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鸡腹脂与活重,屠体重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3组商品代鸡—AA(爱拔益加)、狄高和红波罗,研究了肉用仔鸡腹脂、活重、屠体重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54日龄时,3组鸡的平均活重(kg),腹脂重(g)和腹脂率(腹脂重/活重、%)分别为:2.50、2、31、1.92,51.51、42.10,36.30和2.12、1.79、1.93。3组鸡的腹脂重和腹脂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8.39,52.78、46.51和43.70、53.07、50.65,两者平均分别为活重变异系数的3.2和3.5倍,3组鸡公鸡的活重、腹脂重和腹脂率平均分别为母鸡的1.2、0.8和0.7倍,3组间公鸡的腹脂率相近(1.54%~1.67%)。在狄高鸡内,腹脂与活重、屠体重呈现正的表型相关,在 AA 鸡和红波罗鸡中则为负相关,由这些结果得出结论。腹脂的遗传改进潜力比活重大得多,选择低腹脂在一定程度上不影响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选用672只星布罗商品代肉仔鸡,以2×3×3因子设计分别以工业油、大豆油脚及混合油等三种非食用油类按0%、4%、8%三个水平对公、母肉仔鸡后期(25~60日龄)进行了试验,其结果:1、工业油具有增加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而豆油脚却相反(P>0.05)。2、随饲粮中工业油添加的增高,腹脂率(P<0.05)和腹脂饱和度均提高,而豆油脚具相反作用。3、母鸡腹脂率高于公鸡(P<0.05)。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讨饲喂全价基础日粮的基础上补饲青绿饲料对不同性别肉仔鸡屠宰品质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AA肉鸡360只(公母各半),根据不同性别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只。分别设为Ⅰ♂、Ⅱ♂、Ⅰ♀、Ⅱ♀组。Ⅰ♂和Ⅰ♀为对照组,饲喂全价基础日粮,Ⅱ♂和Ⅱ♀为试验组,全期补饲新鲜青绿饲料。分别于第14、28、42日龄(d)时取样进行屠宰品质分析。结果表明:①各试验日龄公鸡的体重高于母鸡(P<0.05或<0.01);42日龄时公鸡的屠宰率和半净膛率高于母鸡(P<0.05),腹脂率低于母鸡(P<0.05)。②补饲青绿饲料能显著提高肉仔鸡胸肌率(P<0.05)和降低腹脂率(P<0.05),42日龄时公鸡和母鸡的胸肌率分别提高了14.9%和16.4%,腹脂率分别降低了20.8%和22.2%。③补饲青绿饲料对肉仔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无显著影响。④总体上补饲青绿饲料对母鸡屠宰品质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4.
AA肉仔鸡脂肪沉积规律研究与腹脂沉积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现代商品肉仔鸡脂肪沉积规律,建立腹脂重随日龄变化的生长模型,为营养因素调控腹脂沉积提供理论支持。试验选用144只1日龄AA公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重复,每重复24只鸡。屠宰试验时记录活重,腹脂重以及皮下脂肪厚,计算腹脂率。根据所测数据计算累积生长系数、相对生长系数。用3种生长模型对腹脂重、活重随日龄的变化关系进行方程拟合,计算相关参数并比较其拟合度。结果表明,腹脂的沉积模型拟合度达到0.965,腹脂沉积的拐点在28日龄左右,快速沉积阶段为21~35日龄。腹脂拐点日龄早于活重的生长拐点日龄(35 d)。皮下脂肪厚随日龄增加线性增长,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R20.99。通过饲粮调控腹脂沉积的最佳时间为21~35日龄,皮下脂肪厚可以作为观测脂肪沉积的活体指标,对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适度的饲养温度条件下,进行过两次试验,以测定肉用仔鸡用不同饲养时间饲养到相同体重时日粮能量水平对腹脂沉积量的影响。供给每公斤含3325大卡代谢能日粮的肉用仔鸡获得了最高的腹脂(占公母鸡平均活重的2.29%)。供给每公斤含代谢能为3100和3175大卡日粮的肉用仔鸡获得的腹脂量最低(占公母鸡平均活重的1.92%)。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优质鸡腹脂重,本实验以天露黄鸡父系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屠宰测定腹脂重,结合系谱信息,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估计同胞腹脂率育种值后选留优秀个体,组建家系并繁殖下一世代。结果表明:天露黄鸡的腹脂重、腹脂率遗传力均为0.36;屠宰测定8世代参考群体,并以公母合并腹脂率作为已知表型估计第2批次候选群体育种值,对其进行排序选种,后代公、母鸡腹脂率分别下降了45.6%和14.1%;如果只以母鸡腹脂率作为已知表型估计候选群体育种值,则有87.7%的选留个体和公母合并腹脂率估计育种值进行选种时的选留个体相同,因此只屠宰母鸡有利于在生产上节约劳动成本,而同批次公鸡则可以作为候选个体,对其进行选择可进一步提高公鸡的留种率。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生长性能、胴体性状、机体粗蛋白质含量、肉品质、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竹丝鸡粗蛋白质精准供给提供理论依据。将1 950只46日龄竹丝鸡公鸡根据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5只,试验期20 d;将1 950只57日龄竹丝鸡母鸡根据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5只,试验期17 d。5组公鸡和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5%、16%、17%、18%和19%。结果显示:1)对于公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且随着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平均日增重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料重比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对于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对于公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腹脂率(P<0.05),且腹脂率随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对于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  相似文献   

8.
刘玉山 《中国家禽》2003,25(17):13-14
1公、母分饲 1.1公、母肉鸡生长速度的遗传特点不同 14日龄后公鸡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母鸡,母鸡49日龄后的生长速度相对下降,耗料相对上升,而公鸡快速生长的时间可持续到63日龄,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在28日龄、42日龄、56日龄时,公鸡体重大约比母鸡高13%、18%、21%,公母混养则在出栏时体重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油脂对肉鸡腹脂沉积的影响,选取240只公鸡和240只母鸡,分别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日粮中分别添加牛油、花生油、鱼油和豆油,各种油脂在饲养前期和后期的饲料中的添加比例分别为3%和3.5%。在21d和42d,全群空腹称重,统计采食量,同时每个处理组取体重相近的6只公鸡和6只母鸡,检测血液甘油三酯含量和腹脂率。结果表明:4种油脂对肉仔鸡的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腹脂率和血清甘油三酯浓度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将3150只矮小型肉用种母鸡和630只公鸡随机分为7个组,20周以后,从各组挑出192只母鸡和16只公鸡放入笼养,挑出180只母鸡和16只公鸡放在地面平养。在地面平养组,使用不同高度的饲糟,以便公、母鸡能分别采食。对笼养组每周进行输精。饲养效果:笼养母鸡平均产157枚蛋,平养母鸡产153枚蛋;笼养鸡蛋重为62.8克,平养鸡为61.8克,笼养鸡死亡率6.8%,平养鸡为4.2%;笼养鸡种蛋受精率86%,平养鸡为93.3%;64周龄之后笼养母鸡体重比地面乎养鸡重2.9%,而二种不同饲养方式的公鸡体重相同;地面平养的公鸡由于活动量较大因而能暈消耗较笼养公鸡高。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1日龄AA肉仔鸡200只,随机分为四组,测定早期限制饲养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消化道、肝、胰及腹脂垫的影响。对照组全程自由采食,试验Ⅰ组4-10日龄限饲7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10-16日龄限饲75%和65%,每周测定体重和采食量,17和49日龄抽样测定消化道(嗉囊、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肝、胰和腹脂垫的重量。结果表明:10─16日龄限饲65%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16日龄限饲75%组(P<0.01),但与4-10日龄限饲75%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全程饲料效率限饲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间消化道、肝、胰、腹脂垫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不同日龄清远麻母鸡生长发育和腹脂沉积规律,探究生长性状与腹脂沉积的关系,分别测定了112日龄、126日龄和140日龄3个日龄清远麻鸡母鸡的体尺和屠宰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清远麻母鸡在112日龄至140日龄期间快速发育,除体斜长外所有生长性状均显著增长,腹脂重和腹脂率变异度降低;112日龄、126日龄和140日龄清远麻母鸡的腹脂重与对应日龄的体重、屠体重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112日龄腹脂重与胫长显著负相关;140日龄腹脂重与胫长显著正相关。得到的最优回归模型为:112日龄时,腹脂重Y1=42.102+0.077X1(体重)–18.986X5(胫长);126日龄时,腹脂重Y1=84.652+0.038X1(体重)–16.797X5(胫长);140日龄时,腹脂重Y1=-25.389+0.053X1(体重)。  相似文献   

13.
0~21和22~42日龄黄羽肉鸡可消化蛋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一和试验二分别选用1日龄和22日龄岭南黄鸡各2 000只和1 600只,按性别和体重分成10处理组(公、母鸡各5组),每组4重复栏,每栏50(试验一)和40只鸡(试验二)。2个试验均采用5(饲粮蛋氨酸水平)×2(性别)两因子试验设计,试验一和二分别设0.35%、0.40%、0.45%、0.50%和0.55%以及0.30%、0.35%、0.40%、0.45%和0.50%5个饲粮蛋氨酸水平。结果表明:随着饲粮蛋氨酸水平提高,0~21日龄和22~42日龄公、母鸡每日总蛋氨酸摄入量和真可消化蛋氨酸摄入量呈线性或二次曲线升高(P<0.05);0~21日龄公、母鸡的日增重呈二次曲线升高(P<0.05),0~21日龄和22~42日龄公、母鸡的饲料增重比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或0.1)。可见,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蛋氨酸改善了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根据二次回归模型估测黄羽肉鸡获得最佳生产性能95%处的总蛋氨酸需要量和真可消化蛋氨酸需要量,0~21日龄母鸡为0.433%~0.435%和0.404%~0.406%,公鸡为0.445%~0.454%和0.416%~0.425%,22~42日龄母鸡为0.463%和0.437%,公鸡为0.375%和0.349%。  相似文献   

14.
选用胡桃冠、玫瑰冠、豆冠、单冠4种不同冠型鸡各150只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常规饲喂方法至120日龄时,各随机抽取50只,公母各半,进行生长速度和体尺测定.从生长速度、增重和体尺3个指标分析选育优良冠型公鸡和母鸡.结果显示,各冠型鸡生长速度变异系数较大,胡桃冠公鸡增重稳定,120日龄时胡桃冠公鸡冠平均达2 651±196.54g,比公鸡总体平均值多345g,玫瑰冠母鸡体重最高1895±190.42g,比母鸡总体平均值高160g,且各项体尺测定两种冠型都是最高.可见胡桃冠公鸡和玫瑰冠母鸡在品种选育中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选用400只7日龄艾维茵雏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公母分饲,垫料平养),按2~4周龄,5~6周龄,7周龄3个生长阶段,分别比较间歇光照制度和连续光照制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腹脂和先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重复一次,结果表明,间歇光照(IL)能显著降低28日龄前肉仔鸡体增重和来食量,但随后出现补偿生长,到42日龄时,公鸡的生长速度能得到完全补偿,获得与连续光照(CL)相似的体重,而母鸡体重仍低于相应的CL组。母鸡受到的前期生长抑制要到49日龄时才能得到完全补偿。IL虽然降低了全期采食量,但却改进了饲料报酬。IL极显著地降低了28日龄腹胀率,显著降低了42日龄和49日龄腹胀率。氮平衡试验表明,IL可提高干物质消化率和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确定其苏氨酸需要量。【方法】试验选用22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1 600只,根据体重相同的原则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肉鸡(公母各半)。采用玉米-花生粕型基础饲粮,5个处理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含0.60%(基础饲粮)、0.67%、0.74%、0.81%和0.88%苏氨酸饲粮,试验期为21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2只鸡屠宰采样,测定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公鸡、母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对于母鸡,0.88%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对于公鸡,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饲粮苏氨酸水平与黄羽肉公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公、母鸡料重比呈显著的二次线性相关(P<0.05);根据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回归方程得出黄羽肉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分别为0.81%和0.83%;根据料重比回归方程得出黄羽肉母鸡和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分别为0.83%和0.86%。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公鸡、母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黄羽肉公鸡全净膛率和腹脂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0.81%苏氨酸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0.60%和0.74%苏氨酸组,0.88%苏氨酸组腹脂率显著低于0.60%和0.67%苏氨酸组(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母鸡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其中0.60%苏氨酸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0.81%苏氨酸组,0.81%和0.88%苏氨酸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0.60%苏氨酸组(P<0.05);对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母鸡血清中甘油三酯、胰岛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0.60%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胰岛素含量最低,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最低,显著低于0.60%苏氨酸组(P<0.05);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公鸡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最低,显著低于0.60%和0.67%苏氨酸组(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适量苏氨酸可以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促进免疫器官发育。以生长性能为主要判定指标,确定22~42日龄黄羽肉母鸡饲粮最适苏氨酸水平为0.83%,黄羽肉公鸡最适苏氨酸水平为0.81%。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在饲粮中添加地衣芽胞杆菌、屎肠球菌和丁酸梭菌,研究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免疫机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公鸡和母鸡各432只,称量初始体重后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公鸡和母鸡各12只,公母分开饲养。试验组1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试验组2饲喂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3×106 CFU/g),试验组3饲喂基础饲粮+屎肠球菌(≥1×106 CFU/g),试验组4饲喂基础饲粮+丁酸梭菌(≥1×106 CFU/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在生产性能方面,地衣芽胞杆菌和屎肠球菌均显著降低了AA肉仔鸡公鸡的料重比(P0.05)。2)胴体性状方面,地衣芽胞杆菌显著提高了公鸡的腿肌率(P0.05),显著降低了其腹脂率(P0.05),显著提高母鸡的胸肌率、腿肌率(P0.05);屎肠球菌和丁酸梭菌均显著提高了公鸡和母鸡的胸肌率(P0.05),并显著降低其腹脂率(P0.05)。3)免疫功能方面,地衣芽胞杆菌、屎肠球菌和丁酸梭菌均显著提高了公鸡和母鸡免疫器官指数(P0.05),但是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对公鸡和母鸡的效果不同。4)肉品质方面,地衣芽胞杆菌、屎肠球菌和丁酸梭菌均显著降低了公鸡和母鸡的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地衣芽胞杆菌、屎肠球菌和丁酸梭菌显著改善了肉仔鸡胴体性状、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8.
肉用鸡的遗传基础百分之五十来自亲本公鸡,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等一半以上由公鸡决定。父母代种鸡群中公鸡的数量约占母鸡的8—11%,虽然公鸡本身并不产蛋,但交配的结果,使公鸡承担着与母鸡相似的遗传责任。一只SR92父母代公鸡,在母鸡开始产蛋后40周内,生产出商品雏鸡1360—1500只,由此饲养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饲粮代谢能水平:11.76、12.39、13.02和13.65MJ/kg;选用43日龄480只公鸡和80只母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公鸡6个重复,每个重复公鸡20只;母鸡每组20只每个重复1只.试验期为49 d.结果表明,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北京油鸡(公鸡)的采食量降低(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P<0.05);屠体重、全净膛重、产肉量(胸肌和腿肌)提高(P<0.05),公鸡产肉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随饲粮代谢能增加,胸、腿肌脂肪含量升高(P<0.05),腿肌肌肉亮度和黄度值增加,红度值降低(P<0.05);母鸡胸、腿肌脂肪含量及腹脂率均高于公鸡(P<0.05).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雪峰乌骨鸡体重、体尺性状及产肉性能的相关关系。选取同批孵化、体重基本一致的1日龄健康雪峰乌骨鸡300羽,126日龄时随机选取60羽(公母各半),测定公母鸡的体重、体尺性状及产肉性能,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比较126日龄雪峰乌骨鸡公母鸡体重与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公鸡的胸深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鸡体重与各屠宰性能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鸡的体重与腿肌、胸肌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母鸡的体重仅与腿肌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胸肌相关性不显著(P0.05);雪峰乌骨鸡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母鸡的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而公鸡的腿肌率、瘦肉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结果显示,可通过胸深这一体尺指标预测雪峰乌骨鸡公鸡的屠宰性能;通过体重来选择种公母鸡的效果会不同;雪峰乌骨鸡公鸡的屠宰性能优于母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