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胺(腐胺、精胺、亚精胺等)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生长因子.科学地添加外源多胺能促进断奶仔猪肠道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对其黏膜的生长、发育、成熟、修复损伤有重要作用.适量的外源多胺可以缓解由断奶对仔猪肠道结构和功能产生的损伤,帮助仔猪更好地适应由哺乳到采食的过渡.本文将围绕多胺对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向睿  何珲  康波  姜冬梅  马容  刘月 《动物营养学报》2014,(11):3251-3255
多胺主要包括腐胺、亚精胺和精胺,是一类带有2个或2个以上氨基的低分子脂肪族化合物,被认为是一种生长素,广泛参与DNA的复制、细胞的增殖凋亡、细胞的信号传导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胺对动物繁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多胺不仅可参与调控雄性动物精子发生,影响精子活力,而且对雌性动物卵子发生、卵泡发育和排卵过程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多胺调控动物繁殖过程的作用及其机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胺与哺乳动物的孕体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胺是一类含有2个或更多氨基的低分子质量脂肪族化合物,包括腐胺、亚精胺和精胺等。多胺广泛分布于生物体中,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文从早期胚胎发育、胚胎着床、胎盘形成及着床后胚胎发育等方面,对多胺在哺乳动物孕体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断奶前多胺诱导的肠道成熟是否具有缓解早期断奶应激的作用,本研究选取同窝14d清洁级SD哺乳大鼠分别经胃管连续3d灌服5μmol亚精胺,5μmol精胺或生理盐水(对照组)。17d实施早期断奶,一半幼鼠断奶后立即致死,剩余一半独立饲养至20d后致死,测定幼鼠体重及肠道发育指标。结果表明:亚精胺和精胺促进了17d哺乳大鼠肠道成熟,表现为肠道重量、肠长、小肠蛋白质、蔗糖酶活性的升高。亚精胺和精胺可有效阻止早期断奶失重,并降低或消除了早期断奶肠道的应激反应,表现为肠道重量、肠长、肠道蛋白质、肠道DNA和蔗糖酶、乳糖酶活性在断奶前后不受影响。亚精胺和精胺对肠道杯状细胞类型有显著影响,断奶后酸性杯状细胞分别增加20.1%(P>0.05)和89.5%(P<0.05)。综上可得出,断奶前灌服亚精胺或精胺具有促进哺乳期肠道成熟,降低早期断奶应激和增强黏液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胺(腐胺put,精脒spd,精胺spm)是一种内源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一切生物体内,它通过对DNA,RHA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的调节,在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多胺在消化道粘膜的生长、发育与对损伤修复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多胺在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多胺用于动物生产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6.
多胺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多胺与细胞生长及凋亡有密切的关系。多胺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将为细胞生长及抑癌研究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文章主要从多胺的合成及分解 ,腐胺、精胺、ODC和 SSAT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 Caspase-3、P53、MAPK /JNK和原癌基因等参于多胺介导的细胞凋亡的调节机理等方面 ,对多胺与细胞凋亡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精胺(spermine,SPM)是多胺(polyamine)的一种,是一种由活细胞合成的脂肪族胺类,广泛存在于一切生物体内(TaborandTabor,1984)。近年来,很多试验研究表明,迅速生长的组织中都伴有精胺合成的增加,并且先于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Watanabe等,1991)。试验动物表明,精胺在动植物细胞增殖中有重要作用,高剂量的精胺能促进新生动物胃肠道的发育,使幼龄动物的胃肠道生理生化指标达到成年动物水平(Dufour等,1988;Kaouass等,1994b;Wery等,1996a;TerSteege等,1997;Peulen等,1998b;Ro-main等,1998)。幼龄畜禽胃肠道发育不健全,不能良好的吸收日…  相似文献   

8.
导读:肠道免疫系统是动物重要的防御系统,在维持动物健康与生产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维持肠道免疫系统稳态(内环境稳定)、发挥防御作用,需要宿主区分共生细菌(肠道菌群)与致病性微生物,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虽然对维持这种稳态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但是,有证据特别是来自于用啮齿动物和人进行的研究,可以阐明在宿主与其菌群之间存在的良好协调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血糖稳态对动物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重要作用。黄烷醇是一类来源于植物的生物类黄酮物质,研究表明,黄烷醇可以平衡动物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的血糖稳态,其机制可能涉及调节肠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效率、增加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活性、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提升肝糖原合成效率以及降低机体炎症来保护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不被破坏等方面。本文将黄烷醇对动物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血糖稳态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作一概述,为其在生产和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培养液中NaCl(1.4%)的条件下,测定淡土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和盐土植物碱茅(Puccinellia tenuissima)的叶片和根中丁二胺、尸胺、亚精胺、精胺的含量。结果表明大麦中的多胺含量降低,而碱芽中的多胺含量则增加。本文讨论多胺对植物耐盐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动物肠道是机体最重要和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肠道微生态系统失衡会严重影响机体的生理和生化代谢,从而导致各种肠道及消化系统疾病。褐藻多糖是一类重要的海藻生物活性大分子,在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保护肠道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生产。本文从褐藻多糖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屏障稳态、刺激肠道免疫活性3个方面综述其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及相关机理,以期为褐藻多糖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肽转运载体介导的小肽的吸收在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作为动物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肠道内环境的稳态对动物机体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由于小肽转运载体参与营养物质转运及调控肠道稳态与肠道炎症,所以肽转运蛋白成为了营养学、生理学、药理学上的研究焦点。本文就小肽转运载体的结构、转运机制、功能、表达及活性调控进行了综述,特别总结了小肽转运载体1在肠道炎症与调控肠道稳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肠道微生物被认为是动物机体的共生体,在营养物质代谢、免疫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维持肠道稳态。本文就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功能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肠道微生物被认为是动物机体的共生体,在营养物质代谢、免疫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维持肠道稳态。本文就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功能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动物肠道益生菌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机体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益生菌的研究不断深入,益生菌的抗病毒功能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益生菌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动物肠道益生菌的抗病毒作用机理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介绍肠道组织miRNAs表达的基础上,主要就miRNAs的差异表达对肠道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影响以及miRNAs在肠道黏膜免疫、抵御外界病原感染、抗应激、调节肠道营养代谢和维持肠道稳态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抗生素在饲料产业中的全面禁用,如何在后抗生素时代中保证动物的高效生产成为当前饲料行业的主要任务。防御素作为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是机体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防御素参与并调控动物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而后者常被认为是决定高效生产中饲料养分沉积与转化的关键。因此,全面了解防御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参与动物肠道稳态调节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防御素的来源、功能及作用机制,并着重分析防御素在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促进肠道黏膜免疫反应以及调控肠道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以期为防御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药有效成分可通过多靶点调控机体机能来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是中药功效发挥的作用靶点之一。肠道微生物与动物机体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等方面联系紧密,肠道菌群保持稳态,对机体正常机能的维持至关重要。近年来,肠道菌群与机体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中药通过作用于肠道菌群继而影响机体机能的报道较少。通过对中药以肠道菌群为作用靶点,干预疾病发生、发展,机体机能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致力于中药及肠道菌群研究者提供新思路,为中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动物肠道益生菌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机体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益生菌的研究不断深入,益生菌的抗病毒功能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益生菌抗病毒作用机理的研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对动物肠道益生菌的抗病毒作用机理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20.
研究烟熏柴鱼干中有毒生物胺(包括腐胺、色胺、组胺、苯乙胺、亚精胺、尸胺、章鱼胺等)变化机理及生产的关键加工环节、加工条件对有毒生物胺的质量分数及其变化态势影响,分析烟熏柴鱼干中有毒生物胺含量的关键控制点及加工工艺条件,取得烟熏柴鱼干中有毒生物胺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