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疫病出现的概率增高,种类也增多且变得复杂,尤其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也导致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的残留增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乳酸菌是一种益生菌,具有安全、优质和高效的优点,在调节肠道功能和抑制病原体滋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益生菌能够改善肠道的功能,调节肠黏膜的免疫能力,保证猪的健康生长,是替代抗生素治疗疾病的重要物质。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对猪生长的影响,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益生菌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之一,广泛应用于猪生产的各个阶段。在生猪养殖中加入益生菌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肠道健康、提高营养物质吸收效率。本文对益生菌在妊娠及哺乳期母猪、断奶仔猪、生长育肥猪不同阶段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总结了益生菌对机体生理、免疫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益生菌在猪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抗生素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禁用抗生素的呼声日益高涨使得养猪业不得不选择抗生素替代物。大量的试验科研和养猪生产实践表明,乳酸菌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替代抗生素成为猪饲粮添加剂。乳酸菌黏附到胃肠道表面,产生抗菌肽,与病原菌竞争肠上皮的结合位点或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等方式进行调节肠道环境,抑制或消灭胃肠道中的病原菌,平衡肠道微生物群,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和维持肠道屏障功能,从而有利于猪的健康发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新生仔猪、断奶仔猪、生长猪和母猪饲料添加乳酸菌的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乳酸菌对各阶段猪生长发育等方面的作用,并介绍乳酸菌发挥作用的机制及乳酸菌应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乳酸杆菌是猪肠道菌群的重要成员,在促进猪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断奶期仔猪肠道乳酸杆菌数量会减少,这已被认为是导致仔猪肠道菌群紊乱综合征(如腹泻)的原因。因此,在断奶期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可能有助于仔猪保持更好的健康水平。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一种包含6种乳杆菌(L.amylovorus,L.mucosae,L.salivarius,L.johnsonii和2株L.reuteri)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在断奶仔猪上应用效果。从5窝仔猪中挑选20头相同性别和相似体重仔猪,平均分成2组(n=10)。益生菌组仔猪每日饲喂乳酸杆菌的混合物(总细胞数1×1010),试验持续3周,对照组则饲喂无益生菌的安慰剂。本研究旨在评估所饲喂复合益生菌制剂在肠道的存活能力以及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此外,也分析了肠黏膜部分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主要作用在于调节仔猪肠道免疫功能,尤其是大肠。添加复合益生菌组仔猪盲肠的IL-4和IFN-γ的表达上调而结肠IL-8和TNF表达下调。此外,复合益生菌制剂也明显下调了仔猪空肠、回肠和结肠的TGF-β1基因表达。复合益生菌增加了仔猪空肠中的总菌数,但对肠食糜的p H值或肠道中乳杆菌的数量没有明显影响。此外,从粪便中不能分离到所饲喂的益生菌株,表明它们不能在肠道中定植并增殖。复合益生菌制剂对仔猪日增重或肠黏膜形态没有明显影响。虽然在本研究中饲喂益生菌制剂未能实现促生长效果,并且饲喂菌株在与肠道内源微生物竞争中不具有优势,但复合益生菌制剂促进了仔猪肠道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肠道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也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构成仔猪肠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仔猪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肠道免疫细胞、肠道微生物及病原识别受体、肠黏膜免疫对肠道健康的影响、仔猪肠黏膜免疫的营养调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仔猪肠道黏膜免疫的研究进展,为未来仔猪肠道健康和营养调控的研究以及益生菌等抗生素替代物在仔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肠道微生物群在宿主健康和动物营养消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已成为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用粪肠球菌UC-100替代抗生素,能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健康。为探明饲喂粪肠球菌UC-100替代抗生素对猪肠道末端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应用16S rRNA测序检测了不同日粮处理(基础日粮组、粪肠球菌组和抗生素组)的猪第0、14和28天粪便微生物群。结果表明,21个门和137个属的细菌为所有猪共有,但有12个属的细菌为粪肠球菌组在14和28天粪便中特有。与基础日粮组相比,粪肠球菌组第28天粪便中的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抗生素组的细菌多样性均显著降低,尤其是纤维杆菌门和12属细菌的丰度。这些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粪肠球菌引起的猪肠道末端的微生物菌群变化与日粮添加抗生素的反应类似。  相似文献   

7.
腹泻尤其是乳仔猪腹泻在规模化猪场为常见的疾病,它会显著影响猪生产性能。抗生素用于治疗仔猪、大猪腹泻时易造成细菌耐药性和对猪肠道内其他益生菌错杀,以及抗生素的滥用对养殖行业健康发展有着严重的危害。酵母作为无毒、无残留和无抗药性的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预的防仔猪腹泻。本文旨在阐述酵母的生产来源,其抗腹泻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断奶会造成仔猪肠道功能紊乱,导致仔猪腹泻、生长受阻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养猪生产效益.抗生素虽可以防治断奶仔猪腹泻,但易引发细菌耐药性、抗生素残留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已经被禁止在饲料中使用.乳酸菌等益生菌和抗菌肽等复合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应用前景广阔,但其作用机制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尚待研究.对乳酸菌等益生菌、表达代谢产物的基因工程菌等对肠道健康调控的生物学机制以及在生产中的技术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后续开发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调控肠道菌群及替代抗生素的高效安全的新型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赵怀宝 《饲料研究》2023,(6):101-106
肠道微生物群有助于宿主肠道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对改善猪的肠道健康、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易受饮食、抗生素的摄入、病原体感染、宿主状况、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饮食的变化是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主要因素。很多营养素和饲料添加剂具有调控猪肠道微生物的结构组成、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调节日粮营养素水平、补充饲料添加剂是猪生产中常用干预肠道微生物方法之一。文章综述膳食营养素和饲料添加剂(益生菌、益生元、酶制剂和植物生物素等)对猪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为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乳酸菌对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酸菌作为最重要和安全性最高的益生菌来源已被广泛关注,而乳酸菌调控人和动物肠道屏障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的体内外研究表明乳酸菌发挥益生作用的主要机制是通过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实现的.相对于啮齿动物而言,乳酸菌在猪上的应用研究报道很多,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研究较少.这些研究尚未触及到乳酸菌作用机制的本质.猪肠道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对乳酸菌调节肠道屏障功能机制的深入认识比较困难.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发展,为从体内试验的角度解析乳酸菌的确切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研究手段.本文综述了乳酸菌对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以期能帮助对乳酸菌的深入认识和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杂交改良技术是猪生产上为了提高繁殖力、经济价值等的一种常用的生产技术。猪的杂交改良技术就是通过不同品种间杂交来获得具有更优性状后代的方法。文章围绕猪杂交方法、低产猪杂交改良效果、发酵饲料对杂交猪的影响以及猪杂交改良存在的问题和杂交改良新方法等进行阐述,以期为猪的杂交改良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促进养猪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验采集饲用玉米样品共30份,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法对玉米赤霉烯酮(ZEA)和T-2毒素(T-2)2种霉菌毒素进行检测,旨在比较两种方法对饲用玉米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对饲用玉米中的ZEA均100%检出。检测T-2时ELISA法的检出率为83.33%,HPLC-MS法则未检出。两种方法检测出的霉菌毒素含量均都表现出ELISA法的检出值普遍高于HPLC-MS法。ELISA法前处理简单、检出速度较快且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但因干扰因素较多易出现假阳性。HPLC-MS法前处理复杂、成本昂贵、操作要求高,但检测结果较为稳定和准确。说明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结合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用ELISA法初筛,检测结果呈阳性后,再用HPLC-MS法进行精确定量,这样既能实现检测目的又能节省检测费用。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评估添加硒和维生素E对氧化应激肉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影响。选用1日龄Cobb500肉鸡雏20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处理1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处理2、3、4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Se0.20mg/kg、VE200mg/kg、Se0.20mg/kg+VE200mg/kg。从16日龄开始,每处理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腹部皮下注射Dexamethasone(DEX)3mg/kg体重,隔日注射三次(16、18、20日龄),另一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显示:氧化应激极显著降低了肉鸡日采食量和日增重(P<0.01),添加VE显著提高了氧化应激肉鸡日增重(P<0.05),而添加Se略有提高(P>0.05);氧化应激显著降低了宰后45min和24h肌肉pH值(P<0.05),添加Se和VE有提高氧化应激肉鸡胸肌pH值的趋势(P>0.05);氧化应激显著降低肌肉系水力(P<0.05),而添加Se可显著提高氧化应激肉鸡的肌肉系水力(P<0.05),添加VE有提高氧化应激肉鸡系水力的趋势(P>0.05)。氧化应激对肉鸡后期(22~42日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揭示DEX诱导的氧化应激会导致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显著降低,在日粮中添加硒和维生素E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氧化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选用30份玉米样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AFB1)进行测定比较,得出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其中,使用HPLC-MS外标法定量时,设计两组标准曲线,分别是玉米基质液加标组曲线和纯标组曲线,得到的结果再与ELISA比较。结果显示:用ELISA筛选出的阳性样品,用HPLC-MS法确证亦为阳性,判定结果一致,但具体检出量存在差异。当样品中AFB1含量为2~6μg/kg时,测定结果 HPLC-MS(纯标组)相似文献   

15.
动物上皮细胞容易被多种病毒感染,上皮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检测可以作为表征上皮细胞状态的一种手段,但是大多数上皮细胞表面标记物也会在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为了选择高效、独特的上皮标记物,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牛肾上皮细胞(KE)、舌上皮细胞(TE)、甲状腺上皮细胞(TYE)以及A549细胞和SW480细胞中,检测了AE3(basic cytokeratin)、AE5(CK3/2p)、CK7、LH1(CK1/10)、EMA(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DesmoplakinⅠ/Ⅱ(DSPⅠ/Ⅱ)、E-cadherin和ZO1(zona occludens-1)等8种上皮标记物的表达。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相比,AE3、AE5、CK7、EMA及DSPⅠ/Ⅱ在上皮细胞和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SW480肿瘤细胞中表达良好;E-cadherin仅在上皮细胞中表达;LH1(CK1/10)和ZO1在所有被检测的细胞中都没有表达。结果表明,AE3、AE5、CK7、EMA及DSPⅠ/Ⅱ可以作为有效的上皮细胞及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标记物,E-cadherin可以作为特异性的上皮细胞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高NDV抗体水平下新城疫自净化技术,评估在新城疫净化状态下的鸡群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针对某大型养鸡场的A5、B5两栋鸡舍,通过加大免疫密度和提高免疫剂量,逐步提高NDV抗体水平,在开产前建立了高NDV抗体水平鸡群。对两组鸡群整个生产过程的排毒情况进行跟踪检测,统计鸡群整个生产过程的产蛋率、死淘率等情况,估算净化效益。结果显示,实际生产中,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基础上,提高NDVHI抗体水平到12log2以上,可达到完全保护;建立的高NDV抗体水平种鸡群,B5舍在34周龄基本达到净化状态,A5舍在38周龄后达到净化状态,实现了新城疫的自净化;达到完全净化状态的种鸡群,可增加经济效益约为161420元/万只。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ATF6通路介导的山羊胎盘滋养层细胞(goat trophoblast cell,GTC)凋亡的作用机制,需要构建激活转录因子6(ATF6)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用于试验。采用RNA干扰技术,设计合成以山羊ATF6基因CDS区为靶点的shRNA,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慢病毒包装、慢病毒转染、RT-q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筛选出干扰效率达60%的shRNA干扰片段,构建出可用于今后ATF6通路相关研究的重组慢病病毒干扰载体,为山羊妊娠相关研究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8.
在蛋鸡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十分重视雏鸡和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却往往粗发了育成鸡的饲养,而育成鸡饲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影响到鸡场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育成鸡饲养管理和防疫卫生保健等方面做了系统阐述,以供同行和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朊蛋白基因PRNP作为朊蛋白基因家族的一员,其编码的异常朊蛋白(prion)导致传染性海绵样脑病(TSEs)的发生。PRNP基因在定位、结构、表达和编码产物上与朊蛋白基因家族其他3个基因(PRND,PRNT和SPRN)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且该基因家族在不同种属之间十分保守,朊蛋白基因家族因此被称为"朊蛋白基因复合体"(prion gene complex)。已有资料表明,朊蛋白基因家族除了与TSEs的发生密切相关,其还对畜牧生产和兽医预防有着重要影响。论文介绍了朊蛋白基因家族的4个基因及其编码产物,而后依次阐述了该基因家族对畜牧生产的影响以及在兽医预防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畜牧生产和兽医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喂奶方案对犊牛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犊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犊牛生长制定良好的喂奶方案,本研究以27头荷斯坦公犊为研究对象,根据日龄和日喂奶量,采用三种喂奶方式,收集测定生长性能指标及健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喂奶方案对犊牛开食料采食量、100日龄料重比、体尺指数(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器官指数(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肺脏)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二组能够显著提高100日龄犊牛平均日增重,并有效降低腹泻率(P<0.05);就经济效益而言,相比对照组,饲喂二组每增加1 kg犊牛体重平均成本低0.61元,远高于饲喂一组(成本降低0.08元)(P<0.05)。综上所述,不同喂奶方案影响犊牛的生长性能和牧场成本效益,本试验中Group C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