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比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与活疫苗免疫鸡法氏囊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中的病毒载量及免疫效果,本研究采用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BX株活疫苗免疫1日龄SPF鸡,于免疫后7d、14d、21d、28d、35d、42d采用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ELISA方法及中和试验检测免疫鸡法氏囊和PBMC中IBDV载量和免疫鸡血清中IBDV抗体滴度,并攻毒,计算两种疫苗的保护率。结果显示,活疫苗免疫7d时IBDV在法氏囊和PBMC中的载量均比其它时间点的高,在14d时到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两种疫苗刺激产生的IBDV抗体滴度随免疫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在免疫后7d攻毒两种疫苗的保护率均为0,其它时间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0%。本研究结果表明,IBD免疫复合物疫苗与活疫苗免疫后病毒在鸡体内开始大量复制的时间并不相同,但免疫效果基本相同。本实验为IBD免疫复合物疫苗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和BX株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中等母源抗体水平京红雏鸡,同时免疫1日龄SPF雏鸡作对照,免疫后第9天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第28天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后第9天,免疫复合物疫苗组SPF雏鸡和京红雏鸡法氏囊均正常,BX株活疫苗组SPF雏鸡法氏囊出现了萎缩病变;免疫后第28天,对照SPF雏鸡和京红雏鸡的免疫复合物疫苗组、BX活疫苗组IBDV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2log2、8.5log2和 7.2log2、4.4log2,攻毒保护率均为100%。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1日龄中等水平母源抗体雏鸡效果很好,能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攻毒保护率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三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免疫效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用3种不同亚型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毒株制备单价、双价及三价活疫苗。将3种苗分别免疫10-14日龄的SPF鸡,于免疫后1-4周内用法氏囊标准强毒株攻击;攻毒后第3d、14d观察法氏囊病理变化并测定法氏囊重/体重比值;同时检测免疫鸡血清中和抗体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双价及三价活疫苗有明显高的攻毒保护率;血清中和抗体产生早,抗体水平高。  相似文献   

4.
将鸡传染性法代囊病病毒(IBDV)BX株抗原和IBDV高免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初步制备了无菌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分别含有32、8、4、0.5及0.125单位IBDV中和抗体),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及BX株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雏鸡,免疫后9 d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28 d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后9 d,复合物疫苗1~3免疫组鸡法氏囊正常,复合物疫苗4、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分别有2/10、4/10和5/10的试验鸡法氏囊出现了病变;免疫后28 d,复合物疫苗1~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IBDV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8.34log2、9.60log2、9.21log2、7.88log2、9.50log2和9.12log2,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0%、100%、100%、80%、90%和80%。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2、3(分别含8、4单位IBDV中和抗体)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的雏鸡效果最好,攻毒保护率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SPF雏鸡,免疫后9d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14、21、28d对各组鸡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21d及28d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表明,免疫后9d免疫复合物疫苗组鸡法囊正常,活疫苗组鸡法氏囊全部明显萎缩;免疫后14、21、28d,免疫复合物疫苗组鸡IBDV中和抗体分别为2.9±0.99、8.1±0.88和10.6±1.78,活疫苗组IBDV中和抗体分别为3.3±1.14、8.3±1.16和9.2±1.23,免疫后21d及28d疫苗免疫组均100%保护。试验证明免疫复合物疫苗比活疫苗更为安全,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SPF雏鸡产生比活苗更高的IBDV中和抗体,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用A、B、C、D 4种商品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免疫SPF鸡,进行攻毒试验以评估不同疫苗的免疫效果。10日龄SPF鸡分组后分别用A、B、C、D 4种商品化法氏囊病活疫苗按1羽份/只剂量接种免疫,21日龄时用1000 LD50剂量的法氏囊超强毒株(GD0104)进行攻毒,各组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100%、85%、100%、100%;35日龄时用1000 LD50剂量的法氏囊超强毒株(GD0104)进行攻毒,各组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100%、75%、95%、100%。免疫后抗体检测显示,抗体滴度水平D>A>C>B,抗体转阳速度A>D>C>B,免疫应激作用A、D>B、C。综合考虑疫苗免疫攻毒后各项指标的变化,A、D疫苗免疫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活疫苗,可以有效地为SPF鸡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MB43活疫苗免疫效果及对鸡法氏囊组织操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MB43活疫苗免疫后鸡的囊体比、新城疫血凝抑制(ND-HI)抗体效价及IBD AGP效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含有IBD高母抗试验鸡在17日龄免疫MB43活疫苗后,囊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对正常免疫的ND-HI抗体效价无影响;试验鸡16天后IBD AGP阳性率为100%;21天攻毒保护率100%。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活疫苗与鸡痘活疫苗通过颈部皮下注射途径,同时接种1日龄出雏鸡,检测2种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将2种活疫苗同时免疫SPF雏鸡,免疫后21天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和鸡痘强毒进行攻毒,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攻毒保护情况。结果表明: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14天内观察所有鸡的精神、食欲和生长发育均正常;剖检所有试验鸡脏器均未见异常,说明2种活疫苗联合免疫SPF雏鸡后是安全的。效力检验结果显示:免疫后21天,分别用鸡痘强毒和法氏囊强毒进行免疫鸡和对照鸡攻毒,鸡痘部分:攻毒后,对照鸡均发痘,免疫鸡无不良反应,未引起全身痘,获得10/10保护;法氏囊部分:攻毒对照鸡法氏囊病变10/10,免疫鸡法氏囊无病变。研究表明2种活疫苗联合免疫雏鸡后,可同时抵御IBDV强毒与鸡痘强毒株的攻击,保护效果良好。结论:IBD与鸡痘活疫苗联合免疫,对雏鸡安全,免疫保护效果好,避免多次免疫对雏鸡带来的应激反应,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黄芪多糖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黄芪多糖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阐述,该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发挥对机体的免疫作用,通过多层次共同发挥作用,既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又能通过特异性免疫功能,对正常及非正常机体都发挥着免疫作用,可更广泛的应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相似文献   

12.
研究脑炎原虫病兔外周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变化,采集20只病兔和12只对照兔的淋巴结、脾脏和圆小囊,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剖检,病理切片的HE染色、吉姆萨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病兔淋巴结内的淋巴小结数量增多,生发中心明显,髓索增粗,副皮质区增宽。脾脏的脾小结增多,变大,具有明显的生发中心,边缘区明显增宽,动脉周围淋巴鞘明显变大,聚集大量淋巴细胞。圆小囊的淋巴小结增大,数量增多,生发中心明显,淋巴小结周围弥散大量淋巴细胞。通过α-ANAE和sABC染色,在淋巴结、脾脏和圆小囊中均可检出大量T细胞、巨噬细胞和IgG阳性细胞。据此认为患脑炎原虫病时,病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增强,但以细胞免疫反应更强。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是一种诱生性糖蛋白,有抗病毒、抗肿瘤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当畜禽感染病毒时,干扰素是最先发挥作用的抵抗分子.干扰素参与早期黏膜免疫并通过产生一系列与免疫调节相关的细胞因子来活化机体的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使机体处于抗病毒状态.干扰素因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流行性病毒病防治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本文从不同...  相似文献   

14.
佐剂在改进免疫应答、提高免疫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佐剂可以改变正常的免疫机能,吸引大量的巨噬细胞以吞噬抗原:改变抗原的构型,使抗原物质降解并加强其免疫原性;延长抗原在组织内的储存时间,使抗原缓慢降解和缓释,并发挥免疫细胞间协同作用。就几种常用的疫苗佐剂及DNA疫苗佐剂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营养不仅是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物质基础,而且对于维持机体免疫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免疫应激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本文阐述了营养对畜禽免疫应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D3是一种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剂,主要表现为对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胸腺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细胞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维生素D3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抗体、淋巴因子、补体和单核因子等功能紧密相关。但关于维生素D3对家禽免疫细胞、免疫因子调节的研究甚少。本文就维生素D3的免疫功能及其对家禽T淋巴细胞、抗原呈递细胞(APC)和免疫因子调节的研究现状和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昆虫是一类蕴藏着大量高质量蛋白的生物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和应用潜力。论文从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免疫器官三个方面综述了一些常见的昆虫蛋白,如蚕蛹蛋白、蝇蛆蛋白、黄粉虫蛋白等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昆虫蛋白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由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极易发生点突变、基因缺失、插入及重组,导致病毒不断产生变异,新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不断出现,使得实际生产中免疫接种失败的现象不断发生。而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免疫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它的免疫反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黏膜免疫,这些免疫反应相互作用、互相补充,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机体针对该病毒感染的免疫基础、分子基础和其激发的多种免疫反应等角度阐述了该病毒感染机体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以抗广西株伊氏锥虫和抗南京株伊氏锥虫免疫血清分别与广西株伊氏锥虫和南京株伊氏锥虫进行体外中和作用,然后接种小鼠。结果经株特异性免疫血清作用的锥虫大部分失去了对小鼠的感染力,而经非株特异性免疫血清作用的锥虫仍然可使小鼠发病死亡。说明两株伊氏锥虫间具有完全不同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研究证明,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进而预防与治疗多种疾病。就中药复方对免疫器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并提出将传统中医药理论及经验与现代医药学理论相结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挖掘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已成为当前非常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