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从华东地区患腹泻仔猪中分离到一些表达K88菌毛的大肠杆菌,这些菌株只与K88a因子单抗反应,而不与b、c、d因子单抗反应。通过K88常规血清交叉吸收试验、SDS-PAGE、Western印迹,表明这些菌株不仅与K88ac参考菌株C83907制备的c因子血清反应,而且与以分离株SEC586制备且经K88ab、K88ac、K88ad参考菌株吸收后的血清也反应。对分离株SEC586、SEC464的K88主要亚单位结构基因faeG的克隆、测序,发现该基因由846对核苷酸组成,编码菌毛主要亚单位的262个氨基酸及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比国外报道的K88ac FaeG亚单位(263个氨基酸)少了1个氨基酸,比K88ab、K88ad(265个氨基酸)少了3个氨基酸。SEC586、SEC464菌株的FaeG亚单位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7%,它们与K88ac的同源性为94.7%和96.2%;与K88ab的同源性为90.1%和91.2%;与K88ad的同源性为87.0%和88,6%。结果表明,新分离的K88ac大肠杆菌黏附素主要亚单位已发生了部分变异。  相似文献   

2.
以表达 F18ac菌毛参考菌株 2 134(O15 7∶ H19)为研究对象 ,摸索出了 F18ac菌毛表达的最佳条件 ,采用热洗脱法获得了较纯的 F18ac菌毛 ,并以之免疫小鼠 ,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用直接玻板凝集法筛选出 1株杂交瘤细胞株 19B4 ,能稳定分泌针对 F18ac菌毛和 F18ab菌毛共同抗原表位 a因子的单克隆抗体。细胞培养上清对 F18ac菌毛参考菌株 2 134和 F18ab菌毛参考菌株 10 7/ 86的直接凝集价均可达 1∶ 8,腹水单抗直接凝集效价可达 1∶ 10 2 4 ,而与猪源产 F4、F5、F6和 F4 1粘附素大肠杆菌菌株、鸡源产 型菌毛大肠杆菌菌株及沙门氏菌不发生凝集反应。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 ,腹水单抗可同时特异识别 F18ac菌毛 170 0 0和 F18ab菌毛 15 0 0 0左右的主要亚单位多肽。应用所研制的单抗对 2 15株断奶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了检测 ,结果上述分离株 TSB培养物的 F18菌毛的检出率为13.4 % ,TSA培养物的检出率为 8.4 %。F18菌毛阳性分离株的 O血清型除了常见血清型 O139、O14 1外 ,还有非常见血清型 O10 7、O131和 O9等。TSB培养物的 F18菌毛检出率明显高于 TSA培养物的检出率 ,表明 F18菌毛在 TSB培养基中比在 TSA培养基上更容易表达 ,TSB培养基是适合 F18菌毛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沙门氏菌Ⅰ群主因子(O_(16))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并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这些单抗不仅特异性强,而且反应效价高,其中以A—12—4单抗反应滴度最高,腹水ELISA效价为10~5,在pH 3—9范围内稳定,在-70℃至37℃反复冻融3次和在56℃3小时单抗的效价无明显下降。琼扩试验表明3株单抗亚类分别为IgM,IgG_1和IgG_3,用竞争ELISA试验证明,这3株单抗都是对同一抗原决定簇,都是针对Ⅰ群主因子抗原O_(16)。  相似文献   

4.
以绵羊红血球免疫鸡,获得富含IgM的鸡血清。以提纯鸡血清IgM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 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筛选,共获得7株稳定分泌特异性抗鸡IgM杂交瘤细胞)TM18、TM21、TM25、TM34、TM57、TM62、TM65)。杂交瘤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为10~3~10~5,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的ELISA效价为10~5~10~7。7株单抗中TM57、TM65为小鼠IgM类,其余5株均为小鼠IgG_1亚类。间接ELISA和夹心ELISA试验表明,所有7株单抗只与鸡IgM反应,而不与鸡IgG和鸡IgA反应。7株单抗均能抑制鸡IgM对其特异抗原绵羊红血球的血凝作用。血凝抑制价为1∶2~3~2~7,7株单抗中只有TM65能在琼脂扩散试验中与鸡IgM出现沉淀线.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K88ac—STl—LTB三价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C83902质粒中扩增出K88ac基因、ST1突变基因和LTB基因,通过分离、纯化、内切酶酶切、连接和转化,构建了合K88ac—ST1—LTB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株BL2l(DE3)(pXKST3LT5)。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XKST3LT5中含有K88ac—ST1-LTB融合基因,是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均正确。免疫试验结果表明,K88ac—ST1—LTB融合蛋白能够诱发机体产生抗体,该抗体具有中和天然STl肠毒素毒性的作用。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2MLD的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K88ac,ST^ ,LT^ )的攻击。由此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BL2l(DE3)(pXKST3LT5)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6.
根据报道的猪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阳8茵毛结构基因DNA序列,在其保守区用Goldkey软件设计了1对引物,经PCR扩增从20株野生分离株质粒中得到17个大小在815bp左右的阳性产物,经纯化、连接、转化、筛选及核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确认所克隆的外源基因与报道的K88菌毛(亚单位K88ab、K88ac、K88ad)蛋白结构基因序列一致,表明该菌毛蛋白结构基因的保守区间没有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7.
猪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基因1(Naturalresistance-associated Marophage Protein 1,Nramp1)作为影响抗病力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在机体的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在细胞水平上探讨Nramp1基因与引起仔猪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关系及其在大肠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的免疫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F18ab、F18ac和K88ac等3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刺激体外培养的猪肠上皮细胞IPEC-J2,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种菌体刺激IPEC-J2后Nramp1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F18ab、F18ac和K88ac 3种大肠杆菌刺激IPEC-J2后,Nramp1基因的表达均发生极显著(P0.01)上调,差异倍数分别为10、8、11倍,且F18ab和K88ac 2种菌体刺激后Nramp1基因的表达上调程度均极显著高于F18ac。本研究结果提示,Nramp1基因的表达与大肠杆菌的侵染有很大的相关性,其在大肠杆菌侵袭猪肠道中发挥了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本研究在细胞水平分析探讨了Nramp1基因的表达与3种致病性大肠杆菌侵袭的关系,为Nramp1基因在大肠杆菌侵染机体的过程中发挥的免疫调控作用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已经发表的F18ab菌毛F亚单位(FedF/ab)的基因(fedF/ab),设计一对引物,利用PCR技术从表达F18ac菌毛的大肠杆菌2134P株、8199株、8813株中分别扩增到一段序列,并克隆至pGEM—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T8813F、T8199F、T2134PF。琼脂糖凝胶电泳、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该3个序列大小均为903bp,与fedF/ab大小一致且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9.4%),推导的FedF/ac氨基酸序列与FedF/ab同源性为98.3%。数据表明该实验所克隆的序列均为F18ac菌毛F亚单位(FedF/ac)的基因(fedF/ac)。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经发表的F18ab菌毛A亚单位(FedA/ab)的基因(fedA/ab)[1],设计一对引物,利用PCR技术从表达F18ac菌毛的大肠杆菌2134P株[2]、8199株[3]、8813株[3]中分别扩增到一段序列,并克隆至pGEM-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T2134PA、T8199A、T8813A.琼脂糖凝胶电泳、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该3个序列大小均为516bp,与fedA/ab(513bp)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6.3%、96.5%、95.9%,推导的Fed/ac氨基酸序列与FedA/ab同源性分别为93.0%、93.6%、92.4%.数据表明该实验所克隆的序列均为F18ac菌毛A亚单位(FedA/ac)的基因(fedA/ac).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K88ac-ST1-LTB三价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C83902质粒中扩增出K88ac基因、ST1突变基因和LTB基因,通过分离、纯化、内切酶酶切、连接和转化,构建了含K88ac-ST1-LTB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株BL21(DE3)(pXKST3LT5).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XKST3LT5中含有K88ac-ST1LTB融合基因,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均正确.免疫试验结果表明,K88ac-ST1-LTB融合蛋白能够诱发机体产生抗体,该抗体具有中和天然ST1肠毒素毒性的作用.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2 MLD的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K88ac,ST+,LT+)的攻击.由此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BL21(DE3)(pXKST3LT5)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11.
应用纯化的D_(11)~4株抗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cAb_1),以SPA-IgG法和脂质体-IgG法制成免疫原,分别免疫BALB/c小鼠,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以两步ELISA筛选法获得了3株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McAb_2),分别命名为1B_8、10C_1和3D_5,其Ig亚类分别为IgG_1、IgG_1和IgG_(2b),染色体数在92~102之间。在捕获阻断ELISA中,McAb_2在1:20~1:80000稀释可不同程度地阻断MDV抗原与McAb_1的结合,阻断率为2.66%~76.40%。用纯化的McAb_2制成油佐剂苗,免疫20日龄雏鸡,经3次免疫后10d采取血清,可测得不同滴度的针对MDV抗原的抗体。这提示3株McAb_2的可变区构型和与McAb_1结合的MDV抗原决定簇或其邻近结构相似,有可能用于MD抗独特型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菌K88ac-ST1-LTB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株BL21(DE3)(pXKST3LT5)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2MLD的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K88ac,ST^ ,L^ )的攻击,用提取的包涵体免疫家兔后,采集的血清能够中和天然ST1的毒性,这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BL21(DE3)(pXKST3LT5)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13.
用反向间接血凝技术定量艾希氏大肠杆菌“K88”抗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介绍了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定量艾希氏大肠杆菌“K88”抗原的方法;经对已知19株菌株进行抗原测定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证明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是特异性的。用此方法测定已知 K88~+菌株的浅层静止培养及深层通气培养物中的抗原以及纯化浓缩抗原,其血凝滴度有显著差异,说明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能够用作定量“K88”抗原的一种血清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将抗大肠埃希氏菌 K_(88)粘着素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建立了一种 MCA-ELISA,其对 K_(88)阳性菌株的检测限为1×10~4个菌。本法对113株大肠杆菌分离培养物的检查结果与直接凝集试验结果完全符合,两种方法都检出 K_(88)阳性菌株28个。K_(88)阴性菌株85个。用这一方法从103例腹泻仔猪粪样中检出阳性10例,而用经典分离培养法仅检出6例。  相似文献   

15.
将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 F18ab菌毛提纯 ,以其免疫 BAL B/ c小鼠 ,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经 3次融合 ,共筛选出 4株能稳定分泌针对 F18ab菌毛的特异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4 G8、4 H11、4 A2和 3A12 ,腹水单抗的直接凝集价最高可达 1∶ 32 0 0。免疫印迹试验表明 ,4株腹水单抗均可特异识别 F18ab菌毛 Mr 15 0 0 0左右的主要亚单位多肽。应用所研制的单抗对 11株猪水肿病大肠杆菌分离株 F18ab菌毛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 ,结果显示 ,上述分离株中F18ab菌毛的出现率为 72 .7% (8/ 11) ,检出的 F18ab菌毛阳性分离株的 O血清型均为 O1 39。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两株分泌抗囊虫特异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G_6和3E_1,其分泌抗体分别为IgG_1和IgG_3。间接ELISA法检测其24h培养上清和小鼠腹水中的效价,2G_6为10~3、10~7;3E为10~2、10~5。两种单克隆抗体均只与囊虫抗原反应而不与棘球蚴、细颈囊尾蚴抗原和猪血清反应。两种单克隆抗体不能交互抑制。3E_1抗体能与囊虫抗原发生沉淀反应,2G_6抗体无沉淀反应性。应用酶标记的3G_1抗体经ELISA抑制法检测囊虫病猪和非囊虫猪血清中的抗体,阳性率为86%(86/100),阴性符合率为100%(119/119)。  相似文献   

17.
仔猪腹泻源大肠杆菌贵州株K_(88)菌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玻片凝集试验、抗D_甘露糖微量血凝试验 (MRMH)、离体细胞粘附试验、菌体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_PAGE)和免疫印迹、质粒DNA提取及电泳等 ,分析了仔猪腹泻源大肠杆菌贵州株 (4 0 9_11)所产K88菌毛的血凝谱、对肠上皮细胞粘附特性、菌毛蛋白亚单位分子量 ,并对其K88基因进行了初步定位。结果表明 :其所产K88菌毛的血凝谱能凝集豚鼠和鸡红细胞 ;能介导细菌粘附于仔猪离体肠上皮细胞 ,这种粘附作用能被特异的K88抗血清阻断 ;菌毛蛋白亚单位的分子量为2 35 0 0Da;K88基因位于一个分子量为 85kb(5 4× 10 6Da)的大质粒上。当菌株于 18℃生长时 ,其K88菌毛不能表达  相似文献   

18.
用经甲醛灭活的牛病沙门氏菌免疫 BALB/C 小鼠脾细胞与 SP_2/O 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显微凝集法筛选和2次克隆化培养后,获得5株分泌抗牛病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其核内染色体数为93—99,经免疫双扩散和 ELISA 试验,4株分泌的 McAb 分别为 IgG_1、IgG_(2a)、IgG_(2b)和 IgM,1株未能测出亚类归属,其中 SB—2C_1和SB—1H_8McAb 在与19种常见肠道菌的交叉试验中,只与牛病沙门氏菌发生特异性反应,经过连续传代和冻存,5株细胞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性能稳定,抗体于4℃和-20℃条件下保存1月后其滴度不变。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以彩色二氧化硅微球(CSN)为载体,快速检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菌毛K88ab、K99、987p和F41的新型凝集技术,本研究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二氧化硅微球,将其与菌毛单因子血清偶联制成免疫彩色二氧化硅微球(ICSN),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快速检测ETEC菌毛的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ICSN只与携带其对应菌毛的菌株发生反应,与携带其它菌毛的菌株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菌液的最小检出浓度为1.0×10~6cfu/m L~5.1×10~6cfu/m L;稳定性试验显示4℃保存30 d,ICSN特异性、敏感性无明显变化;双盲样品检测准确率为100%。本研究有助于ETEC菌毛的快速检测和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猪肠毒性大肠杆菌 (ETEC)是仔猪黄痢、白痢等腹泻疾病的主要病原菌 ,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总发病率和死亡率的 5 6 .2 %和 2 4 .7%。按其特异菌毛产生的粘附素不同有 K88、K99、987P等多种类型 ,K88又可分为 ab、ac、ad血清型 ,现已知 ETEC K88能否致病 ,取决于宿主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有无受体 ,并受制于 1对等位基因 ,有受体 (敏感型 )为显性 (S) ,无受体 (抗性型 )为隐性 (s)。该位点位于 1 3号染色体长臂 3.1区段 ,与转铁蛋白 (Tf)连锁 (相距7.4 c M) ,且 Tf基因频率与 K88抗性存在一定关系 ,抗性型与敏感型的小肠粘液理化性质也存在差异 ,据此 ,有可能采用生化及分子生物技术筛选抗性遗传标记 ,开展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