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病毒DNA探针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纯化的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病毒(H91毒株)悬液提取的核酸,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只出现1条分子量较大、背景清晰的核酸带。用BamHI酶消化产生4个片段,大小分别为17kb、10kb、4.0kb和2.0kb。将其中的2.0kb片段克隆进pUC18DNA载体中,重组质粒DNA用digoxigenin标记作为DNA探针,在dotblot中该探针不与鹅胚尿囊液核酸抽提物、马立克氏病病毒(MDV)DNA、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DNA、SPF鸡基因组DNA等核酸反应,只与3株EDS病毒(EDS标准毒株AV-127、EDSH91毒株和从健康鹅体中分离的EDSY81毒株)DNA呈阳性反应。人工感染产蛋母鸡和雏鸡后24h即可用该探针从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中检测出EDS病毒DNA,在感染后35h仍能从部分感染鸡样品中检出。对部分探针检测阳性鸡的泄殖腔棉拭子样品用SPF鸡胚分离病毒,并用HA和HI试验检测分离病毒的特异性;在感染过程中,同时检测了血清中HI抗体的消长情况。结果表明,人工感染鸡排毒至少可以维持2个月左右,而且血清中HI抗体即使很高,也不能阻止感染鸡的排毒。  相似文献   

2.
将兔出血症病毒(RHDV)感染死亡兔肝反复冻融,分别经氯仿抽提,聚乙二醇(PEG)沉淀浓缩,蔗糖垫底超速离心,Sepharose4B柱层析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纯化的RHDV。电镜观察,RHDV粒子无囊膜,大小为32~34nm。核酸展层法显示,病毒基因组核酸长度约为7.0kb。用苯酚抽提法从上述病毒悬液中提取的核酸,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2条主带;当以λDNA-HindⅢ消化物为分子量标准时,它们分别位于相当于20kb(A带)和2.0kb(B带)的位置。用DNAse、RNAse及S1核酸酶消化试验分析表明,A带是一种双股DNA,而日带为单股RNA。在Northernblot中只有B带可以与德国提供的RHDV-cDNA克隆探针发生杂交反应,而A带不与该探针显示任何反应。此外,用相同方法也可从临床健康兔肝得到在电泳中的表现与A带一致的核酸提取物。本研究表明,在我国流行的RHD病料中,出现的约7.0kb的单股RNA是RHDV病原特异的。  相似文献   

3.
用EDS76病毒标准AV127株和分离株(B96株)感染鸭胚,提取病毒核酸,分别经EcoRl和Pstl双酶切,获得图形和大小相似的酶切片段。分别进行EcoRl和Pstl单酶切,也得到相似结果。病毒DNA经EcoRl和Pstl双酶切后,与PUC19质粒载体重组,并转化到EcoliJM101中,筛选出一个插入片段(G片段)约为27kb的重组质粒。用Digoxigemin标记EDS76DNAG片段(EcoRl和Pstl双酶切片段)及含该片段的重组质粒分别制备探针,对EDS76病毒DNA进行斑点杂交,两种探针均为阳性,而对照组NDV、IBV、ILTV、IBDV正常鸭胚尿囊液的核酸为阴性。且后一种探针的敏感性高于前者,它的DNA检出限量为4pg水平。结果表明,两种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兔出血症病料中病毒核酸成分的分别鉴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兔出血症病毒(RHDV)感染死亡兔肝反复冻融,分别经氯仿抽提,聚乙二醇(PEG)沉淀浓缩,蔗糖垫底超速离心,Sepharose4B柱层析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纯化的RHDV。电镜观察,RHDV粒子无囊膜,大小为32~34nm,核要酸展层法显示,病毒基因组核酸长度约为7.0kb。用苯酚抽提法从上述病毒悬液中提取的核酸,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2条主带,当以λDNA-HindⅢ消化物为分子量标准时,它  相似文献   

5.
以非免疫鸭胚增殖的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经差速离心法纯化,电镜下观察到病毒无囊膜,大小为70~85nm。以蛋白酶K法抽提病毒基因组,琼脂糖凝胶电泳只出现1条分子量约34kb、背景清晰的核酸带。HindⅢ酶切EDSVDNA可见10条片段,以pUC19质粒为载体,采用鸟枪法对病毒基因组的HindⅢ酶切片段进行分子克隆,获得17个重组质粒,通过酶切、斑点杂交鉴定,证实已经成功地克隆到EDSV的5.24kb、2.02kb、1.65kb、1.47kb、1.41kb等5个DNA片段。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中国王岗株gX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pUC19质粒为载体克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中国王岗株的DNA,构建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DNA的KpnⅠDNA文库。参考ILTV-SA2株gX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分别为12bp和13bp的1对引物。以ILTV中国王岗株DNA为模板,用PCR方法特异性地扩增出0.84kb的ILTV-gX基因片段。以地高辛标记该0.84kb的片段为探针,经Southern杂交从ILTV中国王岗株KpnⅠDNA文库中筛选出3个含5.2kb外源ILTVDNA片段的gX基因阳性重组子。经酶切分析、Southern杂交、PCR检测和该片段部分酶谱分析表明,ILTV中国王岗株DNA5.2kb的KpnⅠ片段无论是片段大小还是酶切图谱均与ILTV-SA2株完全相同,而且Southern杂交和PCR检测均为gX阳性,证明其中含有完整的gX基因  相似文献   

7.
新城疫病毒F48E8株融合蛋白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提纯的我国标准UDVF48E8强毒株基因组RNA为模板、化学合成的融合蛋白(F)基因特异寡核苷酸为引物,反转录合成F基因cDNA,并采用同聚物加尾的方法克隆到细菌质粒pGEM3Zf(-)。经AIX平板筛选和酶切分析,并用F基因片段核酸探针作dot-blot检测,共获得插入片段长度在0.6 ̄2.8kb之间的阳性克隆34个,其中插入片段大于1.5kb的阳性克隆8个。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阳性克隆pF7  相似文献   

8.
家蚕微孢子虫孢子DNA的提取、克隆及部分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简称N.b)孢子DNA的提取、克隆及部分DNA序列测定的结果。采用SDS-蛋白酶K将孢子破碎,用苯酚一氯仿法提取孢子的DNA。将N.b孢子DNA与pTZ18R质粒重组,转化于大肠杆菌DH5,获得4个阳性克隆株:pTZ18RN.b1,插入片段为1kb;pTZ18RN.b2,为1.2kb;pTZ18RN.b3为1.8kb及pTZ18RN.b4为1.9kb,经Southern印迹杂交,证实插入的DNA片段为家蚕N.b孢子所特有。与MG1(Nosemasp.),蓖麻蚕微孢子虫、蓝萤叶甲微孢子虫及蚕卵的DNA均无同源性。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4个克隆株插入片段的部分DNA的序列,经检索尚未发现同源性的基因序列。讨论了PCR技术诊断家蚕微孢子虫孢子与近缘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家蚕微孢子虫孢子DNA的提取、克隆及部分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报道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简称N.b)孢子DNA的提取、克隆及部分DNA序列测定的结果。采用SDS-蛋白酶K将孢子破碎,用苯酚一氯仿法提取孢子的DNA。将N.b孢子DNA与pTZ18R质粒重组,转化于大肠杆菌DH5,获得4个阳性克隆株:pTZ18RN.b1,插入片段为1kb;pTZ18RN.b2,为1.2kb;pTZ18RN.b3为1.8kb及pTZ18RN.b4为1.9kb,经Southern印迹杂交,证实插入的DNA片段为家蚕N.b孢子所特有。与MG1(Nosemasp.),蓖麻蚕微孢子虫、蓝萤叶甲微孢子虫及蚕卵的DNA均无同源性。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4个克隆株插入片段的部分DNA的序列,经检索尚未发现同源性的基因序列。讨论了PCR技术诊断家蚕微孢子虫孢子与近缘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tk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柳  于力 《中国兽医学报》1995,15(2):116-120
根据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LA株的物理图谱及Coper株和LA标tk基因在基因组中的定位,将LA株DNA HindⅢA片段中的SalI-SalI亚片段、BglⅢ-SalI双酶切亚片段分别克隆到载体质粒pBluescriptSK中,筛选出3个重组质粒p^tk-1,Ptk-2和Ptk-3,其外源片段大小分别为2.7kb,1.1kb和1.6kb。经酶切分析及同源核酸探针杂交试验表明,2.7kb SalI-  相似文献   

11.
基因探针和PCR对鲤吉陶单极虫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液氮冷冻研磨法破碎吉陶单极虫(Thelohaneluskitauei)孢子,按常规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取DNAEcoRI消化产物,采用低熔点琼脂糖回收法制备大(3.0~15.0kb)、小(0.5~3.0kb)片段,将其克隆于pBluescriptksEcoRI位点,经α-互补现象、酶切鉴定和虫体DNA生物素标记探针筛选,构建了含23个克隆的基因文库,克隆片段介于0.9~6.8kb之间;经阳性克隆标记筛选及特性分析,制备了长度为0.9kb(19号质粒克隆片段)的探针,该探针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该探针两端DNA序列进行分析,设计出1对引物。上游引物序列为:5′TTTCGAACCCGCACAACAAG3′,下游引物序列为:5′TGAGTGGATAG-TATCGCTGC3′。应用该对引物对虫体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2.
光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检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柳  王玫 《中国兽医科技》1994,24(10):44-46
用光生物素标记4.3kb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DNA片段作为探针,检测5只人工接种ILTV的SPF鸡在不同时期采集的喉拭子样品或血清,并检测采自自然发病鸡群的喉试子样品。结果表明,用核酸探针点杂交方法在人工感染鸡喉气管中检出ILTV的时间为接种后6~10天;该法敏感,特异,对诊断ILTV感染有实用价值,特别适用于进出口检疫和SPF鸡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基因的克隆及酶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是该菌重要的致病因子和保护性抗原。为了解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了嗜水气单胞菌J-1株的染色体,经EcoRI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作Southernblotting,用DIG标记的HEC毒素探针检测,其5.0kb的酶切片段呈阳性。回收该片段,与pUC19相连,转化大肠杆菌JM109。提取X-gal平板上白色菌落的质粒,经大小比较、EcoRI酶切分析及DIG标记HEC毒素核酸探针斑点杂交鉴定,获得pHEC11等含5.0kb目的DNA片段的重组质粒。pHEC11质粒经酶切、电泳,证实目的DNA片段中含有BamHI、SmaⅠ、PstⅠ及PvuⅡ等酶切位点,并绘制了其物理图谱。同时还构建了若干亚克隆,为研制嗜水气单胞菌基因工程苗提供了目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病毒F48E8株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城疫病毒(NDV)中国标准强毒株为材料,分别用基因组RNA及poly(A)+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将cDNA通过同聚物加尾poly(dC)后克隆于末端加有poly(dG)的线性化质粒pGEM-3Zf(-)上,转化大肠杆菌TG1,经IPTG和X-gal筛选及电泳检查,其中有56个克隆含有大小在0.2~2.7kb范围的外源片段。斑点杂交鉴定有52个是NDVcDNA克隆,平均长度为1.31kb,从而构建了NDVcDNA文库。文库的统计学质量检验表明,拥有52个克隆的F48E8株cDNA文库可能覆盖NDV整个基因组  相似文献   

15.
利用PStⅠ和HindⅢ双酶切及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从重组质粒PUP中回收3.0kb猪细小病毒DNA片段。以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后制备探针。运用该探针对作者分离并鉴定的7株猪细小病毒及PPV-BM1株、四川株、Z株、广西株、天津株进行打点杂交,并以具有相同临床症状的猪病毒性疾病的猪瘟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伪狂犬病病毒以及PUP质粒、PK-15为对照。结果探针与猪细小病毒DNA、PUP质粒的杂交呈阳性反应,而对照病毒、PK-15呈阴性反应,探针的最低检出限量为40pgDNA。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猪细小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根据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的基因结构,设计并合成一对限制扩增长度为0.68kb的PCR引物.直接对临床可疑病鸡的血清进行靶DNA的PCR扩增.在不同地区的3批样品中,有2批扩增出一二分子量接近0.7kb的单一特异性DNA片段.用限制酶BglⅡ消化PCR产物.可获得分子量分别为0.33kb和0.35kb两个DNA片段,其酶切位点与靶DNA的相吻合.将PCR扩增为阳性的病料接种6日龄SPF鸡胚,并取其18日龄胚肝和由接种鸡肛孵出的雏鸡的血清重新进行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而同期对照胚肝及雏鸡血清为阴性.此外还用胚胎时接种过病料的雏鸡肝、脾和胸腺等组织抽提液作抗原,建立了检测CAV血清抗体的ELISA方法.研究结果提示,用PCR直接对病鸡血清中CAVDNA的扩增以及CAV抗体的ELISA检测是快速和特异的.它为鸡传染性贫血病(CIA)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CAV毒株的分离和鉴定提供了必要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A株基因文库中的BamHII3和K3克隆质粒分别用双酶切消化,获得2.8kb的BamHI-SalⅠ片段和1.1kb的BamHI-EcoRI片段,然后将这2个片段定向克隆于载体pUR222中,构建了含MDV糖蛋白B(gB)基因的重组质粒。为了基因操作方便和高效表达,设计了1对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用PCR扩增了MDVgB基因部分片段,并按正确方向插入去磷酸化的载体质粒中,得到起始密码子前带有EcoRI酶切位点的MDVgB基因克隆,再将该基因插入去磷酸化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转移载体pBF14中,DNA序列分析确证了克隆基因及阅读柜架的正确性。以重组转移载体与野生型BmNPV共转染家蚕细胞,用有限稀释法点杂交结合空斑技术纯化重组病毒。用荧光抗体试验检查重组病毒感染的家蚕细胞,可见感染细胞的胞浆及胞膜出现强荧光反应  相似文献   

18.
麻雀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阳性麻雀体内分离到了一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心ELISA试验和DIG-标记IBDVcDNA探针班点杂交试验证明该病毒为IBDV。病毒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血清型为I型,病毒代谢抑制试验证明其基因组为RNA,病毒核酸的电泳图谱呈两条特征带。病毒对乙醚不敏感PH2.0不能灭活可使病毒失感染性,56℃作用3小时  相似文献   

19.
从包含伪狂犬病病毒(PRV)闽A株BamHI-7片段的重组质粒pPR128中分离出含有完整糖蛋白gp50基因的2.1kbDNA片段,用KpnI和StuI酶切后,将其酶切片段分别克隆到pUC19载体中,构建了2.1kb片段完整测序用质粒。对其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证明分离的gp50基因是正确的。将包含gp50基因的2.1kb和1.6kbDNA片段分别插入带有痘苗病毒天坛株TK基因区段的pGJP-5质粒P7.5启动子的下游,构建了pGBT50-36和pGBT50-S22个嵌合载体。将嵌合载体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预先感染TK+痘苗病毒天坛株的人TK-143细胞或CV-1细胞,进行体内同源重组。经蚀斑纯化,在BdUR选择压力下,通过光敏生物素标记的探针杂交,获得带有PRVgp50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用ELISA检测,重组痘苗病毒有特异性PRVgp50抗原存在。  相似文献   

20.
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检测EDS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检测EDS病毒的研究王雪敏(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牧医系河北永年057150)郑明球蔡宝祥陈溥言(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材料与方法1.1地高辛标记的EDS病毒核酸探针制备将EDS病毒NE4株(南京农大传染病教研室提供)鸭胚尿囊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