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对虾血淋巴液中的凝集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饱和硫酸铵盐析、S-200-HR凝胶层析、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从中国对虾(fPenaeus chinensis)血淋巴液中分离出1种凝集素,通过SDS-PAGE测定,该凝集素由2个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80000、75000;此凝集素能凝集牛、马、鼠、兔、鸡、羊和人A、B、O型红细胞,其凝集活性不被D-甘露糖、D-果糖、D-乳糖、乙酰半乳糖、神经氨酸、D-葡萄糖、D-半乳糖和  相似文献   

2.
鲤血清转铁蛋白纯化及其与铁离子的结合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及制备性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获得含有鲤(Cyprinuscarpio)血清转铁蛋白(Tf)的PAG条带,同时除去SDS及考马斯亮蓝,分离纯化了转铁蛋白,并做铁离子结合试验及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转铁蛋白结合铁离子后的特异吸收峰为467nm,说明,去SDS后转铁蛋白仍有很强的铁离子结合能力,用普通SDS-PAGE法测得鲤血清Tf分子量约为74000Dal  相似文献   

3.
应用Dot_ELISA技术检测草鱼出血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斑点免疫吸附ELISA(Dot-ELISA)快速检测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的方法以及对提纯病毒、染毒细胞内病毒和病鱼组织的检测结果,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与SPA-CoA和常规ELISA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结果表明,Dot-ELISA检出GCHV的最低含量为3pg,该灵敏度比SPA-CoA和常规ELISA法分别提高10倍和20倍,而且快速易行,是目前检测GCHV最为有效的方法,并可在草鱼出血病临床诊断和病毒疫苗质量鉴定等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角叉菜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经磷酸盐缓冲液抽提,20%~75%硫酸铵分级沉淀,牛甲状腺球蛋白-Sepharose4B亲和层析,可以从红藻角叉菜中纯化出角叉菜凝集素(COL),在PAGE上显示单一蛋白染色带,在等电聚焦电泳上显示单一蛋白染色带,其PI为8.30,纯化后的COL的最大此外吸收峰在285nm,用SephadexG-200分子筛层析测得其分子量为4252。该凝集素可以凝集  相似文献   

5.
用酶联免疫吸附受体法检测鱼类生长激素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松林 《水产学报》1995,19(3):217-224
根据激素一受体反应的原理,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放射受体测定法(RRA)的优点,应用我们纯化的A昌鱼生长激素(gcGH)和大鳞大马哈鱼生长激素(sGH)及其特异抗体,采用鱼类肝细胞膜受体制剂,首次建立了测定鱼类GH生物活性的酶联免疫吸附受体测定法(ELISA-RA)。此法检测草鱼GH的灵敏度达0.063 ̄0.125ug/ml,检测大马哈鱼GH与草鱼肝膜受体结合的灵敏度达0.25ug  相似文献   

6.
欧洲鳗血清免疫球蛋白纯化及部分特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天龙 《水产学报》2001,25(1):52-57
采用饱和硫酸铵分步盐析法结合柱层析提取,纯化欧洲鳗血清免疫球蛋白(Ig) ,实验证实欧洲鳗Ig主要分布在硫酸铵饱和度30%-50%的区间内,Sephacry1-S200进一步提纯的Ig主要存在于第一个蛋白峰,而Sepharose-4B柱层析提纯的Ig则存在于第二个蛋白峰,DEAE-52脑子交换柱层析可进一步纯化Sepharose-4B柱层析的产物,ELISA和Western-blot分别证实上述提取物具有抗体的免疫学活性,SDS-PAEG分析纯化的Ig,显示了洲鳗Ig重链约为68kD,轻链约为26kD.  相似文献   

7.
邵健忠 《水产学报》2001,25(1):38-42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等方法,在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in,PHA)诱导的草鱼血清中检测到一种干扰素,理化和生物学性质鉴定表明,它不同于病秀导的α/β-干扰素,表现在对56℃,pH2和0.1%SDS敏感,其活性不能被α/β-干扰素抗体所中和,其诱生剂为非病毒性质的有丝分裂原,诱生作用受波酯(PMA)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调节,这些特性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中报道的γ干扰素相符,表明是一种γ样性质的干扰素,草鱼γ样干扰素的体内诱导受环境温度,诱导时间,PHA剂量等因素的影响,25℃或30℃水温诱导的干扰素活性明显高于15℃或8℃,高剂量(每尾0.5-0.8mg)PHA诱导的干扰素活性明显太于低剂量(每尾0.1-0.3mg),且达到活性高峰所需要的时间短,为3d,而低剂量为5d,PMA和IL-2能促进草鱼γ样干扰素的诱生。  相似文献   

8.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草鱼稚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刘玮 《水产学报》1995,19(4):362-365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草鱼稚鱼生长的影响刘玮,徐萍,任本根,龚纲明(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南昌330029)关键词草鱼,鱼饲料,必采脂肪酸EFFECTSOFDIETSCONTAININGDIFFERENTLIPIDSONGROWTHOFJUVENIL...  相似文献   

9.
草鱼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为民 《水产学报》1995,19(3):263-267
草鱼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日变化DAILYVARIATIONSOFSERUMGROWTHHORMONELEVELSINGRASSCARP¥ZhangWeiminandLinHaoran(BiologyDepartmeatofZhongshanUniver...  相似文献   

10.
渔业经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SURJECT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FISHERYECONOMICS吴万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WuWanfu(ChineseAcademyofFisher,Scienece...  相似文献   

11.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草鱼出血病病毒854株基因组由11个分段的核酸片段组成,总分子量约为14.46×10~6道尔顿。其中最大片段的分子量约为2.45×10~6道尔顿;最小片段的分子量约为0.38×10~6道尔顿。其基因组核酸片段电泳图谱具有病毒株的特异性.核酸酶敏感性试验表明该病毒的核酸为RNA。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鲤、鲢、鳙、草鱼亲鱼消化道消化酶的种类;用比色法及滴定法分别测其消化酶相对活性。结果表明:鲤、鲢、鳙、草鱼4种鱼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与食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蛋白酶活性依次为鲤〉鲢〉鳙〉草鱼;淀粉酶活性依次为草鱼〉鲤〉鳙〉鲢。脂肪酶活性与食性的关系不明显。四种鱼消化酶的表达与消化...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防治草鱼出血病的效果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人工的鲫鱼干扰素防治草鱼出血病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人工诱导的鲫鱼干扰素确能有效防治草鱼出血病,腹腔注射和药浴浸泡两种匀有一定效果。在病毒感染前使用干扰素处理的效果好于在病毒感染后使用干扰素处理。多次使用干扰素处理的效果好于一次性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研究了正常草鱼和患细菌性败血症草鱼的肝脏、肾脏、心脏、鳃及血清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患病草鱼和正常草鱼的LDH同工酶带有明显差异.其酶谱变化具有组织、器官的特异性。LDH同工酶可以作为草鱼患细菌性败血症的生理、病理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并优化草鱼鳃蛋白质组双向电泳的技术体系,实验将草鱼鳃经裂解处理后,通过固相p H梯度胶条进行一向等电聚焦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进行蛋白分离,对不同的裂解液配方、蛋白纯化方法、IPG胶条的分离范围、上样量和染色方法等进行了探索和优化,并应用lmage Master 2D Platinum 7.0软件对电泳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裂解液中添加DTT来取代Tris和TBP、选择分离范围为pH4-7的IPG胶条和150μg的主动水化上样,电泳结束后对凝胶进行硝酸银染色,获得了覆盖范围广、低背景、高分辨率、适合差异蛋白分析的双向电泳参考图谱。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鲤、鲢、鳙、草鱼亲鱼消化道消化酶的种类;用比色法及滴定法分别测其消化酶相对活性。结果表明:鲤、鲢、鳙、草鱼4种鱼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与食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蛋白酶活性依次为鲤〉鲢〉鳙〉草鱼;淀粉酶活性依次为草鱼〉鲤〉鳙〉鲢。脂肪酶活性与食性的关系不明显。四种鱼消化酶的表达与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特征相一致,消化道前2/5部位(G1、G2)的消化酶活性最高,是无胃鱼消化道的主要消化场所。消化道中央部位(G3)的消化酶活性次之,能将未消化完全的食糜进一步消化,而消化道后段(G4、G5)消化酶活性最低。可见,消化酶活性及消化功能呈递减形式,食物在消化道中随着消化、吸收,逐渐排出体外。本研究为鲤、鲢、草鱼、鳙4种鱼的营养生理学、高效饲料配比的研制及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超高压对草鱼肌肉超微结构与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月新 《水产学报》1996,20(4):343-347
研究了等静超高压对草鱼肌肉超微结构与质构特性的影响,并与猪肌肉用对照。结果表明:1.加压处理的草鱼肌肉,其超微结构中出现较明显的变化,如肌原纤维中A带和I带的细丝均被破坏,粗丝相互聚集,出现间隙,Z线变粗,不连续,H带和M线消失等,但肌原纤维的外形仍保持完整。2加压处理的草鱼肌肉,其外观无显著变化,色泽稍白,略有汁液流出,但质构特性与处理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Ngr1(nogo-66 receptor)是在哺乳类上发现的一种神经元受体,可调节轴突的可塑性并抑制损伤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再生,最新研究还发现它是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ammalian reovirus)的神经受体。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可引发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出血病导致高死亡率,开展GCRV受体相关研究可有助于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该研究在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PSF)中克隆到草鱼ngr1 c DNA序列(下文简称为gcngr1),发现其与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神经受体基因Ngr1有相似的结构序列;采用q RT-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PSF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受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感染后gcngr1 m RNA的表达量显著上升,与病毒的增殖趋势基本一致;病毒经病毒抗体孵育后再感染PSF细胞,细胞中病毒的增殖水平下降,gcngr1m RNA的表达量也显著下降。该研究结果提示gcngr1与病毒的感染相关,为进一步分析gcngr1是否为GCRV神经元受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体外表达黑头软口鲦上皮瘤细胞(EPC)I型干扰素(IFN-1),本实验通过RTPCR从EPC中扩增ifn-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IFN-1,并转化到感受态细胞Transetta(DE3),体外纯化后检测其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ifn-1编码区大小为552 bp,编码184个氨基酸,与草鱼干扰素1(CiIFN1)亲缘关系最近。通过SDS-PAGE分析,重组表达质粒pET-32a-IFN-1在宿主菌中可明显表达约35 ku的融合蛋白条带,且部分呈可溶性表达,进而通过亲和纯化可溶性重组IFN-1(rIFN-1),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效价较高的抗IFN-1多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细胞内源性的IFN-1。定量PCR显示rIFN-1与EPC细胞孵育可以诱导抗病毒蛋白Mx1的表达,并抑制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引起的细胞病变(CPE)及SVCV的复制,表明rIFN-1具有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