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研究从河南某肉鸭养殖场感染鸭肝炎病毒的10日龄病死鸭肝脏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经菌落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致病性回归试验和SPF鸡攻毒试验,结合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 kmt1种特异性基因检测方法进行鉴定,并通过16S rRNA序列测定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Pm,命名为Pm-Y.致病性回归试验表明低浓度的Pm-Y只引起部分10日龄雏鸭发病死亡.SPF鸡攻毒试验显示,Pm-Y与国内标准强毒株C48-1的致病力相近,16S rRNA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Pm-Y与Pm多杀亚种和杀禽亚种亲缘关系最近.参考荚膜血清特异性基因hyaD-hyaC、bcbD、dcbF、ecbJ和fcbD合成引物,扩增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对Pm-Y进行荚膜分型鉴定为A型Pm.本研究是国内首例从感染鸭肝炎病毒10日龄雏鸭肝脏中分离到Pm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雏鸭感染鸭坦布苏病毒(DTMUV)后血清中相关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在不同日龄雏鸭中的差异性,本实验分别对5日龄、10日龄、25日龄雏鸭静脉接种DTMUV,并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对雏鸭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及细胞因子IL-2、IL-4、IL-6、IFN-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日龄雏鸭接种DTMUV后,血清中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体液免疫在抗DTMUV的感染中发挥了主要作用。5日龄雏鸭血清中IL-2、IL-4、IL-6、IFN-γ含量均较低;10日龄雏鸭血清中IL-2、IL-4、IL-6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但IFN-γ含量仍低于对照组;25日龄雏鸭血清中IL-2、IL-4、IFN-γ含量在接种后一周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6含量则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综上所述,雏鸭接种DTMUV后细胞免疫受到了一定抑制,随着日龄的增长,DTMUV对雏鸭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减弱,细胞免疫也逐渐在抗DTMUV的感染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五种天然主要植物精油(桉叶油、肉桂油、紫苏油、陈皮油、薄荷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分别用几种植物精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然后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植物精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桉叶油、肉桂油、陈皮油、紫苏油、薄荷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78.12、156.24、78.12、156.24、312.5μL/L。经分析可知,桉叶油、肉桂对鸭疫里默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最佳(P 0.05),紫苏、陈皮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次之(P 0.05),薄荷油效果最差(P 0.05)。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白头翁为主药的复方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对人工感染沙门氏菌雏鸭的治疗效果。体外抑菌试验中,复方制剂4的抑菌圈直径最大,达到17.6 mm,最低抑菌浓度为166.7 mg/mL,明显高于其它各组,说明沙门氏菌对制剂高度敏感;体内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最好,保护率可以达到80%,与头孢噻呋组接近,体质量增加890 g,与阴性对照组基本一致。攻毒后,雏鸡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显著降低、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1),给予中药治疗后9~12 d,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说明以白头翁为君药的复方制剂4对雏鸭沙门氏菌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新致病型番鸭呼肠孤病毒(N-MDRV)对雏番鸭的致病性,试验利用N-MDRV SH12和DH13株分别感染1日龄雏番鸭,并设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第1,3,7,11,14天后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TGF)-β、干扰素(IFN)-γ的含量及免疫器官指数,并观察试验组及对照组鸭群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感染后第7天部分试验鸭明显消瘦,剖检可见肝脏坏死、出血,脾脏肿大、坏死,法氏囊萎缩(SH12组)或坏死出血(DH13组)。肝脏、脾脏、法氏囊(DH13组)正常结构被破坏,坏死灶内有大量红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感染后期脾脏可见肉芽肿。免疫器官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 05),但感染后第7天试验鸭血清中IL-4、IL-10、TGF-β、IFN-γ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DH13组IL-10、IFN-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感染后期部分试验鸭的IL-4、IL-10、TGF-β、IFN-γ含量均有所恢复,但其整体水平仍高于对照组。说明N-MDRV感染可导致雏番鸭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含量明显减少,血清中IL-4、IL-10、TGF-β、IFN-γ含量增多与N-MDRV株致病性和免疫抑制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了解雏鸭肝炎病毒感染后鸭CD8α基因及其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变化。通过对3日龄无母源抗体的金定鸭雏鸭感染雏鸭肝炎病毒(DHV),构建雏鸭肝炎感染实验动物模型,对雏鸭肝炎病毒发病组、未发病组和对照组的胸腺、肝脏、脾脏、肺、肾脏、大脑、小脑等组织CD8α基因及其信号通路上MHCⅠ、MHCⅡ、TNF-α等基因进行RT-qPCR检测。结果表明:在攻毒组(发病组和未发病组)扩增出DHV 3D基因的保守区域特异性条带,表明成功构建了雏鸭肝炎感染模型CD8α基因,RT-qPCR结果显示,CD8α、MHCⅠ和MHCⅡ基因在发病组各组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调,在未发病组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调;而TNFα在发病组和非发病组的肝、脾、肺和肾等组织中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调。研究揭示了雏鸭肝炎病毒感染后CD8α基因及其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duCD8α基因在细胞免疫中表达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酶标比浊法、试剂盒法和邻硝基苯β-D-半乳吡喃糖苷(ONPG)法测定姜黄素对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生长曲线、细胞壁及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同时,构建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试验组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来监测治疗效果。结果显示:(1)姜黄素对致病性S.aureus的生长曲线、细胞壁和细胞膜渗透性均有影响,因而起到抑菌的效果。当姜黄素作用于菌体细胞后,使细菌细胞壁被损伤,从而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结构被破坏,从而起到抑菌的效果。(2)姜黄素中、高剂量组和环丙沙星组能显著降低患子宫内膜炎大鼠血清中的IL-6、IL-8和TNF-α的浓度,而模型组这些炎性介质的浓度不断的升高。结果表明:姜黄素的抑菌效果最佳,优于环丙沙星;姜黄素能显著抑制子宫内膜炎大鼠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表达来发挥调控子宫内环境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将制备的鸭病毒性肝炎蛋黄抗体分别按中和抗体效价1:512稀释后,皮下注射4日龄和10日龄易感雏鸭。4日龄雏鸭注射剂量为0.1、0.3、0.5、1.0ml;10日龄雏鸭注射剂量为0.3、0.5、1.0、1.5ml。抗体注射后24h采用0.2ml(含100LD50)强毒进行攻毒,同时设攻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4日龄雏鸭最小预防剂量为0.3ml,保护率90%~95%;10日龄雏鸭最小预防剂量为0.5ml,保护率90%~95%。  相似文献   

9.
将制备的鸭病毒性肝炎蛋黄抗体分别按中和抗体效价1:512稀释后,皮下注射4日龄和10日龄易感雏鸭。4日龄雏鸭注射剂量为0.1、0.3、0.5、1.0ml;10日龄雏鸭注射剂量为0.3、0.5、1.0、1.5ml。抗体注射后24h采用0.2ml(含100LD50)强毒进行攻毒,同时设攻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4日龄雏鸭最小预防剂量为0.3ml,保护率90%~95%;10日龄雏鸭最小预防剂量为0.5ml,保护率90%~95%。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芩藿饮对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300只健康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只。试验组分别为芩藿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病毒组、空白组。6日龄时,除空白组外,其他各试验组雏鸭腿部肌肉注射DHAV-1人工染毒造模;雏鸭感染病毒1h后,芩藿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按照高剂量(0.6mL·只~(-1))、中剂量(0.4mL·只~(-1))、低剂量(0.2mL·只~(-1))添加芩藿饮于饮水中进行治疗,连续给药3d;病毒组和空白组饮水中不给予任何药物。在给药治疗的第4、8、48小时采集病料测定相关指标。比较各试验组雏鸭的病死率;观察肝病理剖检及HE染色切片;分析雏鸭血液中DHAV-1 VP1基因拷贝数;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AST、ALT、TP、ALB、GLO)和细胞因子(IL-2、IL-6、IL-8、IFN-β)含量;评价芩藿饮对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芩藿饮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雏鸭的病死率;与病毒组相比,芩藿饮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雏鸭血液中DHAV-1 VP1基因拷贝数(P0.05);修复DHAV-1对肝造成的损伤;降低感染雏鸭血清中AST、ALT含量,增加TP、ALB、GLO含量;促进机体IL-2、IL-6、IL-8、IFN-β细胞因子的分泌。高剂量芩藿饮对实验感染性鸭肝炎病毒雏鸭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工感染4日龄雏鸭病毒性肝炎模型,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和NO在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后的肝脏中的动态变化及与肝损伤的关系。120羽4日龄雏鸭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腿部肌注Ⅰ型鸭肝炎病毒,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感染后动态观察肝脏的病变、测定肝组织内NOS活性和NO的浓度以及肝组织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雏鸭肝功能和肝脏结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NO对肝脏的损伤在感染后3d内持续增强,从4d开始逐渐减弱;iNOS主要存在于雏鸭的巨噬细胞中,其含量在感染早期上升,后期逐渐下降;肝组织内NOS活性及NO的浓度变化与免疫组化显示结果一致。结果表明,鸭肝炎病毒感染的雏鸭肝脏的损伤程度与NOS、NO浓度变化一致,提示NO在鸭肝炎病毒导致的雏鸭肝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间接免疫组化法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和抗原定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鸭源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作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兔抗RA的IgG。建立了检测雏鸭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该法检测大肠杆菌(O1、O8、O79、O138)、鸭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5:A)感染发病死亡雏鸭组织。不出现阳性反应,而检测RA感染发病死亡雏鸭组织出现特异性阳性反应;检测RA人工发病死亡雏鸭。可在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盲肠、直肠、脾脏、法氏囊、胸腺、胰脏、脑和腺胃检测到RA抗原,RA抗原分布于细胞浆、组织间隙和血液;检测RA人工感染病例与RA肝脏分离符合率为100%,检测临床可疑病例的血清1型RA的阳性率(92.96%)比细菌分离率(75.12%)高。该法具有特异、直观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雏鸭RA人工感染和临床感染的诊断、检测及RA抗原定位和RA致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黄连解毒汤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对其体内白色念珠菌的清除作用。分别采用水煎煮和乙醇回流提取法,随后乙醇提取物用3种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以最小抑菌浓度为指标优化出最佳抑菌效果的提取工艺;观察给药前后系统性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肾脏、肝脏的真菌负荷量及活性氧(ROS)含量水平的变化,并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β、白细胞介素-1β前体(pro-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汤抑菌效果最优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乙醇浓度60%,温度80℃,提取时间1 h,提取次数2次,测得乙酸乙酯萃取物MIC_(90)为0.3125 mg/mL。与模型组相比,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EAHD)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肾脏真菌负荷量(P0.05),完全治愈率达40%,并明显高于氟康唑组;EAHD低、中和高剂量组(50、100及200 mg/(kg·d))均能显著降低肝脏真菌负荷量(P0.05),其中中剂量组和氟康唑组降低肝脏真菌负荷量效果接近。同时EAHD高剂量组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感染后小鼠肾脏和肝脏ROS含量(P0.05;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的含量(P0.05;P0.01),同时降低pro-IL-1β含量。综上所述,通过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得到的EAHD具有降低模型小鼠肾脏和肝脏ROS含量和调控炎症因子的作用,进而降低炎症反应,起到保护组织和抵抗白色念珠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于感染后3、12、36、48、72、96、144、168h和192h剖杀感染组和对照组雏鸭各5只,测定其血清和肝脏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表明,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血清和肝脏中NOS的活性升高,在感染48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鸭肝炎病毒导致的肝损伤与NO有关。  相似文献   

15.
探究鸭甲肝病毒3型(DHAV-3)在感染7日龄雏鸭体内动态分布规律与致肝病变和诱导IFN及促炎因子表达之间的关联。以DHAV-3强毒感染7日龄雏鸭,于感染后1、3、6、9、12、24、48、72和96h采集雏鸭的血液、肝、脾、肾、脑、胰、肺、胸腺、法氏囊、哈德氏腺和十二指肠共11种组织样品,以一步法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含量变化、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中抗病毒细胞因子(IFN-α、IFN-β和IFN-γ)及促炎因子(IL-1β、IL-2和IL-6)在转录水平的变化,用光学显微镜对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分析这些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DHAV-3感染1h后即在所有的样品中检测到。组织器官中病毒含量,血液和胰分别在感染后12和96h达到峰值,其余器官均在感染24~48h后达到峰值。病毒含量较高的前三位器官是肝、脾和肾(分别为10~(11.15)、10~(10.37)和10~(10.30) copies·g~(-1))。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在感染3~12h后以空泡变性为主、24~48h以坏死为主。肝中上述6种细胞因子转录量除IL-1β在12h达到最高外,其余均在感染后24~48h达到最高,感染48h后,其转录量变化随肝中病毒含量下降而降低,并与肝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DHAV-3在雏鸭体内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肝、脾、肾是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肝中细胞因子极有可能在抑制病毒增殖和修复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浓度黄芩苷对多杀性巴氏杆菌(Pm) HN-13株感染的猪巨噬细胞(HD11)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与炎症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N-13株感染(0、30 min、60 min、90 min)HD11细胞中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3个关键蛋白(p-ERK/ERK、p-p38/p38、p-JNK/JNK)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RT-qPCR)分析检测低浓度剂量黄芩苷(L组,20μmol/L)、中浓度剂量黄芩苷(M组,40μmol/L)和高浓度剂量黄芩苷(H组,60μmol/L)对Pm感染的猪巨噬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分泌水平及其m 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同时设置对照组(Control)和模型组(HN-13);利用抑制剂SCH772984阻断ERK通路,采用ELISA和RT-qPCR检测黄岑苷对Pm感染的HD11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表达及m 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同时设置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HN-13)、...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鸭甲肝病毒3型(DHAV-3)在雏鸭体内的动态分布情况,本研究建立了检测DHAV-3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在107~102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7,检测下限为22copies/PCR。将200只2日龄雏鸭随机分为4组,依次对每组雏鸭肌肉注射0.2ELD_(50)、2ELD_(50)、20ELD50的DHAV-3(SD1201株)和生理盐水,并于感染后1、2、6、12、18、24、36、48、72、96h从各组分别随机取3只雏鸭,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胸腺、法氏囊的病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HAV-3于感染后1h即可在3个试验组雏鸭肝脏中检测到,病毒含量为102~103 copies/g,2h后在心脏、脾脏、肾脏、胸腺和法氏囊中均检测到该病毒。各器官中的病毒含量于感染后36~48h达到高峰期,至72h病毒含量仍维持稳定。此外,在整个感染过程中,被检器官中的病毒含量与初始感染剂量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DHAV-3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18.
白头翁汤对沙门氏菌感染鸡的药效学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白头翁汤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对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雏鸡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0.5 mL/只白头翁汤组防治病雏鸡的治愈率为80%,同感染对照组相比,死亡率降低了55%(P<0.01);给药组患病鸡的肝脏、心脏、脾脏等器官的病变程度显著降低(P<0.05)。白头翁汤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5 g/L。  相似文献   

19.
韩勇 《饲料工业》2024,(7):86-92
研究旨在比较饲料用连翘叶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炎活性和抑菌活性。运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研究连翘叶水提取物、连翘叶40%乙醇提取物和连翘叶80%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炎活性,并通过抑菌试验对3种连翘叶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抑菌活性的比较研究。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生成水平,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生成水平。并使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表明:3种连翘叶提取物均能抑制NO、IL-1β、IL-6和TNF-α的生成,抗炎活性80%乙醇提取物>40%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抑菌活性40%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80%乙醇提取物,3种连翘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饲料用连翘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炎活性和抑菌作用,可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两种家鸭球虫的致病力进行了试验,并用八种抗球虫药对北京鸭泰泽球虫病进行了效果观察。试验证明毁灭泰泽球虫的致病力强,分别用2×10~4和24×10~4孢子化卵囊感染二周龄雏鸭各10只,用前一剂量的死亡1/10,后者死亡3/10。又以2×10~4-128×10~4个孢子化卵囊分别感染三周龄雏鸭100只,分10组,每组10只,另有10只鸭不感染,用为对照。感染2×10~4-15×10~4卵囊者均于感染后第四天出现拉稀。感染31×10~4以上的各组,均于第四日出现不食,精神萎顿,血便,死亡率最高为4/10。93×10~4组减重量为严重,其增重率仅相当于对照组的24.7%。菲莱氏温杨球虫的致病力较弱,以506×10~4个孢子化卵囊感染八日龄雏鸭,仅出现轻微症状,未见血便和死亡。用252.3×10~4个毁灭泰泽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雏鸭90只,将不同药物分别混入饲料中喂服,连用六天,其结果为:磺胺六甲氧嘧啶按饲料量0.1%喂服,疗效果最好,感染10只雏鸭无一发病,亦无死亡,对增重无不良影响。其次为广虫灵,剂量0.05%,感染10只雏鸭,无一发病,亦无死亡,但对增重稍有影响。其它六种药,以常山酮(剂量0.05%)最差,无抗毁灭泰泽球虫功效,感染10只雏鸭,全部发病,10/10死亡。盐霉素(剂量0.005%),氨丙啉(0.0125%),球痢灵(0.0125%),力更生(0.05%)和氯苯胍(0.0033%)五个组各10只雏鸭,发病率均为10/10,死亡率分别为7/10,5/10,4/10,4/10和4/10,对增重均有不良影响,其中以球痢灵对增重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