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正近年来,江苏省盱眙县肉鸭养殖发展迅猛,番鸭已成为主要的肉鸭养殖品种。采用网上平养是番鸭养殖的特点,但是饲养过程中,由于鸭的消化道比较短,粪便中有机物含量高,含水量大,网上养殖的限制使粪便无法及时清理。鸭粪中的有机质变质发臭,孳生病菌,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极易引发肉鸭呼吸道、消化道、免疫系统损伤,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疾病。发展肉鸭(番鸭)发酵床网上养殖,可以减少养殖粪污对环境的影  相似文献   

2.
番鸭养殖业近年来在盱眙县发展较快,尤其是广东温氏集团到盱眙县投资以后,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迅猛,目前已有养户165户,其中发酵床网上养殖43户,普通网上养殖122户,年出栏肉鸭220万羽。番鸭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基于鸭排泄物管理而发展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发酵床网上平养较普通网上平养,肉鸭成活率提高了0.33个百分点,料肉比降低了5.66%。研究并推广这一技术,能进一步提高番鸭生产规模和生产性能,减轻番鸭养殖业给农村生活环境带来的压力,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养鸭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肉鸭养殖的快速发展和养殖污染整治力度的加大,肉鸭养殖主要改为网床发酵床模式。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网床发酵床鸭舍的设计构造和一种自行式垫料自动翻耙机,取消了轨道式电动垫料自动翻耙机所需的轨道,极大地降低了网床发酵床的建设成本。新式垫料翻耙机质优价廉,两者配合很好地解决了网下发酵床有效翻耙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发酵床养鸭和传统地面养鸭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樱桃谷肉鸭为对象,比较传统水泥地面养殖和发酵床养殖下圈舍环境、出栏重、料肉比、患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和死亡率及血清IgG等指标差异。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式相比,发酵床模式生长期和育肥期的圈舍温度升高,氨气浓度降低,血清IgG水平升高;同时,发酵床模式下肉鸭存活率高于传统模式,患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和死亡率降低,出栏体重、每日平均采食量及料重比没有明显区别。由此可见,发酵床养殖模式显著改善鸭舍环境,提高了肉鸭免疫功能,降低了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家禽集约化生产的需求,对肉鸭笼养设施进行了合理化的改进设计,在整体结构上融合发酵床养殖和网床养殖的技术优势,构建上笼下床新型养殖模式,合理布局鸭舍结构,解决了发酵床养殖翻耙时易使家禽受惊产生应激反应,以及高床养殖易使粪污堆积不能充分降解,产生异味等问题;细节设计上,在设备中添加了饮污分流槽,减少了肉鸭饮水时的漏水对发酵床的影响,解决了传统发酵床养殖的技术缺陷;针对肉鸭嘴部的生理结构以及平铲的进食方式,对料桶料槽进行改良设计;根据鸭蹼与笼底接触面大的特点,在笼底材质上采用塑料笼底的形式,以减少肉鸭腿患的产生。模式设计对肉鸭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系统研究不同季节(春、夏、秋、冬)与养殖密度条件下(2.7、3.6、4.4只/m2)发酵床养殖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较传统的水养模式,不同季节发酵床养鸭均可显著改善肉鸭的成活率、出栏重和饲料报酬(P0.05);夏季肉鸭成活率、出栏重与采食量均为最低,秋季肉鸭成活率、出栏重与总料重比为最优;不同饲养密度条件下,发酵床养鸭较传统水养均可显著提高肉鸭成活率和料重比(P0.05),且肉鸭生产性能随着养殖密度的降低而提高。结论:不同季节和饲养密度条件下,发酵床养殖均可改善肉鸭部分生产性能,肉鸭生产性能随饲养密度降低而改善。  相似文献   

7.
李国 《山东家禽》2010,(6):19-21
发酵床养禽法适应于平养的肉鸡、肉鸭和育雏育成的蛋鸡、蛋鸭。立体蛋鸡笼养可以通过人工机械翻耙的方式进行养殖。发酵床上禽只的管理与垫料维护是发酵床养禽成功的关键,发挥发酵床的优势,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发酵床对舍内环境质量和肉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究发酵床结合网床架养模式对舍内环境质量和肉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同批次30日龄番鸭6 000只,随机等份放入发酵床平养、网床架养和发酵床网养3种鸭舍。每隔10d分别在08:00、14:00和20:00时检测舍内有害气体、粉尘、气载内毒素和细菌浓度以及鸭生产性能。结果显示,鸭36、46、56和66日龄时,发酵床网养舍内NH_3、内毒素、总菌、大肠杆菌和"沙门+志贺"氏菌浓度显著低于发酵床平养(P0.05)或网床架养(P0.05),56日龄时的PM10浓度低于发酵床平养(P0.05);08:00、14:00和20:00时,发酵床网养舍内NH_3、总菌、大肠杆菌和"沙门+志贺"氏菌浓度显著低于发酵床平养(P0.05)或网床架养(P0.05),14:00时的内毒素以及20:00时的CO_2和内毒素浓度低于发酵床平养(P0.05)。发酵床网养番鸭的日增重高于发酵床平养(P0.05),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P0.05)均高于网床架养和发酵床平养。结果表明,发酵床网上养鸭模式比单纯的发酵床平养或网床架养模式能更好地改善舍内空气环境质量以及提高番鸭健康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研发肉鹅舍内养殖新技术,避免传统水禽生产造成的公共水体污染问题,研究开展了肉鹅的发酵床网上养殖试验,并与地面发酵床平养在舍内环境因子、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期为70 d。结果显示:随着肉鹅生长,舍内空气质量逐渐下降;同一采样时间点,气载活菌数、空气脂多糖浓度以及粉尘含量,发酵床网养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地面发酵床平养(P0.05或P0.01)。出栏时,发酵床网上养殖鹅群死亡率为4.13%、体重变异系数为10.67%,分别低于地面发酵床平养的6.16%和13.57%,且前者净利润率高出发酵床平养9.47个百分点。研究表明:在较低的饲养密度下,发酵床网上养殖模式能提供更好的养殖环境,可成为肉鹅旱养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发酵床养鸭技术就是借助鸭舍内铺设的有益菌垫料,通过有益菌的分解,发酵鸭粪便中的有机物质,消除氨气等臭味,改善了鸭舍环境。发酵床养殖是将传统的生态养殖理念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当前养殖污染压力大、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形势下,推行发酵床养殖,有着积极意义。发酵床养殖最先应用于猪,以后逐步应用于鸡、鸭等,当前肉鸭的发酵床养殖在莒县已大面积推广。根据笔者掌握的技术结合实际生产,将技术做如下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23日龄断奶、体重接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90头,以常规水泥地面饲养方式为对照,研究了发酵床饲养方式对猪舍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饲养方式猪舍温度显著高于常规水泥地面饲养方式(P<0.05),猪舍空气中PM10浓度显著低于常规水泥地饲养方式(P<0.05),氨气和H2S浓度极显著低于常规水泥地饲养方式(P<0.01)。说明发酵床饲养方式能改善猪舍内环境。  相似文献   

12.
发酵床模式饲养肉鸭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发酵床养鸭效果,选取1980只肉鸭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30只肉鸡,试验组使用发酵床饲养,对照组采用网架饲养.考察不同饲养模式对肉鸭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和网架饲养方式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器官指数各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发酵床组略占优势.发酵床组和网架组的囊肿率差异极显著,发酵床组比网架组低60.52%.发酵床的应用不会降低肉鸭的生产性能且改善鸭的外观,并具有降低发病率的作用,可以达到节省劳动力,并达到少排放且少污染环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了夏季发酵床养殖方式对鸡舍环境的影响。选取50日龄体重相近的仔鸡2700只,按性别随机分为3组,进行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发酵床试验组鸡舍内的氨气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发酵床试验组鸡舍内空气中漂浮的肠道致病菌和志贺氏菌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分析认为,发酵床养殖方式可以为鸡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达到健康养殖目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对猪舍环境、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两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对照组为传统的水泥地面猪舍养殖模式,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10%杆菌肽锌20mg/kg与10%硫酸粘杆菌素20mg/kg;试验组为发酵床猪舍养殖,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0.1%日本酵素。测试指标为猪舍温度、相对湿度、悬浮颗粒浓度、氨气浓度、猪料肉比、平均日增重及血清IgAI、gM、IgG浓度。试验时间106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猪舍温度(P<0.05),极显著降低了猪舍氨气和悬浮颗粒浓度(P<0.01),对猪舍相对湿度无显著影响;试验组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血清IgAI、gG浓度(P<0.05),对血清IgM浓度无显著影响。试验表明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可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与免疫性能,优于水泥地面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5.
畜禽养殖的规模化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使用复合益生菌处理猪粪可明显减少臭气的产生,甚至有淡香味。在高架床养猪中使用微生态发酵床处理猪粪的试验表明,微生态发酵床具有快速分解猪粪,改善猪舍环境的作用。上层氨气浓度为0ppm,下层平均氨气浓度为5.9ppm,可在20~66℃下正常运转,猪的出栏率达到98.3%  相似文献   

16.
两种发酵床养殖模式饲养肉鸭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肉鸭采用地面平养发酵床和网床发酵床模式与传统地面平养(垫稻壳或麦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发酵床饲养比传统地面平养每只肉鸭可增加利润0.5元左右,饲料消耗降低6.13%,每只药物成本降低0.1~0.2元.每批次节约用水500 m3,肉鸭养殖污染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肉鸭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基于鸭排泄物管理而发展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形成并推广适合农户实施的肉鸭发酵床养殖的综合配套技术,以减轻肉鸭养殖业给农村生活环境带来的压力,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养鸭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江苏全省多年的肉鸭发酵床养殖实践与研究,从肉鸭发酵床养殖品种与养殖场地的选择、发酵床鸭舍的设计与建造、发酵床的制作与管理等方面构建了肉鸭发酵床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8.
冬季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猪舍环境及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对猪舍环境、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两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对照组为传统的水泥地面猪舍养殖模式,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10%杆菌肽锌20mg/kg与10%硫酸粘杆茵素20mg/kg;试验组为发酵床猪舍养殖,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O.1%日本酵素.测试指标为猪舍温度、相对湿度、悬浮颗粒浓度、氨气浓度、猪料肉比、平均日增重及血清IgA、IgM、IgG浓度.试验时间106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猪舍温度(P<0.05),极显著降低了猪舍氨气和悬浮颗粒浓度(P<0.01),对猪舍相对湿度无显著影响;试验组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血清IgA、IgG浓度(P<0.05),对血清IgM浓度无显著影响.试验表明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可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与免疫性能,优于水泥地面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9.
发酵床养猪的研究现况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酵床是基于畜禽粪便排放与环境污染控制的一种健康的养殖方式,它为猪提供翻拱和嬉戏场所,符合动物福利和低碳减排的要求,实现了无污染、"零"排放的目的,改善了猪的福利,提高了生产性能,降低了养殖成本,减少了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和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作者从发酵床的提出、发酵原理、发酵床在养猪中的应用及其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肉鸭发酵床养殖技术的核心在于控制肉鸭的粪便排放,避免粪便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新时期生态养殖模式之一。从鸭舍的建造、肉鸭品种的选择和饲养以及发酵床的制作和管理等方面探讨了肉鸭发酵床养殖模式,旨在提高肉鸭养殖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