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油茶叶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测定了油茶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芦丁、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进行了比较,在波长517 nm、反应时间40 min的条件下测定了DPPH·的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的质量浓度(EC50)值.结果表明,油茶叶乙醇提取物时DPP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随着油茶叶乙醇提取物纯化程度的提高,其清除能力也相应增强.测得油茶叶粗提物、油茶叶精提物、芦丁和BHT清除DPPH·的EC50值分别为12.19、6.765、9.481和37.53 mg/L,清除DPPH·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油茶叶精提物>芦丁>油茶叶粗提物>BHT.  相似文献   

2.
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建立了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抗氧化剂清除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通过测定芦丁、檞皮素、抗坏血酸、没食子酸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曲线,提出以IC50值作为评价试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并将此应用于测定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通过测定香椿叶提取物与DPPH溶液反应后,DPPH溶液在517 nm处的吸光度的变化,确定了测定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条件。即:测定波长517 nm,反应时间50 m in。在此条件下测得的以总黄酮计的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22.026。  相似文献   

3.
迎春叶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迎春叶总黄酮(FLJN)的提取、分离、纯化条件及其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方法为:采用75%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液,1: 15(g: mL)的固液比,水浴回流热提取3次,每次40min.粗提物经过活性炭吸附法进一步处理后,可得总黄酮质量分数为97.6%的精制产品.体外实验表明,FLJN可以有效地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 · )和羟自由基( · OH),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溶液的质量浓度(IC_(50)值)分别为8.40和2.24mg/L,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芦丁基本相当,比2,6 - 二叔丁基 - 4 - 甲基苯酚(BHT)稍弱.  相似文献   

4.
山楂叶总黄酮清除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楂秋日落叶为原料,70%乙醇为溶剂,提取得到山楂叶总黄酮。以芦丁和VC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山楂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体外清除活性。结果表明,山楂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加入量为2 mg时,清除率为50.29%;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在加入量为1.2 mg时达到最高值27.36%。芦丁对二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63.83%和32.55%;而VC则分别为69.93%和99.04%。经比较发现,山楂叶总黄酮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稍低于芦丁,远低于VC。  相似文献   

5.
以芦丁为对照样品,用NaNO2-Al(NO3)3比色法在510 nm处测定野龙竹8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水相4部分的黄酮含量,建立了芦丁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A=10.735C+0.0109 (R2=0.999 5),并用DPPH·对氯仿相和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野龙竹竹叶的石油醚相黄酮含量为6.95%,氯仿相的黄酮含量为11.72%,乙酸乙酯相的黄酮含量为12.72%,水相的黄酮含量为5.35%.抗氧化实验显示,氯仿相清除DPPH·的IC50值为0.15 mg/mL,乙酸乙酯相清除DPPH·的IC50值为0.09 mg/mL,野龙竹醇提物的氯仿相和乙酸乙酯相黄酮含量较高,乙酸乙酯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香椿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将香椿老叶甲醇提取物划分为4个不同极性部位,通过测定其总还原力、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试值,确定香椿老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组成.结果表明:香椿老叶提取物中的强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该部位的总还原力相当于467.53mg/gVc的总还原值,FRAP值相当于10578μmol/g硫酸亚铁的FRAP值,质量浓度50mg/L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2.84%,均比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甲基苯酚(BHT)强.相关性研究表明,香椿老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主要在于其含有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所致.TLC和HPLC分析表明:香椿老叶提取物强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由4个黄酮-糖苷类化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7.
以红薯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以芦丁标准品为对照)为评价标准,利用单因素试验,着重考察提取时间(A)、提取料液比(B)、乙醇浓度(C)对红薯叶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选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红薯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60%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40 (m/V),回流1.5 h,总黄酮提取率平均可达8.81%。该工艺在实验室规模(200.0 g)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工业开发潜力。对红薯叶总黄酮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作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和体外抑菌(金黄葡糖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伤寒杆菌和黑曲霉菌)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红薯叶黄酮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效果显著,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红薯叶总黄酮提取物对金黄葡糖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高剂量条件下抑菌率最高,分别达到108.66%、115.89%,MIC分别为5.02、10.05 mg/mL,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紫甘薯花色苷的组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紫甘薯花色苷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大孔树脂AB-8纯化紫甘薯花色苷,高效液相色谱-2极管阵列法(HPLC-DAD)分析表明,纯化后的提取物中共含有11种花色苷,其中主要成分为酰化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并测定了紫甘薯总花色苷在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超氧阴离子体系、还原力和亚油酸体系的抗氧化活性.在质量浓度均为0.5g/L时,花色苷、L-AA和 BHT的还原力分别为0.572、0.460 和0.121,花色苷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清除超氧阴离子IC50分别为6.94和3.68mg/L,表明花色苷还原能力强,并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此外,紫甘薯花色苷能较好地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松针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BHT作为对照研究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松针甲醇溶剂提取物(Pine needle extract,PMNE)在体外对1,1-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Fe3+的还原能力,同时测定了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结果显示,PMNE在体外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稍弱于BHT,还原Fe3+能力则比BHT稍强,提取物内总酚含量为10.5μg/mg,因此PMNE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0.
密蒙花总黄酮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密蒙花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了密蒙花总黄酮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密蒙花总黄酮能有效清除DPPH.、.OH、ABTS+.和O2-.。当密蒙花总黄酮质量浓度达到4.8 mg/L时,对DPPH.、.OH、ABTS+.和O2-.清除率分别可达77.88%、35.42%、85.08%和56.91%。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木霉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聚糖酶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酶。试验采用DNS法对一种木(Trichoderma)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催化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5,Cu^2+、Fe^2+、Fe^3+、Mn^2+对酶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酶对木聚糖和桑树叶粉分解能力很强,对其他底物分解能力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