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利用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沙门氏-志贺氏属琼脂培养基(SS)、科玛嘉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Reveal沙门氏菌检测试剂盒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不同动物的粪便样本进行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分离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恩诺沙星、安普霉素和氟苯尼考等17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数据采用Whonet5.4软件统计以比较不同来源沙门氏菌的分离率和耐药谱型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动物来源沙门氏菌的分离率和耐药谱型差异较大,其中牦牛源沙门氏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最低,禽源和犬源沙门氏菌的分离率差别不大,但耐药谱型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方法,对比不同种类培养基对食品中沙门氏菌定量检验结果的差异,参考国家权威部门提供的乳粉中沙门氏菌标准物质定值实施方案及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的要求对3份沙门氏菌标准物质样品进行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结果显示,使用XLD培养基和沙门显色培养基,在没有其他干扰菌的情况下,均可对沙门氏菌进行有效的计数。  相似文献   

3.
随机抽查百色市2009—2012年468份饲料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测,通过预增菌、选择性增菌和分离培养鉴定,检出阳性样品7份,阳性率1.5%。其中猪浓缩饲料样品检出5份,鸡配合饲料样品检出1份,自配大鸡混合饲料检出1份。检测发现猪浓缩饲料检出的几率较高,鸭、鱼、兔配合料未检出阳性样品,饲料中沙门氏菌污染主要来源于添加的动物蛋白质原料,添加动物蛋白质原料比例越高,检出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4.
许柯  劳华均  李如松  孙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33-11834
[目的]探讨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TMVibrio)对创伤弧菌的检测效果。[方法]通过CHROMagarTMVibrio、梅里埃弧菌显色培养基(ChromID Vibro)与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TCBS)琼脂培养基之间进行比对,采用阳性菌株直接平板计数和人工污染样品的方法,对CHROMagarTMVibrio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CHROMagarTMVibrio平板上创伤弧菌为绿色圆形直径约2~3 mm的光滑菌落(培养24 h后)。CHROMagarTMVibrio平板在特异性上优于另2种平板,在灵敏度上跟ChromIDVibro相近,但大大优于TCBS平板。当样品中大约有3.0 cfu/ml浓度的目标菌时,经过选择性增菌培养,3种平板均可以检出。[结论]CHROMagarTMVibrio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能提高创伤弧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全自动荧光酶免疫分析仪(mini VIDAS)进行初筛,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复筛,再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 2 Compact)进行阳性菌株的生化性状鉴定。经过30 h增菌之后,VIDAS可在45 min之内检测结果,阳性菌株经显色培养基分离与纯化后根据VITEK检测结果和血清学凝集试验的结果判定是否属于沙门氏菌。采用联用法与国标法对参考菌株、395种食品和水产品进行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果表明,联用法快捷、有效,能在最短60h内检测结果,适用于食品和水产品沙门氏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种薯肉色甘薯对亚硒酸盐的吸收累积效应,为探索安全高效的富硒甘薯生产技术和促进广西富硒甘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橘黄色薯肉的桂薯10号和紫色薯肉的桂紫薯1号为试验材料,测定盆栽土壤中不同浓度(0、0.20、0.40和0.80 mg/kg)亚硒酸盐处理[分别设为Se 0(对照)、Se 0.2、Se 0.4和Se 0.8处理]甘薯植株的农艺性状、薯块产量和品质,分析亚硒酸盐在不同薯肉色甘薯品种各器官中的累积和分配规律。【结果】施用0.20和0.40 mg/kg亚硒酸盐均可显著提高甘薯的单株鲜薯产量(P0.05,下同);施用不同浓度亚硒酸盐对同种薯肉色甘薯植株的蔓长、分枝数和单株结薯数及薯块的可溶性糖、蛋白和胡萝卜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Se 0.2、Se 0.4和Se 0.8处理桂紫薯1号的原花青素含量均低于对照,其中Se 0.8处理显著低于对照23.08%;根、茎、薯块和叶片的硒含量在植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均高于对照;2种薯肉色甘薯各器官的硒累积量和分配率排序均为薯块根叶茎;薯块中的硒形态均为有机硒,未检测到四价硒和六价硒,其中,硒代胱氨酸含量占有机态硒含量的比例明显高于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桂薯10号薯块的硒代胱氨酸含量占有机硒含量的比例随着外源亚硒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而桂紫薯1号薯块的硒代胱氨酸含量占有机硒含量的比例随着外源亚硒酸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桂薯10号和桂紫薯1号中的硒均为有机态的硒代胱氨酸和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其中硒代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在土壤中施用0.20和0.40 mg/kg亚硒酸盐甘薯薯块的产量较高,施用0.80 mg/kg亚硒酸盐桂薯10号薯块的硒代胱氨酸含量占有机态硒含量的比例高于桂紫薯1号,生产实践中可根据甘薯品种特性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硒。  相似文献   

7.
光合细菌还原亚硒酸盐为红色单质硒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5):543-547
山西大学光合细菌研究室保藏的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strain N)(N菌株)能够把高毒性的亚硒酸盐还原成为红色单质硒。通过单因子试验,对影响N菌株还原亚硒酸钠的因素(亚硒酸钠添加量、菌种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 H值、培养时间)进行了分析,旨在优化N菌株还原亚硒酸盐的最佳条件并确定最佳转化率。结果显示,对转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亚硒酸钠添加量培养时间培养基初始p H值菌种接种量;N菌株还原亚硒酸盐得到红色单质硒的最适条件为:亚硒酸钠添加量2.0 mmol/L、培养时间8 d、培养基初始p H值7.0和接种量15%,优化后转化率达到91.36%。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流产马驹组织进行马流产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以分离株制备凝集抗原,旨在建立一种敏感、特异、操作简便和高通量的微量凝集方法,实现对马流产沙门氏菌抗体进行快速检测。【方法】 利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对流产的马驹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对紫色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鉴定;提取细菌全基因组,利用16S rRNA 进行 PCR扩增和测序鉴定,并对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型鉴定,对病因进行综合诊断。利用分离获得的阳性菌株进行灭活后作为凝集抗原,以马流产沙门氏菌标准阳性血清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微量凝集试验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了验证。与国家行业标准中的试管凝集试验方法进行对比,同时利用微量凝集对华北和西北各3个地方的共151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随机选取30份样品,利用微量凝集和试管凝集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流产马驹组织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上划线结果,均可以获得大量紫色目标菌落;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16S rRNA测序证实分离株为沙门氏菌属,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17株菌均符合马流产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但相比上世纪强毒株马流产沙门氏菌C77-1,均不能发酵鼠李糖;血清型鉴定证实分离株均为马流产沙门氏菌,将分离的17株马流产沙门氏菌分别命名为E.S-1—17。因此证实马匹流产均为马流产沙门氏菌感染所致。利用甲醛对E.S-1菌株进行了灭活处理,成功制备了马流产沙门氏菌凝集抗原,并建立了一种快速敏感的微量凝集检测方法,其中优化了最佳反应凝集抗原浓度为4亿/mL。其敏感性比试管凝集高1个滴度,其特异性与其他常见马传染病病原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利用微量凝集方法,对华北3个疫情区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8.6%、42.9%和27.3%,西北3个无疫情区阳性率均为0%。此外,利用两种方法对相同的30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微量凝集和试管凝集方法阳性份数分别为10份和3份,阳性率分别为33.3%和10%。与试管凝集相比,微量凝集诊断敏感性为100%,诊断特异性为74.1%,总体符合率为76.7%。【结论】 分离鉴定获得了17株马流产沙门氏菌,建立了马流产沙门氏菌微量凝集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简便、快速、高通量,可以广泛应用于马属动物中马流产沙门氏菌抗体的检测,是该病诊断及疫苗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流产马驹组织进行马流产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以分离株制备凝集抗原,旨在建立一种敏感、特异、操作简便和高通量的微量凝集方法,实现对马流产沙门氏菌抗体进行快速检测。【方法】利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对流产的马驹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对紫色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鉴定;提取细菌全基因组,利用16S rR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鉴定,并对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型鉴定,对病因进行综合诊断。利用分离获得的阳性菌株进行灭活后作为凝集抗原,以马流产沙门氏菌标准阳性血清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微量凝集试验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了验证。与国家行业标准中的试管凝集试验方法进行对比,同时利用微量凝集对华北和西北各3个地方的共151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随机选取30份样品,利用微量凝集和试管凝集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流产马驹组织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上划线结果,均可以获得大量紫色目标菌落;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16S rRNA测序证实分离株为沙门氏菌属,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17株菌均符合马流产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但相比上世纪强毒株马流产沙门氏菌C77-1,均不能发酵鼠李糖;血清型鉴定证实分离株均为马流产沙门氏菌,将分离的17株马流产沙门氏菌分别命名为E.S-1—17。因此证实马匹流产均为马流产沙门氏菌感染所致。利用甲醛对E.S-1菌株进行了灭活处理,成功制备了马流产沙门氏菌凝集抗原,并建立了一种快速敏感的微量凝集检测方法,其中优化了最佳反应凝集抗原浓度为4亿/mL。其敏感性比试管凝集高1个滴度,其特异性与其他常见马传染病病原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利用微量凝集方法,对华北3个疫情区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8.6%、42.9%和27.3%,西北3个无疫情区阳性率均为0%。此外,利用两种方法对相同的30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微量凝集和试管凝集方法阳性份数分别为10份和3份,阳性率分别为33.3%和10%。与试管凝集相比,微量凝集诊断敏感性为100%,诊断特异性为74.1%,总体符合率为76.7%。【结论】分离鉴定获得了17株马流产沙门氏菌,建立了马流产沙门氏菌微量凝集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简便、快速、高通量,可以广泛应用于马属动物中马流产沙门氏菌抗体的检测,是该病诊断及疫苗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样品按照GB4789系列标准进行增菌后,提取致病菌核酸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检测虾酱中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显示:5种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大肠杆菌O157检测结果阴性,符合率100%,在副溶血性弧菌中有假阳性出现。环介导等温法检测虾酱时应考虑有干扰导致假阳性出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宠物食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沙门氏菌吸附和侵袭上皮细胞表面蛋白inv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沙门氏菌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7 CFU/反应(25μl/反应)。应用该方法检测人工污染宠物食品,样品经18 h增菌后,结果均为阳性。[结论]该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宠物食品中的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ebank提供的沙门氏菌invA基因序列和志贺氏菌ipa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别建立了检测2种致病菌的PCR方法。应用于检测临床试验猴粪便样品85份,检出沙门氏菌阳性3份,志贺氏菌阳性9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和10.6%。试验证明建立的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用于试验猴临床粪便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硒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常见的硒的化学形式有硒酸盐、亚硒酸盐、硒蛋氨酸(Selenomethionine,Se-Met)和硒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Se-Cys)。机体中所有按化学定量结合硒的蛋白均以半胱氨酸硒形式存在。1硒在饲料原料中的存在形式、含量与利用率植物饲料中Se主要以蛋氨酸硒形式存在,少部分以亚硒酸根和硒酸根离子形式存在,含量约为0.05~2.0mg/kg干物质,某些植物可高达3~4mg/kg干物质。豆科植物通常比禾本科植物更富集硒。动物性饲料中Se主要以有机硒形式存在,少量以亚硒酸盐形式存在,含量高于植物性饲料,如鱼粉含硒约2mg/kg,但…  相似文献   

14.
沙门氏菌内标PCR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制一种能有效指示假阴性的PCR检测产品,用于沙门氏菌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针对沙门氏菌invA基因、stn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与扩增内标,建立添加扩增内标的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组装试剂盒,并对试剂盒的各项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试剂盒对147株沙门氏菌和28株非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沙门氏菌均能扩增出362 bp的目标条带,非沙门氏菌仅扩增出520 bp的内标条带。试剂盒检测沙门氏菌基因组DNA的检测限为8.0 fg/PCR,检测染菌量为4—5 CFU/10 mL的牛奶样品,增菌8—10 h即得到阳性结果。反复冻融60次或-20℃下贮存1年,均不影响试剂盒的使用效果。对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检出率为2/30,与国标法的检测结果相符,比未添加扩增内标的PCR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为1/30)准确。【结论】采用添加扩增内标的PCR试剂盒检测沙门氏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并能有效指示假阴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筛检。  相似文献   

15.
3类食品中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3类食品中沙门氏菌快速、敏感、特异的PCR快速检测方法。选取inv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1对引物,在沙门氏菌中能扩增出198 bp的预期片段,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表现出极好的沙门氏菌种特异性。通过对沙门氏菌标准菌种纯培养液PCR方法灵敏性的检测,发现纯培养的检测极限为72个细菌。用该方法对3类共计56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传统分离鉴定方法完全相符,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脾脏淋巴细胞中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进而探讨亚硒酸钠调节机体免疫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从BALB/c小鼠脾脏中分离淋巴细胞,采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0、10~(-8)、10~(-7)、10~(-6)和10~(-5) mol/L)的亚硒酸钠培养基培养48 h后的淋巴细胞增殖率并筛选出最适浓度的亚硒酸钠进行脾脏淋巴细胞培养,最后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48 h后培养液中IFN-γ、IL-1β、IL-4和IL-6的分泌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7) mol/L亚硒酸钠处理使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提高,且培养液中IFN-γ、IL-1β、IL-4和IL-6的分泌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0.34、2.15、1.06和6.68倍(P<0.05)。[结论]亚硒酸钠可能通过调节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北疆地区是新疆肉牛养殖业的主产区,大多采用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的养殖模式.了解北疆地区肉牛养殖业饲料安全状况.[方法]选择新疆伊犁和塔城地区3个集约化程度较高的肉牛养殖场,采集101份饲料样品,对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和霉菌进行检测.按照GB/T18869-2002(饲料中大肠菌群的测定)、GB/T13091-2002(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GB/T13092-2006(饲料中霉菌总数的测定)所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101份饲料样品中,66份显示为大肠菌群阳性,检出率为65.3;,其中,精饲料、打瓜藤中大肠菌群最高,达到2.4 × 105/100 g,麦草、草垛、秸秆中大肠菌群含量都较低,数量低于2.3×102/100g;在所有饲料样品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在所检测的101份饲料样品中100份出现霉菌阳性,检出率为99.01;,其中麦秆霉菌数量最高,达到8.9×104 cfu/mL.不同肉牛场、不同饲料和饲料原料大肠菌群和霉菌污染变化不同.[结论]所检测的101份饲料样品中均不同程度受到大肠菌群和霉菌的污染.为肉牛饲料微生物污染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为肉牛饲料微生物污染限量标准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筛选得到一种解硒菌9906-5B,利用含单质硒的煤矸石生产亚硒酸钠,以便有效防止化学法提取硒造成的环境污染。在培养基中加入单质硒,利用解硒菌9906-5B,根据单因素结果设计它的响应面试验。运用SAS软件对解硒因素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单因素条件下9906-5B的解硒效果。结果表明,解硒菌9906-5B在pH 6.0温度30℃解硒菌发酵28 h条件下,解硒率达到79.10%。  相似文献   

19.
选择江苏省不同地区来源的鸡蛋296枚,分别取蛋黄蛋清混合液以沙门氏菌增菌液快速增菌.取增菌培养物100 μl,离心去上清后,重新悬浮于100 μl超纯水中;以煮沸法制备可能存在的细菌DNA模板.通过对沙门氏菌毒力岛SPI-3的mgtC基因的PCR快速检测,确定其中18.24%的鸡蛋为沙门氏菌阳性.通过与细菌分离检测结果对比,揭示该方法明显提高了沙门氏菌的检出率,表明PCR是一种快速、敏感和高度特异性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值得在畜产品沙门氏菌的检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免疫磁珠捕获-PCR检测牛乳中沙门氏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建立了沙门氏菌的磁捕获-PCR检测方法。筛选了最佳包被液和最适包被条件,用于制备包被有抗沙门氏菌抗体的磁珠。用制备的免疫磁珠捕获样品中的沙门氏菌,用于PCR检测。此方法操作简便,用时短,检出率高。用所建立的免疫磁珠捕获-PCR技术检测牛乳中的沙门氏菌,检测灵敏度为9cfu/mL,所用时间为7h(包括前增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