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1—2008年猪瘟抗体和猪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8年,对东莞养殖场、猪苗场和屠宰场待宰外来猪开展猪瘟抗体监测,其中养殖场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87.88%、79.44%、79.20%、73.52%、72.30%、67.47%、62.88%和72.20%;2001-2003年猪苗场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68%、1.49%、1.36%,2004—2008年屠宰场待宰外来猪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56.78%、45.94%、27.28%、15.22%和49.87%。同时,2003—2008年,对东莞市养殖场开展猪瘟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8.1%、55.34%、71.88%、63.64%、53.33%和25%。这些检测结果显示,无论是养殖场还是猪苗场、屠宰场待宰外来猪,其猪瘟抗体阳性率均是检测第1年最高,以后逐年下降,养殖场和屠宰场待宰外来猪抗体阳性率2008年回升,且与猪瘟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的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一、目前猪瘟流行和发病的新特点 (一)猪瘟仍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 1.2005年1—8月份李有昌博士等利用美国IDEXX公司生产的猪瘟病毒检测ELISA试剂盒,对河北、天津、北京.辽宁、内蒙古等地10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600多份种公、母猪的血液样品进行检测发现,10个猪场都存在带毒种猪,最高的阳性率达70%,最低的为3%,平均阳性率为20.5%。  相似文献   

3.
上杭某规模化猪场出现产房仔猪和保育仔猪发病,发病率高达50%。通过对送检的6头活体病猪剖检,采集病猪的病料组织进行实验室的PCR诊断及细菌分离,确诊该病例为猪瘟继发猪链球菌病。同时检测该猪场20份母猪血清和发病仔猪的猪瘟抗体和伪狂犬野毒抗体,结果母猪和仔猪的伪征犬野毒抗体都阴性,但母猪的猪瘟抗体合格率只有70%,仔猪只...  相似文献   

4.
调查表明,猪瘟在甘肃省流行猪群中的发病率为29.39%,病死率为43.67%.监测结果表明,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在87%以上,未发病猪群猪瘟病原的检出率为1.52%~ 8.56%,并且从2007年起,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对猪瘟流行现状、监测结果、猪瘟防控重要性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猪瘟流行趋势,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2013-2018年福建省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群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分别采用PCR和ELISA检测方法,对2013-2018年该地区787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320份疑似发病猪群组织样品、3041场次的猪场6766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PRV病原学、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病例猪组织样品PRV...  相似文献   

6.
《兽医导刊》2010,(3):20-20
近年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布鲁氏菌病疫情得以控制,我国却逐年上升。2009年,我国报告布病发病37104人,超过2008年报告数的33.63%。布病发病县数由1999年的127个,增加到2008年的763个,10年间发病县数增加了5倍多。历史上没有或几十年无布病的省份近年也发现了病例。  相似文献   

7.
《动物保健》2010,(3):20-20
近年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布鲁氏菌病疫情得以控制,我国却逐年上升。2009年,我国报告布病发病37104人,超过2008年报告数的33.63%。布病发病县数由1999年的127个,增加到2008年的763个,10年间发病县数增加了5倍多。历史上没有或几十年无布病的省份近年也发现了病例。  相似文献   

8.
某猪场发生一起外购仔猪暴发猪瘟的病例,经调查发现此猪场周边猪场时有猪丹毒病例的发生,猪场老板遂将此次外购的80头体重25~35 kg的仔猪随机等分为A组和B组,对A组免疫猪瘟单苗,对B组免疫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以期对2组猪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免疫后13 d,B组猪只陆续发病,A组猪只正常,经过对B组2头送检发病仔猪的PCR检测,该病例被确诊为猪瘟病毒感染,虽然对B组仔猪进行了猪瘟疫苗的紧急免疫,但是仍未能有效控制死亡。  相似文献   

9.
高邮某养殖户送检发病仔猪一例,视诊无典型症状,周身皮肤只有三处指甲大小的出血斑,剖检后疑似猪瘟。经实验室诊断,对病猪体液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为沙门氏菌,用病猪病变组织进行直接荧光抗体染色实验结果为阳性。最终确诊该病例为慢性猪瘟并发副伤寒。  相似文献   

10.
检测猪瘟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猪肾传代细胞PK-15增殖猪瘟病毒(CSFV)兔化弱毒苗株(HCLV),病毒培养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浓缩后作为包被抗原。经各种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猪瘟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所建立的间接ELISA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分22、28mg/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与猪细小病毒、O型口蹄疫、猪衣原体阳性血清呈阴性反应,与HCV标准阳性血清、免疫猪血清和临床发病猪血清呈明显的阳性反应;与标准阴性血清和临床未感染CSFV的猪血清呈阴性反应;用HI和本EI。ISA方法检测94个猪厂送检血清1455份。其中血清稀释液中不含PEG6000的914份送检血清阳性率为83.7%,与HI符合率为96.6%,HI阳性率略高为85.7%;血清稀释液中含2%PEG6000的541份送检血清阳性率为88.72%,与HI符合率为97.3%,HI阳性率为88.17%。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间接ELISA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优点,可用于临床猪瘟血清抗体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1.
卫秀余  姚龙涛 《猪业科学》2006,23(10):56-57
通过对2598头疑似猪瘟病猪进行实验室检测.其中确诊为猪瘟的有670头。对670头猪瘟病猪眼观病理变化的统计分析显示,猪瘟典型的眼观病理变化比较少见,如淋巴结大理石样或红黑状出血、脾脏梗死和会厌软骨出血点等在猪瘟临床诊断上具有示病意义的眼观病理变化仅在30%~60%的确诊病例中出现。而一些原来并不重视的眼观病理变化如胃浆膜、扁桃体化脓等出现频率在上升,分别达27.6%和81.5%。说明传统的猪瘟临床诊断方法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猪瘟发病特点,必须应用先进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来进行猪瘟的快速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百色市猪瘟免疫效果分析及CSFV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6年~2009年期间利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百色市2 036份猪血清中猪瘟免疫抗体进行监测,并对2009年使用猪瘟细胞苗和猪瘟兔源脾淋苗的免疫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06年~2009年百色市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高于散养户,散养户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规模猪场的抗体水平除2008年略有下降外,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总体上说猪瘟细胞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猪瘟兔源脾淋疫苗,规模猪场的免疫效果优于散养户。此外,用RT-PCR方法对2006年~2009年间百色市发病猪的病料进行CSFV检测,结果发现百色市猪的CSFV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东莞市猪瘟的免疫效果,在2008~2012年,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对采自东莞市32个镇(街),1253个次猪养殖场、334个次屠宰场,共27820份血清进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猪瘟抗体阳性率为73.42%,其中养殖场为78.70%,屠宰场为62.01%,2008~2012年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79%,65.23%,76.27%,82.66%,81.53%。结果表明,在实施强制免疫之后东莞市猪瘟免疫抗体水平逐年上升,在2010年以后达到了猪瘟防制规范要求的免疫合格70%以上的要求,在猪瘟的防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屠宰场猪瘟抗体水平比较低存在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性小点出血,脾梗死。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猪数量的增多,猪瘟的发病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往往继发或混合感染一种或几种某些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疾病。但是与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混合感染的病例却鲜有报道。2013年4月,笔者对某个体养猪户送检的两头病死猪进行了检查,根据临诊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猪瘟与仔猪黄痢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长乐市某猪场发生一起疑似猪瘟的病例.本实验通过对送检仔猪的肝、脾进行美兰、革兰氏染色镜检,其心水、肝液在普通琼脂平板上进行划线培养,结果均为阴性;采集的扁桃体进行冰冻切片荧光染色检测到了猪瘟病毒抗原;对发病仔猪猪群的50份血清进行Dot-ELISA检测,结果仅19份有猪瘟免疫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8%;结合其病史、症状和病理剖解情况,确诊该起病例的发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0年4月份开始,我镇鸭群零星散发一种以头颈肿大、流泪和软脚及拉黄绿色稀粪为临床症状的病例。发病率约为15%~40%,病死率25%~70%,经我站初步诊断为鸭瘟。现将其流行和诊断情况报道如下:1 流行情况自2000年4月份开始,根据初步调查和养鸭户送检的门诊病例资料统计,鸭瘟发病率约占送检病例的1.5%,发病多为半番鸭(肉鸭),次为产蛋鸭和番鸭,发病的鸭龄最小为12~15日龄,但多半为中龄鸭。2 临床症状病鸭表现为流泪、软脚、拉黄绿色粪便,部分病例头颈肿大(但雏鸭缺乏这种症状)。3 剖检病变在送检的数10羽病例中,不论是半…  相似文献   

17.
2010年黑龙江省多个地区暴发猪“高热病”,为明确其病因及流行特征,对来自大庆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绥化市等地区送检的43例病例(70头病死猪),应用病原学、血清学和PCR方法进行诊断,对确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小养殖户或小型猪场发病率较高,发病高峰期集中在9~12月份,发病日龄集中在1~3月龄仔猪(54.16%);病死猪以败血症为主,43例病例中猪链球菌病23例( 53.49%),猪瘟8例(18.60%),副猪嗜血杆菌病8例(18.6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6例(13.95%),圆环病毒病4例(9.30%),混合感染发病率高达58.13%.以上结果表明,猪“高热病”病因复杂多样,防制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1999年下半年至2001年12月份,在夏溪、尧塘、湟里和漕桥等镇15~30kg的架子猪陆续发生了在进食时突发抽搐的疾患,经对其进行的诊断、治疗并结合剖检病变,综合分析确定为神经型猪瘟,共发病485头,经治疗治愈480头.治愈率98.97%。现将发病情况、治疗方案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RT-PCR与兔体交叉试验检测猪瘟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猪瘟RT-PCR诊断方法与兔体交叉试验诊断方法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了猪瘟病毒E2基因保守区的1对引物,建立了猪瘟病毒RT-PCR检测方法,同时应用兔体交叉试验进行对比,对7份临床送检病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二者的符合率为100%,但RT-PCR可大大降低检测所用的时间,更便于猪瘟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本人诊治了一例仔猪猪瘟和猪肺疫混合感染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场饲养育肥猪320头,引入猪苗后未做疫苗强化工作,饲养到猪只体重为50~70千克时开始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