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测定和比较26个甜杨桃和酸杨桃不同种质的果实成熟期果肉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黄酮、总酚含量的差异,并对杨桃种质果实糖酸含量与抗氧化物质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果甜杨桃1号”、“台湾红杨桃种质1”和“闽引新加坡黄杨桃”果实风味好,可作为良好的育种亲本材料;酸杨桃组果肉的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高于甜杨桃组,酸杨桃是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种质;相关性分析表明,杨桃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显著正相关,而可溶性糖含量与有机酸含量、维C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溶剂对蒙早苦荬菜活性物质提取的影响。试验以蒙早苦荬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使用5种不同溶剂提取蒙早苦荬菜根、茎、叶进行总酚和总黄酮,测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评价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与活性物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极性溶剂对不同部位的提取效果不同,叶的60%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0.22、10.69 mg/g;根的乙醇(99.7%)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7.65 mg/g),甲醇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3.92 mg/g);茎的水提物总黄酮含量最高(6.89 mg/g),60%乙醇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3.36 mg/g)。研究表明,蒙早苦荬菜中活性物质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性间呈良好的量效关系。蒙早苦荬菜各部位总黄酮和总酚的提取量排序为叶>根>茎,60%乙醇溶液是提取蒙早苦荬菜总黄酮和总酚的最佳溶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荆芥的生长、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在不同干旱程度[基质相对含水量分别为5%~10%(重度干旱)、45%~50%(中度干旱)和85%~90%(正常灌溉)]和不同干旱时间(15、30和45 d)下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荆芥的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率、叶干重和叶绿素含量降低,比叶质量增大;叶中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Na~+含量增大;叶片抗氧化能力受到影响,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胁迫15和30 d时逐渐增强,45 d时逐渐减弱,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在胁迫30和45 d时逐渐增强,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在胁迫15 d逐渐增大,分别在30和45 d时中度干旱下的积累量最高。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荆芥叶的渗透调节作用受到影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脯氨酸、K~+、Na~+和Ca~(2+)的含量降低,SOD和CAT活性先增强后减弱,POD活性持续增强,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先增加后趋于不变。荆芥能对干旱胁迫做出适应性应答,对缺水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这为荆芥的规范化栽培和用水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荆芥的生长、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荆芥的生长、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在不同干旱程度[基质相对含水量分别为5%~10%(重度干旱)、45%~50%(中度干旱)和85%~90%(正常灌溉)]和不同干旱时间(15、30和45 d)下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荆芥的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率、叶干重和叶绿素含量降低,比叶质量增大;叶中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Na+含量增大;叶片抗氧化能力受到影响,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胁迫15和30 d时逐渐增强,45 d时逐渐减弱,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在胁迫30和45 d时逐渐增强,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在胁迫15 d逐渐增大,分别在30和45 d时中度干旱下的积累量最高。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荆芥叶的渗透调节作用受到影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脯氨酸、K+、Na+和Ca2+的含量降低,SOD和CAT活性先增强后减弱,POD活性持续增强,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先增加后趋于不变。荆芥能对干旱胁迫做出适应性应答,对缺水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这为荆芥的规范化栽培和用水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番石榴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和抗氧化作用,试验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番石榴叶提取物对猪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采用总抗氧化检测试剂盒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番石榴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及其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结果表明:番石榴叶不同极性提取物对猪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差异不明显,番石榴叶石油醚提取物对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0.195 mg/mL);总抗氧化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番石榴叶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番石榴叶正丁醇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为215.55 mg/g;番石榴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为42.59 mg/g。说明番石榴叶提取物具有抑菌作用,提取物中总酚含量越高其抗氧化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以7个地区的"农桑14号"桑叶和4个地区的"强桑1号"桑叶为原料,采用比色法分别测定了桑叶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桑叶提取液清除DPPH、清除ABTS能力和FRAP等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产地不同桑叶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差异,其中江西永新地区"农桑14号"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裂叶荨麻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提取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总黄酮含量,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裂叶荨麻根各萃取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裂叶荨麻根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乙醇浓度700mL/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0.53mg/g;各萃取相总黄酮含量为乙酸乙酯相(70.62 mg/g)>正丁醇相(45.48 mg/g)>水相(18.76 mg/g)>石油醚相(10.23mg/g),抗氧化活性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石油醚相,各萃取相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说明裂叶荨麻根具有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及正丁醇相的抗氧化活性作用较好,为将裂叶荨麻开发为抗氧化食品及药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47份柑橘种质幼果总黄酮、总酚和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并用HPLC法对其中15份种质的11种功能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种质间的功能成分含量、种类差异显著,其中汉森1号、2号酸橙及丹江口红橘总黄酮、总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他种质。汉森2号的柚皮苷、汉森1号的新橙皮苷、香橙2号的芸香柚皮苷、汉森2号的芦丁、普通枳的欧前胡素、圆叶莽山野橘的异欧前胡素、辛弗林和橙皮苷含量、枸橼C-05的柠檬苦素含量最高。通过聚类分析15个份种质可分为6类。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总酚与总黄酮,新橙皮苷与总抗氧能力、总酚、芸香柚皮苷呈显著正相关;柠檬苦素与橙皮苷呈显著负相关,与欧前胡素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探究不同大小刺梨的果实品质特征及重要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为确定刺梨产品加工中原料鲜果的质量分级提供依据。以贵州6个县(区)种植的4~5年生‘贵农5号’刺梨果实为材料,测定不同大小等级的果实重、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总黄酮的含量,分析不同大小果实的品质指标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等级大小的刺梨果实的品质特征差异明显,种子多、出汁率及可食率和含酸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低是刺梨大果的品质特征;中、小果的品质特征是种子少、出汁率及可食率和含酸量较低,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高。在每100g小型果的果肉中,维生素C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比大型果高276.67mg和1307.38mg。在刺梨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出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随单果重的增大而增加,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随单果重的增大而降低。果实大小与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的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维生素C含量不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与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刺梨的中、小型果实也是产品加工的优质原料鲜果,在刺梨果实质量分级中不宜仅以果实大小作为判定质量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不同李种质果皮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以21个李种质为试材,测定果皮中总酚含量,采用DPPH法、FRAP法和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李果皮中酚含量丰富且不同种质间差异明显,不同李种质果皮中总酚含量为66.39~560.81mg/100g,平均含量224.23mg/100g,变异系数为48.24%,安哥诺、黑宝石、密山大紫李、青奈中含量较高,玉皇李含量最低;李果皮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综合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品种有安哥诺、黑宝石、密山大紫李、青奈和布尔班克。果皮中总酚含量与DPPH、FRAP和ABTs 均呈极显著正相关。3种抗氧化评价方法的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FRAP、DPPH/ABTs和FRAP/ABTs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相关,3种方法可作为李果皮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评价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省份(甘肃、山西、内蒙古、新疆、辽宁)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和4种黄酮类化合物(异鼠李素、山奈酚、槲皮素、芦丁)含量|利用DPPH•清除率、O2-•清除率、 ABTS+•清除率、还原力指标对沙棘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为沙棘黄酮缓解畜禽氧化应激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5个省份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高低依次为甘肃GS(4.68%)、山西SX(3.54%)、内蒙NM(2.85%)、新疆XJ(1.94%)、辽宁LN(1.23%)。异鼠李素和槲皮素在5省份小果沙棘叶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山奈酚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芦丁在新疆XJ和辽宁LN小果沙棘叶中所占比例较高。(2)不同省份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具有很好的还原力和DPPH•、O2-•、ABTS+•清除能力,其抗氧化能力与添加浓度遵循剂量-效应关系。(3)小果沙棘叶总黄酮与还原力的EC50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异鼠李素与DPPH•清除力的IC50值、还原力的EC50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不同省份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及其组成均存在差异,其中甘肃GS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最高且抗氧化能力最强,山西SX小果沙棘叶总黄酮次之。 [关键词]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异鼠李素|槲皮素|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贯叶连翘引种驯化过程中生长适应能力以及活性物质的变化,以野生和栽培盛花期植株为材料,分别对生理生化特性、活性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栽培贯叶连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高于野生植株,尤其是其盛花期和地上部分干重分别较野生植株提前了7 d和提高了16.67%。总黄酮和金丝桃素含量在栽培和野生植株同一器官中无显著差异;总酚类在野生花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栽培花,而叶中的含量则相反;野生和栽培植株各器官中,总黄酮和酚类化合物含量在叶和花中的含量显著大于茎,而金丝桃素的含量表现为花>叶>茎。野生和栽培各器官抗氧化能力为叶>花>茎,其中,野生和栽培叶、茎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差异,而栽培花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大于野生花。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贯叶连翘野生转栽培后,不仅具有较好的生长适应能力,而且主要活性物质的积累量及抗氧化能力并未显著降低。该研究结果将对贯叶连翘种植栽培以及保护野生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6个品种的桑叶在霜后不同采收时间总酚、黄酮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初步探讨了其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时间采收的桑叶中总酚、黄酮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有一定差异,且同一品种不同成分的变化趋势不同。桑叶总酚和黄酮含量在10月26日最高,可溶性总糖在经霜一周后(11月2日)显著下降。三种成分的含量变化均与温度及光照时间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测定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试验以20个不同品种牡丹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采用相关系数法对不同品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聚类评价。结果显示,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含量为20.71~54.03 mg/g,总酚含量为68.31~188.19 mg/g,芍药苷含量为20.50~45.10 mg/g。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EC50)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牡丹叶聚为4类,按花株色系差异存在一定的聚类。研究表明,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的含量可作为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的指标性成分。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设置全淹光照和全淹黑暗的生境,探索了水淹环境下光强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水淹处理结果相同,均表现为地上部逐渐死亡;叶绿素含量、根生物量比显著升高;叶绿素a/b,根、叶可溶性糖,叶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叶生物量比显著下降;叶、根淀粉含量及根、茎生物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海拔对桃儿七果实特性以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桃儿七野生资源,本研究以不同海拔(2400~2500 m和2900~3000 m)的野生桃儿七果实为材料,分别对果实特性、活性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对桃儿七果实特性、活性成分积累以及组织间的差异性具有显著影响。低海拔果实开花期至成熟期的天数为111 d,较高海拔延长5 d,成熟期较高海拔提前13 d,低海拔果实的纵径、横径、干重、种子数量和千粒干重均高于高海拔,而纵横比则相反;低海拔果皮和果肉中可溶性糖、总黄酮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显著高于高海拔;低海拔果皮70%和10%乙醇提取液的抑制率、铁离子还原/氧化能力(FRAP值)以及果肉70%乙醇提取液的FRAP值分别显著大于高海拔。同一海拔不同组织而言,果肉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高于果皮,总黄酮和酚类含量则相反;在低海拔地区,果皮70%和10%乙醇提取液的抑制率和FRAP值分别显著大于果肉,而在高海拔地区,仅果皮70%乙醇提取液的FRAP值显著大于果肉。因此,较低海拔有利于桃儿七果实的生长与发育以及果实中可溶性糖、总黄酮和酚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s davurica)在不同水分梯度(适宜水分、轻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及不同水分梯度和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下其叶片中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类黄酮含量在轻度和重度十旱胁迫下分别较适宜水分下升高39.2%和44.4%,总酚含量在重度胁迫下极显著升高(P<0.01),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轻度胁迫下先升高后降低。复合处理下类黄酮、总酚含量及PAL活性升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干旱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在胁迫前期大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胁迫中期极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在重度干旱胁迫后期大量积累。UV-B辐射对不同水分梯度下三者含量影响不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适宜水分和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下升高,在干旱和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下降低;可溶性蛋白合成在适宜水分和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初期受到一定的抑制,在干旱和增强UV-B辐射复合处理下被诱导;可溶性糖在复合处理下含量下降,但随着水分减少其下降幅度有所减弱。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达乌里胡枝子抗氧化能力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增加而增加,增强UV-B辐射下轻度干旱胁迫使其抗氧化能力增强,而重度干旱胁迫使其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青藏高原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叶、根抗寒性生理特征,本研究对返青期、草盛中期、草盛后期和枯黄期青藏高原高山嵩草叶和根中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叶片中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枯黄期达到最高,而脯氨酸含量在返青期最高;根中丙二醛含量在植物生长后期较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在后期则较高;叶片中3种抗氧化酶活性在植物生长后期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根中3种抗氧化酶活性在植物生长后期较强;不同物候期各生理指标叶片中含量均高于根;器官、物候期以及器官和物候期的交互作用能够显著影响高山嵩草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P<0.05),且不同物候期其不同器官生理指标的相关性不同。综上所述,高山嵩草叶片和根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系统对不同物候期的环境变化积极响应,这可能是其适应高寒环境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品种香蕉果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与酚类化合物的关系。以8个品种香蕉果皮为试验材料,测定香蕉果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酚类化合物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皇帝蕉果皮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天宝矮蕉次之,香粉一号最弱。总多酚、总黄酮和水解单宁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果皮提取物中共检出单体酚10种,其中鞣花酸和咖啡酸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香蕉果皮可作为饲料天然抗氧化剂资源,其中以皇帝蕉为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桑芽品质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对3~10月采收的桑芽感官品质、主要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6月桑芽的感官品质较优,不同季节桑芽的蛋白质、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酚、黄酮和1-脱氧野尻霉素(DNJ)等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在10月份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在8月份最高,总酚和黄酮含量在5月份最高,DNJ含量在6月份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