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水温(18±0.5)℃、盐度27‰的环境下,研究了重金属Hg~(2+)、Cu~(2+)、Cd~(2+)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Hg~(2+)对渤海卤虫无节幼体24h、48h的LC50分别为201.01mg/L和0.05mg/L,安全浓度分别为2.01mg/L和0.000 5mg/L;Cu~(2+)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24h、48h的LC50分别为197.17mg/L和7.50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97mg/L和0.08 mg/L;Cd~(2+)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24h、48h的LC50分别为331.30mg/L和8.13mg/L,安全浓度分别为3.31mg/L和0.08mg/L。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Hg~(2+)Cu~(2+)Cd~(2+),但Cu~(2+)与Cd~(2+)的毒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Cu~(2+)、Zn~(2+)、Cd~(2+)对厚颌鲂幼鱼的联合致毒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n2+、Cd2+对厚颌鲂(M 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Cd2+、Zn2+,其中Cu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54 mg/L、0.38 mg/L、0.27 mg/L、0.23 mg/L;Cd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32 mg/L、8.34 mg/L、6.36 mg/L、4.44 mg/L;Zn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1.95 mg/L、17.56 mg/L、15.33 mg/L、14.62 mg/L。Cu2+、Cd2+、Zn2+对厚颌鲂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6 mg/L、0.849 mg/L、3.372 mg/L。Cu2+、Cd2+、Zn2+两两共存时对厚颌鲂幼鱼96 h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三疣梭子蟹幼体的发育,其半致死质量浓度以及安全质量浓度呈上升趋势。三疣梭子蟹Ⅰ期溞状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095 mg/L和0.008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18 mg/L;三疣梭子蟹Ⅱ期溞状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19 mg/L和0.01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38 mg/L;三疣梭子蟹Ⅳ期溞状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85 mg/L和0.047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43 mg/L;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85mg/L和0.05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52 mg/L。  相似文献   

4.
张萍  乔振国 《海洋渔业》2002,24(2):68-69
采用静水试验法,用PVP-碘对南美白对虾无节幼体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VP-碘对南美白对虾无节幼体的24h及40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737mg/L及6.512mg/L,其安全浓度为0.65mg/L。  相似文献   

5.
敌百虫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成曙  朱玲 《水利渔业》2007,27(6):90-91
采用实验室小型水族箱,每组设1个空白对照、2个平行组,研究敌百虫对中华绒螯蟹不同生长期幼体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Ⅱ期蚤状幼体(Z2)24 h和48 h LC50分别为0.0052和0.0045 mg/L,安全浓度为0.00101 mg/L;Ⅲ期蚤状幼体(Z3)24 h和48 h LC50分别为0.0061和0.0051 mg/L,安全浓度为0.00262 mg/L;Ⅳ期蚤状幼体(Z4)24 h和48 h LC50分别为0.0053和0.0039 mg/L,安全浓度为0.00063mg/L;大眼幼体(M)24 h和48 h LC50分别为0.0104和0.0087 mg/L,安全浓度为0.00202 mg/L。  相似文献   

6.
臭氧对不同发育时期中国对虾的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淇  李健  宫小明 《齐鲁渔业》2003,20(9):18-19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臭氧对不同发育时期中国对虾的毒性。结果表明,臭氧对中国对虾受精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和仔虾的无显著毒性浓度(24小时)分别为0.80mg/L、0.08mg/L、0.48mg/L、0.87mg/L和1.36mg/L;不同发育时期中国对虾对臭氧的耐受能力为: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受精卵<仔虾。建议采用0.2mg/L左右浓度的臭氧对海水进行消毒处理,经充分曝气后再应用于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对丰产鲫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连云港市市售经济水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以丰产鲫[Carassius auratus of Penze(♀)×Cypri-nus acutidorsalis(♂)]为实验动物,应用高氯酸-硝酸消化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重金属Cu2+、cd2+、Zn2+对丰产鲫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及其安全浓度.结果表明,Cu2+、Cd2+对丰产鲫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及安全浓度分别为0.1597、0.0774、0.0515、0.0393 mg/L和9.704、7.781、6.648、5.756 mg/L及0.004和0.58 mg/L.Zn2+对丰产鲫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32.793、26.596、21.254、17.234 mg/L,安全浓度为1.72 mg/L.对丰产鲫的毒性大小顺序为:Cu2+>Cd2+>Zn2+.Cu2+对鲫为剧毒,Cd2+为中毒,Zn2+为低毒.cu2+对丰产鲫的致死毒件最大,其对Cu2+的耐受性较低,而对Cs2+和Zn2+的耐受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胚胎和幼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胚胎和幼体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胚胎24h和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4.150、50.433mg/L,安全浓度为9.3513mg/L。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幼体的24h、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5343、0.4897mg/L,安全浓度为0.1234mg/L。虎斑乌贼在胚胎期与幼体期对高锰酸钾的敏感性强度为:幼体期〉胚胎期。  相似文献   

9.
Cu2+和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Cu2+和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体重0 0142~0 0308 g)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对Cu2+、Cd2+均会产生较强的毒性效应,其对Cu2+、Cd2+的耐受性随接触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Cu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 h、48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854 mg/L、10.595 mg/L;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 h、48 h、72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315 mg/L、1.371 mg/L和0.414 mg/L.Cu2+、Cd2+对其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375 mg/L、0.027 mg/L,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3.8倍和 5.5倍,表明克氏原螯虾具有较强耐受Cu2+和Cd2+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Cu2+和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体重0.0142~0.0308g)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对Cu2+、Cd2+均会产生较强的毒性效应,其对Cu2+、Cd2+的耐受性随接触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Cu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h、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854mg/L、10.595mg/L;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h、48h、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315mg/L、1.371mg/L和0.414mg/L。Cu2+、Cd2+对其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375mg/L、0.027mg/L,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3.8倍和5.5倍,表明克氏原螯虾具有较强耐受Cu2+和Cd2+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室温适宜、食物充分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采用目前国内外通用的鱼类毒性试验方法,进行重铬酸钾(K_2Cr_2O_7)对中国对虾仔虾的急性致毒实验以及铬与铜锌锰之间关系的研究。测定了铬(Cr)对中国对虾仔虾的半致死浓度(LC_(50)),并确定了铬与铜、锌、锰之间的拮抗关系。从而,为补充我国“渔业水质标准”和评价水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4种渔药对昆明裂腹鱼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水温(16.5±0.5)℃、pH(7.70±0.25)条件下,高锰酸钾、三氯异氰尿酸、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敌百虫4种常用渔药对昆明裂腹鱼(Schizothorax grahami)鱼苗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种药物中三氯异氰尿酸的24 h、48 h、96 h半致死浓度最低,分别为1.586、1.423、1.173 mg/L,敌百虫的最高,为473、407、302 mg/L。4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高锰酸钾0.536 mg/L,三氯异氰尿酸0.347 1 mg/L,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5 mg/L,敌百虫90.41 mg/L。结果表明:4种药物中,三氯异氰尿酸、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和敌百虫可在生产中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 h的毒性,并计算出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32±0.099)mg/L、(0.112±0.022)mg/L、(0.074±0.005)mg/L、(0.063±0.005)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12 mg/L...  相似文献   

14.
4种常用渔药对鲢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硫酸铜、福尔马林、高锰酸钾和敌百虫4种渔药对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种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硫酸铜的24 h LC50为7.71 mg/L,48 h LC50为6.11 mg/L,安全浓度为1.15 mg/L;福尔马林的24 hLC50为48.17 mg/L,48 h LC50为36.25 mg/L,安全浓度为6.16 mg/L;高锰酸钾的24 h LC50为3.87 mg/L,48 hLC50为2.75 mg/L,安全浓度为1.74 mg/L;敌百虫的24 h LC50为11.96 mg/L,48 h LC50为9.39 mg/L,安全浓度为0.42 mg/L。结果表明,敌百虫可安全使用,硫酸铜和福尔马林需慎用,高锰酸钾不适宜在鲢鱼种的防病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似刺鳊鮈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温条件下,用静水生物测试法,分别用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似刺鳊鮈幼鱼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似刺鳊鮈幼鱼24h的LC50值分别为0.6148mg/L和1.5987mg/L;48h的LC50值分别为0.5517mg/L和1.1637mg/L;72h的LC50值分别为0.4950mg/L和0.9906mg/L;96h的LC50值分别为0.4698mg/L和0.9828mg/L。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似刺鳊鮈幼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4698mg/L和0.09828mg/L。似刺鳊鮈幼鱼对硫酸铜和高锰酸钾的耐受力:高锰酸钾>硫酸铜。似刺鳊鮈人工养殖疾病防治过程中,硫酸铜和高锰酸钾消毒药液须慎用。  相似文献   

16.
陈宇锋 《福建水产》2016,(2):126-131
为了研究两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日本囊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半静态换水补药方法研究了氰戊菊酯和醚菊酯对平均体重(10.6±2.5)g日本囊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18.2±0.3)℃时,氰戊菊酯对日本囊对虾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96 h LC50分别为1.52、0.810、0.520、0.310μg·L-1,安全浓度为0.069 0μg·L-1;醚菊酯对日本囊对虾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96 h LC50分别为1.88、1.30、0.940、0.760μg·L-1,安全浓度为0.190μg·L-1。两种农药均属于极高毒药物,对日本囊对虾的毒性大小为:氰戊菊酯醚菊酯。因此在作为清塘药物进行清塘时需特别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7.
在溶氧(7.0±0.3)mg/L,水温(18±1)℃,pH 7.8±0.1条件下,采用国家标准半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 firmispinatus Wu et Wu)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分别为4.57、2.74、8.00和54.69 mg/L,48 h半致死浓度(48 h LC50)分别为4.13、2.35、7.34和47.03 mg/L;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3.37、1.92、4.76和40.44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1.01、0.52、1.85和10.43 mg/L。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实验数据表明,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微毒,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和敌百虫对其中毒。  相似文献   

18.
溴氰菊酯对日本对虾的急性毒性及积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态换水补药的方法,开展溴氰菊酯对日本对虾的急性毒性及积累试验,并且记录下不同溴氰菊酯浓度下日本对虾的中毒症状。通过试验获得溴氰菊酯对日本对虾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0.00090mg/L、0.00050mg/L、0.00019mg/L、0.00012mg/L,96h安全质量浓度为0.046μg/L。通过药物积累试验表明在试验期间内,水体中溴氰菊酯浓度与受试生物体内溴氰菊酯的积累量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刺激隐核虫病是双斑东方鲀养殖生产中的主要致死性寄生虫病,为安全、有效地防治刺激隐核虫病,开展了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及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效果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幼鱼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7.94、7.12、5.32、4.44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为1.72 mg/L。刺激隐核虫病治疗试验结果表明,1.0、1.5 mg/L的硫酸铜质量浓度对病鱼治疗有效,药浴后刺激隐核虫虫体活力下降,第3 d部分虫体解体或脱落,药浴5 d治愈;0.5 mg/L硫酸铜对病鱼治疗效果不佳,病情继续发展,第8 d病鱼死亡。临床上建议使用硫酸铜质量浓度1.0 mg/L治疗双斑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本研究对其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及其纤毛虫病治疗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