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栽培方式对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壤栽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无机耗能型无土栽培三种栽培方式,进行生菜三次采收四层立体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进行生菜分次采收立体栽培,可有效降低产品中硝酸盐含量,提高根冠比和相对生长速率,变一次性收获为三次采收,可使每盘产量提高30%以上,变平面栽培为4层立体栽培,使温室复种指数提高4倍。  相似文献   

2.
特色生菜是奶油生菜、紫叶生菜、玻璃生菜、散叶生菜、直立生菜、野生生菜、花叶生菜等多种不结球生菜的总称。鲜嫩爽口、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能。 这种生菜适应性广,生育期短,播种后50天可采收,适宜露地和保护地加茬赶茬,间作套种栽培。 1 对环境的要求 属半耐寒性蔬菜,喜冷凉,忌高温,最适宜生长温度为白天16~22℃,夜间10~12℃,能耐30℃高温和-1℃的低温。品种间对温度要求差异很大,玻璃生菜、奶油生菜、紫叶生菜、野生生菜等适宜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不  相似文献   

3.
京水菜,又称水晶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一二年生浅根性草本植物。原产日本,是我国近年来才引进的稀特蔬菜。茎在营养生长期为短缩茎,叶簇丛生于短缩茎上。茎基部具有极强的分株能力;每个叶片腋间均能发生新的植株,重重叠叠地萌发而扩大植株。其嫩茎叶均可食,营养价值高。1栽培季节与方式露地和设施栽培均可,以设施栽培为好,更能体现其丰产性。露地栽培应安排在早春和晚秋冷凉季节,设施栽培以春提前和越冬茬为宜。  相似文献   

4.
水培生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蕊 《北方园艺》2011,(19):53-54
生菜(Lactuca satival)属菊科莴苣属1 a生草本植物,又称叶用莴苣,原产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1].栽培品种按叶的生长状态可分为:结球生菜、散叶生菜、叶直立生菜三大类.粤人因其菜可生食,故取名生菜,其营养价值高,维生素A、维生素A1、维生素B2及钙质、铁质含量都高于一些瓜果类蔬菜,叶片脆嫩爽口,可生食、凉拌或做色拉冷盘,与番茄、黄瓜并列为温室无土栽培三大菜类[2].因其株形小,生长期短(播后40~60 d即可收获),耐寒力强,丰产性好,管理简单,一年四季均可栽培,适合水培,是国内外水培蔬菜面积很大的作物[3].  相似文献   

5.
<正>生菜又称莴苣,原产地中海沿岸,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蔬菜。莴苣按食用部分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结球莴苣即西生菜或叫结球生菜,是叶用莴苣中的1种,喜冷凉气候,忌高温,稍耐霜冻,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超过25℃时,叶片变小,叶球生长不良,易引起叶片卷曲畸形,导致早期抽薹开花、后期多病腐烂。结球生菜是上海市主要出口蔬菜品种之一,在金山区栽培面积较大,已成为上海市区域特色蔬菜品种。上海银龙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花菜适生范围广,耐瘠耐肥,但喜光怕阴、喜凉怕热、喜燥怕涝,以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为佳,种植成本较低,一般于春季或秋季栽植.植株春季萌芽长叶,继而长出花薹,5~7月份采收花蕾,夏秋季节植株旺盛生长积累养分,冬季地上部分遇霜枯死,短缩茎和根在地下安全越冬,种1年可连续采收15年.  相似文献   

7.
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花菜适生范围广,耐瘠耐肥,但喜光怕阴、喜凉怕热、喜燥怕涝,以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为佳,种植成本较低,一般于春季或秋季栽植。植株春季萌芽长叶,继而长出花薹,5-7月份采收花蕾,夏秋季节植株旺盛生长积累养分,冬季地上部分遇霜枯死,短缩茎和根在地下安全越冬,种1年可连续采收15年。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气候室,以奶油生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50,100,150,200μmol·s-1·m-2 4个梯度的光照强度,以及在30℃和25℃两种温度条件下,采收前持续光照对水培生菜生长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培生菜的鲜质量和干质量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与硝酸盐含量呈负相关,最适合生菜生长的光照强度为200μmol·s-1·m-2。当栽培温度为25℃时,采收前1 d的持续光照就可显著降低生菜硝酸盐含量;当栽培温度为30℃时,采收前持续光照不利于生菜硝酸盐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颜霓 《现代园艺》2004,(1):26-27
西瓜再生栽培可使西瓜的生育期缩短一个月 ,使第一茬瓜 5月下旬~ 6月上旬上市 ,紧接着利用西瓜植株茎基部潜伏芽分生再生能力强的特点 ,在第一茬西瓜采收后 ,剪去老蔓 ,加强肥水管理 ,促使其再萌发出新蔓 ,重新结瓜 ,可使第二茬瓜在 9月上中旬上市 ,这样一方面减少栽培环节 ,省时省力 ;另一方面两茬瓜都避开了西瓜集中上市的高峰期 ;再则 ,第二茬西瓜的成熟期处在 9、1 0月份 ,此期间白天气温高 ,夜间温度比较低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 ,瓜大而甜 ,品质好 ,且正值市场销售淡季 ,经济效益很可观。1 西瓜再生母株的栽培西瓜再生…  相似文献   

10.
<正>一茬多熟西瓜栽培是指在大棚栽培条件下,通过肥水调控等栽培技术措施,促进子孙蔓不断生长、结果,从而达到种植一茬多批采收的目的。一般在1月上中旬播种,2月中下旬移栽,4月下旬以后开始采收第1批西瓜,至10月底收获结束,采收次数常常多达5 ̄6次。通过近2年来我站对一茬多熟西瓜试验观察,现将相关栽培技术模式总结如下:1田块选择和大棚搭建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番茄多茬栽培是指一次定植,三茬收获的栽培方法。即8月上旬育苗、10月上旬定植,采取单杆整枝、三穗封顶,“元旦”采收第一茬。第二穗果开始膨大时,留底部侧壮枝进行第二茬栽培,“五·一”前后采收。同样方法留出第三茬,8月底、9月初拉秧。这种栽培方式不仅省力、省钱,还使每茬果实的采收期都处在关键季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徐军生 《北方园艺》2010,(18):58-59
<正>韭菜为多年生宿根蔬菜,其短缩茎薄壁组织细胞发达,具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一般利用短缩茎(鳞茎)和根系贮藏的营养物质为叶片生长提供营养,所以常进  相似文献   

13.
<正>球生菜又称西生菜、圆生菜等,为菊科莴苣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在启东市栽培历史悠久,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球生菜叶片嫩脆爽口,营养丰富,生长快,产量高。球生菜在我市四季均可种植,既可纯作,也可与瓜、豆等蔬菜间套作,市场周年供应,销量大,经济效益高。现将球生菜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球生菜根系发达,浅生;叶片大,叶柄短,有叶耳抱茎而生;叶球形状有圆形、扁圆形、圆筒形等,单球  相似文献   

14.
柯勇  汪李平 《长江蔬菜》2019,(18):20-22
2栽培特性2.1形态特征①根莴苣为直根系,主根强健,移栽后主根切断,能发生较多的侧根,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为浅根性蔬菜。②茎叶用莴苣(生菜)茎短缩,抽薹时开始伸长;茎用莴苣(莴笋)幼苗为短缩茎,但在植株莲座叶形成后,茎伸长肥大成笋状,长卵形或棍棒形,皮色有绿、绿白、紫绿、紫等,肉色有绿、黄绿、绿白等。  相似文献   

15.
<正>茄子再生栽培可增加经济收入,一茬栽培,多茬收获,是一种方法简便,省工、省时,且可节省投入的经济作物。浙江莲都区石牛村的任小文经过多年的种植,已经实现了一次播种多次采收的茄子高产栽培,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生菜品种繁多,叶片颜色不同、形态不同,一般可根据叶片形态分为皱叶生菜、结球生菜和直立生菜,是菊科莴苣属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起源中心在东亚及地中海沿岸,于隋朝传入我国,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尤其在广东、广西和东南沿海一带及大城市的近郊区栽培更多。生菜叶片幼嫩,长途运输会影响其商品性,所以各地种植的生菜主要就近供应当地市场,品种也是根据当地市场需求而定,寿光地区主要种植皱叶生菜,也有少量结球生菜和紫叶生菜。生菜生长需较低的温度,且要求昼夜温差较大,寿光地区选择拱棚种植,一年可多茬次种植,周年栽培上市供应市场,全年每667 m2收入3万~4万元,如遇价格行情好甚至达到六七万元,相比瓜果类蔬菜,其投入低、用工少、劳动量较小,对于年龄较大的菜农朋友来说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7.
该茬的特点是前期利用秋季充足的光照长好株体,并形成果实,在严冬到来之前果实即可采收,适当保护植株越过严寒,早春继续生长收获。其生长期长,冬春均可供应,比纯冬茬番茄容易栽培,  相似文献   

18.
中药渣有机基质栽培番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药厂废渣为原料制成的中药渣有机基质添加不同比例的无机基质,进行番茄无土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土壤栽培相比,中药渣有机基质配以25%~50%的无机基质,有利于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和叶片的生长,促进早中期番茄叶片叶绿素的形成,提高番茄产量.  相似文献   

19.
1日光温室番茄秋冬茬栽培要点前期利用秋季充足的光照长好株体,并形成果实,在严冬到来之前果实即可采收,适当保护植株越过严寒,早春继续生长收获。其生长期长,冬春均可供应,比纯冬茬番茄容易栽培,为各地深冬栽培番茄的重要形式之一。生产上关键要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茭白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茭白品种‘蒋墅茭’和‘葑红早’为试材的研究表明: 在肉质茎膨大之前, 植株茎蘖各部位的总糖、还原糖、淀粉积累量持续上升, 短缩茎中积累量最高; 肉质茎膨大开始时, 各部位碳水化合物积累量下降, 以短缩茎的下降量最大, 认为膨大前叶片的光合产物在短缩茎和叶片中积累以短缩茎为主,植株积累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淀粉形式存在。孕茭前14C 同化物在短缩茎的分配率较大, 上位叶片、叶鞘也有较多积累, 肉质茎膨大过程中, 大量的14C 同化物在肉质茎中积累。饲喂叶片光合产物除供应自身茎蘖外, 还向植株其它各部位输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