宽深、臀宽丰满、肥瘦适中、颈部细长、眼睛有神、脚掌小而两脚距离宽。2合理安排公母比例根据产蛋期调整公母鹅的比例,产蛋前公鹅与母鹅的比例为1∶6,产蛋期为1∶7~8,产蛋率有明显下降后,公母比例的…  相似文献   

18.
鹅在自然交配时,公母鹅都具有择偶交配的特点,而且在公鹅中存在较多的不育现象,造成公鹅留种数量增多,而且受精率偏低。在养鹅生产中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可使公母比例提高到1∶15~1∶20,同时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增加了每只母鹅繁殖雏鹅的数量。尤其是在进行鹅品种间杂交时,人工授精可以克服因公母鹅个体大小悬殊而造成的自然交配困难。随着我省养鹅业的不断发展、集约化养鹅场的增加,应大力推广鹅的人工授精技术。1公鹅的采精1.1采精训练与选留在母鹅开产前两周,公鹅就应进行按摩训练。公、母鹅在达到性成熟阶段,要分开饲养,公鹅一般…  相似文献   

19.
鹅繁殖率低的问题是制约养鹅及种鹅场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鹅的交配习惯,公鹅普遍阳痿,配种能力低,自然交配受精率低是造成繁殖率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产蛋量较高的品种,由于公鹅的原因所产鹅蛋不能全部孵化,造成产蛋多的品种并不能有效地多繁殖后代。提高鹅的繁殖率,首先应提高公鹅的配种能力。笔者根据某种鹅场的生产实践,对该厂种蛋受精率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公鹅配种能力问题加以探讨。1种鹅管理概况种鹅来源于吉林正方鹅业有限公司,品种为长白1型,开产前种母鹅4500只,公鹅1000只,公母分别饲养,于2月初开产前以公母1∶5…  相似文献   

20.
潘琦  陈伟 《家畜生态》1994,15(4):26-28
皖西白鹅是安徽省优良地方品种,是我国中型白鹅品种之一。本文通过对皖西白鹅雏鹅及成年鹅生态习性和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皖西白鹅采食、饮水、睡眠、嬉游、就巢、放牧以及对热的反应等具有生物节律性。公母配种双例是1:4-5,每只公鹅平均交配次数2.5次/日,母鹅产蛋时间集中于清晨4:00-上午9:00之间,约占产蛋母鹅的83%。有就巢性的母鹅占母鹅总数的98.9%,其中一年就巢两次者占9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