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7年10月末,获悉某万头猪场发生了一件防疫员随意注射疫苗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这件事引起了我深层次的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2.
2007年春天,墨玉县开展全年第一轮口蹄疫疫苗免疫注射工作,某乡镇兽医站的防疫员对某户农民家的两头成年奶牛进行了口蹄疫免疫,第3d,畜主前来反映:其中一头奶牛注射疫苗以后,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厌食,反刍停止,乡镇兽医站认为是疫苗反应,对病牛注射了地塞米松,隔了一天,畜主又来反映:牛病情更加严重,发热,  相似文献   

3.
从2007年秋季到目前,在黑龙江肇东、肇源、讷河、甘南,吉林的九台、舒兰等地区的蛋鸡和肉鸡相继发病,尤以育成中后期鸡群发病率最高。紧急接种新城疫Ⅳ系疫苗和新城疫疫苗C30(饮水和注射)效果不理想,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只能使部分鸡缓解,有些鸡群还因为紧急接种疫苗造成死亡率增加,病情加重,导致全群淘汰。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份,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因注射劣质疫苗而引发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例,现将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7年11月份,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因注射劣质疫苗而引发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例,现将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新疆博州地区塔秀乡某村发生一起牦牛注射气肿疽疫苗引起巴氏杆菌病,共死亡18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漯河市舞阳县某猪场发生疫情。其主要发病情况为:该猪场主要以外购仔猪为主,由于近段猪价上涨.猪场老板购猪心切,从外地散养户和猪贩手中购买仔猪300余头.分两批购进.分两个圈饲养;购进两天后感觉猪群正常便注射猪瘟疫苗.注射疫苗三天后猪只陆续开始发烧,体温41℃左右;并表现食欲不振,个别猪只身上发红,粪便开始正常、后便秘:且个别猪关节肿大.有咳嗽和腹式呼吸的现象。按照弓形体病和链球菌病进行治疗.连续用磺胺六甲氧嘧啶和退烧药注射三天效果不理想。在这期间对尚未发病的另一圈进行去势.去势第二天该圈猪也出现发烧、减食现象。  相似文献   

8.
1疫苗反应的预防 在注射疫苗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和认真检查健康状况,瘦弱病畜和临产母畜不注射,待机体恢复后补注;曾有过疫苗反应病史的,建议在注射疫苗前,先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盐酸异丙嗪等药物,再注射疫苗,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小娇  张顺  吴丹萍 《养猪》2009,(1):46-46
2007年底,江西省某大型猪场出现少量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2008年1月,该场105头新生仔猪突然发病,表现为高烧、呕吐、腹泻和迅速死亡,有些仔猪还伴有转圈等神经症状。该场猪瘟疫苗、蓝耳病疫苗和伪狂犬病疫苗均采取普免方式,每年2次;商品猪在25日龄和60日龄注射伪狂犬病疫苗。经临床诊断、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我镇某猪场用猪瘟疫苗注射免疫,因擅自加大剂量,引起猪群发生急性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情况河北省遵化市王某养猪专业户于2007年10月7日,从外地购进仔猪(体重25~35kg)186头,购进7天后进行猪瘟、口蹄疫的预防接种。接种次日,就发现有几圈仔猪突然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起初畜主认为是注射疫苗的反应,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2.
注射疫苗是为了增加动物体对某种疫病的抵抗力。将有效的疫苗正确地注射到机体内才能达到效好的免疫效果,这是我们广大防疫工作者应做好的事,只有这样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才有保障。为此笔者认为在防疫中,使用疫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1、接种时应严格执行消毒及无菌操作。注射器、针头、镊子应高压灭菌或煮沸消毒,注射时最好每头家畜换一个针头。在针头不足时可每吸药液一次换一个针头,但每注射一头后,应用酒精棉球将针头擦净消毒后再用。注射部位的皮肤用5%碘酊消毒,皮内注射及皮肤剌种可用70%酒精消毒,被毛较长的须剪毛。  相似文献   

14.
用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PRRS)蜂胶灭活疫苗和油乳剂疫苗给小白鼠腿肌注射免疫,分别于免疫后第2、7、14和35d剖杀,采取注射局部肌肉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蜂胶疫苗注射后即被吸收,局部不留痕迹,组织学变化轻微;油乳剂疫苗注射后在35d试验期内一直未能全部吸收,局部呈炎性组织学变化。峰胶灭活疫苗不但对局部的组织学影响明显小于油乳剂疫苗,而且可趋化大量吞噬细胞到注射局部,促进抗原的高效递呈,并且可在注射局部的吞噬细胞浆中停留35d以上,可能起到了类似“抗原库”的作用,从而更加持久有效地诱导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市使用的禽流感疫苗均为油乳剂灭活苗,由于油乳剂疫苗使用矿物油作为载体,注射后吸收较为缓慢,肉鸡胸肌注射禽流感油乳剂疫苗0.5ml,30d后才基本上完全吸收,因肉鸡特别是快速型肉鸡饲养时间短,油乳剂疫苗在肌肉中残留,严重影响鸡肉的品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禽场(户)进行禽流感二免的积极性。因此,在2006年4月开始,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月照乡响水村、马坝村进行口蹄疫疫苗注射,疫苗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响水村注射320头,出现疫苗反应的有58头,而马坝村注射560头,出现反应的有130头,反应的猪达40%左右。在马坝村,给110头猪注射猪瘟疫苗,出现反应的有7头,反应猪为6%,对反应的猪如不进行及时治疗,严重的可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17.
任佑 《养猪》2009,(1):56-56
笔者自2007年以来,先后遇到7窝(73头)未断奶仔猪对注射疫苗产生过敏反应。其中,4窝(40头)对猪瘟疫苗过敏,2窝(21头)对口蹄疫疫苗过敏,1窝(12头)对支原体肺炎疫苗过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免体反应,测定生产中应用的猪瘟活疫苗(免源)脾淋苗的疫苗效力,用不同头份疫苗分组进行免疫,确定出该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免疫剂量。在此基础上,将猪瘟、口蹄疫和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分别进行单独免疫、两两组合注射和三种同时注射,从而确定当前生产中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疫苗的有效结合注射的新型免疫程序。在全面提高免疫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疫苗浪费,减轻基层兽医工作量,减少防疫投入人力物力,科学指导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2日,河北阳原县北关村王某饲养的5头奶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其中一头在注射后即出现张口呼吸、口流白沫涎水,肘肌震颤、出汗、怒目直视、呼吸迫促,随即请兽医前往诊治。  相似文献   

20.
吴祥辉  刘向萍 《中国家禽》2004,26(17):31-36
蛋内接种技术是指对一定胚龄的鸡胚接种疫苗,使雏鸡出壳时至出壳后几天就具有特异性主动免疫力。这一新的免疫接种技术因能避免雏鸡早期感染特定传染病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992年,全球第一部自动化蛋内注射系统在美国上市,为世界家禽产业开创了一项全新的疫苗接种技术——蛋内注射疫苗技术。时至今日,超过85%的美国肉鸡企业以蛋内注射的方式预防马立克氏病,取代了皮下注射之传统免疫方式。蛋内接种与孵化出雏后预防接种相比较,其优点在于:提早免疫、应激反应低、注射精确且一致、劳动力成本低、注射用途广、疫苗污染少等。在过去数年内,这种技术革命已成为家禽业的一种作业标准和发展潮流。目前,蛋内注射技术已逐步推广至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成为家禽防疫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