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以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旨在研究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制备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对反刍动物瘤胃调控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健康荷斯坦奶牛70只(体重为600 kg左右且泌乳期在60 d左右),随机分为7组,每组10个重复,其中1组为对照组,饲喂含有豆渣-橘皮酶解物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分别饲喂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单菌株制剂和不同配比的复合微生物制剂,预试期10 d,试验期20 d,分别测定各试验组产奶情况、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含量。结果表明,饲粮中补充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蛋白率,显著降低瘤胃中乙酸、丁酸浓度并显著增加丙酸浓度,且显著降低乙酸/丙酸值(P<0.05),并能够有效改善以荷斯坦奶牛为例的反刍动物瘤胃调控,使瘤胃发酵向丙酸型发酵转变,改善瘤胃代谢水平,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为分离获得荷斯坦奶牛瘤胃内容物中的细菌,建立系统进化树,获取有益菌种。采用培养组学技术和16S rDNA分子鉴定方法相结合,对3头健康荷斯坦奶牛瘤胃内容物中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共分离得到105株细菌,包括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共15株14.29%,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共11株10.48%,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共14株13.33%,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共22株20.95%,梭菌属(Clostridium)共1株0.95%,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共2株1.90%,短杆菌科(Brevibacteriaceae)共2株1.90%,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共11株10.48%,气球菌属(Aerococcus)共4株3.81%,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共14株13.33%,杆菌属(Brachybacterium)共1株0.95%,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共1株0.95%,普罗维登斯菌属(Providencia)共3株2.86%,沙雷氏菌属(Serratia)共4株3.81%。结果中所占比例最高的菌属是葡萄球菌属;系统进化树分析和GenBank中的同源性比对结果发现,从细菌门、纲、目、科、属、种分析,分支明确;26个菌种同源性都在95.01%~100%之间。分离纯化出11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具有潜在益生菌活性。可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荷斯坦奶牛。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理阶段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理阶段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选取处于围产前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经产荷斯坦奶牛各4头,共16头,采集瘤胃液用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提取微生物DNA,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测定瘤胃细菌组成。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乙酸/丙酸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丙酸浓度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2)在门的水平上,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泌乳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门则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拟杆菌门、SR1细菌、蓝菌门、柔膜菌门、TM7细菌和纤维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而泌乳期各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3)在科的水平上,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科为普雷沃氏菌科,而泌乳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科为琥珀酸弧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普雷沃氏菌科、瘤胃菌科、理研菌科、BS11细菌、RF16细菌、SR1细菌、Gastranaerophilales、克里斯滕森菌科、TM7细菌、RF9细菌和纤维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琥珀酸弧菌科、毛螺菌科和韦荣球菌科则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综上得出,奶牛从围产前期进入到泌乳期,瘤胃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泌乳期各阶段瘤胃细菌组成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4.
荷斯坦奶牛瘤胃切开术是奶牛外科手术中重要的手术之一,手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荷斯坦奶牛的生产性能、奶牛的利用年限甚至性命。在奶牛生产中,根据前胃迟缓临床变化,果断实施瘤胃切开剖腹探查并取出异物,奶牛生产性能获得恢复。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过瘤胃脂肪和过瘤胃蛋氨酸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科学筛选过瘤胃添加物组分,本试验随机抽选20头成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不同组分日粮。通过对产奶量和乳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同时添加了过瘤胃脂肪粉和过瘤胃蛋氨酸的A料组有增加四川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A料组的乳脂率与另外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对照料组,乳脂率提高了18.05%。本试验表明,同时添加了过瘤胃脂肪粉和过瘤胃蛋氨酸的A料日粮是最优日粮配方。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不同发育阶段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瘤胃菌群结构多样性,试验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抽提的4个阶段健康奶牛瘤胃内容物的细菌基因组总DNA进行OTUs聚类、超1(Chao1)指数、香浓(Shannon)指数及OTUs交叠分析。结果表明:哺乳犊牛瘤胃中主要以普氏菌属-7(46.0%)、毛罗菌科NK3A20(8.9%)、罗氏菌属(4.9%)为主;断奶犊牛瘤胃中主要以普氏菌属-7(31.0%)、毛罗菌科NK3A20(16.0%)、理研菌科RC9-gut-group(2.3%)为主;青成牛瘤胃内的普氏菌属-1(8.5%)、丹毒丝菌科UCG-004(7.5%)、反刍杆菌属(6.4%)、琥珀酸弧菌科UCG-002(5.4%)、普氏菌科UCG-003(4.9%)、理研菌科RC9-gut-group(4.6%)的相对丰度较高;成年牛瘤胃内的普氏菌属-1(38.0%)、琥珀酸弧菌科UCG-0019(4.5%)、理研菌科RC9-gut-group(2.3%)、普氏菌科UCG-003(2.2%)、琥珀酸弧菌科UCG-002(2.1%)、普氏菌属-7(1.5%)相对丰度较高。说明4个阶段中国荷斯坦奶牛瘤胃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哺乳犊牛与断奶犊牛瘤胃菌群属丰度低、结构简单,青成牛与成年牛瘤胃菌群丰度高、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牛瘤胃pH不同测定方法的实际效果。选用4头健康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黑白花荷斯坦奶牛,对传统便携式pH计(MANpH)和连续pH记录无线装置(LRCpH)2种不同瘤胃内容物pH检测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ANpH和LRCpH 2种方法测定的瘤胃内容物pH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内容物pH 24 h变化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LRCpH无线装置不仅可准确测定瘤胃内容物pH,且能实时连续监测奶牛采食后瘤胃内pH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择适合反刍动物瘤胃纤维降解菌的实时定量PCR相对定量方法,选用三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针对奶牛瘤胃主要纤维降解菌,使用三种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对于同一个菌株基因的相对定量结果来说,SCF法和Pfaffl,M.W.法检测奶牛瘤胃主要纤维降解菌有很好的相关性(R=0.96~0.99,P〈0.05);三种方法比较结果显示,SCF法省略了制作标准曲线等一系列试验操作过程,具有准确率高、快速和定量效果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前,广大饲养户饲养的奶牛,基本上都是荷斯坦奶牛,或是用荷斯坦奶牛冻精杂交出来的奶牛,大多数养殖户都知道荷斯坦奶牛具有明显耐寒、怕热的生物学特性,对于耐热能力较差的奶牛来说,改善夏季饲养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酿酒酵母对奶牛瘤胃内环境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在不同水平的酿酒酵母日粮对奶牛瘤胃内环境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三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三组,A组为基础日粮,B组和C组分别为基础日粮添加酿酒酵母0.33%和0.67%DM.[结果]添加酿酒酵母可降低瘤胃pH值和氨态氮浓度,在采食后6 h,B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发酵玉米秸秆对泌乳期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本试验选取3头体况相近、健康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对照组饲喂未处理秸秆,试验Ⅰ组饲喂低菌量发酵秸秆,试验Ⅱ组饲喂高菌量发酵秸秆,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3期,每期20 d。结果表明,饲喂发酵玉米秸秆奶牛瘤胃液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乙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对瘤胃内丙酸、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发酵玉米秸秆能够改善瘤胃内环境,提高瘤胃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12.
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斯坦奶牛是我国饲养的主要奶牛品种。研究荷斯坦奶牛乳腺发育的生理、病理对于奶牛育种和保障奶牛健康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进行荷斯坦奶牛的乳腺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形态学研究,可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本研究在形态学方面对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究碳酸腐殖酸钠代替碳酸氢钠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和泌乳性能的影响。选用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0.76%碳酸氢钠,试验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0.76%碳酸腐殖酸钠。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瘤胃pH值、丙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乙丙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碳酸腐殖酸钠代替碳酸氢钠可显著提高奶牛瘤胃pH值,预防瘤胃酸中毒,促进丙酸生成,改善瘤胃发酵模式,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厌氧分离技术从奶牛瘤胃中分离出1株细菌,通过对其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等研究,确定分离菌株为反刍兽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ntium),为进一步研究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甘露寡糖(MOS)对荷斯坦奶牛围产后期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6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4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10、15 g/(头·d)MOS。结果显示,随着MOS添加量的增加,奶牛产后21 d瘤胃液中微生物蛋白含量、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以及乙酸、丙酸、丁酸和异丁酸浓度和乙丙比均线性上升(P<0.05)。厚壁菌门和蓝藻菌门相对丰度呈线性下降(P<0.01),而淋溶菌门相对丰度线性上升(P<0.05)。研究在20个样品中共检测到147个属,其中11个属与MOS添加量显著相关,主要来自厚壁菌门,且与瘤胃液中TVFA浓度和乙酸摩尔比例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MOS可能能通过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来提高纤维的瘤胃降解率,进而改善奶牛生产性能,最适添加量为15 g/(头·d)。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在精料完全相同而粗饲料不同的日粮条件下妊娠期青年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和氮代谢规律。试验动物为4头三位瘘管妊娠期青年荷斯坦奶牛,采用2×2交叉试验。结果表明,改善粗饲料质量可以提高十二指肠非氨氮流量,其中增加的非氨氮以瘤胃微生物氮为主。秸秆型日粮和青贮型日粮对瘤胃pH值、氨氮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等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用青贮饲料饲喂奶牛容易受到乙醇和低分子量酯类的影响。丹麦农业科学研究所克里斯腾森为了研究乙醇在肝门血液的吸收,以及饲喂乙醇在瘤胃和内脏组织的代谢,用4头泌乳的荷斯坦奶牛作瘤胃插管,并且在肝门静脉、肝静脉、肠系膜静脉、肠系膜动脉中永久留置导管。拉丁方设计试验,把试验奶牛分为4个试验处理组。  相似文献   

18.
在兵团农八师大量引进荷斯坦奶牛之后,由于受本地地理环境、人为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繁殖性能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了荷斯坦奶牛受胎率的下降,本试验是在其它试验条件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就南北舍由于地理方位差异造成的光照温度差对荷斯坦奶牛受胎率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是否显著进行了研究。试验牛共计190头,牛舍分为1、2、3号舍,每个舍分为南、北两面。结果表明:由于南北舍的温度差造成了荷斯坦奶牛受胎率的不同,并且是南面牛舍荷斯坦奶牛的受胎率要高于北面牛舍荷斯坦奶牛的受胎率。南面牛舍试验牛在产后70d内配上的百分比要显著高于北面。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Odongo等学者研究了在日粮中补充豆蔻酸对奶牛瘤胃甲烷产生量和牛奶中脂肪酸的影响。选择12头经产荷斯坦奶牛,拴系饲养。奶牛按照挤奶天数配对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比较了奶牛十二指肠灌注葡萄糖(Glc)、五种非必需氨基酸混合物(NEAAm)和瘤胃灌注丙酸(C3)后葡萄糖的显现率(Ra)和乳中乳糖分泌情况。试验动物为4头安装十二指肠瘘管和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