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为6(限饲方式)×2(性别)的完全随机设计,每处理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6种限饲方式为:(1)Res-0(自由采食);(2)Res-1(第7日龄禁饲) ;(3)Res-2(第7、14日龄禁饲) ;(4)Res-3(第7、14、21日龄禁饲) ;(5)Res-4(第7、14、21、28日龄禁饲);(6)Res-5(第7、14、21、28、35日龄禁饲)。禁饲指停饲24 h。结果42日龄时处理1、2、3组间鸡体重无显著差异,但第4、5、6处理组体重明显低于1、2、3处理组(P< 0.05)…  相似文献   

2.
1995年5月2日进雏,8日龄开始预饲,12日龄起限制饲养11天,到第22日龄餐止。从12日龄每只日投料25.6克,渐增至22日龄58.536克。投料次数预饲期由8次减为3次,限制饲养期由3次渐增至6次,23日龄起日投料4次,自由采食,夜晚人工控制光照,关灯时间由12日龄的22时渐增至22日龄的午夜1小时,限制饲养期间其挤压死亡弱雏8只,占1.95%。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生长阶段隔日限饲(早期限饲:1~14日龄限饲,后期限饲:50~63日龄限饲)对肉鸡肌肉生长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早期限饲对肉鸡肌肉生长的程序化作用。试验结果:1)早期限饲组整个试验阶段体重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后期限饲组限饲一周后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于63日龄实现完全补偿生长;2)早期限饲组14日龄和63日龄胸肌、腓肠肌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后期限饲组63日龄胸肌、腓肠肌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二者与早期限饲组均差异不显著;3)早期限饲显著降低了14日龄肉鸡肌肉中DNA、RNA和蛋白含量,63日龄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核酸、蛋白水平在胸肌和腓肠肌内的趋势表现不一致;4)早期限饲组14日龄血清中T3、T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3日龄血清T3水平仍显著低于对照组;后期限饲组63日龄血清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4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1)限饲可显著阻碍肉鸡肌肉的生长;2)不同部位的肌肉对限饲的敏感度不同;3)早期营养因子对肉鸡肌肉的生长具有"程序化"作用,甲状腺激素可能参与这些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了肉仔公鸡生长早期不同的限饲方式对生长补偿和胴体成分的影响。限饲是用燕麦壳代替50%育雏日粮的主要原料进行的。5个处理均从6日龄开始以连续或间断的方式饲喂这种被稀释的日粮6天。完成6天的限饲后,所有的鸡都饲喂相同的生长和肥育日粮,直到49日龄试验结束。所有限饲的鸡摄取的营养量少,而且35日龄时能完成生长补偿,这主要由于限饲结束后其饲料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缘故。不同限饲方式不影响生长补偿。连续限饲6天的鸡比间歇限饲的鸡42日龄时瘦肉率高,这可能是代谢能摄取不同而致。42和49日龄时其它的胴体特征无统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1日龄AA肉仔鸡200只,随机分为四组,测定早期限制饲养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消化道、肝、胰及腹脂垫的影响。对照组全程自由采食,试验Ⅰ组4-10日龄限饲7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10-16日龄限饲75%和65%,每周测定体重和采食量,17和49日龄抽样测定消化道(嗉囊、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肝、胰和腹脂垫的重量。结果表明:10─16日龄限饲65%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16日龄限饲75%组(P<0.01),但与4-10日龄限饲75%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全程饲料效率限饲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间消化道、肝、胰、腹脂垫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数量限饲对肉用仔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以144只8日龄AA+肉仔鸡为试验动物,设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基础日粮参照NRC(1994)肉仔鸡营养需要配制,限饲组日粮为基础日粮的90%和80%,限饲时间为8~21日龄,常规饲养管理,试验于42日龄结束,结果表明:在第3周,对照组肉仔鸡的体重显著高于90%限饲组13.33%和80%限饲组25.92%(P0.05),对照组肉仔鸡的日增重比90%限饲组高14.91%和80%限饲组高25.2%(P0.05);在42日龄,80%的限饲组体重低于对照组4.97%(P0.05),90%限饲组比对照组低3.31%(P0.05),且90%限饲组的饲料报酬和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同时限饲组对肉鸡的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90%和80%限饲组的屠体重比对照组低5.09%和7.01%(P0.05)。限饲组显著提高了21、28和35日龄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P0.05)(80%限饲组28日龄除外),42日龄差异不明显(P0.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在21日龄时,90%限饲组低于对照组11.74%(P0.05),28日龄,90%限饲组低于对照组9.17%(P0.05),80%限饲组高于对照组6.38%(P0.05),在35日龄,90%限饲组高于对照组7.92%(P0.05),80%限饲组低于对照组8.77%((P0.05))。限饲组42日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8~14日龄能量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和胫骨生长的影响。选择同一批出雏、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AA公雏3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基础日粮在8~14日龄分别限饲能量0、5%、10%和15%,其余营养水平均满足肉仔鸡生长需求,14、42日龄从各重复中选取1只接近该重复平均体重的鸡屠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从生长性能上看,肉仔鸡8~14日龄限饲能量10%组采食量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14日龄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限饲能量15%组料重比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限饲能量10%组15~42日龄采食量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42日龄体重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②从屠宰性能上看,8~14日龄能量限饲对肉仔鸡42日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③从内脏器官上看,早期能量限饲有利于增加肉仔鸡限饲期心脏重量,限饲能量10%组心脏重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限饲组腺胃重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限饲能量10%组42日龄肌胃重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④从胫骨生长上看,限饲能量5%组胫骨密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肉仔鸡8~14日龄日粮能量适宜限饲水平为10%。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时间、不同限饲水平对肉鸡补偿生长的影响。试验选取0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的艾维茵雏鸡330只,随机分为4个试验处理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个试验处理组各设三个限饲水平,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结果表明:11~17日龄限饲最好,其最佳限饲水平为47%(R~2=0.9051);5~11、8~14日龄最佳限饲水平为14%;超过29%时,49日龄不能获得完全补偿生长(R~2=0.5913);限饲改善饲料利用率,随着限饲水平提高而提高(R~2=0.966),30%的限饲水平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P0.05)。结论:5~11、8~14日龄最佳限饲水平为14%;限饲可降低肉鸡总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大型鸡场肉种鸡限饲程序蒋力滨王长言杨雪莉高霞飞(哈尔滨市农业局·150016)大型鸡场饲养艾维茵AA等品种的肉种鸡,在封闭式鸡舍系统中饲养。其间采用以下限饲程序。育雏期(0~4周):饲料531N,鸡雏要在6~8日龄进行准确的断喙,从第四周开始每日限饲...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限饲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2日龄科宝(Cobb)肉鸡72只,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15%能量限饲组)和试验2组(30%能量限饲组),每组2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试验期20 d。分别于28、42日龄时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15%和30%能量限饲组肉鸡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能量限饲组显著低于15%能量限饲组(P0.05);30%能量限饲组22~42日龄时的料重比显著高于15%能量限饲组和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15%和30%能量限饲显著增加28日龄时肉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和42日龄时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P0.05),显著降低28日龄时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30%能量限饲显著增加28日龄时的血清IgA含量(P0.05),显著降低28、42日龄时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以及42日龄时的血清甘油三脂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30%能量限饲显著增加28日龄时肉鸡的外周血CD_8~+T淋巴细胞百分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30%能量限饲显著增加28日龄时肉鸡的法氏囊指数和42日龄时的脾脏指数(P0.05)。由此可见,能量限饲降低了肉鸡的生长性能,提高了免疫功能,降低了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1.
AA父母代种鸡限饲期的新做法经过几年实践,笔者总结出AA父母代种鸡育成期几个关键环节的做法如下:一、适时限饲:为了提高种鸡的均匀度,减少应激反应,限饲时间应适当提前,母鸡可从2周龄末或3周龄初开始,以4周龄末个体体重不超过460克为宜;公鸡从4周龄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蛋白、能量和饲料采食量的限饲,探讨商品代AA肉仔鸡(Arber Acres)在35日龄出栏时,限饲对生产性能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了1日龄AA健康肉仔鸡960只,研究在7~14日龄限饲对35日龄出栏时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饲料采食量以限采食量组最低,而体增重、料重比和死淘率最佳值都出现在限采食量组,限蛋白组的效果最差。经济效益分析的结果也表明,限饲料采食组量的效益最好。试验研究表明,肉仔鸡在7~14日龄时限制采食量25%可以提高其生长、生产性能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实践生产中可以考虑予以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3.
肉种鸡限制饲喂应注意的问题李华(河北省玉田县畜牧水产局玉田064100)1最迟从第4周开始对肉种鸡实行限饲。2限饲应采取分段式,第4周起实行每日限饲,即每天投喂规定料量;第5周至第13周实行隔日限饲,两天的标准喂料量在喂料日一次或多次投喂,第二天不喂...  相似文献   

14.
选用144羽伊莎公雏,7日龄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玉米基础饲粮(CC),大麦基础饲粮(BC);大麦基础饲粮+01%Avizyme-1100酶制剂(BF);大麦基础饲粮+0.1%浙江酶制剂(BZ)。结果表明7~21日龄雏鸡增重添酶组均高于大麦基础饲粮对照组;采食量增加不显著;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1)。21日龄时雏鸡血清T3水平添酶组亦高于大麦饲粮组,而T4水平则无多大差异;淋巴细胞转化率21日龄时BZ、BF组分别比大麦对照组高2457%和3101%(P<005),28日龄时分别高3953%(P<005)和7415%(P<001)。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AS),并观察早期限饲对常温和低温饲养时肉鸡AS的发病率、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1,限饲处理组肉鸡分别于7~14日龄或7~21日龄每天给料8h,对照组肉鸡全程自由采食。试验2,限饲组肉鸡分别于7~14日龄给予对照组肉鸡前一天饲料消耗量的60%或80%,对照组肉鸡自由采食。试验过程中连续测定肉鸡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和腹水心脏指数(RV/TV值)。结果显示低温显著升高了肉鸡血浆MDA浓度,降低了血浆SOD和GSH—Px的活性;低温饲养肉鸡5~6周龄时的RV/TV值显著升高,AS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限饲处理显著降低了肉鸡血浆MDA含量,并且限饲处理肉鸡生长后期血浆中SOD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自由采食组肉鸡。所有的限饲处理均能降低肉鸡AS的发病率,并且早期限饲处理肉鸡42日龄的RV/TV值显著低于非限饲肉鸡。这表明早期限饲能够减轻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A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肉仔鸡早期限制饲养对其生产性能及屠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肉仔鸡早期进行不同方式的限制饲养探讨其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及屠体品质的影响。试验一用低、中、高三种营养水平日粮饲喂1—3周龄肉鸡;试验二从肉鸡的8日龄开始分别限饲,采食量1、2周(喂自由采食量的60%)及4周(喂自由采食量的80%)。结果表明肉仔鸡早期喂低营养水平日粮,7周龄体重虽高于对照组水平,但饲料利用率、成活率均显著下降。喂中等营养水平日粮可提高饲料利用率。肉仔鸡早期限制采食量,不能完全补偿生长,特别是限饲2周时间显著影响7周龄体重,且饲料利用率下降。肉仔鸡早期限饲未降低腹脂率  相似文献   

17.
蛋鸡性成熟期绝食限饲试验肖玉芬薛凌壮(山东临清杨桥乡农技站252669)(临清市畜牧兽医站252600)近年来,性成熟期绝食限饲法已被国内外一些大中型鸡场采用,并在推迟开产日龄,改善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为把该项技术应用到我市蛋鸡...  相似文献   

18.
蛋鸡性成熟期绝食限饲试验肖玉芬,薛凌壮(山东省临清市杨桥乡农技站·252669)(临清市畜牧兽医站)近年来,性成熟期绝食限饲法已在国内外一些大中型鸡场得到应用,并且在推迟开产日龄,改善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为把该项技术应用到我市蛋...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早期限饲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作9个饲养试验。日限饲量是以饱饲对照组前24小时饲料消耗量为基础。限饲期为7 ̄14日龄(试验1 ̄5)和8 ̄16日龄(试验6 ̄9)。试验1 ̄5处理为饱饲对照组前24小时饲料消耗量的90、75、和60%,试验6 ̄9处理为饱和对照组前24小时饲料消耗量的80和60%。腹脂沉积未受早期限饲的影响。早期限饲增进了饲料转换效率(料肉比)。14日龄体重下降8%的肉仔鸡(9  相似文献   

20.
兔胚胎的一些与分离胚胎干细胞有关的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获得具有发育全能性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3日龄、3.5日龄和4日龄家兔胚胎的形态结构和免疫组化特征进行了观察。家兔胚胎的外围,不仅有透明带,还包有一层很厚的胶膜。3日龄兔胚为桑椹胚;3.5日龄胚胎已出现囊胚腔,囊胚腔较小,扩增内细胞团(ICM)占据囊腔的1/2~2/3;4日龄为囊胚,囊腔扩大,ICM与囊胚腔的体积比值缩小。桑椹胚的卵裂球和3.5日龄、4日龄胚胎的ICM,以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胚胎阶段特异性细胞表面抗原-1(SSEA-1)免疫荧光标记均呈强阳性,说明它们是由未分化的细胞构成。因此,从保证全能性的角度考虑,3日龄、3.5日龄和4日龄的家兔胚胎,均可用于ES细胞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