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从分子水平对4株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分离株进行鉴定,同时分析其膜蛋白vlhA的基因序列以及蛋白的功能结构域。通过PCR扩增其16S rRNA和vlhA基因序列,以16S rRNA序列构建分子进化树并分析4株MS分离株和其他支原体参考株的同源性;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vlhA基因的核酸序列和蛋白序列进行分析,查找其保守结构域,预测其可能具有的功能。结果表明,4株MS分离株在16S rRNA基因序列上与MS不同菌株具有同源性,可以确定为滑液囊支原体;其vlhA基因序列分为保守区和高变区,保守区和部分高变区组成主要膜抗原基因MSPB;vlhA蛋白共含有10个保守的结构域,7个保守域位于保守区,8个保守域位于MSPB区,其中的75 Asp~425 Asn之间的氨基酸残基预测与细胞黏附有关;75 Asp~126 Val与129 Val~206 Val之间的氨基酸残基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结构,与受体/配体功能相关,可能都参与MS感染宿主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2013年3月,江苏省宝应县某蛋鸡场饲养的一批5 000羽海蓝褐商品代蛋鸡从170日龄开始部分鸡陆续发生关节炎,部分病鸡肝脏还可见白色坏死点,累计发病率超过30%.无菌采集发病鸡肝脏和关节腔积液,分别用麦康凯琼脂平板和血平板进行细菌分离,结果均为阴性.根据禽呼肠孤病毒(ARV) σB基因和滑液囊支原体(MS) vlhA基因分别设计引物用于两种病原体的PCR检测,结果显示,以病鸡肝脏组织和关节腔积液提取的RNA样品为模板,通过RT-PCR均可扩增出约900 bp大小的ARV特异性条带,以关节腔积液提取的DNA样品为模板,通过PCR亦可扩增出200 bp大小的MS特异性条带,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可以将该鸡场暴发的疾病确诊为禽呼肠孤病毒和滑液囊支原体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 MS)在我国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采集北京市、河南省、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湖北省、江西省10个地区疑似感染MS的发病鸡上颚裂黏液,进行MS分离、纯培养及鉴定,采用PCR方法扩增阳性分离株vlhA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测序分析,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分离株与GenBank中28株参考株的系统发育树并分析遗传进化关系,再利用MegAlign软件分析分离株和参考株vlhA基因的同源性。结果表明:共得到17株MS分离株,其中16株的基因型为K型,1株为L型。分离株与国外不同地区的参考株vlhA基因同源性较低,在71.8%~91.8%之间;与国内不同地区的参考株vlhA基因同源性较高,在82.3%~95.9%之间。说明目前在我国流行的MS分离株的优势基因型是K型,并存在一定变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河南许昌地区规模化肉鸡场滑液囊支原体流行情况及耐药情况,本试验从许昌地区规模化肉鸡场采集疑似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病料组织179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及PCR等方法进行滑液囊支原体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分离的滑液囊支原体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得到87株鸡滑液囊支原体,其对金霉素、土霉素、吉他霉素、替米考星、多西环素、泰乐菌素和林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8.8%、94.3%、90.7%、78.2%、61.5%、58.8%和57.7%,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介于10.3%~17.9%;分离菌株呈现多重耐药性,以耐8、7、6种抗菌药分离菌株最多,分别占分离菌株的16.1%、17.2%和19.5%。结果表明许昌地区规模化肉鸡场滑液囊支原体流行严重,对临床中常用药物出现严重耐药性。本试验结果可为该地区的规模化肉鸡场滑液囊支原体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鸡毒支原体和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双重PCR方法,根据MG gapA基因和MS vlhA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双重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能够同时检测MG和MS的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双重PCR反应条件中最适退火温度为58℃,反应体系中最适模板浓度为5.76ng/μL,最适引物量为1.25μL(10mmol/L)。特异性试验显示,所建PCR方法对MG、MS、MG/MS混合培养物均可扩增出相应的特异性条带,而对AIV疫苗、NDV疫苗、MO、E.coli、SE的基因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对MS、MG最低检出核酸终浓度分别为0.045ng/μL和0.09ng/μL;临床应用性试验显示,所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同时有效地检测出MG和MS核酸。结果表明,该双重PCR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临床应用性,可以用于临床病料中MG和MS的快速检测,为MG和MS感染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一种简便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引起鸡、鸭、鹅、鹌鹑、鸽等的一种以关节渗出性的滑液囊膜炎及腱鞘滑膜炎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鸡感染MS后可导致明显的跛行。在鸡群中,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普遍存在的,该病主要侵害肉鸡、种鸡或蛋鸡,给养鸡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现将1例鸡滑液支原体病发病情况及诊治过程介绍如下,旨在为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冀南地区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的流行和耐药情况,为该地区防控MS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2022年采集冀南地区疑似MS感染的7个规模化鸡场样品(发病鸡的气囊、腭裂或爪垫渗出液)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及PCR鉴定,对分离株进行vlhA基因分型序列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株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所采集样品中分离出9株疑似MS菌株,均可使液体培养基颜色变为橘黄,在固体培养基中菌落形态为典型的“煎荷包蛋”样;PCR鉴定及测序结果显示,9株分离株与MS HN01株相似性为100%,表明分离株均为MS;vlhA基因分型序列结果显示,9株MS富含脯氨酸重复序列(PRR)区均为35个氨基酸,属于L型,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7%~100%,与中国其他地区L型菌株亲缘关系较近,与泰国L型菌株亲缘关系较远;MIC测定结果显示,9株MS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螺旋霉素、林可霉素、沃尼妙林、泰妙菌素、多西环素、土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的MIC50/90值分别为0.25/0.25、0.5/0.5、0.5/0.5、...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国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感染的最新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6―2019年从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宁夏、黑龙江、湖北等8个省份疑似发生MS感染的鸡场采集样品,进行MS菌株的分离鉴定,结果共获得48株MS分离株。对这些分离株的vlhA基因片段测序和分析显示,其中46株均属于K基因型,另外2株分别属于A基因型和E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国内流行的MS优势基因型是K基因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流行的基因型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制定适合我国鸡群MS控制与净化的策略提供了必要的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兽药市场指南》2020,(3):37-38
鸡滑液囊支原体(MS)最近几年对家禽业危害越来越大,在白羽肉鸡,国鸡(三黄鸡和麻鸡),种鸡、蛋鸡.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对蛋鸡和种鸡的危害最大,特别是在生殖系统发育期对后期的产蛋性能的影响更大鸡滑液囊支原体病(MS)又称传染性滑膜炎,该病以侵害关节的滑液囊和腱鞘为主,其特征为关节、腱鞘和爪垫肿胀,病鸡常见胸部囊肿。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宁夏及其周边不同地区蛋鸡场中的鸡滑液囊支原体的种类及其致病力,采用改良Frey氏鸡滑液囊支原体培养基,从疑似感染鸡滑液囊支原体的不同蛋鸡群中分离出病原株,设计鸡滑液囊支原体vlhA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分离到的病原进行基因序列扩增并测序,使用MEGA6.0软件中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分离株系统发育树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采用从临床症状最明显的鸡体分离的菌株进行动物感染试验,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病原菌均为鸡滑液囊支原体,部分菌株之间极其相似;鸡滑液囊支原体不仅可以使鸡只关节肿胀、生长缓慢,也可引起鸡只的肝脏轻微肿大,肝细胞部分坏死、间质增生;脾脏结缔组织增生,出血。  相似文献   

11.
根据禽呼肠病毒σC和鸡滑液囊支原体vlhA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不同荧光基团标记的TaqMan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建立能同时鉴别诊断鸡滑液囊支原体和禽呼肠病毒(ARV)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特异地鉴别检测ARV和MS,与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检测敏感性均可达到2×10拷贝数。此外,该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良好而稳定的准确性,临床样品检出率与传统检测方法相符。因此,该基于TaqMan探针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灵敏、准确、实时、重复性好等优点,不仅可用于鸡群中这两种病原体的鉴别检测和疫病监测,也有利于这两种病原体感染的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鸡滑液囊支原体(MS)在川西地区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采集15个肉鸡场疑似MS感染的病鸡咽拭子、跗关节和胸部滑液囊样本共75份,对经PCR检测为阳性的样本进行MS分离,并对分离株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及对分离株的VlhA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75份样本MS PCR阳性检出率为41.33%(31/75),11个鸡场感染该病,场阳性率为73.33%(11/15);但仅从其中3个鸡场分离到9株MS,分离株菌落与菌体形态与已知MS培养特性相符,各分离株培养浓度为10~4CCU/mL^10~6CCU/mL,分离株以5×10~5CCU接种7日龄SPF鸡胚,鸡胚于接种后7 d^9 d死亡,且分离回收到接种菌株;9株MS分离株VlhA基因的同源性为86.1%~99.9%,与参考株同源性为86.2%~95.4%,其中分离自同一鸡场的7株MS VlhA基因同源性为96.4%~99.9%;分离株Vl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其中分离自两个不同鸡场的两株MS与国内流行株的亲缘关系最近,而分离自另一鸡场的7株MS与中东地区分离的3株MS亲缘关系较近,表明MS在川西地区肉鸡场呈高感染率,MS VlhA基因变异较大。本研究为川西地区MS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青岛市某蛋鸡场发生的一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进行了诊疗分析,并跟踪监测阳性率变化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该鸡群感染滑液囊支原体后抗生素治疗效果甚微,免疫鸡滑液囊支原体活疫苗(MS-H株)后1周未出现临床症状,实验室跟踪监测检测病原,阳性率逐渐降为0。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引起的一种以关节渗出性的滑液囊膜炎及腱鞘滑膜炎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既可以垂直传播又可以水平传播,3~14周龄蛋鸡易感。感染后的鸡关节肿大、腿瘫、生长发育迟缓,死淘率高达10%~30%,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给蛋鸡养殖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根据鸡毒支原体(MG)和滑液囊支原体(MS)的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探针MG和MS共同目的基因,跨幅为580bP的一对引物。用这对引物对2个标准的MG和1个标准的Ms菌株DNA模板进行聚合酶锭反应(PcR),结果得到了预期大小约580bP的PcR产物。回收纯化琼脂糖电泳凝肢中的MG扩增产物克隆至T载体中,DIG随机引物法合成核酸探针,斑点杂交试验对MG和MS均呈阳性,检测灵敏度分别为2ng和3ng,其它对照菌(毒)株为阴性。  相似文献   

15.
<正>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引起鸡的一种以关节渗出性的滑液囊膜炎及腱鞘滑膜炎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不同菌株致病力有所不同,感染鸡群主要表现出现跛行,剑状软骨处囊肿,生长发育迟缓。该病在肉种鸡、商品肉鸡上已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商品蛋鸡中发病病例有所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能同时检测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的双重PCR诊断方法,该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MG gapA基因序列和MS heat shock ATP-dependent protease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MG和MS的双重PCR诊断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扩增出729 bp的MG和309 bp的MS特异性片段,对禽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菌、副鸡禽杆菌核酸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对MG和MS DNA的最低检出量均为5×10-2 ng/μL;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同时有效地检测出MG、MS混合感染和单独感染。该研究建立的鸡毒支原体与鸡滑液囊支原体双重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为快速、高效检测MG和MS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滑液囊支原体(MS)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鸡和火鸡为滑液囊支原体的常见宿主。滑液囊支原体感染最常发生的是亚临床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与新城疫或传染性支气管炎混合感染引起气囊病变,MS可引起全身感染并导致传染性滑膜炎,主要涉及关节的滑液囊膜及腱鞘,引发渗  相似文献   

18.
从河南某肉种鸡场疑似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病鸡跗关节样品进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分离菌经瑞氏染色,在油镜下呈球形或椭圆形.在固体培养基上表现为细小、光滑、致密的小菌落,菌落形态为“煎蛋状”.L型细菌鉴定发现菌体仍保持原有形态.菌体能够吸附红细胞,分解葡萄糖,但不能分解精氨酸和尿素,还可致SPF鸡胚死亡,说明该分离菌为支原体.进一步的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鸡滑液囊支原体,而不是鸡毒支原体.根据已发表的鸡滑液囊支原体血凝素基因序列vlhA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经PCR扩增,该菌体能够扩增出鸡滑液囊支原体(773 bp)的特异性片段.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SPF鸡能够复制出自然病例.  相似文献   

19.
RT-PCR检测猪瘟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建立RT PCR检测猪瘟病毒的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E2基因 (囊膜糖蛋白gP55基因 )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 ,扩增片段的大小为 50 7bp ,用RT PCR技术对石门系标准株和 1 0株分离株进行检测。结果这对引物对标准株和 1 0株分离株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 50 7bpRT PCR产物 ,而对其他 6种猪病病原核酸的扩增结果为阴性。该RT PCR可检出 1 0 0pg的猪瘟病毒RNA模板 ,对人工感染猪不同组织样品进行检测 ,结果对白细胞抽提的核酸样品检出率最高为 1 0 0 % (2 4 / 2 4 ) ,其次为扁桃体、脾、肾 ,检出率为 83 3 % (2 0 / 2 4 ) ,再者为淋巴结 ,检出率为66 7% (1 6/ 2 4 )。对送检的 1 9份疑似猪瘟的病死猪病料组织进行RT PCR检测 ,结果有 1 6份样品为猪瘟病毒阳性。兔体交叉反应试验结果RT PCR阳性的 1 6份病料中 ,有 1 4份样品被判为含有猪瘟病毒 ,其他病料兔体交叉反应试验结果全为阴性  相似文献   

20.
为确诊某鸡场肉鸡发病死亡的病因,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RT-PCR检测、病原S1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综合诊断。结果:(1)病鸡表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跛行及无法站立、关节肿大等症状,剖检发现肿大关节内有大量黏液。(2)鸡滑液囊支原体RT-PCR扩增出现207 bp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3)病原S1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与GenBank公布的鸡滑液囊支原体基因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9%,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与GenBank公布的参考株聚为1支。综合诊断为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