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玉米芯生料袋栽香菇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景刚 《中国食用菌》2004,23(2):36-36,44
目前人工栽培香菇多以木屑熟料栽培为主。随着国家天然林限伐或禁伐政策的出台,香菇生产的原料将严重不足。玉米芯是经脱粒的玉米棒。干玉米芯含水分约8.7%,有机质91.3%,其中粗蛋白2.0%、粗脂肪0.7%、粗纤维(含木质素)28.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58.4%、粗灰分2.0%。  相似文献   

2.
曹效海 《食用菌》2001,23(3):36-37
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出香菇饲料的最佳配方为:香菇液93.8%,蔗糖6%,柠檬酸0.2%。所制成的香菇饲料有较好的滋味、气味、颜色和营养。  相似文献   

3.
李秀成 《食用菌》2006,28(5):51-51
第一,新鲜香菇的形状好,肉质厚,要求在4.5~7cm为标准。第二,新鲜香菇收回后,要排出20%的水分,要做到香菇面白为止,经分类后,冷库制冷。制冷温度要求在0~3℃为标准。  相似文献   

4.
香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和保湿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玢  任清  李奇  董银卯  赵云云 《食用菌》2008,30(5):58-60
利用热水浸提法从新鲜香菇中提取香菇多糖,通过L9(3^4)正交实验对提取香菇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7,提取时间6h,pH6.0,最优产品得率1.46%;并采用体外法、体内法对香菇多糖的保湿性能进行评价,采用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香菇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具有保湿效果。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复合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通过采用化学法,分别测定了猴头菇多糖、香菇多糖、银耳多糖、鸡腿菇多糖、灰树花多糖及香菇复合多糖、灰树花复合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0.5mg·mL-1的猴头菇多糖、香菇多糖、银耳多糖、鸡腿菇多糖、灰树花多糖与复合多糖能够不同程度地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能力,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而香菇复合多糖和灰树花复合多糖的总体抗氧化活性优于其组成单糖,其中以灰树花复合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清除率分别为(89.5±1-3)%、(62.4±0.6)%、(47.9±1.0)%。  相似文献   

6.
将香根草老茎秆粉碎成0.5~0.8cm长,加入5种不同比例的木屑、麸皮、石膏、食用菌专用肥等进行香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免割袋栽培,以香根草屑70%、木屑19%、麦麸10%、石膏1%配方为最佳,该配方较对照降低成本14%,产量提高7.5%,产值增加18%。  相似文献   

7.
以人工栽培花脸香蘑子实体为材料,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海藻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cc、水的体积:100mL、时间:60min,花脸香蘑子实体海藻糖含量为8.34%。同时测定了常见的几种食用菌子实体海藻糖,大球盖菇含量为7.66%、茶树菇含量为7.66%、平菇含量为3.98%、香菇含量为2.40%、金针菇含量为1.61%、蘑菇含量为0.93%,花脸香蘑子实体海藻糖含量高于其他常见食用菌;多糖含量为10.31%。水分为91.58%;脂肪含量为3.15%。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酶处理的方式提取香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优化条件为:淀粉去除条件为pH6.0,温度55℃时,添加香菇浆0.4%的淀粉酶,酶解时间60min;蛋白质去除条件为在pH为7.0,温度50℃时,添加香菇浆0.4%中性蛋白酶,酶解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9.
利用豆渣液体发酵香菇菌丝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渣为主要原料,应用正交试验法对香菇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菇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MgSO4 0.05%,豆渣9%,KH2PO4 0.10%,并用洗渣水替代水配料;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6d,装液量80mL/250mL三角瓶,发酵温度25℃。  相似文献   

10.
亚洲香菇生产的过去与现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菇是继双孢蘑菇后的第二重要的食用蕈菌,主产于亚洲的东北部,包括中国、日本、南韩和中国台湾地区等。日本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生产香菇最多的国家,中国排第二,其次是台湾和韩国。1974年,香菇全球总生产量是143000吨,其中日本占94.5%,中国占4.2%,台湾地区占1.1%,南韩占0.2%。虽然香菇栽培被认为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日本形成产业规模。至1983年,日本生产的香菇量占全球香菇总产量的82.8%,中国仅占9.4%。而4年后的1987年,中国香菇的产量第一次超过了日本,两国产量分别为178800吨和162600吨。1991年,中国香菇产量占全球的60.5%,1997年时,增加到了85.10k。另一方面,日本的香菇生产量占全球总生产量的百分比从1983年的82.8%降到了1997年的10.0%。1985年和1995年的香菇产量对比表明,在这十年里,中国的产量增加了10600k,而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分别降低了46.5%,23.2%和82.2%。日本曾是多年来香菇的主要出口国;然而,自1988年开始,日本进口的香菇比出口的多。中国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菇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香菇的生产最初仅限于亚洲东北部,如今已经扩展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由于其所具有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国家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1.
利用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深层培养香菇菌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测定了香菇菌丝在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分离大豆蛋白废水培养液主要化学成分和香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为80.3%,BOD5去除率为71.4%,总有机物的去除率为76%,分离大豆蛋白废水中的香菇菌丝生物量第7天最高,达13.07g/100mL(湿重)。同时,还研究了香菇菌丝培养过程中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酶法结合超声破壁提取香菇水溶性糖和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酶法结合超声破壁提取香菇水溶性糖和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次实验法筛选香菇破壁提取的最佳酶制剂、研究超声对香菇水溶性糖提取的影响;正交实验法优化酶结合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食用菌水解酶的破壁效率最高,用量比传统酶下降了0.5%;最佳工艺条件是食用菌水解酶用量A01为0.7%、A02为0.5%,酶解时间A01为3.5h、A02为5h,料液比1:35,超声功率600W、超声时间30min、频率20kHz,水溶性糖提取率达30%,其中多糖提取率达23%。目的:食用菌水解酶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酶制剂,建立的最佳工艺可应用于香菇多糖、香菇抽提物等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豆渣粉作食用菌深层培养氮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硝酸钾、蛋白胨、豆渣为鸡腿菇、真姬菇、香菇、杏鲍菇深层培养的氮源。研究发现,这4种食用菌的最适氮源为豆渣粉,蛋白胨次之,硝酸钾最差。在以豆渣粉为氮源对其设定浓度梯度后培养鸡腿菇、真姬菇、香菇、杏鲍菇,发现供试菌株的最适豆渣浓度分别为1.0%、1.0%、1.0%和2.0%。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闭微波消解法消解香菇样品,在优化微波消解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千香菇中As、PI)、Cd、Cr、Cu、Zn、Mn、Fe和Mg九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加标收率为92.0%~104.6%,RSD为2.2%-5.3%。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5.
用超声波浸提,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了香菇、平菇等食用菌样品中的微量氟,方法简便、快速、直观、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样品测定的RSD为3,5%(n=11),加标回收率为92.0~102.0%,与常规方法比较,无需作图和计算,分析速度大大提高,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现场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萃取脱酯技术在香菇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素霞 《食用菌》2009,31(3):71-7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脂酯技术从香菇中萃取油脂,对脱脂后的香菇粉采用浸提法提取香菇多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25L/h,萃取时间2h,总多糖提取率为6.57%。该方法与传统水浴浸提方法相比,提取率高出3.53%,为传统样的2.16倍.产品色泽和风味更接近标准品。  相似文献   

17.
短轮伐期木麻黄木屑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轮伐期木麻黄木屑栽培香菇的产量是每袋0.64kg,而杂木屑(对照)栽培香菇的产量是每袋0.65k,生物学效率分别是74.42%和80.25%,二者的差异不显著,且木麻黄树龄对栽培香菇的产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灵芝菌发酵液和纯牛奶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感官评定的方法,确定出灵芝乳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灵芝菌汁10%,牛奶30%,砂糖8%,檬酸0.3%,复合稳定剂(黄原胶/CMC)为0.10/0.30%。  相似文献   

19.
杉木屑栽培香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降低香菇栽培对阔叶树资源的消耗和研究杉木屑代替杂木屑栽培香菇的可行性,通过对杉木屑与杂木屑的化学成分的分析检测、杉木屑栽培配方与品种筛选、香菇营养与毒性检测等试验.结果表明,杉木屑除半纤维素含量明显较低外,其它化学组成及含量与杂木屑基本相近,可部分替代杂木屑栽培香菇,添加比例需严格控制在50%以内,才能保持杂木屑常规配方的香菇产量水平,若杉木屑的添加比例控制在30%以内,香菇产量显著高于杂木屑常规配方,同时发现添加10%的棉籽壳有促进发菌和提高香菇产量的效果。杉木屑栽培的香菇营养成分与杂木屑香菇相当或更优,食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香菇(中香菇柄的量约占子实体的25%,在加工出口香菇的过程中大多被切除,造成极大的浪费。据报道干香菇柄中含蛋白质15.28%,脂肪1.40%,膳食纤维48.3%,矿物质4.27%。其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蔬菜和粮食。虽然目前已开发出如香菇松、香菇肉松、香菇茶等多种产品,但想大规模利用香菇柄资源,开发新产品,拓宽消费领域,努力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还需开发出适应地方口味的风味食品。为此研制出几种风味食品的配方及其工艺。1主要原辅材料原料采用的原料为香菇加工厂的下脚料菇柄。选用粗大、无腐烂、无褐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