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椒落果预防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奈乙酸钠、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在不同时期配合喷施的试验结果表明,5月中旬结合花后追肥,喷20mg/L奈乙酸钠 3g/kg尿素、2g/kg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次,果实速生期(6月中旬)喷20mg/L奈乙酸钠1次,5d后喷3g/kg尿素、2g/kg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次,能有效地预防花椒落果,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一、采前管理1.修剪果穗首先去软尖,剪去果穗最下端1/4~1/3部分的甜度低、味酸、多汁、柔软和易失水的果粒。其次疏粒,疏掉不易成熟、品质差、糖度低的青粒、小粒、伤粒和病粒。2.巧用化肥为了提高糖度和耐储性,采前一个月主要以施磷、钾肥为主。3.防治病害在果实开始着色时,每隔10~15天喷一次800倍液的退菌特、600~800倍液的多菌灵或800~1000倍液的赛欧塞。4.严格控水为了提高品质和耐储性,在采前15天内停止浇水,并及时排除雨水。5.喷洒激素为了防止在储藏过程中落粒和果柄干缩,在采前15~45天可喷2000~4000×10-6的比久,在采前15天喷60~100…  相似文献   

3.
一要巧追肥对晚熟品种追一次速效性磷钾肥,每株大树1~1.5千克,在8月中下旬进行,以提高产量和为明年花芽分化奠定基础. 二要勤喷肥在8月中下旬每隔10天喷0.3%的磷酸二氢钾,以促进新梢成熟,并增进果实着色和提高含糖量;在6月中下旬果实采收后每隔10天喷1次0.5%尿素液或0.3%磷酸二氢钾,以防止叶片过旱脱落,延长叶片生长期;对采前落果严重的品种,在采收前30天连续喷2次0.2%~0.4%的萘乙酸或萘乙酸钠.  相似文献   

4.
在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喷施硼营养剂和清水2次,并在果实采收时进行浓度为3g/L、 6g/L的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以探讨硼营养和壳聚糖对龙眼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前喷硼改善了龙眼果实的内在品质,提高了果实的耐贮藏性;采后壳聚糖涂膜处理都明显提高了 贮藏期间龙眼果实的好果率、降低失重率,有效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的变化,其中采前喷硼和采后壳 聚糖涂膜相结合处理的效应优于其它处理,但两个浓度壳聚糖处理产生的效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1贮前处理1.1采前喷药盛花期喷1ppm浓度的赤霉素加1000倍液矮壮素,采果前20天喷1500倍液甲基托布津,采前3~5天再喷10000倍液萘乙酸,以防止裂果、落果,增进果实着色,提高糖分和防止发生孢霉病、赤霉病和白腐病。1.2果实采收选用晚熟耐贮的红地球、黑提、黑莲子、黑奥林、大宝、巨峰等品种,不用早熟和中熟品种。果实要充分成熟,色泽好,果粉多,皮较厚,韧性强,含糖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叶面喷硒对台茶12号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红绿茶的硒含量及成茶品质的影响,通过在春秋茶季茶叶采摘前喷施不同浓度的有机态硒,考察喷施硒后茶叶中的硒含量,并对秋茶不同浓度处理的茶叶品质及生化成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叶面喷硒20 d后能显著提高台茶12号茶叶的含硒量,且茶叶含硒量与喷施浓度存在极显著相关性。春茶期750~2100 g/hm2的用量处理绿茶茶样含硒量可达到0.344~1.111 mg/kg,其中1650 g/hm2的处理一次喷施后2个月内制成干茶依然可以达到富硒茶标准;秋茶期750~3000 g/hm2的用量处理绿茶茶样含硒量可达到0.276~1.106 mg/kg;春茶对硒的利用能力高于秋茶。用相同喷施处理的鲜叶加工的红茶、绿茶含硒量无显著差异;秋茶各处理制成的绿茶和红茶的感官品质均以750 g/hm2喷硒量的处理较优,此后随着喷硒量的加大,出现茶汤苦涩、香气下降等缺点。  相似文献   

7.
《农村实用技术》2014,(5):42-42
<正>枇杷皮薄,易受机械损伤,伤口易腐烂,果皮易变褐色。如未经处理在室温下存放10天,即有80%果实腐烂,因此枇杷的保鲜对枇杷的运输和销售极为重要。1、采前喷药果实采收前,喷0.5%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保护果实。每隔10~15天连喷2~3次,可减少果实采收后炭疽病、疮痂病和灰霉病  相似文献   

8.
1激素增色法①在苹果正常采收前10~30天,喷施750~1 000倍的乙烯利溶液,并在乙烯利溶液中加入40~60×10毫克/千克的乙酸钠盐,可防止落果.喷药后的果实全红或半红果明显增加,可达80%~90%,且含糖量亦有所提高.喷施乙烯利时应注意:处理树必须健壮,同时使果面充分着药.②在果实膨大期和果实着色期两次喷布500~600×10毫克/千克的稀土溶液,对苹果着色和增产有明显作用,能使绝大多数的果实充分着色.  相似文献   

9.
以种植在宁夏灌区中宁县、灵武市和利通区的中宁圆枣、灰枣、灵武长枣和中部干旱带压砂地上的骏枣成龄树及幼龄树为试材,重点研究喷施3种外源硒肥对灵武长枣和骏枣果实硒含量、口感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两岸老灌区枣园0~20 cm土壤硒含量超过了0.222 mg/kg,表层土壤硒含量比深层土壤(20~40 cm)硒含量高34.07%,属于"表聚型"垂向分布特征。中宁生产的中宁圆枣干枣和灰枣干枣为天然富硒红枣,硒含量达10.0~12.0μg/kg。喷施固体硒物质能显著提高果实硒含量,在幼果膨大期喷施2次亚硒肥后,骏枣果实硒含量最高达218.0μg/kg,较对照提高了31.93倍;喷施2次固硒肥,骏枣和灵武长枣硒含量分别达132.0μg/kg、143.0μg/kg。喷施硒肥对骏枣和灵武长枣果实口感品质和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杨淑玺 《吉林农业》2006,(10):17-17
一、巧追肥对晚熟品种追一次速效性磷钾肥,每株大树1~1.5kg,在9月上中旬进行,以提高产量和为明年花芽分化奠定基础。二、勤喷肥在8月中下旬每隔10天喷0.3%的磷酸二氢钾2~3次,以促进新梢成熟,并增进果实着色和提高含糖量。在9月中下旬果子采收后每隔10天连续喷2次0.5%尿素液或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裂果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年生壶瓶枣为试材,以喷等量清水作对照,研究了GA310 mg/L+6-BA 10 mg/L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液定期喷施1次、2次、3次对枣裂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未能降低枣裂果率;喷施3次处理均显著增大了果实纵径且极显著增大果实横径;3种处理对枣果实可溶性糖、Vc含量及K、Ca、Mg、Fe元素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喷施1次、喷施2次处理分别极显著地提高了枣果实中Mn、Zn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采前水杨酸处理对‘红芒6号’芒果采后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红芒6号’芒果为材料,研究采前水杨酸不同浓度(1、10、100 mg/L)、不同时期(采前1、2、3个月)及不同次数(1、2、3次)处理对采后芒果在常温(22~25℃)贮藏条件下抗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采前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或不同次数处理均能有效降低采后接种炭疽菌芒果的病斑直径和未接菌芒果在贮藏期间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提高采后芒果果实的抗病性。在控制采后病害方面,采前10 mg/L和100mg/L水杨酸处理效果好于1 mg/L水杨酸处理;此外,水杨酸(20 mg/L)采前1、2、3个月处理或采前处理1、2、3次均达到良好的抗病保鲜效果,并且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沼液富集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液态有机肥,用于枣树能及时补充枣树生长对养分的需要。枣树各个生长期均可喷施沼液,叶片生长期喷施沼液,可增强光合作用,有利于花芽的形成与分化;花期喷施沼液,可保证所需营养,提高坐果率;果实生长期喷施沼液,可促进果实膨大,提高产量。1.沼液叶面喷施枣树。叶面喷施的沼液应取正常产气30天以上沼气池的沼液,静止澄清、纱布过滤后,在枣树生长季节的晴天下午喷施。7~10天喷1次。休眠期1份沼液加水2~3份或喷施原液;发芽至展叶期1份沼液加水3~5份;  相似文献   

14.
以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为试材,采用乙腈萃取和GC-NPD方法,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BR)和水杨酸(SA)促进果实中毒死蜱残留降解效应。结果表明,毒死蜱样品添加回收率为92.06%~104.73%,变异系数为3.26%~7.27%,最低检出浓度为0.013 1mg/kg,供试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完全可以满足鸭梨果实中毒死蜱残留检测要求。经BR和SA预处理的鸭梨果实,喷施毒死蜱后第3天与2h对照相比毒死蜱残留分别降低了50.3%和46.4%,并且显著优于自然降解率。BR和SA作用适宜浓度有所不同,分别以0.5mg/L BR和100mg/L SA效果为佳。对于采前喷施毒死蜱的梨园,施用0.5mg/L油菜素内酯和100mg/L水杨酸,可分别于5d和7d后使毒死蜱残留量降至1mg/kg以下,比对照缩短2~4d达到检测标准。喷施BR和SA均可提高果皮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能为其促进毒死蜱在果实中降解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兴津温州蜜柑壮果期(7~9月),树冠喷布植物生命源500倍液2、3次,45天内果实纵横径比对照增大0.83×0.55cm和0.75×0.66cm,单果重增加12.66g和22.5g;增产16.66%和34.52%:可食率提高1.34%和0.34%;着色度增加4.56%和14.17%;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02%和0.58%;采前裂落果减少0.36个和3.31个/株。喷2次的综合效果与同期喷大丰宝3000倍液2次的相近。  相似文献   

16.
日常食用的醋中,除含有4.5%左右的醋酸外,还含有氨基酸、乳酸、核苷酸以及微量的细胞分裂素等营养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据试验,在番茄开花结果期,用米醋300~500倍液每隔8~10 d喷一次,连续喷洒3~4次,可增产17%~32%;在黄瓜开花、挂果前,667 m2用食醋0.5 kg,兑水50 kg喷施,能增产18%~20%;在大白菜5叶期,用200倍食醋溶液,每隔7 d喷1次,连喷4次,可增产10%以上;在果树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着色前期和采果前15 d,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2017—2018年不同试验地3个水稻品种喷施不同浓度、用量、喷施次数植物营养剂对精白米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营养剂的使用浓度从8.0%~16.0%均可提高精白米必需氨基酸含量。喷施11.0%植物营养剂,用量为61.875 kg/(hm~2·次),田间施喷植物营养剂溶液量562.5 kg/(hm~2·次),喷2次,精白米必需氨基酸含量达3 310.6 mg/100 g,比对照增加16.73%。喷施16%植物营养剂,用量为30.000 kg/(hm~2·次),田间喷施植物营养剂溶液量187.5 kg/(hm~2·次),喷2次,精白米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 156.6 mg/100 g,比对照增加10.96%,但在湘早籼45号上使用此浓度会产生灼伤斑。为节约成本、减少喷施工作量并最大限度地增加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实际应用中,植物营养剂的使用浓度以10%为宜,植物营养剂的用量以56.25 kg/(hm~2·次)为宜,田间喷施植物营养剂溶液量以562.5 kg/(hm~2·次)为宜,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  相似文献   

18.
Kh.  SESA  方翔 《广西热带农业》1992,(3):47-49
本试验于1988和1989年进行。在‘德雪哈里’(DaShehari)芒果座果后,叶面喷施100、200、300或400mg/l 的赤霉素(GA_s),10天后再喷一次。贮藏温度在36±2及40±3℃之间。喷施 GA_3可延缓果实成熟达6天以上。随着 GA_3浓度的增加,这种延缓作用越明显。在 GA_3浓度为200mg/l 或更高的处理中,果实的总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类胡萝卜素以及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比对照果实低;而总酸、维生素 C 以及果皮内的总叶绿素含量却高于对照果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实美+包果优、S-诱抗素和乙烯利对巨玫瑰葡萄夏造果实着色和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巨玫瑰夏造果实着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雾化状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巨玫瑰夏造果着色初期(果实果面约10%着色)喷施果面,喷后每隔3 d调查葡萄着色指数至果实成熟,果实成熟时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及果皮花色素苷相对总量。【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显著促进巨玫瑰夏造果果实着色,着色效果依次为果实美+包果优〉S-诱抗素〉乙烯利。果实美300倍+包果优1000倍、乙烯利300 μL/L及S-诱抗素300 mg/kg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其总酸含量也呈降低趋势;果实美600倍+包果优1000倍、乙烯利200 μL/L及S-诱抗素200 mg/kg处理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果实总酸含量却呈升高趋势。【结论】施用果实美+包果优、S-诱抗素、乙烯利均能有效促进巨玫瑰夏造果果实着色,生产上选择果实美300倍+包果优1000倍或S-诱抗素300 mg/kg对果实着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夏橙多花、花量大、畸形花比例大,座果率低、挂果期长、花果重叠,同时广东春、夏季温度回升快,奥灵达夏橙的春梢、夏梢生长旺盛,更不利于坐果等问题,开展了保花保果试验研究。在奥灵达夏橙第1次生理落果期将结束时(4月中下旬)进行4种不同方法保果,处理1(喷GA330mg/L1次,隔15d再喷2,4-D8mg/L1次)、处理2(喷GA330mg/L1次+环割1次,隔15d再喷2,4-D8mg/L1次+环割1次)、处理3(喷2,4-D5mg/L1次+环割1次,隔15d再喷2,4-D8mg/L1次+环割1次)和处理4(喷防落素25mg/L1次,隔15d再喷防落素25mg/L1次),以喷清水作对照,发现4个保果处理的座果率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效果最显著,且这些保果措施没有对奥灵达夏橙果实品质造成实质性影响。但是,由于处理1和处理2会提高当年成熟果实的果皮总叶绿素含量和降低了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因此加剧了当年成熟果实的采前返青现象,而处理3既保果效果显著,又不会造成当年成熟果实采前返青,是一种理想的保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