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与纤维来源对生长猪盲肠液消化酶活性及水解能力的影响,为生长猪大肠消化液的模拟提供参考。试验1考察饲粮的蛋白质水平(饲粮1和饲粮2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9.03%和13.96%)对生长猪盲肠液组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12头在盲肠安装瘘管的生长猪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5 d,正试期10 d。试验2在试验1结束并经过10 d恢复期后考察饲粮的纤维来源(饲粮3:玉米-大豆皮饲粮;饲粮4:玉米-小麦麸饲粮)对生长猪盲肠液组成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1。试验3在试验1和试验2获得猪盲肠食糜的基础上考察盲肠液的来源与底物对还原糖释放量的影响。采用4×8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盲肠液来源设4个处理,分别为试验猪饲喂饲粮1、饲粮2、饲粮3和饲粮4后收集的盲肠液;底物为8个处理,包括饲粮1~4、2个玉米-豆粕饲粮(饲粮5和6)和饲喂饲粮5和6后获得的回肠冻干食糜。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1)高蛋白质饲粮(饲粮1)与低蛋白质饲粮(饲粮2)相比显著降低猪盲肠食糜干物质含量(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盲肠液p H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纤维来源对猪盲肠食糜干物质含量、p H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盲肠液来源和底物对还原糖释放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且两者对还原糖释放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盲肠液中水解酶活性高,饲粮纤维含量低,则盲肠液体外消化后还原糖释放量多。盲肠液中木聚糖酶、葡聚糖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影响了对饲粮的消化能力,而木聚糖酶与淀粉酶活性影响了对回肠末端食糜的消化能力。由此表明,饲粮营养水平虽然对生长猪盲肠液中6种水解酶活性影响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多种水解酶微小的差异叠加后引起了水解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与纤维来源对生长猪盲肠液消化酶活性及水解能力的影响,为生长猪大肠消化液的模拟提供参考。试验1考察饲粮的蛋白质水平(饲粮1和饲粮2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9.03%和13.96%)对生长猪盲肠液组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12头在盲肠安装瘘管的生长猪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5 d,正试期10 d。试验2在试验1结束并经过10 d恢复期后考察饲粮的纤维来源(饲粮3:玉米-大豆皮饲粮;饲粮4:玉米-小麦麸饲粮)对生长猪盲肠液组成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1。试验3在试验1和试验2获得猪盲肠食糜的基础上考察盲肠液的来源与底物对还原糖释放量的影响。采用4×8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盲肠液来源设4个处理,分别为试验猪饲喂饲粮1、饲粮2、饲粮3和饲粮4后收集的盲肠液;底物为8个处理,包括饲粮1~4、2个玉米-豆粕饲粮(饲粮5和6)和饲喂饲粮5和6后获得的回肠冻干食糜。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1)高蛋白质饲粮(饲粮1)与低蛋白质饲粮(饲粮2)相比显著降低猪盲肠食糜干物质含量(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盲肠液p H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纤维来源对猪盲肠食糜干物质含量、p H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盲肠液来源和底物对还原糖释放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且两者对还原糖释放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盲肠液中水解酶活性高,饲粮纤维含量低,则盲肠液体外消化后还原糖释放量多。盲肠液中木聚糖酶、葡聚糖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影响了对饲粮的消化能力,而木聚糖酶与淀粉酶活性影响了对回肠末端食糜的消化能力。由此表明,饲粮营养水平虽然对生长猪盲肠液中6种水解酶活性影响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多种水解酶微小的差异叠加后引起了水解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取72头健康且初始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3组猪分别饲喂含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作为唯一淀粉来源配制的3种饲粮,饲粮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分别为0.11、0.25和0.44。试验预试期4 d,正试期42 d。于正式试验的第42天,每个重复选取1头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收集盲肠食糜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豌豆淀粉饲粮显著降低育肥猪盲肠食糜的pH(P<0.05);2)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著增加育肥猪盲肠食糜中乳酸的含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显著增加食糜中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的含量(P<0.05);3)对于肠道微生物氮代谢产物而言,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著降低育肥猪食糜中氨态氮、腐胺、总生物胺、吲哚和粪臭素的含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显著降低食糜中尸胺和色胺的含量(P<0.05);4)对于微生物而言,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著增加育肥猪盲肠食糜中普雷沃氏菌属的数量(P<0.05),而降低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增加了食糜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梭菌Ⅳ和梭菌ⅩⅣ的数量(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给育肥猪饲喂含有高直链的豌豆淀粉改变了其盲肠食糜中微生物的组成和发酵模式,增加了部分有益菌的数量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物的含量,降低了潜在致病菌的数量和氮代谢产物的含量,这提示摄食含有高直链的淀粉有利于维持宿主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纤维水平对金华猪生长性能、盲肠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45头平均体重为54.27 kg的健康金华猪,随机分为低纤维组(LF组)、中纤维组(MF组)和高纤维组(HF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LF组饲喂基础饲粮,MF组和HF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和15.0%苜蓿粉;LF组、MF组和HF组饲粮中的纤维水平分别为3.86%、4.55%和5.92%。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取盲肠内容物用于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特定的微生物类群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结构,并测定SCFA含量。结果表明:1)金华猪体重随着饲粮纤维水平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2)金华猪盲肠中的优势菌门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90%以上,其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随饲粮纤维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3)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分别是拟杆菌目S24-7菌属(Bacteroidales S24-7 group norank)、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普雷沃氏菌科UCG-003菌属(Prevotellaceae UCG-003)、毛螺菌科XPB1014菌属(Lachnospiraceae XPB1014group)和瘤胃球菌科UCG-005菌属(Ruminococcaceae UCG-005)等。其中,拟杆菌目S24-7菌属和拟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着饲粮纤维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4)与LF组相比,HF组金华猪盲肠中乳酸杆菌、梭菌群Ⅰ以及丁酰辅酶A乙酸辅酶A转移酶基因丰度显著升高(P0.05),丁酸和总SCFA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适当提高饲粮纤维水平可提高金华猪盲肠中拟杆菌目S24-7菌属、拟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以及菌群发酵产丁酸关键酶丁酰辅酶A乙酸辅酶A转移酶基因丰度,从而提高盲肠中丁酸及总SCFA的含量,最终改善金华猪的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5.
棕榈仁粕(PKE)作为能量饲料来源在肉鸡饲粮中的应用主要受到其高纤维含量的限制。虽然酶处理可以减少纤维含量并提高PKE的营养价值,但这种明显的改善并未反映在PKE饲粮饲喂的禽类的生长方面。由于鸡的盲肠具有最丰富的菌群,因此我们假设任何饲粮组成的变化引起的肠道环境的改变都应该通过盲肠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活动来反映。盲肠微生物群的组成与宿主从饲粮中获得能量并沉积进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效率之间存在相关性。目前,对用PKE饲粮喂养的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饲喂不同形式的PKE的效果;即未处理的PKE(UPKE),酶解PKE(EPKE)和从PKE(OligoPKE)中提取的寡糖,在14日龄和第28日龄对肉鸡的盲肠微生物群进行16S rR NA测序方法。结果表明,肉鸡盲肠菌群在14天和28天有明显的时间变化。与EPKE组相比,两个日龄中UPKE中已知与营养摄取和吸收有关的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均较高。此外,OligoPKE的补充增加了乳酸杆菌在第14天和第28天的相对丰度(P 0.05),表明其作为益生元可促进肠道内固有乳杆菌的生长。结果表明,通过日粮处理显著调节了盲肠微生物群,并且用EPKE喂养的肉鸡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较低,这可能是饲喂较高代谢能(ME)含量的EPKE的肉鸡生长性能没有改善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的粗纤维可在动物的盲肠、结肠以及反刍动物瘤胃中经微生物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供作能源,但其利用率常受到木质素的影响。通常认为粗纤维是供反刍动物利用的,不应在家禽饲粮中占主要部分,饲粮中纤维含量越少,其饲喂快速生长畜禽的潜力就越大。实际上,在家禽日粮中适当加入粗纤维,有助于保持家禽胃肠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1家禽对饲料纤维的消化能力家禽消化纤维的能力有限,据估计,饲料通过家禽消化道的时间只有4h,在体积小的盲肠中,微生物作用的机会很小,一般对纤维的消化率在0.9%~42.44%,平均16.02±…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低纤维和高纤维水平饲粮中添加芽孢杆菌型直接饲喂微生物(DFM)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相关基因表达和肠道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200头断奶仔猪(起始体重6.31±0.73 kg)分成四个处理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即2种饲粮类型(低纤维——LF,或高纤维——HF)和2种DFM浓度(0或60克DFM每吨饲料)。DFM中活菌浓度为1×105CFU/g,由英国丹尼斯克动物营养与生物工业中心提供。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断奶后1-14天,第二阶段为断奶后15-43天。低纤维饲粮主要原料为玉米和豆粕,高纤维饲粮原料包括玉米、豆粕、10%小麦次粉和玉米DDGS(第一、二阶段分别添加7.5%和15.0%)。在试验开始和每个阶段试验结束时称量仔猪体重和饲料重量,计算每个阶段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在第二阶段结束时,每栏选取一头仔猪进行采血,另选一头仔猪进行屠宰。采集盲肠和直肠内容物分析挥发性脂肪酸,采集回肠、盲肠、直肠和肝脏组织并通过定量PCR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吸收和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与低纤维饲粮相比,饲喂高纤维饲粮显著降低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与无DFM添加组相比,饲喂DFM显著降低仔猪料重比(P≤0.05)。第二阶段试验结束时低纤维饲粮组仔猪体重显著高于高纤维饲粮组(P≤0.05)。低纤维饲粮组直肠内容物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显著高于高纤维饲粮组(P≤0.05)。饲喂高纤维饲粮猪直肠单羧酸转运蛋白-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纤维饲粮组(P≤0.05),DFM饲喂组仔猪肝脏中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高纤维饲粮组仔猪血浆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低纤维饲粮组(P≤0.05),饲粮纤维水平和DFM对血浆TNF-α的浓度无显著影响。结论:饲喂芽孢杆菌型DFM显著降低试验全期断奶仔猪料重比,低纤维饲粮组仔猪末重显著高于高纤维饲粮组仔猪。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安全主要压力在饲料粮,破解粮食安全的重要潜力也在饲料粮。饲料资源短缺、人畜争粮矛盾日益加剧。开发非粮饲料资源和提高饲料养分利用率是缓解我国粮食安全矛盾的重大战略需求。自1864年Henneberg与Stohmann首倡的概略成分分析方法以来,饲料养分的测试方法已沿用一个半世纪,基本保持原体系未变。而针对饲料原料碳水化合物组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分析方法和分析层次从Weende proximate粗纤维(概略养分分析)——van Soest洗涤纤维(范式洗涤纤维法)——总饲粮纤维法不断地演进。饲粮纤维黏性、溶解性和持水力等理化特性限制了本身以及饲粮中其它养分被单胃动物消化、吸收和利用,其抗营养作用受到饲粮结构、畜禽品种、生理阶段、环境条件等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同时饲粮纤维的分解产物具有重要的营养健康功能。因此,剖析饲粮碳水化合物组分和解析饲粮纤维对养分消化、吸收、利用规律至关重要。本文从饲粮纤维的定义和内涵入手,剖析饲粮碳水化合物组分的分析方法和层次的演进,分析饲粮纤维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抗营养机制,总结饲粮纤维在猪消化道利用特点,其中侧重分析了饲粮纤维水平和类型对猪饲粮能量、蛋白...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短期或长期饲喂高水平豌豆纤维(Pea fiber,PF)对猪盲肠细菌群落结构和主要代谢产物的影响。选取50头初始体重为(7.2±0.5)kg的28日龄健康断奶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仔猪,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圈,每圈5头仔猪。处理组猪按断奶期(试验开始至断奶后30d)、生长期(断奶后30至90d)和育肥期(断奶后90至160d)3个不同生理阶段猪对日粮纤维的耐受量,分别饲喂含10%、20%、30%PF的饲粮。对照组猪饲喂基础饲粮。在第一阶段(仔猪)和试验结束时(育肥猪)屠宰,采集盲肠食糜。以454高通量测序结合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微生物群落结构。气相色谱法检测盲肠食糜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日粮中长期或短期饲喂高水平PF对猪ADFI和ADG均无显著影响(P0.05)。2)长期饲喂PF显著增加猪盲肠中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丙酸比例(P0.05);3)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短期饲喂PF的仔猪盲肠中Firmicutes门比例下降5.6%,Proteobacteria门比例增加4.3%;长期饲喂PF的肥育猪盲肠中Bacteroidetes门比例增加4.8%,Firmicutes门比例下降6.8%,采食PF后猪盲肠中存在独有优势菌属。4)Real-time PCR结果进一步证实,与对照组相比,短期饲喂PF可显著增加仔猪盲肠中总细菌、Bacteroides-Prevotella-Porphyromonas(BPP)、Enterococcus、Clostridiumcluster IV的拷贝数(P0.05),极显著增加Bacteroidetes、Lactobacillus和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数量(P0.01),极显著降低Firmicutes数量(P0.01);长期饲喂PF可极显著增加肥育猪盲肠中D.desulfuricans数量(P≤0.01),显著降低总细菌、BPP、Helicobacter-Flexispira-Wollinella(HFW)数量(P0.05),极显著降低Enterococcus、Streptococcus和Clostridium cluster I数量(P≤0.01)。因此,猪后肠细菌群落(尤其是氢营养菌)可对日粮中高水平的PF做出迅速响应,短链脂肪酸比例的变化暗示这种菌群结构的改变与后肠微生物发酵方式的改变有关。日粮中添加高水平PF虽然可降低盲肠中条件致病菌(如Streptococcus)并提高有益菌(如Lactobacillus)的数量,但很可能不利于盲肠微生物发酵产生丁酸。  相似文献   

10.
以三元杂种猪为对照,研究了东北民猪在3种NDF水平(0、10、20%)下消化道形态及后肠内容物鲜重的变化。试验从活重30千克开始,80千克结束时,每组在最后一次给食后的2、4、8、12或16小时随机屠宰2头。电击晕死后立即开膛取出内脏,分为胃、小肠、盲肠和结肠4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猪对饲粮纤维含量的增加从胃肠道形态上发生明显的适应性变化,消化道长度、鲜重增加,尤其结肠长度增加明显,胃、小肠和结肠的鲜重显著地高于基础饲粮组。民猪胃重和结肠鲜重及长度的增加比对照杂种猪明显,消化道总鲜重及其占空体重的比例显著地高于对照杂种猪。随NDF水平的提高,大肠内容物鲜重明显增加,其中民猪更为突出,后肠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1.
猪是杂食性动物,而猪场因某些条件的约束无法考虑饲料原料的多元化,从而导致母猪便秘、刻板症、产程过长等负效应的显现.鉴于此,笔者将从多角度(繁殖性能、肠道健康、社会环境福利等)谈谈高纤维饲粮对母猪的影响. 1 饲料纤维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方式和机理 饲粮在消化道内有三种消化方式:物理性、化学性和微生物消化.  相似文献   

12.
磷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常量矿物质元素之一 ,在动物机体内磷的含量仅次于钙。为避免因饲喂过量的磷而增加磷的排泄 ,造成环境污染 ,有必要对市售饲料级无机磷酸盐的可消化磷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目前关于饲料级无机磷酸盐利用率的评定方法主要有 :1 )体外溶解度法 ;2 )相对生物学利用率法 ;3)平衡试验法。平衡试验法是通过配制一种含磷比较低 (小于 0 2 % )的半合成饲粮作为基础饲粮 ,用参试无机磷酸盐替代基础饲粮中某一含磷极低的饲料原料 ,配制成试验饲粮 ,并且使试验饲粮中可消化磷的含量低于猪的营养需要量。通过饲养试验 ,利用公式套算…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研究营养、肠道微生物和宿主健康之间的互作关系,有必要通过动物模型模拟人类日粮变化对宿主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活动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使用猪模型研究两种不同饲粮对猪盲肠和结肠微生物基因拷贝数及其代谢活动、器官发育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四头猪饲喂低脂肪高纤维饲粮(LF),四头猪饲喂高脂肪低纤维饲粮(HF),试验持续7周,两种饲粮等能。结果表明:与LF饲粮组比,饲喂HF饲粮显著抑制消化器官的发育。饲喂HF饲粮显著提高猪肠内容物中的拟杆菌(P0.05)和肠杆菌(P0.001)基因拷贝数,而饲喂LF饲粮的猪双歧杆菌数量较多(P0.05)。同时,LF组猪肠道中乙酸和丁酸的浓度较高(P0.05)。HF组血清中葡萄糖浓度较高,而LF组猪血清胡总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浓度较高(P0.001)。然而,LF组试验猪血液C-反应蛋白(CRP)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下降(P0.05)。这些发现与人类的研究结果部分一致,本试验进一步支撑了猪是人类研究的适宜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7%或14%的稻壳和18%或36%的米糠替代等比例玉米-豆饼基础饲粮中的玉米,研究纤维饲粮对30~80千克东北民猪(以下简称民猪)的生长及背膘厚度的影响。经研究表明饲粮稻谷副产品来源的NDF含量达到10%时,民猪的日增重明显受到影响,且随饲粮NDF的升高呈线性降低,干物质采食量随饲粮NDF的变化增加不明显,民猪消化能采食量略有下降,饲料效率随饲粮NDF的升高而变差。民猪生长慢的原因,除受其固有基因型支配外,采食量小是影响其增重的关键因素。提高饲粮NDF水平影响猪固有生长潜力的发挥。中、高NDF水平下,民猪的背膘较对照杂种猪薄,降低饲粮能量浓度可获得较瘦的胴体。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乙氧基喹啉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脏器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80头体重为(31.98±2.34)kg三元杂交(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分别添加0、150、300、750和1 500 mg/kg乙氧基喹啉,试验期98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150~1 500 mg/kg乙氧基喹啉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2)试验第70天,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随着饲粮中乙氧基喹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线性P0.05)。试验第98天,血清TBIL含量随着饲粮中乙氧基喹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线性P0.05)。3)试验第70天和第98天,各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饲粮中乙氧基喹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线性P0.05)。试验第98天,各组血清丙二醛含量随着饲粮中乙氧基喹啉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二次P0.05)。综上所述,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150~1 500 mg/kg乙氧基喹啉对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饲粮中添加750和1 500 mg/kg乙氧基喹啉会导致生长育肥猪肝细胞损伤,饲粮中添加300~1 500 mg/kg乙氧基喹啉降低血清抗氧化性能,因此,生长肥育猪饲粮中乙氧基喹啉的推荐量为150 mg/kg。  相似文献   

16.
本调查旨在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间各种饲料原料中铁含量分布情况,以及我国畜禽基础饲粮中铁含量,从而为饲粮中合理添补铁提供科学依据。采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7种共3 719个主要畜禽饲料原料,经微波消解后,用IRIS Intrepid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其中铁含量。结果表明:这37种饲料原料的平均铁含量为21.3~2 472.0 mg/kg,而各类饲料原料铁含量平均值分布规律为:矿物质饲料(1 178 mg/kg)>动物性蛋白质饲料(1 030 mg/kg)>牧草饲料(433 mg/kg)>秸秆饲料(404 mg/kg)>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260 mg/kg)>植物性蛋白质饲料(181 mg/kg)>谷物籽实饲料(71.2 mg/kg)。通过比较不同省(自治区)的玉米、小麦和豆粕的铁含量发现,不同省(自治区)同一种饲料原料的铁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据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142个饲料配方所计算出的基础饲粮中铁含量为70.6~86.1 mg/kg,如按我国猪、鸡饲养标准(2004)或NRC(1994)畜禽铁营养需要量的要求,基础饲粮中总铁含量可提供猪、鸡生长前期约4/5的铁营养需要量,可提供猪、鸡生长后期的铁营养需要量,但上述估算尚未考虑不同饲料原料中铁的利用率。由此可见,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铁含量差异较大;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基础饲料配方中总铁含量可提供猪、鸡整个生长期大部分的铁营养需要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的总铁含量及其利用率,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的需要,同时减少铁的添加及其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饲粮纤维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纤维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25头初始体重为(48.88±0.81) kg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肥育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以及添加玉米纤维、大豆纤维、小麦麸纤维和豌豆纤维的4种试验饲粮,饲粮纤维的添加量为30%.试验猪体重约为100kg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大豆纤维组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大豆纤维组、小麦麸纤维组和豌豆纤维组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小麦麸纤维组和豌豆纤维组猪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饲粮中添加4种纤维有降低猪屠宰率的趋势(P=0.06),但对猪的胴体斜长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而大豆纤维组、小麦麸纤维组和豌豆纤维组猪的平均背膘厚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饲粮中添加4种纤维有增加猪背最长肌中粗蛋白质含量的趋势(P=0.07),但对背最长肌PH45min亮度值、大理石纹评分和剪切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豌豆纤维组猪的背最长肌pH24h显著提高(P<0.05),背最长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而大豆纤维组和小麦麸纤维组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提示,饲粮中不同的纤维来源会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肉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豌豆纤维对保障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张振玲 《猪业科学》2018,(11):26-29
日粮中添加不同的纤维饲料及不同添加水平对猪排泄物的特性有不同的影响。为了探讨不同纤维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粪便和尿液特性的影响,以104头猪(初始体重18±2.0 kg)为研究对象,单独饲养在一独立圈舍。分别以玉米芯、禾本科牧草、苜蓿干草、玉米秸秆和葵花籽壳等5种纤维饲料作为纤维添加来源,每种纤维饲料日粮添加水平设置5个等级,即80、160、240、320和400 g/kg,加上对照,共26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采集粪便和尿样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发现:饲喂禾本科牧草和玉米秸秆的猪粪便排泄量显著多,饲喂葵花籽壳的猪粪便中氮含量显著高,饲喂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的猪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高,饲喂玉米秸秆的猪粪便中乙酸盐浓度显著高于饲喂禾本科牧草和苜蓿干草的猪。随着纤维饲料添加量的增加,粪氮浓度和氮含量显著呈线性增加,尿氮含量随纤维含量的增加显著降低,饲喂玉米芯的猪尿氮含量显著高。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粪氮含量也随之显著增加。因此,测定纤维添加水平(阈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管理丁酸盐(产生臭味)等环境污染物。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COS)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37.00±1.55) kg]相近的"杜×长×大"生长猪225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OS组饲喂添加30 mg/kg COS的基础饲粮,低能低蛋白质+COS组饲喂添加30 mg/kg COS的低能低蛋白质饲粮(粗蛋白质含量降低1个百分点,消化能降低0.21 MJ/kg)。试验期9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COS组生长育肥猪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COS组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中肌苷酸和部分鲜味氨基酸(谷氨酸、苯丙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低能低蛋白质+COS组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中肌苷酸含量同样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COS组生长育肥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COS组生长育肥猪肝脏中相关抗氧化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p5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COS组生长育肥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提高(P0.05),低能低蛋白质+COS组生长育肥猪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也显著提高(P0.05);同时,COS组和低能低蛋白质+COS组生长育肥猪血清补体4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COS组生长育肥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基础饲粮添加30 mg/kg COS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及改善肠道黏膜形态,进而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并一定程度上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对断奶仔猪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180头遗传背景相同、胎次相近、体重接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4个处理分别饲喂0%酵母壁多糖饲粮(对照组)、0.15%酵母壁多糖饲粮(0.15%组)、0.30%酵母壁多糖饲粮(0.30%组)和0.45%酵母壁多糖饲粮(0.45%组)。试验期为21 d。取盲肠内容物提取细菌DNA,PCR扩增获得16S r RNA基因V4标签片段,进行Mi 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当酵母壁多糖添加量达一定程度时,仔猪盲肠菌群多样性会发生改变;在不考虑群落中每个物种丰度的前提下,0.30%酵母壁多糖组仔猪盲肠菌群最丰富;仔猪盲肠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螺旋体门和变形菌门;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30%酵母壁多糖能降低仔猪肠道拟杆菌门含量(P0.05),添加0.30%或0.45%酵母壁多糖能显著增加盲肠厚壁菌门含量(P0.05),添加0.45%酵母壁多糖还能提高仔猪盲肠软壁菌门含量(P0.05);酵母壁多糖具有降低盲肠变形菌门含量的趋势(P=0.066);普氏菌属为仔猪盲肠优势菌属,酵母壁多糖能显著提高仔猪盲肠厌氧弧菌属、瘤胃杆菌属、粪球菌属和考拉杆菌属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链球菌属的含量(P0.05)。由此可知,当酵母壁多糖添加量达到一定水平时,短期添加可提高断奶仔猪盲肠厚壁菌门以及瘤胃杆菌属和粪球菌属等优势菌群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