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促进果树砧木对养分的吸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的胺鲜酯(DA-6)溶液对毛桃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宜毛桃幼苗养分吸收的DA-6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DA-6均显著提高了毛桃幼苗根系、茎杆、叶片以及地上部分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其中浓度为30 mg·L-1的DA-6处理最大。与对照相比,浓度为30 mg·L-1的DA-6处理的毛桃幼苗根系、茎杆、叶片和地上部分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77.36%、220.52%、48.14%和77.49%,全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9.94%、49.84%、18.40%和23.85%,全钾含量分别增加了20.85%、15.99%、41.77%和34.18%。因此,DA-6可促进毛桃幼苗对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蔬菜品质,减少生产中叶菜类硝酸盐累积严重的问题,本试验采用无菌溶液培养技术,在以硝态氮(NO_3~--N)为氮源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甘氨酸态氮(Gly-N),对小白菜根系形态、生物量、叶片硝酸盐含量及相关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小白菜鲜重、根冠比和叶片硝酸盐含量随着添加Gly-N浓度增加而降低(P0.001),同时根系生长也受到明显抑制(P0.05);相反,干物质、叶绿素含量(SPAD)、叶片游离态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却增加(P0.05)。当NO_3~--N浓度为2和10mmol/L时,添加0.5、2.5、12.5mmol/L Gly-N处理主根长与单一硝态氮相比分别减少38.2%(P0.05)、47.7%(P0.05)、68.2%(P0.05)和33.4%(P0.05)、43.6%(P0.05)、51.2%(P0.05);添加0.5、2.5mmol/L Gly-N处理叶片硝酸盐含量与单一硝态氮相比分别降低56.0%(P0.05)、75.1%(P0.05)和20.9%(P0.05)、51.4%(P0.05);并且硝酸盐含量与根表面积、根体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当NO_3~--N浓度为10mmol/L时与2mmol/L处理相比,小白菜根直径、SPAD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减少(P0.05);而叶片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增加(P0.05)。这些结果表明,添加GlyN可以明显降低以硝态氮为氮源下小白菜叶片中硝酸盐的累积,并且抑制根系生长,对小白菜品质的改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壳聚糖拌种和叶面喷施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壳聚糖拌种和叶面喷施的适宜剂量,以玉米德美亚1号为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设置壳聚糖拌种剂量0(CK)、25(B-CTS1)、50(BCTS2)、100(B-CTS3)mg/kg和在6展叶期叶面喷施剂量0(CK)、25(Y-CTS1)、50(Y-CTS2)、100(Y-CTS3)mg/L。结果表明:与CK相比,壳聚糖拌种和叶面喷施处理能增加玉米叶面积,提高玉米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胞间CO_2浓度(Ci),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壳聚糖拌种和叶面喷施处理产量较CK分别增加8.2%、14.1%、12.4%和8.0%、12.3%、10.1%。综上所述,壳聚糖拌种剂量在50mg/kg时、叶面喷施剂量在50mg/L时,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棉花功能叶不同位点SPAD值与氮素养分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水培试验,设N0(0,不供氮)、N1.5(1.5mmol/L,适量供氮)、N15(15mmol/L,过量供氮)3个供氮处理,分4次测定棉花功能叶1~17个不同位点SPAD值和含氮量,分析棉花功能叶片不同位点SPAD值与植株氮素养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棉花生长量也显著增加,N0、N1.5、N15处理的施氮量与棉花生长量、氮吸收量及叶片氮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9 0、0.769 1和0.742 0,而棉花叶片平均SPAD值与施氮量、氮素吸收量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仅为0.241 8。可见,棉花地上部生物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地上部的植株氮素水平与功能叶平均SPAD值相关性低,另外,选择适宜的观测位点十分必要,棉花功能叶中远离叶柄而靠近叶缘的位点适宜作为SPAD仪的测定区域。  相似文献   

5.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麦品种川麦30、川麦107为材料,探讨不同剂量(0、10、20、40 mg/kg)烯效唑干拌种对三叶、七叶、旗叶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干拌种提高了不同叶序叶片衰老期间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全氮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MDA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叶片衰老期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速率减慢,在衰老后期烯效唑处理较对照叶片具有较高水平的氮含量,叶片衰老进程得以延缓。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比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灯笼辣椒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基础。以黄灯笼辣椒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施用不同比例的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胺鲜脂(DA-6),测定各处理对辣椒果实产量、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0.50%两种添加浓度下,复硝酚钠、DA-6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两者等量复配,均能不同程度促进黄灯笼辣椒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较大程度地提高辣椒产量;2种浓度下,均以复硝酚钠+DA-6组合处理产量最优,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出48.6%和38.1%。而α-萘乙酸钠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其他调节剂复配,对辣椒养分吸收及产量提高均不及复硝酚钠和DA-6处理。复硝酚钠与DA-6等量复配对黄灯笼产量及生物量影响最大,大大提高了化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毛状根再生植株为材料,探究玉米毛状根再生植株氮高效利用生理机制。采用水培试验设计,对六叶期植株根系形态学指标、叶片氮含量、SPAD值及光合作用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毛状根再生植株根系形态指标、固氮能力、SPAD值以及光合作用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毛状根再生植株的根系发达,促进了生长环境中氮营养元素吸收,提高了植株的氮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植株光合能力。本试验为玉米氮高效利用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氮素供应状况(同时提供NH~+_4-N和NO~-_3-N)对草坪草生长和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以硝酸铵(NH_4NO_3)为供试肥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浓度(0、2.5、10 mmol/L)下高羊茅的生长及养分吸收状况。结果表明,添加外源硝酸铵高羊茅株高、干物质累积量增加,根系平均直径增大,总根长和根表面积降低,根系直径在<0.3 mm和>0.9 mm范围内的根长显著减少;与2.5 mmol/L氮处理相比,10 mmol/L氮浓度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根长、根表面积降低。随外源氮浓度的升高,植株地上部氮、钾含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呈上升趋势,地上部氮、钾的分配比例提高;地下部养分含量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氮、钾累积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增加氮浓度单位根长的氮、钾养分吸收量提高,2.5 mmol/L和10 mmol/L氮浓度处理单位根长吸磷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高羊茅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状况,2.5 mmol/L氮浓度更有利于促进高羊茅植株生长,提高养分吸收量,节约氮资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NO信号分子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氮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0 mmol/LNaCl溶液处理后,玉米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迅速下降,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迅速上升,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变化趋势趋于缓和。在同样的盐胁迫条件下,NO供体硝普钠(SNP)诱导处理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显著促进了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升高。表明外源NO供体可以调节玉米叶片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增强玉米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
低磷胁迫对水曲柳幼苗光合速率与氮素同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温室内采用盆栽砂培的方法,对不同供磷水平(0.125、0.250、0.500和1.000mmol/L)的水曲柳幼苗进行了光合速率与氮素同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幼苗最大净光合速率随供磷减少而降低,供磷水平最低(0.125mmol/L)时水曲柳幼苗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为正常供磷(1mmol/L)的61%,而低磷水平处理(0.125、0.250、0.500mmol/L)时的光补偿点均高于正常供磷处理。各供磷水平下,叶片中的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高于根系。随供磷的减少,叶片与根系中硝态氮含量均降低,同时,低磷水平处理(0.125、0.250、0.500mmol/L)时根系铵态氮含量均高于正常供磷(1mmol/L),表明低磷胁迫下水曲柳偏向铵态氮的吸收。但是,叶片全氮含量随供磷水平的降低而下降。供磷水平较低时(0.125和0.25mmol/L)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低于根系,而在供磷水平较高时(0. 5和1mmol/L)则相反。随供磷的减少,叶片和根系NR活性,以及叶片天冬氨酸转氨酶(AAT)活性均逐渐降低,而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变化较小。上述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下水曲柳幼苗氮素吸收数量和同化酶活性均降低,减少了氮素向叶片的分配,导致植株光合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陆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产销通路 ,并提及物流在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最后就大陆各地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2.
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杆菌渗入烟草表皮瞬间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观察实验为例,对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的选题设计、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探讨。该实验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厌氧水解效率,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出一株耐低温兼性厌氧蛋白酶产生菌192.经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茵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生长8~12h达对数期,初始pH 7.5时酶活力最高.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pH 7.0,酶活力最高达39.3 U/mL.该酶在50℃以下,pH 6.0~9.0性能稳定.在60℃以上热稳定性很差,70℃保存lh酶活力全部丧失.  相似文献   

14.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既能食用 ,又能防病、治病 ,为许多其它主要食物所不及。我国有丰富的苦荞资源 ,对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与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养猪场送检的猪肺病料中分离到3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PS)可疑菌株。经形态镜检、染色特性、生化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试验,初步鉴定为HPS。在细菌学鉴定基础上,设计合成3对引物,分别以3株分离菌株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扩增出822 bp8、24 bp和1.9 kb的预期特异性条带。以HPS GD株作为参考阳性菌株,以P1、P2为引物,设计优化PCR反应程序,建立HPS 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病料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S PCR检测方法特异与敏感性高、适用性强,可应用于HPS感染的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万寿菊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臭芙蓉 ,千寿菊、蜂窝菊 ,属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人工栽培万寿菊主要是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在正常条件下 ,种植万寿菊可实现公顷产鲜花 2 2 .5t以上、产值可达 135 0 0元左右、利润可达6 0 0 0元左右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铅、镉单一和复合污染及其与常量元素钙、微量元素锌的交互作用对韭菜植株生长发育和Pb、Cd在其根、叶中迁移富集规律的影响。韭菜中Pb、Cd的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得。结果表明,韭菜对Pb或Cd的吸收量与土壤单一Pb或Cd污染程度正相关;Pb/Cd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低浓度复合时相互促进吸收,高浓度复合时优先吸收Cd而抑制韭菜对Pb的吸收;锌在高浓度Pb/Cd污染时表现出优良的拮抗作用,可有效降低Pb、Cd的生物有效性并促进韭菜生长。韭菜根是富集Pb、Cd的主要部位,但受代谢方式、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根、叶中的分布存在差异;根与叶中Cd的浓度比为1.5左右,Pb浓度比主要为2.5~4.5之间,显示Cd更易迁移至韭菜叶组织中。  相似文献   

19.
随机选取14头秦川牛(其中1.5岁的公、母牛各4头,2.0岁的公、母牛各3头),按性别分为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的水平,并对每头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腰角宽等体尺指标及体重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表明:在1.5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2.0岁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呈下降趋势而胰岛素则呈增加趋势,且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呈差异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通过对体尺指数进行分析得出:较1.5岁而言,2.0岁秦川牛体躯发育程度更大,胸围更宽,尻部增幅明显,骨骼等体躯部分生长速度相对减慢,而肌肉等体量部分增长速度则相对加快,符合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秦川牛中、晚熟的特点。将实测体重与经济性能划分标准比较,发现秦川牛仍属于役肉兼用型品种,但经过近几年的选育,体重有了很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仔猪在14日龄接种蓝耳病毒疫苗,25日龄接种猪瘟疫苗,检测接种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后的免疫合格率。[方法]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瘟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表达量。[结果]猪蓝耳病疫苗免疫3 d后,6.7%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7 d后,26.7%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14 d后,85%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后30 d 100%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猪瘟疫苗免疫3 d后,13%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7 d后,40%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14 d后,58.3%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30 d后,83.3%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结论]仔猪在蓝耳病疫苗免疫3 d后抗体效价最低,30 d后免疫效果很好,接种猪瘟疫苗3 d后抗体效价最低,仔猪不足以抵抗病毒侵袭,虽然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接种后30 d,抗体水平都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70%的标准,但是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不能达到100%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