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国家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保存的金定鸭为素材,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金定鸭3个世代小群保种群进行遗传检测,通过分析世代间遗传差异来检测小群保种效果。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标记在金定鸭3个世代保种群中共检测到56个等位基因,其中53个为3个世代保种群所共有,各座位平均等位基因数在5个以上;3个世代的平均杂合度在0.7315~0.7433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6901~0.7049之间,反映了金定鸭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2个指标随世代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金定鸭采用小群保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卫星标记检测金定鸭小群保种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国家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保存的金定鸭为素材,用12个微卫星标记对3个世代小群保种群进行遗传检测,通过分析世代间遗传差异来检测小群保种效果。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标记在金定鸭3个世代保种群中共检测到66个等位基因,其中60个为3个世代保种群所共有,2个为0世代所特有,各座位平均等位基因数在5个以上;3个世代的平均杂合度在0.7129~0.7298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6658~0.6871之间,反映了金定鸭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2个指标随世代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结果表明金定鸭采用小群保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28个微卫星标记对华中地区6个家鸭资源(淮南麻鸭、攸县麻鸭、临武鸭、荆江麻鸭、沔阳麻鸭和恩施麻鸭)的遗传结构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6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最低的为攸县麻鸭(0.5512),最高的为荆江麻鸭(0.6035),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5801,反映了各鸭种的杂合度都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华中地区各鸭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22.5%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间的差异,进一步反映了各品种具有本品种特性的多样性;通过计算DA遗传距离发现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NJ聚类结果将华中地区家鸭资源聚为3类,湖北省的荆江麻鸭、沔阳麻鸭和恩施麻鸭聚为一类;湖南省的攸县麻鸭和临武鸭聚为一类;河南省的淮南麻鸭独聚为一类。本研究结果为华中地区家鸭品种种质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中国家鸭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石狮市水禽保种中心是唯一承担着国家级水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品种鸭类资源保种、育种任务的单位,该中心建立的“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今年正在建设的一期工程,将对我国濒危的、富有地方特色或遗传多样性的12个鸭品种进行活体保存,目前已备份保护了金定鸭、莆田黑鸭、连城自鸭、山麻鸭、绍兴鸭、巢湖鸭、攸县麻鸭、莆田黑鸭白羽系等多个品种,前3种是福建省入选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品种,其中金定鸭、莆田黑鸭、绍兴鸭已采用科学的“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方法进行保种。  相似文献   

5.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分析7个鸭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应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7个鸭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了各群体的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根据遗传距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标记中除SMO13(PIC=0.480)和APL83(PIC=0.372)为中度多态外,其余标记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鸭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7个鸭群体在微卫星座位的平均杂合度在0.514~0.646,最高的莆田黑鸭为0.646,最低的康贝尔鸭为0.514。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北京鸭与中型母本、小型母本聚为一类;康贝尔鸭和金定鸭聚为一类;莆田黑鸭与山麻鸭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部分家鸭群体遗传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16个微卫星标记对湖北省3个家鸭群体共18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湖北省家鸭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中,荆江麻鸭各项指标最高。F-统计量显示,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有9.7%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间。Structure程序在预先未标明品种起源的条件下,准确将180个地方鸭个体划分3类,也真实反映了其在遗传上的差异,与各鸭种的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信息撷采     
攸县麻鸭入选国家基因库湖南攸县麻鸭被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引进并加以保护。据了解,这个刚刚在福建石狮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基因库,已引进的保护品种还有金定鸭、连城白鸭、山麻鸭、江西红毛鸭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筛选后的12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分析巢湖鸭原产地(庐江)与国家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泰州)2个群体的保种效果。检测判定了160个个体的基因型,通过计算2个群体的优势等位基因频率(P)i、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内近交系数(Fi)s分析了巢湖鸭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采用配对试验均数差异t检验比较了基因库保种群体与原产地群体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基因库保种群体与原产地群体间的Pi无显著性差异(Pi=0.480>0.05);He和PIC均略高于原产地群体,但差异均不显著(PHe=0.209、PPIC=0.118);Fis显著高于原产地群体(PFis=0.022<0.05)。结果说明,基因库较好地保存了该品种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初步表明对巢湖鸭采取异地小群保种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揭示我国地方鸭种的群体遗传结构,本研究利用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结合ABI-3730XL型DNA测序平台,对国家级水禽基因库(泰州)保存的6个品种鸭(426只)在12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进行STR分型,利用SPSS19.0和Structure2.0软件对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个座位的多态性丰富,共检测到88个等位基因,PCA分析得到6个主成分,前4个主成分对群体分类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8.091%。Structure程序成功构建出了6个群体的遗传分化结构图和群体的独立类群分布图,推断6个群体在所属推断类别中的平均基因组分数分别为93.88%、96.08%、90.89%、93.01%、88.67%、92.65%;且未发现有个体发生迁移。Structure程序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进一步显示临武鸭与攸县麻鸭、高邮鸭与山麻鸭和广西小麻鸭的遗传距离较近。  相似文献   

10.
湖南攸县麻鸭被“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引进并加以保护。据了解。这个刚刚在福建石狮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基因库,已引进的保护品种还有金定鸭、连城白鸭、山麻鸭、江西红毛鸭等。  相似文献   

11.
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6个鸭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利用4对微卫星引物(AJ272577、AJ272578、AJ272579和AJ272580)对6个鸭群体(绍鸭、番鸭、樱桃谷鸭、北京鸭(Z4、Z1)和奥白星鸭)300只鸭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4个微卫星基因座在6个鸭群体中均存在多态性,可以用于鸭的遗传多样性评估;且基因座AJ272578变异最大,基因座AJ272579变异最小,从不同群体来看,北京鸭Z1的遗传变异最大,奥白星鸭的遗传变异最小。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采用UPGMA方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将绍鸭和樱桃谷鸭归为一类,北京鸭Z1、奥白星鸭和北京鸭Z4归为一类,番鸭归为一类。鸭的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为检测品种(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我国部分地方鸭种的亲缘关系及其起源,选取12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对12个地方鸭种及2个野鸭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利用Microsatellite-Toolkit软件将数据结果导入FSTAT和Dispan软件计算标准遗传距离DS、DA遗传距离,并对12个地方鸭群体与2个野鸭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进行方差分析,最后基于标准遗传距离DS与DA遗传距离对14个鸭品种通过构建UPGMA系统发生树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12个地方鸭种与绿头野鸭、斑嘴鸭之间的DA遗传距离(配对试验均数差异t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基于DS与DA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发生树都将14个品种聚为3类,并且斑嘴鸭单独聚为一类;可初步判定这12个地方鸭种起源于绿头野鸭,而与斑嘴鸭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方鸭品种资源的分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通过筛选的2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我国24个地方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构建了聚类图,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28个微卫星座位在我国家鸭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APL23和APL79为中度多态外,其他座位均为高度多态座位,可以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鸭种之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我国所有家鸭群体平均杂合度(0.569)低于国内的家鸡和家鹅,其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聚类结果分析表明了各家鸭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育成史、分化及地理分布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北京鸭和樱桃谷鸭的遗传关系,采集包括北京鸭、在英国培育而成的肉鸭品种樱桃谷鸭及其它5个中国地方鸭品种共248个个体,利用11个微卫星标记对这7个鸭品种进行遗传关系分析.FST分析结果表明北京鸭与樱桃谷鸭的遗传分化程度最低,只有0.0795;遗传距离(Ds)分析发现北京鸭与樱桃谷鸭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1079;群体分化时间分析表明二者的分化时间为98年,北京鸭与其它地方鸭品种的分化时间在282至694年之间;聚类结果显示北京鸭、樱桃谷鸭和建昌鸭聚为一类;巢湖鸭、高邮鸭、绍兴鸭和金定鸭聚为另一类.这些结果表明了北京鸭与引进品种樱桃谷鸭有非常密切的遗传关系,为樱桃谷鸭培育自北京鸭这一说法提供了分子遗传学的证据,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北京鸭与樱桃谷鸭在遗传背景上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
旨在获取水禽StAR基因的结构和组织表达规律,初步了解其对水禽睾丸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山麻鸭和狮头鹅的下丘脑和睾丸组织为材料,克隆StAR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山麻鸭和狮头鹅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并进一步比较该基因在不同时期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本试验克隆获得鸭StAR基因3个转录本(dSTAR-A、dSTAR-B和dSTAR-C),dSTAR-A和dSTAR-B编码序列相同,编码283个氨基酸,而dSTAR-C编码238个氨基酸;获得鹅STAR基因两个转录本(gSTAR-A和gSTAR-B),均编码283个氨基酸。比对分析发现,鸭和鹅StAR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禽类的同源性较高,在物种间的保守性高。StAR基因在鸭和鹅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睾丸中表达量最高,在腹脂、胸肌和腿肌也有较高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时期公鹅的睾丸,发现该基因在3岁龄时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1和52日龄(P<0.01),且在成年公鹅繁殖期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休产期(P<0.01)。结果表明,StAR基因可能是鹅睾丸发育所必需的关键基因,并参与成年公鹅繁殖性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利用1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七个家兔品种进行了遗传检测。利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的PCR扩增产物,计算了七个家兔品种(9个家兔群体)样本在10个微卫星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微卫星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各群体遗传杂合度、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根据遗传距离对这几个群体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择的10个微卫星位点在所检测群体中均表现了较好的多态性,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69905。平均杂舍度范围在0.5885~0.6826。表明所研究的家兔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还可以做进一步的选择利用。根据遗传距离所做的聚类分析图表明吉戎-Ⅰ系和吉戎-Ⅱ系、哈尔滨大白兔、塞北兔的亲缘关系依次较近,与它们的培育历史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微卫星分析中国家兔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7个家兔品种(9个群体)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所选择的10个微卫星位点在所检测群体中均表现了较好的多态性,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69905。平均杂合度范围在0.5885~0.6826。表明所研究的家兔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还可以做进一步的选择利用。根据遗传距离所做的聚类分析图表明,吉戎-Ⅰ系和吉戎-Ⅱ系、哈尔滨大白兔、塞北兔的亲缘关系依次较近,与它们的培育历史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