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检测一种自行制备的植物乳杆菌缓释微胶囊的体外稳定性。模拟胃肠液环境分析其耐受性,并比较不同温度下的贮藏稳定性及降胆固醇性能。经人工胃液处理3 h后,冻干微胶囊中的活菌数达到75%;经人工肠液处理3 h后,微胶囊中活菌数仍有70%;于-20℃条件下贮藏的微胶囊活菌数量最多,6个月后仍可达5.8×10~8 CFU/g;包埋后植物乳杆菌的胆固醇降解率为25.73%。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的壁材对植物乳杆菌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体外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热稳定性,采用多孔变性淀粉对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进行包埋,对其包埋工艺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分别研究多孔变性淀粉壁芯材比、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等对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包埋率的影响,并对其热滞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多孔变性淀粉包埋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材比为30:1、包埋温度为39℃、包埋时间为120 min,在此条件下,包埋率可达(85.12±1.10)%。各因素对抗冻蛋白包埋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包埋温度壁芯材比包埋时间;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多孔变性淀粉对抗冻蛋白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抗冻蛋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冷水可溶性多孔淀粉为壁材,采用超声波法制备VE微胶囊,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对VE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VE微胶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5℃,壁芯比为2.0∶1(g∶g),制得VE微胶囊包埋率为80.06%±0.23%,VE微胶囊呈淡黄色。  相似文献   

4.
固氮、解磷、解钾混合菌株协同固定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细菌是微生物肥料中常用的几种固氮、解磷和解钾微生物菌株,为了延长这几种菌混合菌液的存活期和降低杂菌率,针对3种菌的混合菌液筛选了细胞包埋固定化材料,组合了2种配方,对比了2种包埋配方中3种菌的包埋条件、存活情况及释放情况,为固定化混合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2种包埋剂包埋的混合菌液的存活期均比直接保存菌液长,而且经包埋的颗粒中菌的数量还有一个缓慢的增加过程。2种包埋材料对混合菌的起始包埋能力不同,其中以配方1(3%海藻酸钠+1.0%褐煤+0.5%淀粉溶液)包埋效果较好,保存在包埋剂配方1:3%海藻酸钠+1.0%褐煤+0.5%淀粉溶液中的包埋颗粒内部菌的纯度高;配方2:3%海藻酸钠+1.5%褐煤+0.3%淀粉溶液+0.3%明胶溶液中的包埋颗粒内部容易滋生杂菌。虽然2种包埋剂配方效果有差异,但都有利于混合菌液、特别是芽孢菌的保存。  相似文献   

5.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以超临界CO2萃取的南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对产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微胶囊配方中对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壁材(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配比>芯材与壁材配比>总固形物含量;由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配方的最佳配比为: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5,总固形物含量为25%(W/V)。微胶囊化工艺参数中影响微胶囊化效率的主次顺序是: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均质压力30MPa。在上述条件下南瓜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0.2%,微胶囊产品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6.
南瓜籽油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以超临界CO2萃取的南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对产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微胶囊配方中对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壁材(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配比>芯材与壁材配比>总固形物含量;由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配方的最佳配比为: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5,总固形物含量为25%(W/V)。微胶囊化工艺参数中影响微胶囊化效率的主次顺序是: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均质压力30MPa。在上述条件下南瓜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0.2%,微胶囊产品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7.
α-亚麻酸微胶囊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橡胶籽油中的α-亚麻酸,为降低其氧化速度,采用喷雾干燥法对α-亚麻酸进行微胶囊化研究,优化微胶囊壁材的组成配比及工艺参数,并对制备的微胶囊产品进行电镜观察及氧化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α-亚麻酸微胶囊化壁材的组成采用β-环糊精、海藻酸钠、卵磷脂的质量比为7∶2∶1;优化的微胶囊化工艺参数为:芯材与壁材的配比为1∶1.5,固形物浓度为20%,乳化剂用量为2.0%,乳化温度为65℃,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制得的α-亚麻酸微胶囊的包埋效果最好,包埋率可达87.6%,微胶囊颗粒圆整,结构致密,氧化稳定性大大优于α-亚麻酸原液。  相似文献   

8.
以苦杏仁油为芯材,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为壁材,探讨了一种效果较好的苦杏仁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将包埋率作为评价标准,先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使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试验,由此比较芯壁材配比、固形物含量、均质压力及进风温度4个因素对苦杏仁油微胶囊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力大小。结果表明,当产品包埋率达到最高值88.43%时,芯壁材配比为1:3(g:g),固形物含量为31%,均质压力为35 MPa,进风温度为190℃时,产品为浅黄色粉末,略有清香,颗粒较为干燥、细腻。  相似文献   

9.
以糜米为原料,利用从内蒙古自治区传统自然发酵食品酸粥中筛选得到的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2株乳酸菌作为菌株,研究糜米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预处理条件为料水比1:20,蔗糖添加量为3.5%,复合稳定剂为黄原胶0.08%,海藻酸钠0.06%,CMC-Na0.15%,均质压力为30MPa。将发酵菌株接种到料液,接菌量为3.5%,37℃发酵8h后,制得的饮料酸甜适口,有浓郁的米香味,活菌数大于6×10~7cfu/mL。可在4℃保存28d,保质期内活菌数14d以后下降为5×10~7cfu/mL。  相似文献   

10.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蜂胶提取物进行微胶囊化处理,通过测定微胶囊化蜂胶中主要活性物质总黄酮的效率,探讨蜂胶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化的工艺。试验表明,以阿拉伯树胶和糊精以1:1比例混合作为壁材,固形物含量为20%,芯材与壁材比例为1:4,进料量20 mL/min,进风压力为0.2 MPa,微胶囊化蜂胶中总黄酮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NaCl、麦芽糊精、注射型卡拉胶和海藻酸钠对羊肉持水性能和出成率的影响。采用L16(4)5正交实验得出最佳配比为(羊肉质量的百分数):大豆分离蛋白2%,麦芽糊精2%,NaCl1.8%,卡拉胶0.3%,海藻酸钠0.2%,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20℃,羊肉的持水性能和出成率最好。  相似文献   

12.
选用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硬脂酸等原料作为涂膜对袖珍黄瓜进行涂膜处理,分别对袖珍黄瓜的失重率、呼吸强度、烂果率、叶绿素含量、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第一层为海藻酸钠瑚胶(1%/0.3%)第二层为硬脂西垒,色拉油(1g/2mL)的两层膜保鲜效果最好,能抑制袖珍黄瓜的呼吸作用,阻止可溶性固形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13.
选用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硬脂酸等原料作为涂膜对袖珍黄瓜进行涂膜处理,分别对袖珍黄瓜的失重率、呼吸强度、烂果率、叶绿素含量、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第一层为海藻酸钠瑚胶(1%/0.3%)第二层为硬脂西垒,色拉油(1g/2mL)的两层膜保鲜效果最好,能抑制袖珍黄瓜的呼吸作用,阻止可溶性固形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14.
以‘扁核酸’大枣品种为材料,以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枣果涂膜,5℃冷藏,研究海藻酸钠对冷藏大枣呼吸作用和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海藻酸钠在大枣冷藏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冷藏期内,海藻酸钠涂膜处理可显著降低枣果的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强度,抑制枣果呼吸高峰的出现,其中以2.0%、3.0%、4.0%海藻酸钠处理效果更为显著;海藻酸钠涂膜处理还可显著提高枣果SOD、POD和CAT酶活性,其中以2.0%、3.0%海藻酸钠涂膜处理效果更为显著。综上所述,海藻酸钠涂膜处理能够提高枣果保鲜效果,以2.0%涂膜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制备有机磷农药水体或土壤污染修复剂,对黑曲霉J6有机磷农药降解酶的粗酶液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首先制备黑曲霉J6有机磷农药降解酶的粗酶液,然后分别对海藻酸钠和CaCL2浓度以及固定化时间等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其粗酶液的最佳包埋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其粗酶液最佳固定化条件为:2%海藻酸钠,4% CaCl2,包酶量20%,(其中蛋白含量为0.15 mg/mL),固定化时间4 h,在最佳条件下固定化粗酶液成球较易,比较规则,弹性好,强度较高,并且相对酶活最高。本研究成功地对黑曲霉J6有机磷农药降解酶的粗酶液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出了最佳包埋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火龙果为主要原料,以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可溶性淀粉为黏合剂,制备火龙果果纸,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感官评价确定火龙果纸黏合剂的配方。同时,研究了最适宜的铺料厚度对成型的影响,不同比例甘油作为调味剂对火龙果纸脆性口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合剂的最佳配比为海藻酸钠添加量0.3%,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5%,琼脂添加量0.6%,可溶性淀粉添加量4%,铺料厚度1~3mm,调味剂甘油的最佳添加量0.3%。  相似文献   

17.
增强剂和交联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可溶性淀粉、明胶、琼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4种增强剂和谷氨酰胺转胺酶(TG)、单宁、多聚磷酸钠3种交联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液加入可溶性淀粉、明胶、琼脂和多聚磷酸钠,不能很好地改善膜的性能;加入CMC-Na和TG酶与单宁,能显著的增加膜的抗拉强度,但是,加入单宁的膜为棕黄色,表观效果较差;加入0.15%TG酶,膜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8.
红枣乳酸菌饮料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乳酸菌在枣浆发酵中的生长特性,测定发酵后的pH值和活菌数,选出乳酸菌在枣浆发酵中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纯枣浆进行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驯化,以便适应新的环境;菌种驯化最佳条件为:枣浆含量60%,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6h,接种量6%。将驯化后的菌种和未驯化的菌种接入纯枣浆中,发现驯化菌种的产酸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稳定剂及其复配制剂对雪莲果浑浊汁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单一稳定剂的稳定效果列于前三位的为海藻酸钠、果胶、明胶;该三种稳定剂复合制剂的稳定效果优于单一稳定剂.其中以0.05%海藻酸钠+0.05%果胶+0.04%明胶配制的复合稳定剂对雪莲果浑浊汁的稳定效果最好.在4℃条件下储藏40d的果汁自然分层率为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