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地方猪种商品化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珂 《猪业科学》2006,23(4):23-24
从云南人特别讲究猪肉口感、风味出发,猪育种和杂交组合筛选必需考虑其肉品风味。这是云南养猪专家、特别是猪育种专家们的共识。1978年以来所列猪科研课题,毫无例外地都将猪肉品质、风味列入指标。但随着市场对瘦肉需求的提高,屠宰企业、猪肉零售商自然就单纯追求胴体瘦肉率。因此,在养猪企业便开始了对增重快、瘦肉率高的“二洋”、“三洋”杂交商品猪的大力推广,时至今日,几乎占满猪肉市场。  相似文献   

2.
影响猪胴体品质的一些饲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胴体品质大体上包括胴体瘦内率及胴体肉、脂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外向型养猪业的发展.市场对用作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并逐渐由原来单纯追求高瘦肉率转为瘦肉率与肉脂质量并重。胴体品质受遗传、饲料、性别、生长阶段、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饲料对胴体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一些影响猪胴体品质的饲料因素。  相似文献   

3.
共轭亚油酸对猪胴体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IA)的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结果表明,CLA能明显改善猪的胴体组成,降低脂肪沉积,提高胴体瘦肉率,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4.
共轭亚油酸(cLA)的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结果表明,CLA能明显改善猪的胴体组成,降低脂肪沉积,提高胴体瘦肉率,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5.
猪的遗传育种研究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过去的30年间,猪育种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背膘厚,提高胴体瘦肉率,提高生长速度。现在降低背膘厚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三元杂交商品瘦肉型猪胴体瘦肉率60%左右。遗传育种的方向正在发生变化,除要求提高瘦肉生长率、饲料报酬外,更强调提高繁殖率和肌肉品质。育种手...  相似文献   

6.
王梅 《中国猪业》2022,17(6):117-119
猪肉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蛋白质食材之一,我国的养猪业遍布全国各地,但我国地方猪因瘦肉率偏低而影响到肉的品质,不符合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措施。以期能够使用合理的手段提高猪的瘦肉率,提升猪肉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7.
日粮营养水平对猪胴体品质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绍红 《饲料工业》2005,26(13):21-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瘦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养猪生产者而言就需要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但如何在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同时又保持良好的肉质是养猪生产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猪胴体品质的因素除遗传和环境因素外,主要受营养因素影响。日粮能量浓度、蛋白质水平是调控  相似文献   

8.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的遗传育种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生产实践表明,应用生物技术可加速育种目标的实现,如提高生长速度和繁殖率,改善胴体品质等,同时也可起到降低成本,控制疾病,提高效益等多种效果,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通过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重组瘦蛋白进行饲养试验,研究其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重组瘦蛋白可显著提高猪肉的瘦肉率、眼肌面积,降低脂肪率、背膘厚和板油重(P<0.05),而对活体重、胴体重和屠宰率无显著影响(P>0.05).腹腔注射0.5,1.0 mg/kg重组瘦蛋白与对照组相比,胴体瘦肉率提高6.70%和7.30%(P<0.05);脂肪率降低16.00%和18.75%(P<0.05);背膘厚降低18.14%和23.01%(P<0.05);眼肌面积提高16.83%和18.83%(P<0.05);板油重降低22.95%和24.59%(P<0.05).而注射0.1 mg/kg重组瘦蛋白对猪胴体组成无明显影响(P>0.05).腹腔注射重组瘦蛋白不影响猪内脏器官重量.  相似文献   

10.
1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能量和蛋白质摄入水平是影响猪肉品质的最重要因素。适宜的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除对动物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屠率和提高饲料利用率起关键作用外,还对肉品的嫩度、多汁性、风味等品质特性产生影响。能量主要影响猪的胴体组成性状与猪肉的pH值。自由采食比限饲的动物有更多的肌肉脂肪和更好的嫩度。适当降低饲料的营养水平,可提高胴体瘦肉率。猪肉的瘦肉率、嫩度、多汁性和风味等品质都与脂肪组织有关。猪肉的风味产生于脂肪组织中  相似文献   

11.
遗传和蛋白质水平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徐斌译自《Feedstufs》1996年3月25日,11页熊燕校兰玲复校养猪生产者不断被告知,必须改进猪肉产品的品质和坚度,使其符合消费者和新的潜在市场的需求。对瘦肉的需求已经促使育种业者提供能够不断生产优质瘦肉的猪...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养猪和猪肉消费大国 ,猪肉的生产 ,特别是瘦肉的生产在中国养猪业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鉴于此 ,本文拟就猪瘦肉率的影响因素及选择方法加以概述。猪胴体瘦肉率的概念猪的胴体瘦肉率 (leanmeatpercentageinthecar cass,CLMP)是指胴体剥离瘦肉量占胴体重的比例。对猪胴体瘦肉率 (以下简称瘦肉率 )的测定 ,目前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比如 ,大多数欧洲国家计算瘦肉率是指胴体完全剥离所获得的瘦肉量 (不包括头部瘦肉 )占整个胴体重的比例 ,但胴体重包括头、脚、肾和板油的重量 (扬金增 ,1 994 )。而我国…  相似文献   

13.
吕耀忠  张宝荣 《养猪》1991,(3):12-13
猪胴体中氨基酸含量是评价猪肉营养价值的指标,也是影响肉的品质的重要因素。人们不仅希望生产高蛋白低脂肪的猪肉,更希望猪肉中氨基酸尤其是必须氨基酸的含量更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要。为此,本文侧重对猪肉中氨基酸含量与瘦肉率之同的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影响肉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营养、屠宰前的饲养管理、屠宰的技术以及在出售前的冷冻等。由于很多营养物质都参与肉质变化的代谢和生化过程,因此,营养在肉质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在猪饲粮中添加有机铬可提高猪的瘦肉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胴体脂肪含量,改善猪肉品质。为此,现着重论述日粮中铬对猪胴体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1有机铬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有机铬能显著改善猪的胴体品质。陈代文等[1]在肥育猪日粮中添加有机铬对猪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但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提高6.73%和1.60%,皮脂率下降1.60%…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动物蛋白质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猪胴体瘦肉率评定已成为国内外遗传育种学家、生产者、肉品经营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猪胴体瘦肉率(量)的度量与估计方法进展作一综述。 1 胴体瘦肉率的度量 胴体瘦肉率的评定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而出现  相似文献   

16.
怎样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福建省顺昌县畜牧水产局疗木姬福建省建阳农校汪志铮提高商品猪胴体瘦肉率,是当前养猪生产的重要课题。增加瘦肉生产,改善肉的品质,不但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瘦肉猪的日益迫切的需求,同时也是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养猪业经营状况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  相似文献   

17.
梅山猪杂交后代胴体品质的改良分析帅启义,范春国(华中农业大学畜牧系)引言梅山猪是世界繁殖性能特别优良的猪种,产于我国太湖流域。但由于瘦肉率低、皮厚脂多、生长慢,纯繁后代一般不宜作商品肥育。如果引入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优异的外来品种(如大白、长白猪等)进...  相似文献   

18.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地方猪具有分布广、产仔数多、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瘦肉率低,而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已经从脂肪型转变成瘦肉型。近年来,如何提高地方猪的胴体瘦肉率成为地方猪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切入点,也是当今畜牧业应该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提高地方猪胴体瘦肉率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黄晶  郑云林 《广东饲料》2010,19(3):25-27
<正>猪肉作为饮食习惯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最大限度的追求瘦肉率,减少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一直是半个世纪以来遗传育种的首要目标,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瘦肉率的提高对猪肉品质和风味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保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消费动物食品保健意识的增强,对猪肉要求:脂肪少、瘦肉多、风味好、残留少。但是,在现阶段规模养猪生产中,为追求高产肉量,许多使用“瘦肉灵”等β-兴奋剂(BAA)产品以提高出栏猪的瘦肉率,结果常常出现猪肉深暗(DFD肉)、水份渗出或坚硬、肉质粗糙、缺少风味等不良现象,反而危害经营效益,而且BAA的残留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机铬制剂(Crp)和通过营养调控的办法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效应。设BAA为对照,采用饲养试验、屠宰实验的方法,以期解决目前养猪生产中BAA滥用问题,提高养猪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