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申农I号"一世代猪与杜×(长×大)猪肥育及胴体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申农I号' 猪的培育是上海市农委1998年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该猪是采用"长×(大×二)"杂种猪经横交固定、世代选育的方法而正在培育的一个母本新品系,目前选育工作已进入三世代.为了解申农I号一世代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及肉质性状,课题组进行了肥育性能测定.这一次性能测定是以申农I号猪的一世代为试验猪,以"杜×(长×大)"洋三元猪作为对照猪.  相似文献   

2.
“申农Ⅰ号”猪的肥育和胴体性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申农Ⅰ号”培育猪群分 3次进行肥育和胴体性能测定 ,第 1次试验猪为杜× (长大二 )猪 ,饲养 8头 ,屠宰 4头 ;第 2次试验猪为“申农Ⅰ号”一世代猪 ,饲养 5头 ,屠宰 4头 ;第 3次试验猪为“申农Ⅰ号”二世代猪 ,饲养 9头 ,屠宰 4头。试验结果表明 ,杜× (长大二 )猪、“申农Ⅰ号”一世代猪及二世代猪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62 2 5g、 51 4 6g和 52 3 31g。在胴体性状方面 ,“申农Ⅰ号”二世代猪屠宰率最高 ,达74 37% ;平均背膘及 6~ 7肋膘最薄 ,为 2 1 4cm和 1 74cm ;眼肌面积最大 ,为 34 31cm2 ;瘦肉率最高 ,为 61 70 % ,而杜× (长大二 )猪和“申农Ⅰ号”一世代猪上述各指标则分别为 :72 96% ,67 60 % ;3 1 5cm ,3 1 2cm和 3 0 3cm ,3 0 3cm ;2 9 63cm2 ,2 7 60cm2 ;56 2 7% ,58 2 1 %。在肉质性状方面 ,“申农Ⅰ号”二世代猪在校正肉色上最高 ,为 9 88,杜× (长大二 )猪在系水力和肌内脂含量上最高 ,分别为 75 2 1 %和 3 36 % ,而“申农Ⅰ号”一世代猪则在嫩度及肌肉水分指标上占优 ,分别为 2 52kg及 75 2 1 %。  相似文献   

3.
申农Ⅰ号猪群繁殖性能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 7头申农Ⅰ号猪零世代母猪及其 2 9头一世代母猪产仔数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申农Ⅰ号猪一世代在头胎产仔性能及产活仔性能方面均优于零世代母猪。说明对猪群的繁殖性能进行选育 ,可获明显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4.
对17头申农I号猪零世代母猪及其29头一世代母猪产仔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申农I号猪一世代在头胎产仔性能及产活仔性能方面均优于零世代母猪。说明对猪群的繁殖性能进行选育,可获得明显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5.
对申农I号猪群四世代到七世代母猪的初产和经产共计2829窝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申农I号猪群四世代到七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差异不显著,说明经过近10年的选育,申农I号猪群的繁殖性能已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
对申农1号猪群四世代到七世代母猪的初产和经产共计2829窝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申农1号猪群四世代到七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差异不显著,说明经过近10年的选育,申农1号猪群的繁殖性能已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7.
对中农Ⅰ号四世代到七世代猪进行屠宰测定,每个世代屠宰6头。对中农Ⅰ号四世代到八世代猪进行多次了肥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申农Ⅰ号四世代到八世代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99.25、48216、53085、57065和5965go在胴体性状方面,申农Ⅰ号猪群的屠宰率在73%左右,6~7肋骨膘厚在25cm左右,眼肌面积在39cm^2左右,瘦肉率在59%左右。在肉质性状方面,申农Ⅰ号猪的PH1值在6.18左右,失水率在2721%左右,腰大肌嫩度在4.498左右,肉色在2.68左右,肌内脂肪在2.21%左右,肌肉水份在73.07%左右。  相似文献   

8.
对申农I号四世代到七世代猪进行屠宰测定,每个世代屠宰6头。对申农I号四世代到八世代猪进行多次了肥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申农I号四世代到八世代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99.25、482.16、530.85、570.65和596.5g。在胴体性状方面,申农I号猪群的屠宰率在73%左右,6~7肋骨膘厚在2.5cm左右,眼肌面积在39cm~2左右,瘦肉率在59%左右。在肉质性状方面,申农I号猪的PH1值在6.18左右,失水率在27.21%左右,腰大肌嫩度在4.498左右,肉色在2.68左右,肌内脂肪在221%左右,肌肉水份在73.07%左右。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筛选出的八个配套体系是:中国农科院畜牧所选定的大白猪×(长白猪×北京黑猪),简称大×(长北)、北京市选定的杜洛克猪×(长白猪×北京黑猪)、简称杜×(长北)、上海市选定的杜洛克猪×上海白猪,简称杜×上、湖北省选定的杜洛克猪×湖北白猪,简称杜×湖、浙江省选定  相似文献   

10.
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是以广东小耳花猪、陆川猪两个类群为育种素材,以繁殖性能为主,结合肉质、生长发育及外貌选择,经6年4个世代选育而成的高繁殖力新品系。为分析该品系毛色选育效果及其特性与利用价值,以该品系毛色选育提纯效果及各世代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MC1R基因作为遗传标记基因,结合表型选择,可逐渐纯化新品系群体;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3世代初产母猪较0世代初产母猪分别提高1.05、0.72头(P>0.05),3世代经产母猪较0世代经产母猪分别提高0.75、0.76头(P<0.05);生长性状及胴体、肉质性状,3世代未发生较大变化。结论: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提纯效果突出,繁殖性能得到明显地改善提高,且未对生长及胴体、肉质性状产生不利影响。该品系的培育为地方猪品种内的品系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烟台猪合成系与新引进原种猪配合力测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台猪合成系配合力测定是山东省“九五”期间《瘦肉猪良种选育及产业开发》项目的子课题。 2 0 0 0年在莱州市种猪场对新引进的法系大约克、丹系长白、杜洛克和汉普夏为父本与烟台猪合成系母猪杂交的配合力效果进行了测定。1 材料与方法1 1 组合设置与供试猪父本猪选自三个猪场 :丹系长白选自山东省济宁原种猪场 ,汉普夏选自山东省聊城市种猪场 ,法系大约克、丹系杜洛克选自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良种猪技术研究中心。母本为烟台猪合成系第 6世代的初产猪。设长白×合成系 (L×H)、大约克×合成系 (Y×H)、杜洛克×合成系 (D×H)、汉普…  相似文献   

12.
新太湖猪是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 ,以太湖猪为基础母本 ,导入外血、横交固定、性能测定、继代选育、综合指数选择等技术措施 ,经 1 0年培育而成的中国瘦肉猪母本新品系 (DⅦ )系 ,作为配套杂交生产商品瘦肉猪的基础母本十分理想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为了更好地综合开发利用新太湖猪 ,生产专门化高效配套系 ,研究含 2 5%太湖猪血统的母猪繁殖性能及后代肥育性能 ,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1 1 1 配套系Ⅰ (W×NT) :以加系大约克夏 (W )为父本 ,新太湖猪 (NT)为母本的杂交子一代为配套系Ⅰ ,再与丹…  相似文献   

13.
利用长×约7头,长×杜7头杂交母猪分别与杜洛克和大约克公猪生产三元杂交猪,着重研究约×(长×杜),杜×(长×约)三元杂交体系中,长×杜和长×约杂交母猪的繁蕴性能。研究表明:长×约、长×杜杂交母猪繁殖性能各指标均达到较好水平,第二胎产仔数、泌乳力(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二组合分别达到13.5和11.75头、61.83和60.28kg、130.53和130.51kg。综合繁殖性能各指标,长×约杂交母本优于长×杜母本,特别是在产仔性能上长×约母本表现突出。因此,杜×(长×约)应是三元杂交猪推广的首选组合。约×(长×杜)组合中长×杜母本繁殖性能表现不差,三元后代哺乳期长势较好,终端父本约克夏猪适应能力强,毛色易于农户接受并与以往的杂交生产具备兼容性,也不失一个良好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4.
以大约克猪、杜洛克猪头、皮特兰猪等主要国外品种与申农Ⅰ号猪进行杂交试验,并开展肥育和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申农Ⅰ号猪与(皮·杜)公猪的杂交后代生长速度最快,平均日增重达602g/d,与大约克公猪的杂交后代平均背膘最薄,校正背膘厚为1.78cm,与皮特兰公猪的杂交后代在饲料转化率、眼肌面积及校正瘦肉率方面均最高,分别达到2.67:1、51cm~2、65.7%。试验结果显示,申农Ⅰ号猪与皮特兰猪具有较高的配合力。  相似文献   

15.
<正> 1983年我们进行了以地方良种金华、嘉兴猪为母本,长白、大型约克猪作第一轮杂交父本,以杜洛克、汉普夏猪为末端杂交品种的三元杂交猪,以达到提高商品猪瘦肉率的目的。 材料和方法 猪源及分组:由东湖原种场组选同龄一代杂交母猪,采用同期发情,用浙江农科院畜牧所的杜、汉猪精液人工授精。56±1.43日龄断奶,四个杂交组合;杜×(长×金)、杜×(大×嘉)。汉×(长×金)。汉×(大×金),每一组合各10头,公母各半。 预饲:断奶当天转入试舍预饲21天。预饲期间免疫注射、驱虫、去势,预饲期末剪耳号、个体称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猪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精瘦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提高养猪综合经济效益和瘦肉率,我们选择了长×内、约×(长×内)、长×(长×内)三种杂交组合进行对比试验.同时进行蛋白胨(是用动物杂骨在高温高压蒸煮6~8小时后,再经水解分离提炼出来的一种动物蛋白质饲料,含粗蛋白质85%以上——由宜宾江北化工厂提供),与蚕蛹的对比试验.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添加剂、基础日粮及动物蛋白饲料本试验选用市蛋鸡场生产的强力生添加剂1%,加上44%的玉米、15%的米皮、16.5%的麦麸、5%的统糠、13%的菜枯、0.5%的食盐,再加5%的征鸿牌蛋白胨(宜宾江北化工厂生产)或蚕蛹,分别组成Ⅰ号(含蛋白胨)、Ⅱ号(含蚕蛹)饲料.Ⅰ号料含消化能为2.829+0.05千克,蛋白胨所含消化能未测,粗蛋白质17.5%;Ⅱ号料合消化能为 3.048兆卡/千克,粗蛋白质 16%.Ⅰ、Ⅱ号饲料均由大安饲料厂专门生产.1.1.2供试猪选用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长×内、约×(长×内)、长×(长×内)杂交仔猪各8头,共24头供试猪.  相似文献   

17.
1来源及分布四川白猪Ⅰ系属培育品系,其选育研究历时十年,经过6个世代选育而成。1995年11月通过了四川省畜禽品种评审委员会的新品系审定,被正式命名为“四川白猪Ⅰ系”。该品系选用多血缘亲本长白猪、梅山猪和成华猪作为四川白猪Ⅰ系的原始基因素材,采用群内...  相似文献   

18.
品种来源:鲁农Ⅰ号猪配套系为3系配套,其中,ZFY系和ZFD系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以法系大约克和丹系杜洛克猪为主要育种素材经5个世代选育而成的2个专门化父系;ZML系(母系)是莱芜市畜牧办公室以山东省地方品种莱芜猪和大约克猪为主要育种素材经6个世代选育而成的专门化母系。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与畜牧》2004,(3):35-36
苏太猪以世界著名的“太湖猪”为基础,采取导人外血、横交固定、继代选育、性能测定、综合评定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措施,经过“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八个世代的选育,经专家组的验收及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正式定为中国瘦肉型新猪种,并命名为“苏太猪”。  相似文献   

20.
加系双肌臀大约克猪三元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以双肌臀大约克猪纯繁(双×双)为对照的长×双、双×长、双×杜、杜×双等二元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以双肌臀大约克猪纯繁为对照,又测定了杜×长双、杜×双长、长×双长、双×长双三元或二元级进组合的肥育性能及胴体品质.结果表明,杜×长双组合在日增重(860.74 g)、饲料报酬(2.871)等主要指标上优于其它杂交组合,且瘦肉率高(68.96%)、胴体品质优良,是一个理想的外三元优势杂交组合.试验还表明,双肌臀大约克猪产仔多(12.00头)、增重较快(792.21 g)、瘦肉率较高68.30%,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