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饲料成分及营养水平是影响猪肉品质的直接因素,通过限制猪日粮中蛋白质及赖氨酸水平能够调控脂质代谢相关酶和基因的表达,促进肌内脂肪合成。此外,部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补充也可以通过参与脂肪和能量代谢调节、肌纤维类型转化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来减少肉的氧化和滴水损失,改善嫩度,提高肉品质。本文就日粮中蛋白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添加水平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生产中改善猪肉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骨骼肌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组成,根据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的不同,将肌纤维分为Ⅰ、Ⅱa、Ⅱx和Ⅱb型。骨骼肌中肌纤维类型的组成可影响屠宰后肉质,而肌纤维类型的转化则受体内多种信号通路和调控因子的调节以及饲粮营养因素的调控。本文对肌纤维转化的分子信号通路及其营养调控进行初步总结,为今后研究通过营养策略调控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肌纤维的类型及组成决定着畜禽的生长发育和肉品质。畜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肌纤维类型受品种、营养、日龄等因素的影响并发生转化,本文就肌纤维的类型及其转化对肉品质的影响,以及肌纤维相关基因对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肌纤维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δ)[PPARβ(δ)]作为调节生物体内糖、脂代谢重要的核受体,不仅在调节体内糖脂平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增强肌肉耐力和爆发力、促进肌纤维类型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肌纤维类型与肉品质密切相关,PPARβ(δ)的过表达能够促进酵解型肌纤维向氧化型肌纤维转化,进而影响畜禽肉品质。本文主要对PPARβ(δ)的生物学功能、PPARβ(δ)对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激活PPARβ(δ)的因素及其与肉品质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通过运动、营养等措施激活PPARβ(δ),促进肌纤维类型转化,进而改善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肉色是衡量肉品质的重要感官指标,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植物多酚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日粮添加植物多酚可通过影响肌红蛋白氧化还原状态、脂质氧化程度及肌纤维类型来改善肉色及其稳定性。为进一步明确日粮中添加植物多酚调控肉色的作用机制,本文对植物多酚介导肉色稳定性的信号途径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通过在日粮中补充植物多酚调控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肌纤维类型转化进而改善肉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通过改变肌纤维性状和肌内脂肪含量改善猪肌肉品质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对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寻求调控及改善猪肌肉品质的方法。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非常复杂,受基因、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的复杂网络调控。猪肌纤维的生长发育主要受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ant,MyoD)基因家族和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一正一负协同调控。能量感应网络AMPK/SIRT1/PGC-1α在猪肌纤维类型转化中起重要作用。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与猪肌内脂肪沉积有密切关系。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与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基因已被鉴定出来,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7.
成年哺乳动物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根据肌球蛋白重链(MyHC)基因的多态性表达可分为MyHCⅠ、Ⅱa、Ⅱx和Ⅱb 4种类型。肌纤维类型在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下会发生转化,进而改变肌纤维类型组成。肌纤维类型组成与肌肉品质有着密切关系。肌纤维类型组成不同,宰后肌肉感官品质不同,感官品质进一步决定肌肉的风味及口感。猪是重要产肉经济动物,深入了解影响猪肌肉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因素有助于人们对猪肌肉品质进行有效调控。文章综述了遗传、生长阶段、环境温度、营养、添加剂等因素对猪肌肉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组织的基本单位。肌肉的肌纤维类型组成与肉品质密切相关,并可在机体生长发育、营养和饲养环境等外界刺激下发生变化。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和育种学家对肉品质的关注,家禽肌纤维类型及其转换规律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家禽肌纤维类型调控机理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进展。充分了解目前有关肌纤维类型转化的研究,是后续开展相关肉品质与调控机制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此背景下,作者介绍了肌纤维的结构组成及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简述了肌纤维类型与家禽肌肉品质特征相关性状如肉色、pH、系水力和嫩度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生长、品种、环境和饲养方式等因素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现有的分子调控研究进展,旨在为家禽肌纤维类型转换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最后,对未来优质肉鸡的育种方向提出了展望,希望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单细胞/空间组学技术、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等前沿技术能在肌纤维类型研究领域广泛运用,肌纤维类型转换的机制研究将不断完善,并建立家禽肉质性状的分子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α-硫辛酸对肉仔鸡肉品质及肌纤维组织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α-硫辛酸对肉仔鸡肉品质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四水平有重复试验设计,将24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上添加硫辛酸0、300、600、900mg/kg的日粮,试验期42d。结果表明:硫辛酸显著降低肉仔鸡平均日增重(P0.05)和日采食量(P0.05);硫辛酸显著增加肉仔鸡肌肉a(P0.05),显著降低肌肉b(P0.05)、剪切力(P0.05);硫辛酸显著降低肉仔鸡肌纤维直径(P0.05),并显著增加肌纤维密度(P0.05);硫辛酸组显著增加慢肌(P0.05)、快红肌(P0.05)、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百分比(P0.05),并显著降低快白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百分比(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硫辛酸可以通过影响肉仔鸡肌纤维组织特性、肌纤维类型的分布,而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其类型组成与pH、肉色、嫩度和肌内脂肪含量等猪肉品质指标密切相关,且肌纤维类型在生长发育、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条件下会发生转化,进而影响猪肉品质。近年来对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猪肌纤维类型与肉品质特性及影响猪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因素,以期为猪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猪肉品质的评价及日粮蛋白质氨基酸对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阐述猪肉品质的评价指标和日粮蛋白质氨基酸对肉质的影响,结果: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可对肉的嫩度、瘦肉率、肌间脂肪造成影响,故通过日粮营养调控,从而提高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猪骨骼肌纤维的生长与营养调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肌纤维是肌肉组织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可根据其代谢特性、收缩功能和肌球蛋白重链多态性进行不同分类.肌纤维类型及组成与猪肉品质密切相关,因此了解肌纤维的生长发育规律、类型分化与转化及其营养调控,对提高肌肉生长效率和改善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主要研究在饲粮中添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育肥猪肌纤维类型的影响。试验选用156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180头,平均体重为(85.02±1.15)kg,按组间体重、性别比例一致的原则,将育肥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5公5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上分别添加0.025%、0.05%EGCG的试验饲粮。研究结果表明:1)育肥猪饲粮中添加0.025%的EGCG,能显著下调背最长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P0.05),减少MyHCⅠ、PGC-1α和mtTFA蛋白水平和MyHCⅠ、Tnnt 1、Cytc和COXⅣmRNA的表达(P0.05);显著下调腰大肌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的活性(P0.05),显著上调Ⅰ型肌纤维比例(P0.05),显著下调MyHCⅠmRNA的表达(P0.05),而MyHCⅡa、MyHCⅡx、MyHCⅡb的mRNA显著上调(P0.05)。2)育肥猪饲粮中添加0.050%的EGCG,能显著下调背最长肌LDH和SDH的活性(P0.05),降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P0.05),抑制AMPK的磷酸化、下调MyHCⅠ、PGC-1α、mtTFA和NRF-1的蛋白和mRNA表达(P0.05);显著下调腰大肌LDH和SDH的活性(P0.05),降低ROS水平(P0.05),下调MyHCⅠ蛋白和mRNA的表达、抑制AMPK的磷酸化和NRF-1的蛋白表达(P0.05),显著上调Ⅰ型肌纤维比例(P0.05)。综上,育肥猪饲粮中添加EGCG后,可能通过EGCG清除ROS后引起AMPK活性减弱,降低PGC-1α表达,最终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下降和慢肌纤维形成减少。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日粮中常量养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对动物某些基因表达的调控.这种表达作用可发生在转录水平,也可发生在转录后水平,从而影响机体代谢过程.因此,可通过改变日粮营养组成达到调控动物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2个品系母鸡饲喂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后代肌纤维发育及肌肉生成抑制因子基因(MSTN)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通过对高、低脂系肉种鸡饲喂3个蛋白水平(分别是NRC肉种鸡饲养标准蛋白水平的80%、100%、120%)的日粮,子代饲喂正常蛋白水平日粮,研究母体效应对后代肌纤维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母代高蛋白日粮可显著提高子代1日龄肉仔鸡初生体质量(P<0.05),但屠宰日龄肉仔鸡体质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随着母代日粮蛋白水平的降低,子代胸肌肌纤维直径逐渐减小,且低蛋白组显著低于正常蛋白和高蛋白组(P<0.05),2个品系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随着母代日粮蛋白水平的降低,胸肌肌纤维密度逐渐增加,且低蛋白组显著高于正常蛋白组和高蛋白组(P<0.05),2个品系间差异不显著(P>0.05).④母代高蛋白日粮有降低MSTN mRNA表达量的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低脂系肉仔鸡高蛋白组21日龄胸肌MSTN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蛋白组和低蛋白组(P<0.05).结果表明,母代高蛋白日粮可提高后代初生体质量,且高蛋白日粮有降低胸肌中MSTN mRNA表达量的趋势;母代低蛋白日粮可显著降低后代肌纤维直径提高肌纤维密度,从而改善肌肉品质.品系对肌纤维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由量转化为质,肉品质的评定及如何调控已成为当前营养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肉品质的评定指标,介绍了影响肉风味的因素,同时,从遗传和日粮两个方面讨论了影响肉品质的因素,为进一步改善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肉品质的要求日益增高。肉品质主要受到肌内脂肪(IMF)含量、肌纤维类型及直径等影响。其中,IMF是指沉积在肌纤维与肌束之间的脂肪,其含量不同使肌肉中呈现不同程度的大理石花纹,直接影响色泽、风味、多汁性、嫩度等肉品质指标,与肉品质紧密相关。因此,提高IMF含量而不增加皮下脂肪含量有助于提升肉品质,满足人们对健康和口味的双重需求,提升经济价值。本文从IMF细胞来源、IMF含量与肉品质的关系、IMF沉积与营养调控、调控IMF沉积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饲养水平、年龄及体重对牛产肉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研究在控制牛品种相同的条件下,分析了营养水平、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对牛产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营养水平对肉的品质和产肉量都有显著的影响,活重对牛产肉量也有较显著影响,而年龄对肉质和产肉量均无显著影响。要提高牛肉的生产水平应选择体重大的个体,同时以较高营养水平的日粮饲养。  相似文献   

19.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PGC-1α)构成一个调节细胞能量输出的信号网络,即能量感应网络,共同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以及肌纤维类型的转化。本文拟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总结AMPK/SIRT1/PGC-lα能量感应网络在肌纤维类型转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畜牧生产以及人的营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肌纤维是构成骨骼肌的基本结构单位,其纤维类型在机体发育过程中受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发生转化,而肌纤维特性与肉色、持水性能、pH和脂内脂肪含量等肉品质有关,直接决定畜禽肉品质的好坏。因此,近年来肌纤维的生长发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影响猪肌纤维生长发育的因素及调控通路进行综述,以期为猪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