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碳酸氢钠是夏季应用较普遍的适于多种畜禽应用的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有缓解热应激、增加奶牛、奶羊泌乳量、提高乳脂率、提高蛋鸡产蛋率、增加蛋壳厚度、改善鸡舍环境、减轻蛋鸡水泻、降低热应激死亡率等作用。但是碳酸氢钠可与多种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发生配合禁忌,使对方或双方失去抗热应激效果。不可与碳酸氢钠同用的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有以下几种:1酸类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1.1种类:1.1.1柠檬酸:据杨明爽报道,夏季蛋鸡日粮添加0.05%~0.15%的柠檬酸,可提高产蛋率及蛋重。1.1.2延胡索酸:据田允波报道,夏季在肉鸡饲料中添加0.1%的延胡索酸,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夏季持续高温引起畜禽热应激反应日益严重并直接导致畜禽生长性能、生产性能及繁殖性能下降,这给我国畜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具有镇静解热、清凉解表、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兼有药物和营养的双重作用,能够全面调节机体免疫力,缓解热应激的不良反应,因而被广泛用于畜禽抗热应激反应。文章综述了热应激对畜禽生长性能、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中草药抗热应激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畜牧生产过程中,热应激一直是阻碍畜禽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热应激条件下,畜禽的活动量减少、采食量下降、日增重降低、免疫功能受抑制而易感染疾病。因此,提高畜禽的抗热应激能力对畜禽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热应激是影响畜禽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可导致畜禽采食量减少,生长速度下降,免疫机能抑制,发病率增高:同时还导致肌肉系水力下降,寿命缩短等诸多问题。我国畜牧生产主要基地大部分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夏季日平均气温普遍高于27.5℃(中国统计年鉴,2006)。热应激引起的疾病和畜禽生长缓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引起国内外畜牧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对热应激产生机理和热应激蛋白的深入研究,人们进行了大量抗热应激添加剂的试验研究。人们根据畜禽在热应激时的表现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对症下药,筛选出一些具有抗热应激作用的解热镇静剂、电解质、维生素、抗生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5.
热应激是世界范围内畜禽生产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应激因子之一,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产品质量下降。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是最常用以缓解危害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各类抗热应激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效果,供养殖者和饲料加工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6.
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高温是影响畜禽生产的重要因素。热应激使畜禽生产效率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升高,给畜禽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已引起国内外畜牧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因此,近年来人们进行了大量的抗热应激添加剂的研究。但由于对热应激机理尚不清楚,人们只能根据畜...  相似文献   

7.
新型饲料添加剂-γ-氨基丁酸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γ-氨基丁酸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对畜禽具有抗热应激、促生长等作用.γ-氨基丁酸具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在畜禽养殖业中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不同营养添加剂对热应激异育银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VC、VE和小肽对鱼类抗热应激能力的影响及营养调控作用。本研究选择体重(100±3)g的异育银鲫150尾,随机分成5组,即Ⅰ、Ⅱ、Ⅲ、Ⅳ、Ⅴ组。Ⅰ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和Ⅴ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VC制剂100mg/kg、VE制剂100mg/kg、VC制剂100mg/kg VE制剂100mg/kg和1%小肽(替代基础日粮中等量鱼粉)的日粮。常温(25℃)下饲养42d后,将鱼在31℃水中应激24h,随机抽取应激前后3尾鱼血样,测定应激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脂酶(TchE)、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结果表明:在常温养殖条件下,VE组血清TchE活性显著降低(P<0.05),GOT活性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组鱼血清3种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后,与常温状态相比,添加VC、VE使得SOD活性降低,GOT、TchE活性升高;VC与VE协同作用引起TchE、GOT活性显著上升(P<0.05),SOD活性没有变化;添加小肽能使TchE活性显著升高(P<0.05),SOD、GOT活性不变。与高温对照组相比,VC与VE协同作用组显著提高了SOD、TchE活性(P<0.05);添加小肽可提高SOD活性,降低TchE和GOT活性。由此表明,通过在日粮中补充抗热应激营养添加剂,有助于增强鱼类机体的抗热应激能力;添加小肽以及VC与VE协同作用对缓解异育银鲫热应激损伤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6):137-141
夏季高温高湿易造成畜禽热应激的产生,给其生产带来巨大损失。γ-氨基丁酸是一种重要的神经抑制性递质,是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天然非蛋白质氨基酸。作者对γ-氨基丁酸的基本性状、生理机能及其在动物抗热应激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了论述,从而为畜禽热应激的有效预防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比较3种添加剂对粤青黄抗热应激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粤青黄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只。对照组(基础日粮),VC组(基础日粮+VC200 mg/kg)、VC+AA组(基础日粮+VC 200 mg/kg+0.30%Lys·HCL+0.20%Met)、VC+AA+NaHCO3组(基础日粮+VC200 mg/kg+0.30%Lys·HCL(90%)+0.20%Met+0.30%NaHCO3),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试验组体重、采食量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VC+AA组和VC+AA+NaHCO3组提高体重、采食量和日增重效果均优于单独添加VC组。在死亡率方面,VC+AA+NaHCO3组降低死亡率效果最好,VC+AA试验组其次,VC试验组第三,对照组最低。因此,3中添加剂中VC+AA+NaHCO3抗热应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 Met)对舍饲滩羔羊生长、消化、血清生化指标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19.06±0.46)kg的健康去势滩羊公羔64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03%、0.06%和0.09%RP Met的饲粮,每组4个重复(栏),每个重复4只。预试期7d,正试期85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饲粮RP Met添加量的增加,舍饲滩羊平均日增重和终末体重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添加0.06%和0.09%RP Met显著提高了屠宰率(P<0.05);饲粮添加RP Met有降低胴体骨重/胴体重的趋势(P>0.05);随饲粮RP Met添加量的增加,饲粮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呈线性增加(P<0.05);0.06%RP Met组滩羊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RP Met可提高舍饲滩羊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适宜添加量为0.06%。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种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肌苷酸(IMP)对生长后期(22~42日龄)子代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的20周龄健康爱拔益加(Arbor Acres)肉种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Ⅰ组(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0.2%肌苷酸)、Ⅲ组(基础日粮+0.5%肌苷酸)和Ⅳ组(基础日粮+1%肌苷酸)。子代肉鸡根据肉种鸡饲粮中肌苷酸添加情况相应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子代肉鸡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子代肉鸡22~42日龄。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22~42日龄子代肉鸡各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在子代肉鸡42日龄时,与Ⅰ组相比,Ⅱ组、Ⅳ组子代肉鸡血清中总蛋白(TP)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Ⅰ组相比,Ⅲ组、Ⅳ组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肉种鸡饲粮中添加肌苷酸对子代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饲粮中添加0.2%肌苷酸可显著提高生长后期子代血清中TP的含量,降低TG的含量,添加0.5%和1%肌苷酸可显著提高生长后期子代血清中LDL-c含量,且添加1%肌苷酸可显著提高TP含量。  相似文献   

13.
温和噬菌体P88由溶原性大肠杆菌K88诱导得来,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其尾丝蛋白的716-746位氨基酸为其受体识别的关键区域。本研究旨在确定该关键区域内的关键氨基酸位点。采用大肠杆菌无痕缺失的方法以溶源大肠杆菌K88的基因组为操作对象,将P88尾丝蛋白中的第716、719、721、722、725、730、734、736、744和746位的氨基酸分别定点突变为丙氨酸,丝裂霉素C诱导定点突变溶原菌K88,之后用P88的宿主菌DE048筛选和纯化定点突变噬菌体,并测定定点突变噬菌体宿主谱。在构建的10株大肠杆菌K88定点突变株中,有5株可以诱导出与亲本噬菌体P88具有相同宿主谱的噬菌体突变株,然而尾丝蛋白第719、721、730、734和736位氨基酸定点突变的K88突变株无法用DE048筛选出突变噬菌体粒子,因此推测噬菌体尾丝蛋白第719、721、730、734和736位氨基酸为其受体识别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本研究为温和噬菌体基因和宿主谱的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牛的主要疫病的快速、准确及高通量鉴别诊断技术,以赤羽病病毒(AKV)、牛白血病病毒(BLV)、蓝舌病病毒(B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5种牛传染病病原为研究对象,将LAMP技术与微流控芯片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相应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并优化了该基因芯片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上述5种病原,特异性好,60 min反应时间即可给出检测结果。其中AKV和PPRV的敏感性为10~3 copies/μL,BLV的敏感性为10~5 copies/μL,BTV和BVDV的敏感性为10~2 copies/μL,与LAMP检测的敏感性一致。成功建立了基于LAMP技术的5重RT-LAMP基因芯片,可同时快速准确检测上述5种病毒,为口岸检疫探索出一种能快速、高通量检测动物疫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致仔猪脑膜炎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从脑膜炎症状仔猪的脑组织及其他脏器中分离鉴定病原菌。采集患病仔猪脏器分离病原,通过PCR及血清凝集试验鉴定其种属及血清型;透射电镜观察分离株的超微结构;经多序列位点分型分析,鉴定其ST型;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分析其耐药性;经小鼠攻毒试验分析其毒力。结果:最终从患脑膜炎仔猪的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血清型为9型,将其命名为WH1609。电镜结果显示WH1609有荚膜结构。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表明WH1609属于一个新的ST型。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WH1609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万古霉素、青霉素及氨苄西林敏感。BALB/c小鼠毒力试验测得LD50为1.89×10~2 CFU·mL-1,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WH1609感染小鼠可出现明显的脑组织病变。本研究从患脑膜炎的仔猪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9型强毒株,其在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已发现的猪链球菌强毒株的10~5倍以上,对猪链球菌致脑膜炎分子机制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肉鸡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分布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的消化道中寄居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并参与机体的养分代谢和稳态调节。现代微生物分析技术的成功应用使人们对家禽消化道菌群的类别、数量、分布及功能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本文总结了微生物在肉鸡消化道的分布情况和定植规律,并重点阐述了遗传、日龄、饲养环境和饲粮等关键因素对肉鸡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其作用效果,以期为开展肉鸡肠道健康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头孢噻呋治疗隐性乳房炎对乳汁中主要致病菌区系的影响。结果:经5~10 d的乳头灌注头孢噻呋治疗,有效率为68. 75%(11/16),治愈率仅为18. 75%(3/16)。无乳链球菌、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治疗前乳汁中的主要致病菌,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3. 33%(6/18)、27. 78 (5/18)%和16. 67%(3/18);治疗后乳汁中主要致病菌是酵母菌,比例为58. 33%(7/12),其次是大肠杆菌(16. 67%)和其他链球菌(16. 67%)。治疗前后乳汁中主要真菌组成差异不显著,且假丝酵母属(Candida,63. 01%)、Meyerozyma属(25. 15%)和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5. 73%)是主要的3种真菌属。因此,在该奶牛场使用头孢噻呋治疗慢性隐性乳房炎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可能是抗菌治疗后真菌特别是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饲喂发酵饲料对妊娠母猪的产仔性能、肠道微生物发酵参数及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选取经产母猪16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试验组饲喂发酵饲料。试验从母猪妊娠85 d开始,采集妊娠105 d的母猪粪便用于发酵参数测定及高通量测序,记录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和仔猪初生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饲喂发酵饲料显著提高了母猪粪便中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含量(P<0.05),但对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平均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2组菌群的多样性和结构存在相似性。在门水平上,饲喂发酵饲料显著降低了Fibrobacteres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饲喂发酵饲料显著降低了Oscillospira和Fibrobacter属的相对丰度(P<0.05),对Blautia和Bacteroides相对丰度有提高的趋势(P<0.1)。综上所述,饲喂发酵饲料可改变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促进后肠发酵,有助于改善母猪的肠道健康,但对母猪的产仔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产仔数是反映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应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作为多基因控制、遗传力低的复杂经济性状,鉴别影响产仔数的基因位点,利用分子选育标记来提高猪的产仔性能倍受重视。随着重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基因组学研究不断深入,以全基因组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和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的芯片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芯片技术研究影响猪产仔数性能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及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为后期鉴别影响产仔数变异主效基因提供参考,为生产采用分子育种进行产仔选育提升提供分子标记信息。  相似文献   

20.
在改进沙门菌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分离并鉴定深圳市动物肉源沙门菌,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采集自深圳地区的1 055个动物肉源样品的沙门菌总阳性率为21. 04%,其中:鸡肉(28. 71%)>猪肉(24. 95%)>牛肉(15. 00%)>虾肉(2. 82%)。基于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去除重复的耐药表型,得到370株非重复沙门菌株;其中的75. 2%多重耐药,53株(14. 10%)表现ACSSuT^R耐药表型。经血清型鉴定,得到38种血清型及327株确定血清型的沙门菌,优势血清型包括Derby、1,4,[5],12: i: -、Rissen、Agona和8,20: z23,z4: -。在分离动物肉源沙门菌的过程中,四硫酸盐肉汤(TT)相比于氯化镁孔雀绿肉汤(RV)更有效。本研究表明,深圳地区动物肉源样品中,沙门菌分离率鸡肉和猪肉高于牛肉和虾肉,血清型以Derby、1,4,[5],12: i: -、Rissen、Agona和8,20: z23,z4: -为主,且多重耐药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