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鲈鱼种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鲈(Perca fluviatilis)隶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鲈科、鲈属(Perca),又称五道黑、五彩斑鱼、赤鲈(图见彩中插2)。广泛分布于欧洲和西伯利亚地区,我国仅在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伦古  相似文献   

2.
河鲈(Perca fkuviatilis Linnaeus)属鲈形目(Perci forms)、鲈亚目(Percoidei)、鲈科(Percidae)、鲈属(Perca),新疆俗称五道黑,是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淡水鱼类,在我国原产于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龙古河流域.60年代末引入到新疆巴州的博斯腾湖,70年代至90年代初,河鲈曾成为博斯腾湖的主要经济鱼类.但由于环境的不断恶化,特别是博斯腾湖引入池沼公鱼以后,对河鲈的繁殖产生抑制作用,河鲈的渔获量急剧下降,其优势种群的地位也被池沼公鱼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正>赤鲈(Perca fluviatilis)又名河鲈、五道黑,属鲈形目、鲈亚目、鲈属、鲈科,广泛分布于欧洲和西伯利亚地区,我国仅在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龙古河流域有自然分布。它具有生长快、适温广、肉质鲜嫩、爽滑少刺、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量较低等特点,是冷温带河、湖名贵鱼类。赤鲈属凶猛肉食性鱼类,野生条件下仔、稚鱼以摇蚊幼虫、浮游动物等为食,成鱼以池沼公鱼、湖拟鲤、银鲫等为食,池  相似文献   

4.
河鲈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鲈(Perca fluviatilis)属鲈形目,鲈科,鲈属,又称五道黑,五彩斑鱼,赤鲈。在我国仅产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水域,是一种名贵的冷温带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河鲈池塘繁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鲈(Perca fluviatilis)广泛分布于欧洲及亚洲北部冷温带,是欧亚北部冷温带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在我国仅产于新疆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是产地的重要捕捞对象,也是有名的食  相似文献   

6.
河鲈(Perca fkuviatilis Linnaeus)又名赤鲈,隶属鲈形目、鲈亚目、鲈科、鲈属,俗称五道黑。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地和西伯利亚地区,我国仅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龙古河流域有自然分布,生活于植物丛生的江河、湖泊中,为冷温带河湖鱼类。该鱼体侧扁,长椭圆形,尾柄较细长;头小,吻钝,口端位,下颌比上颌稍长;两背鳍略分离,胸鳍侧位而较低,腹鳍胸位,尾鳍浅叉形;体色为浅棕褐色,有7—9条黑色横斑,腹部白色,背鳍浅灰黄色,臀鳍、腹鳍及尾鳍为橘黄色。  相似文献   

7.
周粤 《河北渔业》2012,(9):24-25
河鲈(Perca fkuviatilis Linnaeus),因为身上有5条横跨体背的黑色斑带,所以又被称为五道黑,它是欧亚北部冷温带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属冷水性鱼类,在我国新疆的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有自然分布.  相似文献   

8.
河鲈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鲈(PercafkuviatilisLinnaeus)分类地位隶属鲈形目(Perciforms)、鲈亚目(Percoidei)、鲈科(Percidae)、鲈属(Perca),新疆阿勒泰地区俗称五道黑。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地和西伯利亚地区,我国仅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龙古河流域有自然分布。河鲈是产地的重要捕捞对象,也是有名的食用鱼之一,为保护、开发和利用额尔齐斯河流域特有鱼类,2001~2002年,上海水产大学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合作,突破了河鲈人繁技术,并大批量培育生产夏花。一、生物学特性1.食性刚孵出的河鲈仔鱼以浮游动物为食,4~5厘米后以小型…  相似文献   

9.
河鲈(Perca fluvitatilis Linnaeus)属鲈科鱼类,原产于欧洲及亚洲北部冷温带,在我国仅产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河鲈生长适温范围0~30℃,水温在18~24℃之间生长最快。头部、体侧、背鳍、胸鳍呈淡黄色,腹部白色,臀鳍、腹鳍及尾鳍桔黄色,体侧有7~9条黑色条斑,因此地方名也称五道黑、五彩斑鱼。河鲈肉质细嫩,爽滑少刺,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一种名贵的冷温带淡水鱼类,在市场上非常走俏,  相似文献   

10.
黄金鲈与伊犁鲈杂交后代生长性能及杂交鲈性腺发育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雌鱼与伊犁鲈(Perca schrenki)雄鱼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和性腺发育。结果显示:经过690 d的生长比较,杂交鲈体重为(446.94±32.14)g,黄金鲈体重为(314.16±31.20)g,伊犁鲈体重为(446.94±32.14)g;杂交鲈体重增长比黄金鲈快33.91%,二者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杂交鲈体重增长比伊犁鲈低6.24%,杂交鲈与伊犁鲈体重无显著差异。二龄杂交鲈雌、雄性腺系数分别为(10.05±0.05)%和(1.64±0.01)%,显著低于黄金鲈雌、雄性腺系数(13.67±0.05)%和(3.60±0.01)%(P<0.05)。黄金鲈和伊犁鲈的杂交鲈繁殖期比黄金鲈推迟一年。  相似文献   

11.
<正>河鲈(Perca fluviatilis)又名赤鲈、五道黑,它具有生长快、适温广、肉质鲜嫩、爽滑少刺等特点,是冷温带河湖名贵鱼类。由于河鲈属凶猛肉食性鱼类,野生条件下仔、稚鱼以摇蚊幼虫、浮游动物等为食,成鱼以池沼公鱼、湖拟鲤、银鲫等为食;池塘  相似文献   

12.
河鲈属鲈形目,鲈科,鲈属,是欧亚大陆重要的淡水鱼类,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近两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开展了河鲈大规格苗种的池塘培育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试验内容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E H N)是由一种虹彩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感染赤鲈(Perca fluviatilis,俗名河鲈)  相似文献   

14.
中国淡水鲈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前言我国养殖的淡水鲈主要有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宝石鲈Scortum barcoo、梭鲈Lucioperea lucioperca与河鲈Perca fluviatilis等,它们均为鲈形目鱼类,目前以大口黑鲈的养殖区域最多、养殖规模最大。大口黑鲈俗称加州鲈,隶属鲈形目、鲈亚目、太阳鱼科、黑鲈属,自然分布于北美洲美国中部、东部至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流域,是北美最重要的游钓鱼类之一。大口黑鲈为广温性鱼类,具有生长快、易起捕、肉质鲜美及无肌间刺等优点而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台湾地区从国外引进大口黑鲈,1983年人工繁殖获成功,并引入广东省,在广东省顺德市首先开始养殖。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通过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雌鱼与伊犁鲈(Perca schrenki)雄鱼进行杂交,以期加快鲈鱼的生长速度,推迟其性成熟和提高上市规格.为减少饲养环境条件和人为管理差异造成生长试验误差,研究采用试验鱼同池混养的方法进行生长比较.在气提泵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经690 d的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鲈体重增长比黄金鲈快33.91%;杂交鲈的性腺发育被推迟或性腺发育不良;黄金鲈和杂交鲈的成活率分别为87.50%和82.08%,二者在成活率上无显著差异(P=0.29).杂交鲈适宜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生长,杂交优势较为显著,可以取代黄金鲈进行集约化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6.
美国黄鱼(Perca flavesens)又称美国金虎斑鱼、丝绸鲈等,主要分布于美国东部各大淡水湖泊.美国黄鱼因全身金黄色而得名,鱼体沿侧分布有墨绿色条状花纹,形态高雅又美丽,肉质富有弹性,肌肉蒜瓣状显著,且润滑甘甜,并无土腥的异味,肌肉间无刺,属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17.
以赤眼鳟为主的梭鲈饵料鱼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梭鲈(Sander lucioperca)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鲈科(percidae)、梭吻鲈属(Sander),是鲈科重要经济鱼类。梭鲈原分布于欧洲中部,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水域及其相连的湖泊中。梭鲈适温广(0~33℃)、耐盐碱、生长快、肉质鲜美,无肌间刺,抗病性强,在欧洲素有"淡水王子"之美誉,已被国际公认为最具养殖潜力的鲈形目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8.
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属鲈形目,鲈科,梭鲈属。梭鲈在我国自然分布于新疆伊犁河水系和额尔齐斯河水系。梭鲈是鲈科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从分子水平澄清我国仿石鲈科(Haemulidae)鱼类分类争议, 研究测定分析了仿石鲈科及其相关科属共 66 种鱼类的线粒体 DNA 细胞色素 b (Cyt b)部分序列, 结合 AFLP 标记信息, 共同探讨仿石鲈科及相关争议科属系统分类关系。结果表明, 在 Cyt b 基因上, 66 种鱼类一致序列为 729 bp, 编码 243 个氨基酸; AFLP 图谱中, 6 对引物组合共得到 669 条清晰条带, 多态性条带 669 条, 多态性比率 100%。基于 Cyt b 基因利用最大似然法与 AFLP 标记基于 UPGMA 聚类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大致相同, 进化树上, (1)仿石鲈科鱼类主要形成石鲈亚科(Haemulinae)与胡椒鲷亚科(Plectorhynchinae)两大分支, 石鲈属(Pomadasys)、仿石鲈属(Haemulon)、异孔石鲈属(Anisotremus)等 7 个属聚为石鲈亚科分支, 胡椒鲷属(Plectorhinchus)、少棘胡椒鲷属(Diagramma)与矶鲈属(Parapristipoma) 3 个属聚为胡椒鲷亚科分支。(2)髭鲷属(Hapalogenys)与眶棘鲈属(Scolopsis)没有与仿石鲈科聚在一起, 髭鲷属独自形成一支, 眶棘鲈属与金线鱼科(Nemipteridae)聚为一支。(3)鯻科(Teraponidae)的种类也没有与仿石鲈科鱼类相聚, 鯻科与舵鱼科(Kyphosidae)、石鲷科(Oplegnathidae)存在更近的亲缘关系。对于仿石鲈科及相关科属的分类争议, 研究支持仿石鲈科分为石鲈亚科与胡椒鲷亚科两个亚科, 以及鯻科、眶棘鲈属、髭鲷属不应该归为仿石鲈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正>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属鲈形目(perciformes)、花鲈属(Lateoladrax),又称鲈鱼或日本真鲈,俗名青寨、寨花、鲈子鱼、板鲈、白花鲈、海鲈、七星鲈、日本真鲈、青鲈等。花鲈的生长不仅与种群有关,而且与环境和遗传特性有关,不同地方种群的生长速度不一样。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北方种群花鲈生长速度大于南方种群生长速度,但抗高温性状南方种群比北方种群优势明显。为此,我们从青岛引进北方花鲈苗种和从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