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犊季节和胎次对荷斯坦牛部分繁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和胎次对荷斯坦牛部分繁殖指标的影响,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利用海丰奶牛场引进的澳系荷斯坦牛的繁殖指标数据,分析了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对部分繁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产犊季节对产后第一次发情泌乳天数、配种指数、产后受孕天数以及产犊间隔等繁殖指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胎次对发情泌乳天数、产后受孕天数以及产犊间隔等繁殖指标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本研究中,秋季产犊的奶牛繁殖指标最佳.此外,头胎产犊奶牛的繁殖性能在各胎次中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荷斯坦牛繁殖管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荷斯坦牛一个体尺新性状——肛阴距离(Anogenital Distance,AGD)的遗传参数及其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研究测定了江苏省某奶牛场1 836头荷斯坦牛的AGD、十字部高、尻长、尻宽及腰角宽共5个体尺性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模型分析AGD影响因素及AGD对繁殖性状的影响,结合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AGD对首次和前2次配种受胎率的影响,运用DMU软件中AI-REML模块,借助EM算法并配合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AGD等体尺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显示:荷斯坦牛AGD呈正态分布,平均值为119.61±11.56 mm;不同胎次和泌乳阶段对荷斯坦泌乳牛AGD均有显著影响,其中1胎牛AGD显著高于其他胎次,泌乳早期奶牛AGD显著高于其他泌乳阶段;AGD对首次配种受胎率有显著影响,AGD最短组(90.33~117.08 mm)奶牛的首次配种受胎率显著低于最长组(129.71~152.45 mm);AGD、十字部高、尻长、尻宽、腰角宽的遗传力分别为0.19±0.07、0.59±0.14、0.36±0.11、0.19±0.08、0.31±0.10,AGD与十字部高、尻长和尻宽的遗传相...  相似文献   

3.
荷斯坦牛的繁殖性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河南地区4个大型奶牛场荷斯坦牛繁殖记录进行了统计,综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牧场、产后首次配种时间、胎次和季节对荷斯坦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荷斯坦牛的平均初产月龄为26.2月,产犊间隔为438d,情期受胎率为45.2%,流产率为3.4%,死胎率为10.5%。(2)不同牧场对荷斯坦牛初产月龄、产犊间隔、情期受胎率、流产率和死胎率的影响差异很大。(3)产后51~60d首次配种奶牛情期受胎率最高(85.7%),产后161~170d首次配种奶牛情期受胎率最低(30.7%)。(4)胎次对流产率和死胎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着胎次的增加,产犊间隔逐渐减少,以产第5胎的产犊间隔最小,但与产第6胎产犊间隔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它胎次间产犊间隔均差异极显著(P0.01)。(5)夏季荷斯坦牛情期受胎率最低(29.9%),死胎率最高(14.3%);春季情期受胎率最高(52.8%),死胎率最低(2.6%)。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以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奶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2480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产犊季节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的数据,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显著影响305天脂肪产量(0.01P0.05),春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长(358±10d),而冬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短(299±18d),春季与夏季产犊奶牛的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秋季、冬季产犊奶牛(P0.05),夏季产犊奶牛305d脂肪产量最高。[结论]综合各产犊季节样本量及相应泌乳性能,认为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最适宜产犊季节为夏末秋初,此时泌乳性能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引进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繁殖与生产管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江苏某发酵床养殖奶牛场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该牛场2018年4 560头次荷斯坦牛DHI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不同胎次、产犊季节、采样月份、泌乳阶段等因素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SCS)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胎次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产犊季节、采样月份和泌乳阶段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SCS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经产奶牛日产奶量显著高于初产奶牛(P﹤0.05);产犊季节为秋季时日产奶量最高,冬季时SCS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在8月份的日产奶量最低,而SCS最高;日产奶量随泌乳阶段增加而降低,SCS随泌乳阶段的增加而升高。综上所述,胎次、产犊季节、采样月份和泌乳阶段均是影响发酵床养殖环境下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影响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胎次、产犊年度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省某大型牧场于2009—2016年产犊且泌乳天数为240~400 d的14 837个完整泌乳期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以泌乳期总产奶量和泌乳天数为自变量,利用线性模型对305 d校正产奶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胎次、产犊年度、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有显著影响;经产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初产奶牛;春冬季产犊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夏秋季节;305 d产奶量与泌乳天数、脂肪产量、蛋白产量与泌乳期总产奶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极显著负相关。根据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利用线性模型Y_(305)=P×1.045-D×0.262可以很好地预测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  相似文献   

7.
酮病是奶牛围产期常发生的主要营养代谢病,奶牛酮病给奶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探讨奶牛酮病对奶牛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以黑龙江省两个集约化和规范化大型奶牛场为试验场,选择产后7~28 d的泌乳荷斯坦奶牛97头,分为酮病组(47头)和健康对照组(50头),记录奶牛的年龄、体况、胎次及泌乳量等基本信息,检测血浆中β-羟基丁酸(BHBA)含量,并应用奶牛场阿菲金软件信息系统统计奶牛泌乳早期泌乳性能及繁殖性能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酮病组奶牛与健康对照组奶牛比较泌乳周期显著增加,泌乳量显著降低(P0.05),干奶期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酮病组奶牛与健康对照组奶牛相比,配种次数、配种天数和产犊间隔显著增加(P0.05),初配天数和首次发情天数差异不显著(P0.05);酮病与真胃变位、胎衣不下、前胃弛缓、蹄病、乳房炎虽有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奶牛患酮病时泌乳量显著降低,泌乳周期延长,同时配种次数、配种天数、产犊间隔的延长更不利于奶牛业的发展,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青海高原地区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青海高原地区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情况、发病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青海省互助县部分地区母牛分娩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为5.32%;不同地区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不同,威远镇地区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最高;荷斯坦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牛(P0.01);舍饲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极显著高于放牧牛(P0.01);胎次越多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越高;6、7、8月份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最高;产双胎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极显著高于产单胎牛(P0.01);异常分娩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极显著高于正常分娩牛(P0.01);胎儿性别对胎衣不下的影响不大(P0.05)。说明母牛胎衣不下与其品种、饲养方式、胎次、分娩季节、异常分娩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分析近交及环境因素对中国荷斯坦奶牛初配日龄(产后首配天数)、初次配妊日龄(产后配妊天数)、配妊次数等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山东省某牧场3 18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10 925条繁殖记录,通过SAS8.2软件中GLM过程,应用固定模型对青年牛及经产牛繁殖性能进行最小二乘分析及Duncan's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近交对青年牛配妊次数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初配日龄、初次配妊日龄的影响不显著(P0.05);出生季节、配种年度、配种季节、与配公牛等环境因素对青年牛繁殖性能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近交对经产牛产后配妊天数、配妊次数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产后首配天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胎次、产犊季节、配种年度、配种员、产奶水平、与配公牛等环境因素对经产牛繁殖性能均有显著(P0.05),极显著(P0.01)影响。通过制定合理的选配方案,避免近交,并结合牧场饲养管理,可有效提高奶牛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改善奶牛繁殖性能。[方法]研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省某奶牛场2017—2019年20 589条产犊记录进行分析,探究不同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及是否产双犊和是否使用性控冻精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影响。[结果]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是否产双犊以及不同犊牛性别和是否使用性控冻精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1胎母牛的妊娠期最短,2胎母牛的妊娠期最长;秋季产犊的母牛妊娠期最长,夏季产犊的母牛妊娠期最短;母牛的妊娠期越长,犊牛初生重越大;产双胎的荷斯坦牛妊娠期极显著小于产单胎的荷斯坦牛(P0.01);采用性控冻精的奶牛妊娠期极显著小于非性控冻精配种的奶牛(P0.01)。[结论]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是否产双犊和是否使用性控冻精均是影响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重要因素,该结果为荷斯坦牛繁殖性能和牧场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服荷斯坦奶牛近交系数不断增高带来的适应性下降、繁殖力低和利用年限少等问题,试验以引进的三个品种乳肉兼用牛(即纯种西门塔尔、蒙贝利亚和弗莱威赫牛)为父本,与中国荷斯坦牛进行杂交,研究杂交一代在繁殖性能和产奶性能方面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蒙贝利亚杂交一代与中国荷斯坦牛的妊娠期长度差异极显著(P0.01)。弗莱威赫杂交一代的胎次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蒙贝利亚杂交一代的配种次数和空怀天数对305 d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蒙贝利亚杂交一代与中国荷斯坦奶牛间总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综合各繁殖性状和对305 d产奶量的影响因素,蒙贝利亚杂交一代的繁殖性状优于其他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12.
娟珊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荷斯坦牛和娟珊牛作为目前分布广泛的主要奶牛品种,其泌乳性能各有优势。为了比较二者泌乳性能的差异,收集了江苏某大型牧场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共25489条DHI记录,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娟珊牛与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娟珊牛与荷斯坦牛泌乳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娟珊牛乳脂率和蛋白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而荷斯坦牛产奶量相关性状(日产奶量、校正奶量、高峰奶量、305天奶量以及成年当量)极显著高于娟珊牛(P0.01)。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娟珊牛和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比较结果总体上也符合上述趋势,但头胎娟珊牛校正奶量极显著高于头胎荷斯坦牛(P0.01),三胎娟珊牛的高峰日极显著大于荷斯坦牛(P0.01)。该结果表明娟珊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荷斯坦牛干奶期体况评分(Dry milk Body Condition Score,DBCS)对初乳中IgG(Immunoglobulin G)浓度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江苏地区某大型牛场2017—2019年荷斯坦牛DBCS及初乳IgG浓度和犊牛生长性能数据共10846条,利用SPSS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荷斯坦牛胎次、在胎天数和产犊季节对DBCS的影响,同时分析胎次和DBCS的交互作用对初乳中IgG浓度和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胎次、产犊季节、在胎天数对荷斯坦牛DBCS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4胎牛DBCS显著高于其他胎次,5胎牛DBCS显著低于其他胎次;荷斯坦牛在冬季产犊时DBCS最高(3.48),在春季产犊时DBCS最低(3.13);在胎天数为281~300 d时,DBCS显著高于其他天数,在胎天数为271~280 d时,DBCS显著低于在胎天数为260~270 d和281~300 d的奶牛;荷斯坦牛DBCS对初乳IgG浓度、犊牛出生重、断奶日龄、平均日增重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胎次和DBCS二因素互作分析表明:胎次与DBCS的互作对2胎和3胎母牛所产犊牛的...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产后1~7 d)体细胞数(SCC)的群体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与其他乳成分之间的关系。以2018年7、8月产犊的64头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收集测定母牛产后1~7 d每次挤奶样品中的SCC、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分析泌乳天数、胎次、样品采集时间和牧场因素对泌乳早期体细胞评分(SCS)的影响,并分析泌乳早期SCS与其他乳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产后1~7 d SCC均值为670.02×103个/mL,泌乳早期SCC随泌乳天数的增加逐渐下降;泌乳天数、胎次、样品采集时间和牧场均对泌乳早期SCS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早期SCC与乳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5.
旨在分析不同因素和SMG9基因拷贝数变异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奶牛繁殖性能和探究SMG9基因拷贝数功能提供参考。收集河南某牛场200头已孕奶牛的配种次数、产犊后首次配种天数和空怀天数等繁殖性状数据,统计父亲、年龄、胎次、配种员和配种季节等因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法鉴定每头牛SMG9基因的拷贝数类型。通过一般线性模型将SMG9基因的拷贝数类型与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并分析不同因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父亲、年龄、胎次、配种季节和SMG9拷贝数变异会显著影响该奶牛群体的繁殖性状(P<0.05)。其中:1胎牛配种次数显著高于2胎牛,秋季配种次数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P<0.05),冬季产犊后首次配种天数高于秋季(P=0.064),1胎的空怀天数显著高于2胎(P<0.05)。SMG9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与配种次数和空怀天数显著相关(P<0.05),多拷贝型个体繁殖性能优于正常型和缺失型。研究结果可为牛繁殖性能提升提供参考,并提示SMG9基因的拷贝数可作为奶牛繁殖性能选育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6.
旨在深入了解西荷杂交牛繁育体系的效果,本研究以某存栏4 393头泌乳牛的规模化牛场为研究对象,通过SAS9.2GLM和Mixed过程,应用固定模型和混合模型对法系西荷杂种牛、德系西荷杂种牛、自繁荷斯坦牛以及进口澳系荷斯坦牛4个群体的8个重要经济性状进行最小二乘分析和Bonferroni t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泌乳性能方面,法系西荷牛的日产奶量和校正奶量显著高于澳系荷斯坦牛(P0.05),且其乳脂率、乳蛋白率均为最高。各群体间体细胞评分和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繁殖性能方面,法系西荷青年牛首次配种日龄显著低于自繁荷斯坦牛和澳系荷斯坦牛(P0.05),且杂种牛产后恢复周期较短。澳系荷斯坦青年牛的配妊次数显著低于自繁荷斯坦牛(P0.05)。法系西荷成年母牛的空怀天数比自繁和澳系荷斯坦牛分别少了38.43和20.93d;在生长性状方面,除体深外,其余性状杂种牛均高于自繁荷斯坦牛,且法系西荷牛与自繁荷斯坦牛的胸围差异显著(P0.05);在热应激相关指标方面,杂种牛上午直肠温度低于荷斯坦牛,其中德系西荷牛与澳系荷斯坦牛差异显著(P0.05),但各品种的下午直肠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杂种牛的体况评分均显著高于自繁荷斯坦牛(P0.05),但各品种之间性情评分与步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德系西荷牛的肋部皮褶厚度显著大于其他品种(P0.05)。综合分析,初步表明西荷杂种一代牛的综合性能优于纯种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奶牛肛阴距离(Anogenital Distance,AGD)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产犊难易性和胎衣不下率的关系,并初步估计其遗传参数,本研究测定了2个规模化奶牛场595头荷斯坦牛泌乳母牛的AGD及其他常规体尺性状。利用SAS 9.2软件CORR、REG、GLM和LOGISTIC过程分别分析了AGD与其他体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AGD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产犊难易性和胎衣不下率的影响;利用DMU软件的DMUAI模块对AGD进行了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荷斯坦牛泌乳母牛AGD的均值为11.87±1.31 cm;AGD与奶牛胸围、体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胎次效应对AGD影响显著,随着胎次升高,AGD呈上升趋势;AGD对奶牛产犊难易性和胎衣不下发生率无显著影响,但存在随AGD的增大,难产率逐渐下降,胎衣不下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AGD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遗传力为0.31±0.14,与产犊难易性和胎衣不下率均存在高度遗传相关,近似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03、-0.93±0.02。综上,本研究通过对奶牛AGD影响因素及遗传参数估计,为该性状的遗传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表明了通...  相似文献   

18.
产奶量差是奶牛个体同一胎次前后2个泌乳月产奶量的差值,可准确反映产奶量变化情况。为探究影响荷斯坦牛产奶量差的因素,本研究收集整理了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2015-2018年55 193头次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胎次、测定年度、产犊季节、泌乳月4个因素对荷斯坦牛产奶量差的影响。结果显示:胎次、测定年度、产犊季节、泌乳月及其交互作用对产奶量和产奶量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不同胎次、测定年度和产犊季节的荷斯坦牛总产奶量在第2个泌乳月增加最快,产奶量差为8.79kg;头胎第6泌乳月、二胎第7泌乳月和三胎及以上第6泌乳月产奶量下降最大,产奶量差分别为-2.86kg、-4.59kg和-6.13kg;2015-2018年4个测定年度中,第10、第6、第7、第6泌乳月产奶量降低最大,产奶量差分别为-2.26kg、-4.98kg、-4.44kg和-3.56kg;春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4泌乳月、夏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12泌乳月、秋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9泌乳月、冬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6或第7泌乳月产奶量下降最大,产奶量差分别是-4.34kg、-4.71kg、-5.36kg和-5.40kg。此外,产奶量差与泌乳持续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产犊间隔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泌乳天数、高峰奶、乳脂率、蛋白率、305d产奶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产奶量差作为衡量奶牛产奶量变化的指标之一,可为牧场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旨在比较荷斯坦牛和娟姗牛泌乳性能的差异.[方法]收集了江苏某奶牛场2020年1—12月间共896条DHI记录,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不同测定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荷斯坦牛和娟姗牛泌乳性能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测定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和娟姗牛泌乳性能有极显著影响.不同测定季节、...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中国荷斯坦牛不同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繁殖性能变化规律,试验利用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提供的1~5胎共2 154个胎次分娩的中国荷斯坦母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胎次对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妊娠期、产犊间隔、干奶天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受胎情期数、妊娠期和干奶天数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