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61~120日龄断奶湖羊羔羊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2两因素两水平试验设计,选取64只61日龄体重相近的纯种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饲喂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分别为高能量[代谢能(ME)为10.92 M J/kg]高蛋白质[粗蛋白质(CP)为15.74%]组、高能量(M E为10.92 M J/kg)低蛋白质(CP为11.78%)组、低能量(ME为8.64 MJ/kg)高蛋白质(CP为15.72%)组、低能量(ME为8.64 M J/kg)低蛋白质(CP为11.8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公母各占1/2。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羔羊生长性能指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羔羊61~9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饲粮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81~90日龄、111~120日龄羔羊氮摄入量(P0.05);饲粮低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81~90日龄、111~120日龄羔羊尿氮排出量(P0.05),并且以低能量高蛋白质组尿氮排出量最高;对于81~90日龄羔羊,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氮沉积(P0.05),而饲粮低能量或高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了氮生物学效价(P0.05)。3)羔羊120日龄时,饲粮低能量水平显著降低了血清葡萄糖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饲粮低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P0.05)。综上所述,61~90日龄阶段,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可促进羔羊生长;91~120日龄阶段,可适当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以节约生产成本,不会对生长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母羊饲粮精料比例对羔羊生长性能、消化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66只妊娠90 d、平均体重为(44.45±2.20)kg的初产湖羊,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各组母羊妊娠期饲粮精料比例分别为50%、40%和30%,分娩后母羊饲喂相同的全混合日粮(TM R)。羔羊10日龄,每只母羊取1只羔羊断母乳,饲喂代乳粉;15日龄补饲开食料;20日龄补饲苜蓿干草,自由采食至60日龄。每10 d测定1次羔羊体重,51~60日龄进行羔羊消化代谢试验,20和60日龄采集羔羊血液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妊娠后期母羊饲粮精料比例对羔羊1、10、20、30、40、50、60日龄体重,20、60日龄体尺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母羊饲粮精料比例降低,20日龄羔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60日龄50%组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或P0.01);30%组20和60日龄羔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血清中MDA的含量在20日龄时随母羊饲粮精料比例的降低而极显著降低(P0.01),60日龄时50%组显著高于30%组(P0.05)。结果提示,妊娠后期母羊饲粮的精料比例对产后早期断奶羔羊的体重、体尺、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随母羊饲粮精料比例的降低,羔羊血清的抗氧化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干物质采食量一致条件下,改变精料补充料与饲草比例调控妊娠后期母羊饲粮营养水平,旨在研究其对产后羔羊生长性能、器官发育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健康、年龄[(11.0±1.0)月龄]和体重[(44.43±2.20) kg]相近、妊娠90 d的怀双羔初产湖羊母羊66只,分为3组,每组22只.以干物质为基础按照精料补充料与饲草比例分别为5∶5(5∶5组)、4∶6(4∶6组)和3∶7(3∶7组)饲喂至产羔,产羔后各组母羊饲喂相同的全混合日粮,自由采食.出生10、60 d屠宰羔羊测定各组织器官重量,出生20、60 d采集羔羊血清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妊娠后期母羊饲粮营养水平对羔羊初生重、哺乳期(出生0~60 d)羔羊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营养水平降低,羔羊初生重有降低趋势(0.05≤P<0.10),出生40和50 d体重有增加趋势(0.05≤P<0.10).2)出生0d,随着妊娠后期母羊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羔羊的胸深极显著提高(P<0.01),体斜长显著降低(P<0.05);出生60 d,随着妊娠后期母羊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羔羊的胸深、曲冠臀长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3)出生10 d,羔羊的肝脏、肺脏的重量随妊娠后期母羊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出生60 d,各组羔羊的组织器官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4)出生20和60 d,随着妊娠后期母羊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羔羊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妊娠后期通过精料补充料与饲草比例调控母羊饲粮营养水平时发现,低营养水平(低精料补充料比例)能够降低羔羊初生重,但经补偿生长作用,羔羊血清抗氧化能力得到提高,生长性能也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莱芜黑山羊泌乳母羊(1~60泌乳日龄)营养物质消化、泌乳量和血清生化指标及其产出羔羊增重的影响。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设计参考《肉羊饲养标准》(NY/T 816—2004)。1~30泌乳日龄:消化能12.78 MJ/kg,粗蛋白质15.00%;31~60泌乳日龄:消化能13.00 M J/kg,粗蛋白质17.00%。高、低水平分别设计为标准推荐量的120%、100%。将40只分娩后的莱芜黑山羊母羊平均分为4组,各组分别饲喂高蛋白质、高能(A组),低蛋白质、高能(B组),高蛋白质、低能(C组),低蛋白质、低能(D组)饲粮。结果表明:1)A组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D组母羊体重呈负增长现象,但变化幅度较小。1~30日龄羔羊增重速度高于31~60日龄,羔羊平均日增重以C组在1~30日龄和A组在31~60日龄最高。2)整个泌乳期A、C组的母羊泌乳总量显著高于B、D组(P0.05),各组泌乳量峰值均出现在30泌乳日龄,随后逐渐降低。3)饲粮蛋白质水平影响母羊的泌乳量及羔羊的平均日增重,饲粮能量水平的影响不如蛋白质明显。4)母羊粗蛋白质采食量、泌乳量及羔羊平均日增重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相关性。总之,1~30泌乳日龄母羊饲粮消化能、粗蛋白质、干物质适宜水平分别为1.145 MJ/(kg W0.75·d)、17.67 g/(kg W0.75·d)、93.73 g/(kg W0.75·d),31~60泌乳日龄分别为1.139 MJ/(kg W0.75·d)、19.65 g/(kg W0.75·d)、90.14 g/(kg W0.75·d)。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对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即能量(产奶净能)水平设为6.40、5.73 M J/kg DM和RPL添加水平设为0、40 g/(d·头)。选取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52头第3胎荷斯坦奶牛,分为4组,分别为基础饲粮(B)组、低能饲粮(L)组、基础饲粮+RPL(BL)组和低能饲粮+RPL(LL)组,每组13头牛。试验从预产期前21天至产后犊牛断奶结束。奶牛产后第1次泌乳时采集初乳,测定初乳中总固形物、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免疫球蛋白(Ig) G、IgM和IgA含量;犊牛出生当天(1日龄)、60日龄测定体重和体尺;犊牛60日龄采集瘤胃液,测定pH、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结果表明:1)围产期低能饲粮显著降低了初乳总固形物、乳糖和IgM含量(P<0.05);围产母牛饲粮添加RPL对初乳乳糖含量有提高的趋势(P=0.068 2),对其他初乳指标无显著影响(P> 0.05)。2)围产期低能饲粮显著降低了母犊60日龄体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P<0.05),显著降低了公犊60日龄体斜长和初生胸围(P<0.05)。围产母牛饲粮添加RPL有降低公犊60日龄体重的趋势(P=0.073 0)。3)围产期低能饲粮显著降低了母犊初生体躯指数(P<0.05),对母犊60日龄体躯指数有升高的趋势(P=0.059 6),对公犊初生体躯指数有降低的趋势(P=0.099 1),提高了公犊60日龄体躯指数(P<0.05),降低了公犊60日龄体长指数(P<0.05)。围产母牛饲粮添加RPL对公、母犊体尺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4)围产期低能饲粮显著降低了犊牛瘤胃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浓度(P<0.05)。围产母牛饲粮添加RPL对犊牛瘤胃发酵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5)围产母牛饲粮能量水平与添加RPL对奶牛初乳质量指标、断奶前犊牛体重、体尺指标、体尺指数和瘤胃发酵指标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围产期低能饲粮降低了奶牛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体重、体尺及体尺指数和瘤胃发酵指标;围产期母牛饲粮添加RPL对奶牛初乳质量和断奶前犊牛体重、体尺及体尺指数和瘤胃发酵无不利影响;围产期低能饲粮中添加RPL并不能替代正常标准能量水平饲粮。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爱拔益加(AA)肉种鸡产蛋中期(40~42周龄)饲喂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对子代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20周龄体重相近的AA肉种母鸡30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当产蛋率达到5%时开始正式试验,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高能组、低能组饲粮能量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20%和80%,各组均限饲且饲喂量相同。子代选用孵化后的1日龄公雏300只,试验分组与母代相同。子代饲喂正常能量水平饲粮,自由采食、饮水,试验期为49 d。结果表明:1)和对照组相比,高能组显著降低了子代的初生重,1~28日龄、1~49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28日龄腿肌的粗蛋白质含量和胸肌剪切力以及49日龄胸肌和腿肌的亮度值(P<0.05);显著提高了子代28、49日龄胸肌和腿肌的粗脂肪含量和滴水损失(P<0.05)。2)和对照组相比,低能组显著降低了子代的初生重(P<0.05),显著提高了子代1~49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提高了子代28日龄胸肌的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子代28日龄胸肌和腿肌的剪切力、49日龄腿肌的滴水损失(P<0.05);显著提高了子代49日龄腿肌的亮度和红度值以及28日龄腿肌、49日龄胸肌和腿肌的黄度值(P<0.05)。结果提示,相比高能组和对照组,低能组更有利于提高子代生长性能,改善子代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营养限制对羔羊肠道组织形态及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高血糖素样-2(GLP-2)浓度的影响。选取64只17日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代乳品和开食料,分别为对照(CON)组、20%蛋白质限制(PR)组、20%能量限制(ER)组、20%蛋白质+20%能量限制(BR)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只羔羊,公母各占1/2。于羔羊20日龄、40日龄和60日龄采集血清用于测定IGF-1和GLP-2的浓度,40日龄和60日龄时每组分别选取4只羔羊进行屠宰,屠宰后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观察小肠组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PR组、ER组、BR组40日龄小肠重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到60日龄仅ER组羔羊小肠重显著低于CON组(P0.05),小肠重量降低主要由于空肠重量的降低。2)PR组、ER组、BR组40日龄十二指肠、空肠绒毛高度及60日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ER组、BR组60日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3)BR组40日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4)ER组60日龄血清GLP-2浓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4组间血清IGF-1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营养限制抑制了羔羊十二指肠、空肠组织形态发育,同时能量限制可降低血清GLP-2的浓度。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取21日龄健康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4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只鸡(公母各半),室温27~36℃。第1组饲喂黄羽肉鸡常规营养水平饲粮,作对照组;第2组饲粮营养水平提高5%;第3组饲粮营养水平提高10%。试验期42天。试验结果表明,饲粮营养水平提高5%显著提高了试鸡21~42日龄阶段饮水量(P<0.05),饲粮营养水平提高10%使试鸡21~42日龄阶段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43~63日龄阶段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整个试验阶段的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提高饲粮营养水平降低试鸡试验第1周(P=0.0237)、第6周体温(P=0.0013)和第6周呼吸数(P=0.0093)。饲粮营养水平提高5%组试鸡42日龄血清尿素氮含量降低20.45%(P>0.05),饲粮营养水平提高10%组试鸡42日龄、63日龄血清尿素氮含量分别降低15.91%、18.82%(P>0.05)。提高饲粮营养水平降低试鸡腿肌(P=0.0001)和胸肌的水分含量(P=0.001),提高试鸡腿肌的脂肪含量(P=0.0013)。综合试验结果认为,高温环境下提高饲粮营养水平能提高试鸡的生长性能,改善体成分,其中营养水平提高10%组好于5%组。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2种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大豆卵磷脂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960只1日龄科宝500白羽肉公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各组试验鸡分别饲喂2个能量水平和2个乳化剂添加水平组成的试验饲粮,其中代谢能分别为12.13和11.92 MJ/kg(1~21日龄)、12.96和12.65 MJ/kg(22~49日龄),乳化剂添加水平分别为0和265 mg/kg(1~21日龄)、0和400 mg/kg(22~49日龄)。试验测定肉鸡生长性能,能量、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利用率,以及血糖、血脂和胆汁酸含量。结果表明:肉鸡采食正常能量饲粮前期(1~21日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低能量饲粮(P<0.01),肉鸡全期(1~49日龄)采食添加乳化剂的低能量饲粮料重比能达到正常能量饲粮水平;饲粮添加乳化剂有提高平均日增重和饲粮粗脂肪和能量表观利用率的趋势,可促进胆汁分泌,能显著降低前期及全期料重比(P<0.05)。结果显示,降低饲粮能量显著降低1~21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提高1~21日龄和1~49日龄料重比;饲粮添加乳化剂能够改善饲料利用率,特别是在1~21日龄肉鸡低能量饲粮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氨酸水平对湖羊公羔营养物质消化、胃肠道pH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12对7日龄断奶的湖羊双胞胎公羔,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为对照(CON)组和低蛋氨酸(LM)组,1对双胞胎羔羊分别分到2个组中。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8~56日龄),CON组羔羊饲喂基础代乳粉和基础开食料;LM组羔羊饲喂的代乳粉和开食料在CON组基础上分别全部扣除(0.70%和0.40%)额外添加的蛋氨酸,其余营养水平保持一致。第2阶段(57~84日龄),2组羔羊停止饲喂代乳粉且饲粮均为基础开食料。分别在第1阶段结束前(46~55日龄)和第2阶段结束前(74~83日龄)随机选取4对双胞胎羔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56日龄,LM组羔羊对饲粮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84日龄,2组羔羊在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上均差异不显著(P0.05)。2)56日龄,LM组羔羊胃肠道中除十二指肠pH显著低于CON组(P0.05)外,其他胃肠道pH均差异不显著(P0.05);84日龄,2组羔羊在胃肠道pH上均差异不显著(P0.05)。3)除了56日龄LM组羔羊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浓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外,2组羔羊其他血清指标56和84日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8~56日龄,饲粮低蛋氨酸水平可降低湖羊公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抑制十二指肠pH和血清中生长激素、胰岛素浓度的增加;57~84日龄,提高饲粮蛋氨酸水平后,湖羊公羔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胃肠道pH及血清激素指标随之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水平对育肥前期锦江牛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50头初始体重为(301.7±30.1) kg的锦江去势公牛,随机分成5个组,即A、B、C、D和E组,每组10头牛。A组饲喂基础饲粮,B、C、D、E组饲粮综合净能在A组基础上依次提高6%、12%、18%、24%,5组饲粮综合净能水平分别为6.02、6.38、6.74、7.10、7.46 M J/kg,粗蛋白质水平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116 d。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瘤胃液pH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瘤胃液乙酸含量逐渐升高,丙酸含量逐渐下降,其中C、D、E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A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C组瘤胃液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而菌体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2)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C和E组血清尿素氮(UN)含量较A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P<0.05)。3)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E组血浆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A、B、C组(P<0.05); E组血浆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适宜的饲粮能量水平具有改善瘤胃内环境的作用,在育肥前期,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各组锦江牛的机体代谢处于正常状态,血清GLU含量随之增加,更有利于其发挥生产潜力。在本次试验条件下,结合各项指标得出:育肥前期锦江牛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为6.74 MJ/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是在国家"粮改饲"的大背景下,旨在研究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血清和肝脏抗氧化以及空肠ghrelin分布和表达的影响。选取胎次、体质量相近(33.16±3.49)kg的生长育肥猪(杜×长×大)32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对照组(SC0)饲喂基础饲粮,营养水平参照NY/T65-2004瘦肉型猪标准供给,20~60 kg生长猪试验组分别为20%(ESC20),30%(ESC30),40%(ESC40)发酵青贮全株玉米饲粮,使干物质基础上的营养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98%、96%,94%,使4个处理的粗纤维水平分别为3.0%,3.5%,4.0%,4.5%。60~100 kg育肥猪试验组分别为40%(LSC40),50%(LSC50),60%(LSC60)发酵青贮全株玉米饲粮,使干物质基础上营养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97%,94%,91%,使4个处理的粗纤维水平分别为3.0%,4.0%,5.0%,5.5%,各处理饲粮干物质基础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预饲期7 d,正式期98 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全株玉米比例的增加,生长育肥猪的末质量、平均日增质量(ADG)、血清铜蓝蛋白(CER)、空肠ghrelin阳性反应累积光密度(IOD)和空肠ghrel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线性降低(P<0.05),而新鲜基础采食量(ADFI)、日粗纤维采食量(ADCFI)、干物质采食量(ADDFI)和料质量比均呈线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ESC20/LSC40和ESC30/LSC50全株玉米处理组的生产性能、血清和肝脏抗氧化以及空肠ghrelin的表达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ESC40/LSC60全株玉米处理组的末质量、ADG、CER、空肠ghrelin阳性反应累积光密度和空肠ghrel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新鲜全株玉米可用作生长育肥猪的低营养水平饲粮配制,并能保障生产性能,改善猪的健康状况。生长猪适宜的全株青贮玉米使用比例为20%~30%,育肥猪适宜的使用比例为全株青贮玉米40%~50%。此结果为国家"粮改饲"政策的实施及全株保鲜玉米在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究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Z0206所产胞外多糖(EPS)和富硒胞外多糖(Se-EPS)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肠道形态结构和抗菌肽表达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CON)组饲喂基础饲粮,亚硒酸钠(Na2SeO3)组饲喂基础饲粮+0.30 mg/kg Na2SeO3,Na2SeO3+黄芪多糖(APS)组饲喂基础饲粮+0.30 mg/kg Na2SeO3+560 mg/kg APS,Na2SeO3+EPS组饲喂基础饲粮+0.30 mg/kg Na2SeO3+560 mg/kg EPS,Se-EPS组饲喂基础饲粮+560 mg/kg Se-EPS。试验期39 d。结果表明:与Na2SeO3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e-EPS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Na2SeO3+EPS、Se-EPS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空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P<0.05),饲粮中添加Se-EPS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中猪β-防御素1(pBD-1)和空肠、回肠中猪β-防御素2(pBD-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Se-EPS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以及促进肠道内源抗菌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肠道健康是一种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和稳态、抵抗感染和非传染性疾病的能力,肠道健康失衡对家禽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均有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肠道健康的概念、组成及调控家禽肠道健康的营养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果寡糖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营养素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选取384只65周龄、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2%、0.4%和0.6%的果寡糖。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2%果寡糖显著降低试验后期(第7~12周)蛋鸡料蛋比(P<0.05),且料蛋比随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2)试验期末(第12周末),蛋黄颜色评分随饲粮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2%果寡糖显著提高了试验期末蛋鸡对饲粮的表观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利用率(P<0.05),且表观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利用率随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4)试验期末蛋鸡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随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随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降低(P<0.05),其中0.4%果寡糖添加组和0.6%果寡糖添加组蛋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2%果寡糖显著降低了试验第12周末蛋鸡空肠隐窝深度(P <0.05),显著增加了蛋鸡回肠绒毛高度(P <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果寡糖可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肠道形态结构,提高营养素利用率,调节脂质代谢,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蛋品质,且在试验后期效果更加显著。以生产性能为判断依据,推荐产蛋后期蛋鸡基础饲粮中果寡糖的添加量为0.20%~0.25%。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在不同硒源及硒水平下,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幼鱼的生长性能、免疫酶活性和全鱼及脊椎骨硒含量的影响,确定斜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硒的最适需要量以及相对生物学利用率。选取810尾初重为(8.99±0.03)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分别以亚硒酸钠(Se-S)和蛋氨酸硒(Se-Met)为硒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6、0.9和1.2mg/kg的硒。基础饲料硒水平为0.48mg/kg,Se-S添加组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82、1.15、1.32和1.79mg/kg;Se-Met添加组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81、1.18、1.51和1.94mg/kg。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1)饲料中不同硒水平对斜带石斑鱼幼鱼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的成活率(SR)和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影响(P>0.05)。以Se-S为硒源,当饲料硒水平为1.15mg/kg时,WGR和SGR最高;以Se-Met为硒源,当饲料硒水平为1.18mg/kg时,WGR和SGR最高。2)斜带石斑鱼幼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受到饲料硒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3)鱼体和脊椎骨硒含量均随着饲料中硒水平的增加而呈线性升高,且脊椎骨硒含量低于鱼体。综上所述,分别以Se-S和Se-Met为硒源,SGR为评价指标,斜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硒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0.98和1.01mg/kg。在本试验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Se-Met的生物利用率比Se-S高,相当于Se-S的112.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腐殖酸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抗生素对照组(T1)、无抗对照组(T2)和0.1%(T3)、0.3%(T4)、0.5%腐殖酸钠添加组(T5),每组12个重复(公母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1~21日龄为试验前期,22~42日龄为试验后期。结果表明:1) 1~21日龄时,抗生素对照组和0.3%腐殖酸钠添加组公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0.1%和0.5%腐殖酸钠添加组(P<0.05)。2)饲粮添加腐殖酸钠对42日龄肉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 42日龄时,抗生素对照组公鸡的脾脏指数和母鸡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无抗对照组和0.1%腐殖酸钠添加组(P<0.05)。4) 21日龄时,0.3%和0.5%腐殖酸钠添加组肉仔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和无抗对照组(P<0.05); 0.5%腐殖酸钠添加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2日龄时,0.5%腐殖酸钠添加组肉仔鸡的血清IgA和Ig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5) 21日龄时,0.3%和0.5%腐殖酸钠添加组肉仔鸡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抗生素对照组、无抗对照组和0.1%腐殖酸钠添加组(P<0.05);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无抗对照组和0.1%腐殖酸钠添加组(P<0.05)。42日龄时,抗生素对照组肉仔鸡的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0.3%和0.5%腐殖酸钠添加组的血清T-AOC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P <0.05)。综合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建议肉仔鸡饲粮中腐殖酸钠的适宜添加剂量为0.3%~0.5%。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补充缬氨酸(Val)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30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成5个组(Ⅰ~Ⅴ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各组饲粮赖氨酸(Lys)和粗蛋白质水平前期(1~21日龄)分别为1.17%和19.55%,后期(22~42日龄)分别为1.01%和17.67%;Ⅰ~Ⅴ组饲粮前期和后期Val/Lys值分别为68%、73%、78%、83%和88%。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能显著提高1~42日龄肉鸡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P <0. 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P <0. 05),以ADG和F/G为效应指标进行二次曲线方程拟合表明,饲粮Val/Lys推荐值分别为80. 07%和81.03%。2)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对肉鸡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Ⅰ组相比,Ⅱ~Ⅴ组肉鸡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血清尿酸含量有所降低(0.05

0.05)。与Ⅰ组和Ⅱ组相比,Ⅲ组和Ⅳ组肉鸡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对肉鸡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能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肉鸡获得最大ADG和最小F/G的饲粮Val/Lys推荐值分别为80.07%和81.03%。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物发酵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明确了生物饲料的定义和分类,对我国生物饲料的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种类生物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重点对生物发酵饲料菌种、发酵饲料原料与工艺、酶解饲料、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地源饲料发酵应用技术与模式研究进展以及发酵饲料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此外,从特色功能菌株的筛选、菌株组合效果、生物发酵饲料价值评价指标以及生物饲料质量安全预警监测等方面指出了生物饲料研究发展趋势,为生物饲料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在低蛋氨酸(Met)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二肽(Met-Met),评价Met-Met在幼鲤饲料中的有效性并确定幼鲤的Met需求量。试验用幼鲤初始体重为(16.7±0.08)g,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桶30尾鱼。在以豌豆浓缩蛋白作为蛋白质源的低Met基础饲料[Met含量为4.8g/kg,半胱氨酸(Cys)含量为4.4g/kg]中分别添加0、1.5、2.0、2.5、3.0、4.0g/kg的Met-Met,饲喂6组试验鱼,分别命名为M0、M1.5、M2、M2.5、M3、M4组;剩余的1组试验鱼饲喂含10%鱼粉同时补充3.0g/kg晶体DL-Met的试验饲料,命名为FM组,作为正对照组。饲养试验持续10周。结果显示:与M0组相比,各Met-Met添加组幼鲤的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增加(P<0.05),而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以增重率、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通过一元二次回归模型分析获得幼鲤Met需求量分别为8.1、7.9g/kg;以蛋白质沉积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分析获得幼鲤Met需求量为7.6g/kg。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Met-Met均可显著增加全鱼中Met、Met+Cys、赖氨酸(Lys)、色氨酸(Trp)、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缬氨酸(Val)、组氨酸(His)的含量(P<0.05),而各Met-Met添加组与FM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M0组幼鲤必需氨基酸沉积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M0、M1.5、M2、M2.5组的Met沉积率显著高于FM组(P<0.05);除M1.5组外,各Met-Met添加组的Lys沉积率均显著高于M0组(P<0.05),且各Met-Met添加组与FM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M4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显著高于FM和M0组(P<0.05)。M2、M4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M0组(P<0.05)。血浆丙二醛(MDA)含量以M3组最低,显著低于除M1.5、M4组外的其余各组(P<0.05)。由此得出,在Met缺乏的基础饲料(含4.8g/kgMet)中添加适量Met-Met可有效促进幼鲤摄食和生长,促进脂肪的转运与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基于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沉积率的回归分析,获得幼鲤Met需求量为7.6~8.1g/kg(饲料中Met-Met添加量为2.95~3.47g/kg),占饲料蛋白质的2.0%~2.1%。饲料中Met-Met所提供的Met与天然蛋白质源中Met在消化吸收与利用上特性相似,以Met-Met为来源评估幼鲤Met需求量会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