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评定新疆褐牛不同部位与其他兼用牛不同部位之间的肉品质差异,及为其整体肉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比分析新疆褐牛与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加系褐牛各分割部位的屠宰性能、肉品质对比分析.[结果]新疆褐牛外脊pH值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霖肉pH值显著高于荷斯坦牛的霖肉(P<0.05);新疆褐午大理石花纹与西门塔尔牛、加系褐牛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荷斯坦牛差异极显著(P<0.01),新疆褐牛脖肉剪切力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霖肉的剪切力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从营养品质整体比较来看,新疆褐牛除与荷斯坦牛差异显著外(P<0.05),与其他品种牛差异均不显著(P>0.05).新疆褐牛脖肉、辣椒条中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新疆褐牛脖肉、肩肉、辣椒条、上脑、小瓜、大瓜、霖肉、臀肉中的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的相应部位(P<0.05).新疆褐牛脂肪含量除脖肉、板腱、霖肉外,其他部位的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的相应部位(P<0.05).[结论]在统一的营养水平和育肥模式,新疆褐牛与西门塔尔牛、加系褐牛肉用性能一致,但与荷斯坦牛在营养品质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肉质特性,本试验选取统一饲养条件下新疆褐牛的脖肉、上脑、外脊、里脊等13个部位分别对其进行理化指标(蒸煮损失、剪切力、pH值及肉色)、营养品质(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的测定及不同理化指标对大理石花纹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p H值外,综合各部位理化指标、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以里脊、板腱肉质好,而辣椒条较差;大理石花纹对蒸煮损失、蛋白质含量、脂肪覆盖等级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pH值有显著影响(P>0.05),对肉色、剪切力、BPI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SLC27A1基因对牛肉质性状的影响,选取中国西门塔尔牛太行类群牛公牛、阉牛各20头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法分析SLC27A1的基因遗传多态性。检测到SNP位点为S5650:TC,该位点存在有3种基因型,其中CC基因型频率较高(62.5%),TT基因型频率最低(12.5%)。采用GLM对肉质相关性状与SLC27A1基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剪切力、肉色a、肉色b表型中,CC与TT及CT与TT差异均极显著(P0.01),其他性状间差异不显著(P0.05),阉牛与公牛间对肉质的弹性与咀嚼性差异显著(P0.05)。采用Real-time PCR分析,CC基因型在肌肉与脂肪中的表达量比基因型CT与TT差异显著(P0.05),阉牛与公牛之间的表达量在肌肉中差异极显著(P0.01)。SLC27A1基因S5650:TC位点突变对中国西门塔尔牛太行类群肉质性状存在一定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4.
选用12头体重相近(480 kg)、24月龄左右的延边黄牛(阉牛),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组的精饲料中添加Penergetic-t,对照组中不添加,研究Penergetic-t对延边黄牛(阉牛)增重效果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组牛的全期增重和日增重分别为71.1 kg和0.6 k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试验组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血清尿素氮、甘油三酯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energetic-t对延边黄牛育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日增重和免疫力,减轻疲劳,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的杂交组合,提高牛肉品质,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过育肥的24个月龄夏和杂一代牛和纯种夏南牛各6头(均为阉牛)进行屠宰测定,比较夏和杂一代牛(日本黑毛和牛♂×夏南牛♀,F_1)与纯种夏南牛的牛肉品质。结果显示:(1)在营养成分含量方面,夏和杂一代牛的眼肌脂肪含量为17.72%,显著高于纯种夏南牛的脂肪含量5.49%(P0.05),水分含量为60.84%,显著低于纯种夏南牛(P0.05),但纯种夏南牛的眼肌蛋白质含量(23.39%)显著高于夏和杂一代牛(P0.05)。(2)在肉质指标方面,夏和杂一代牛的眼肌剪切力显著低于纯种夏南牛(P0.05),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显著高于纯种夏南牛(P0.05),眼肌面积显著低于纯种夏南牛(P0.05),2组牛的眼肌pH值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夏和杂一代牛的眼肌脂肪含量和嫩度显著好于纯种的夏南牛,而眼肌面积、滴水损失及蒸煮损失不如纯种夏南牛。  相似文献   

6.
延边黄牛公牛与阉牛产肉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延边黄牛公牛和阉牛产肉性能,选择品种相同、年龄体重相近、生长发育正常的延边黄牛肉牛16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8头,其中试验组为阉牛,对照组为公牛,育肥373d.结果表明:21月龄时,公牛组和阉牛组平均体重分别为468.63和448.88k,差异显著(P〈0.01);公牛组和阉牛组的末重分别为542.38和488.63kg,差异极显著(P〈0.01);公牛组和阉牛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71和0.57kg,公牛组的平均日增重比阉牛组提高25.4%,差异极显著(P〈0.01).阉牛组牛肉的外观肉色呈亮红色,属较理想肉色,公牛组牛肉颜色红色稍暗,差异显著(P〈O.05);阉牛组牛肉脂肪颜色为白色,公牛组白色稍黄,差异不显著(P〉0.05);大理石状花纹阉牛组优于公牛组.肌内脂肪含量阉牛组比公牛组高23.04%,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含量公牛组比阉牛组高4.41%,差异显著(P〈0.05),粗灰分含量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金陵白鸭的肉质及脂肪酸组成,以期为金陵白鸭的育种、饲养管理及屠宰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金陵白鸭40、50和60日龄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水分、脂肪、蛋白质、灰分)、常规肉质指标(肉色、pH、剪切力、蒸煮损失、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及脂肪酸含量。[结果]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金陵白鸭的肌肉脂肪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50、60日龄金陵白鸭肌肉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40日龄(P<0.05);不同日龄间金陵白鸭肌肉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金陵白鸭的肉色亮度L~*呈现下降趋势,40日龄金陵白鸭的肉色亮度L~*显著高于50日龄和60日龄(P<0.05);40、50、60日龄金陵白鸭的肉色红度a~*和剪切力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40、50、60日龄金陵白鸭的肉色黄度b~*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蒸煮损失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呈现下降趋势;3个日龄金陵白鸭的肌肉pH无显著差异(P>0.05)。金陵白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50%以上,且50日龄金陵白鸭肌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高于40日龄和60日龄(P<0.05),而不同日龄金陵白鸭的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必需脂肪酸(E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50日龄金陵白鸭的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必需脂肪酸含量最高。[结论]金陵白鸭具有较好的肉质特性,综合考虑饲养成本、肉质、营养成分及脂肪酸含量各项指标,建议上市日龄以50日龄最佳。  相似文献   

8.
排酸处理对锦江牛牛肉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排酸处理对锦江牛牛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过高强度育肥的锦江牛进行屠宰,通过测定牛肉的肉色、p H值、水分、脂肪、蛋白质含量、嫩度(剪切力)、系水力和熟肉率8个指标,比较研究排酸与未排酸牛肉的品质。结果显示:(1)在牛肉营养成分含量方面,排酸牛肉的水分含量(72.49%),蛋白质含量(20.24%)高于未排酸牛肉,脂肪含量(3.99%)低于未排酸牛肉,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在肉质特性方面,未排酸肉样与排酸肉样的肉色中L和b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排酸肉样肉色的a值为17.62显著低于未排酸肉样的肉色中的a值(P0.05)。排酸牛肉p H值显著高于未排酸牛肉(P0.05),未排酸牛肉的滴水损失显著高于排酸肉(P0.05),而其余各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排酸牛肉的剪切力(4.06 kg)优于未排酸锦江牛肉,表现出较好的嫩度,滴水损失(1.46%)的表现上显著优于未排酸牛肉(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排酸牛肉的牛肉品质要好于未排酸牛肉,因此,利用排酸工艺改善牛肉品质具有一定的效果,将屠宰后的牛肉进行排酸工艺处理在高品质牛肉生产市场上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雷琼牛肝脏为试验材料,以西门塔尔牛和鲁西黄牛的肝脏作为对照,对其肝脏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琼牛肝脏L~*值为48.25,极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和鲁西黄牛(P0.01);肝脏a~*值和鲁西黄牛无差异,极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1);肝脏b~*值为10.98,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但是鲁西黄牛与二者之间无差异。肝脏pH三者之间无差异性。雷琼牛肝脏的熟肉率均极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和鲁西黄牛(P0.01)。肝脏中的水分含量雷琼牛和西门塔尔牛在同一水平范围内,极显著高于鲁西黄牛(P0.01)。雷琼牛肝脏中灰分含量和鲁西黄牛在同一水平范围内,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脂肪含量方面,雷琼牛肝脏中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和鲁西黄牛(P0.05);蛋白质方面,雷琼牛肝脏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研究阉割对延边黄牛脂肪沉积的影响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试图探索肉牛脂肪沉积的影响因素和分子机制。选择年龄、体重相近,相同条件下饲养的延边黄牛公牛和阉牛各15头,育肥至36月龄屠宰,测定脂肪沉积相关性状,并分析ANGPTL4、DGAT2和FABP4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延边黄牛阉牛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公牛(P0.05),背膘厚极显著高于公牛(P0.01),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高于公牛(P0.05),说明阉割处理后的延边黄牛胴体和肌内脂肪沉积量显著增加。阉牛的ANGPTL4和DGAT2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公牛,FABP4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公牛(P0.01),说明阉割处理的延边黄牛ANGPTL4、DGAT2和FABP4基因的mRNA表达量增加,促进了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新疆本地不同品种母牛肉品质特性,选择符合品种特征的新疆褐牛、哈萨克牛母牛共20头(新疆褐牛母牛10头,哈萨克牛母牛10头),采集辣椒条、外脊、里脊、小黄瓜条、米龙共5个部位进行营养成分、食用品质等指标测定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哈萨克牛母牛部位肉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高于新疆褐牛母牛,新疆褐牛母牛部位肉水分含量高于哈...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黄羽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以80羽4周龄体质量接近、健康无病的黄羽肉鸡为试验材料,进行为期6周的饲喂试验,随机分2组,即笼养组(对照组)和散养组(试验组),分析不同饲养方式对黄羽肉鸡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笼养组胸肌、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散养鸡(P0.05);而且笼养鸡胸肌、腿肌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散养鸡(P0.05)而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散养鸡(P0.05);散养组胸肌、腿肌粗蛋白含量高于笼养组,差异显著(P0.05);散养组腿肌中水分含量较笼养组高,差异显著(P0.05)。散养不仅可以提高肌肉的蛋白含量及水分含量,而且更有利于改善肉色,使散养鸡肉质更好,口感更佳。  相似文献   

13.
以随州湖北同星农业有限公司的放养洪山鸡、笼养洪山鸡与岭南黄鸡为试验动物,比较研究了其肌肉水分、脂肪、氨基酸含量等肉质性状.结果表明,放养洪山鸡公鸡肉样的水分含量(65.37%)显著低于岭南黄鸡(73.77%,P<0.05);放养洪山鸡公、母鸡肌肉脂肪(12.53%和10.80%)均显著低于岭南黄鸡(17.13%和20.27%,P<0.05);放养洪山鸡公鸡肉样的氨基酸总和、缬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岭南黄鸡(P<0.05);放养洪山鸡公母鸡肌肉苏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岭南黄鸡(P<0.05).放养洪山鸡肌肉中必需氨基酸与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笼养洪山鸡次之、岭南黄鸡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赣南藏香猪与商品猪在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赣南藏香猪12头,采用放牧饲养为主舍饲补料为辅的饲养模式,杜长大三元商品猪6头,圈养饲喂饲料全价料,分别进行屠宰,测定和计算各项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指标。【结果】1)赣南藏香猪的屠宰率显著低于商品猪(P0.05),后腿比率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2)赣南藏香猪的肉色评分,亮度和红度值及pH24 h值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鲜肉剪切力显著小于商品猪(P0.05)。3)赣南藏香猪肌肉水分、肌苷酸含量、SOD活性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赣南藏香猪肌肉的呈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赣南藏香猪肌肉饱和脂肪酸显著低于商品猪(P0.05),不饱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4)赣南藏香猪的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商品猪(P0.05),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结论】赣南藏香猪屠宰性能更优,肉色更红亮,肉质更加细嫩、多汁,滋味更佳,肌肉抗氧化性能更好,更耐贮藏。  相似文献   

15.
巴什拜羊肉不同部位的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巴什拜羊不同分割部位肉的理化性质,为建立羊肉品质评价标准的提供参考.[方法]选用6~9月龄的巴什拜羊17只,取宰后24 h的肩肌、臀肌和背最长肌,对其常规营养成分、解冻滴水损失、熟肉率、pH值、系水力、肉色、剪切力、胶原蛋白及溶解度、结缔组织滤渣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MFI)进行测定.[结果]在不同部位间,肌肉的粗蛋白、不溶性胶原蛋白、pH值、肉色度值和系水力有极显著差异(P<0.01);总胶原蛋白含量、MFI、肉色L*值和b*值、剪切力有显著差异(P<0.05).肌肉的剪切力与熟肉率、胶原蛋白含量、胶原蛋白溶解度、结缔组织滤渣含量和MFI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肉色几乎与各项肉质指标呈正相关,系水力呈负相关;pH值与粗脂肪、系水力呈正相关,与解冻滴水损失、水分和胶原蛋白含量呈负相关.[结论]部位因素对羊肉的粗蛋白、胶原蛋白含量、MFI、pH值、肉色、系水力和剪切力的影响较大.背最长肌的租蛋白、胶原蛋白含量、色度值、熟肉率和MFI较高,水分含量和剪切力较低,具有肉色鲜艳、肉质嫩等特点.不同部位羊肉理化性质与品质特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雏鹰黑猪与确山黑猪两品种间血液生理指标差异,并探索其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为寻找显著关联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的关键血液指标,研发新型育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雏鹰黑猪15头(101.60±6.96) kg和确山黑猪9头(105.50±6.54) kg进行了血液生理指标、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测定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与确山黑猪相比,雏鹰黑猪瘦肉率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5),脂肪率、背膘厚、肉色、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血液指标方面,雏鹰黑猪的RDW和MCHC极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1),HGB、PDW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性别对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雏鹰黑猪和确山黑猪HGB指标与瘦肉率及肉色呈显著正相关(P0.05),HCT指标与脂肪率、大理石纹评分、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LT指标与眼肌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HGB与瘦肉率、肉色,HCT与脂肪率、大理石纹评分、肌内脂肪含量,PLT与眼肌面积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肉牛品种及性别对牛肉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肉牛的品种改良和育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年龄相近((12±1)月龄)的BMY阉公牛15头、云南黄牛9头(母牛4头,阉公牛5头)、短云杂阉公牛6头、西云杂阉公牛4头,在相同条件下经过12~14个月的强制育肥,取7~9胸肋眼肉进行脂肪及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阉牛和母牛的牛肉脂肪及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个品种牛的牛肉脂肪含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云南黄牛肉的肉豆蔻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短云杂牛和西云杂牛,与BMY牛肉差异不显著(P>0.05);云南黄牛肉的棕榈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3个品种的牛肉。BMY牛肉的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短云杂牛,云南黄牛肉的亚油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短云杂牛。【结论】性别对牛肉的脂肪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品种对牛肉的肉豆蔻酸、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对其他7种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锡林郭勒草原蒙古牛肌肉肉质特性,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全年放牧蒙古牛和西门塔尔牛各8头,屠宰后采集背最长肌肌肉进行肉品质及矿物质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蒙古牛肌肉中的肌肉红度a~*、黄度b~*、系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干物质、灰分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而失水率、pH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肉中亮度、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虽然高于西门塔尔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2)蒙古牛矿物质元素Ca、P、Cr、Cu、Fe、Mn、Zn、Se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Mg、K含量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虽然Mo含量蒙古牛高于西门塔尔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蒙古牛肌肉肉质特性比西门塔尔牛好,肉中所含矿物质大多比西门塔尔牛高,所以具有更好的食用、加工潜力。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玉屏风散对育肥阉牛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的影响,以期探讨肉牛健康养殖技术。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548+50 kg),年龄40月龄的"利×鲁"杂交一代育肥阉牛36头,随机分为四个组,分别按精料量的0%、1%、1.5%、2%添加玉屏风散,饲喂60 d,每20 d称重一次。试验60 d后将36头牛全部屠宰,然后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玉屏风散有提高育肥阉牛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的趋势,但是并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高档肉占活重皆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1%的玉屏风散添加组的牛肉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水分的含量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与屠宰性能的许多指标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可通过料重比来估测育肥阉牛屠宰性能的多种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肉用性能和肉品质。【方法】选取12月龄健康新疆褐牛、哈萨克牛阉牛各5头,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持续育肥18个月后屠宰,利用体尺测定、屠宰测定和检测分析的方法对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体尺发育、肉用性能和肉品质分析测定。【结果】体尺测定新疆褐牛体高、十字部高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通过屠宰测定,新疆褐牛后腿围,大腿肉厚,胴体重,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新疆褐牛剪切力显著低于哈萨克牛(P<0.05);肉色亮度值(L*),红色度(a*),黄色度值(b*)新疆褐牛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结论】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相比在体尺发育和肉用性能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且肉品质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