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湖北省某鹌鹑养殖场发病鹌鹑的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确诊为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禽霍乱.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治疗,使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及野生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2010年9月广西百色市某火鸡养殖场发生了以4月龄以上成年肉火鸡和种火鸡为主的传染病,死亡率达20%。经解剖观察、病原分离培养和鉴定,结合火鸡群发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情况等综合诊断,诊断为禽霍乱。根据发病火鸡群的流行情况和分离茵的药敏试验结果,采取了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琼扩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动物疫病诊断方法,由于其特异性高,诊断快速,结果精确,简单易行,不需要过高的试验条件,因此适用于基层养殖场的疫病监测和检测,为养殖场及时准确的掌握疫病的变化情况,开展有效的防范与治疗措施提供了保障.同时可以采用琼扩试验监测动物体内的特异性抗体的消长情况,为养殖场合理的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禽大肠杆菌病是规模化养鸡场常见禽类细菌性传染病。2018年12月,长春周边某养鸡场突发死亡病例,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采集病料送检。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存栏肉鸡商品代种鸡6000只,产蛋期发病,平均每天死亡8只。鸡场按要求完成常规疫苗注射,怀疑是普通感冒,并进行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期间正是鸡苗价格高峰期,该病发生后,损失巨大。养殖场采集肝脏、脾脏等材料进行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贵州省遵义市某养殖场110日龄鸡发病死亡的原因,采集病死鸡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脑组织病料,通过肝脏组织触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PCR方法进行相关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肝脏组织触片镜检观察到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细菌分离培养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生化试验结果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性,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多西环素、四环素、新霉素、头孢拉定、诺氟沙星、庆大霉素、青霉素、丁胺卡那敏感;相关病毒PCR检测为阴性。结论:养殖场病鸡存在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采用敏感药物治疗后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6.
2017年8月山东省菏泽市某养殖场的3批种鹅相继发病死亡。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禽霍乱。经过药敏试验,采取拌料喂服多西环素可溶性粉、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以及消毒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禽白血病是呈世界性分布的可垂直传播的病毒性肿瘤性疾病,严重制约着养禽业的发展。该病主要通过对原种核心鸡群实施持续性逐一检测并淘汰禽白血病阳性鸡只,从而实现疾病净化。胎粪检测是建立阴性核心鸡群的第一步,因此胎粪检测方法的建立是禽白血病净化方案的重要一环,是禽白血病净化工作的基础保障。在规模化养殖场原种核心鸡群的禽白血病净化中,选择准确的、合适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1日龄雏鸡胎粪样品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比较其对禽白血病病毒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胎粪样品经过冷冻后可提高检出率;冷冻的次数及冷冻的方法对检测结果无影响;多份胎粪混样检测会影响样品的检出率,有假阳或假阴性的产生。研究结果为规模化养殖场快速、有效和准确地检测禽白血病病毒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鸡禽养殖场逐渐规模化,养殖场呈现饲养数量多的特点,养殖环境对于鸡禽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应对禽流感,保证鸡禽的健康生长,需要做好养殖场内的环境优化与保护。本文从鸡禽养殖场环境对鸡禽的生长的影响出发,分析当前鸡禽养殖场的不足,提出养殖厂环境的优化与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9.
禽白血病是呈世界性分布的可垂直传播的病毒性肿瘤性疾病,严重制约着养禽业的发展。该病尚无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也无有效的疫苗,唯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净化。本文笔者总结出了适合大规模养殖场原种鸡群的禽白血病净化方案,为国内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的示范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2017年6-9月间香格里拉市某尼西鸡养殖场有大批鸡发生临床症状比较复杂的疫病,通过发病情况调查,经临诊检查和剖解检查很难确诊,抗生素治疗无效。为了确诊病情,本研究针对流行的病毒,包括禽白血病病毒(ALV)、禽流感病毒(AIV)、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马立克病毒(MDV),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RT-PCR方法检测发病鸡的病料。检测结果显示,发病鸡群中ALV检出率为95%,ILTV检出率为65%,MDV检出率为59%。结合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确诊该尼西鸡场此次发病鸡群的主要疫病为AL、ILT以及MD,为该场尼西鸡的健康养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18年山东省某养殖场发生大量幼龄鹦鹉死亡事件,疑似为病毒感染。为探寻病因,开展了该场及省内另外两个鹦鹉养殖场的流行病学调查。利用PCR技术对临床样品中提取的DNA或RNA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新城疫与禽流感病毒均呈阴性,而禽多瘤病毒(APV1)与鹦鹉喙羽病病毒(PBFDV)呈现为强阳性,由此推断此3个鹦鹉养殖场存在APV1和PBFDV感染,平均病毒检出率分别为67.9%与71.4%,共感染检出率率为58.0%。对阳性样品进化全基因分析发现:区域内的PBFDV流行毒株同源性高,与该地区早期报道的毒株亲缘关系较为接近;APV1的VP1基因同源性较高,与欧洲分离毒株亲缘关系较为接近,说明我国流行的APV1或来源于进口鹦鹉。本研究警示,需要加强鹦鹉疾病防控,严格鹦鹉进出口检疫,并制定和健全标准的鹦鹉病检疫程序。  相似文献   

12.
结合气象科学防治禽病赖智明,陈益填(广州市竹料养殖场广州510545)(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广州510430)用中草药预防禽病,就是按配方将中草药煎成药液或晒干磨粉调配饲料,通过家禽自由饮水和进食,经消化吸收而发挥药效,因而预防工作一定要超前进行。至...  相似文献   

13.
多数养殖场(户)在饲料中添加药物,用以预防或治疗各种疾病.若药物使用不当或拌料不匀,往往造成禽药物中毒现象发生.本文主要介绍磺胺类、喹乙醇和土霉素中毒的症状、预防及治疗,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鸡生长受阻、免疫抑制和产能下降的一种禽类重要传染性疾病。目前无有效治疗禽白血病的方法,主要通过净化的手段进行防控。本文综述禽白血病病毒检测和净化技术的研究,以期为种禽和商品禽饲养中防控净化该禽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4):28-28
安徽泾县孤峰乡孤峰村计划生育协会会长王世民,现为泾县特禽养殖场长,他的特禽养殖技术已在省内外推广,目前,已带动180户计划生育户办起了特禽养殖场。  相似文献   

16.
许多规模养殖场,在以成本驱动为主的动力下,在饲养环节上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组织生产;兽医卫生安全意识淡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已成为养殖场的常在菌(毒),对畜禽的健康构成威胁越来越严重,并已经严重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甚至影响养殖场的生存。因此,强调如何加强畜禽场的兽医卫生,建立有效的生物防范制度,已是摆在各养殖户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应该明确,规模养殖场首先要立足于科学健康的养,因为只有在科学饲养的前提下,动物才有健康。有了健康的动物再与防结合,防才有基础,才能有效的释放防疫效率。所以,预防结合治疗,注重科学养殖,才是养殖业防疫工作应对当今养殖环境恶化的根本出路。专家指出,过去认为依靠疫苗或药物就能很好的起到预防作用的观点,已经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差。科学的养殖不仅能够提高增加畜禽的生产力,而且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很多的研究已经表明,好的饲养管理对于控制疾病的发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例如,对于圆环病毒相关性疾病,在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时,好的综合管理是唯一预防该疾病的有效工具。养殖生产千万不要依赖于疾病的治疗,那些认为仅仅治疗就万事大吉的意识是完全错误的,要做到七分养,三分治,让健康养殖唱“主角”,再配上预防与治疗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够起到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杨小勇 《兽医导刊》2012,(4):45-46,66
我们养殖户没有这个能力和时间去做这样的试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盲目的加大剂量,最终导致了药物损伤。这样的事件在临床养殖场几乎天天在发生,但是我们老百姓或者养殖场还是不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8.
1调查范围、内容、方法 1.1全市范围内选择92个规模化养鸡场。 1.2通过走访养殖场长、技术负责人、兽医、饲养员,查看养殖场原始资料、疫病诊断剖检记录等进行规模化禽场试验前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禽场卫生消毒设施、制度,主要疫病的流行及治疗情况,主要疫病的免疫情况等。必要时采血进行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19.
杨小勇 《动物保健》2012,(4):45-46,66
我们养殖户没有这个能力和时间去做这样的试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盲目的加大剂量,最终导致了药物损伤。这样的事件在临床养殖场几乎天天在发生,但是我们老百姓或者养殖场还是不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我市某养殖场肉鸡发生一起以下痢,不食,鸡冠及肉垂发绀,口流粘性液体,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该养殖场饲养肉鸡5300只,60日龄时开始发病,发病鸡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发病当晚死亡58只,第二日死亡935只,死亡率达18.71%。笔者经临床诊断为禽霍乱,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