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槟榔江水牛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探讨RAPD标记在水牛遗传多样性方面检测的应用价值,以及了解槟榔江水牛的群体遗传结构状况,研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对槟榔江水牛2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从7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对其所有个体的总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15条引物共产生105种扩增片段,多态片段95条,平均每条引物的扩增带数为7,各引物多态性片段范围在2~12之间,多态频率在40%~100%之间,多态座位平均为90.48%。表明槟榔江水牛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对澳洲鸵鸟2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个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并对其所有个体的总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17条引物共产生103种扩增片段,其中共有片段13条,多态片段90条,平均每条引物的扩增带数为6.06,各引物多态性片段范围在2—9,多态频率在40%-100%。表明澳洲鸵鸟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丁[鱼][岁]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其种质资源的评价、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结果]选用77个随机引物对其2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有18个引物可以扩增出稳定且清晰的条带,共扩增出115条稳定的DNA位点,片段大小在100-2000bp,其中多态性位点14个,多态位点比例为12.17%。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1376,平均为0.0329±0.0056。[结论]丁[鱼][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RAPD技术对圆鼻巨蜥(Varanus salvator)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20个随机引物对圆鼻巨蜥36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有10对引物能扩出清晰稳定的条带,共扩增出2952条DNA片段,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82个条带,其中47条具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为57.32%,36个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359~0.3359,平均遗传距离为0.1359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1819,Shannons多样性指数I=0.2630,表明圆鼻巨蜥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论]采用UPGMA法构建了36个个体相互关系的分子聚类图,发现没有形成明显的种群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RAPD技术对圆鼻巨蜥(Varanus salvator)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20个随机引物对圆鼻巨蜥36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有10对引物能扩出清晰稳定的条带,共扩增出2952条DNA片段,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82个条带,其中47条具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为57.32%,36个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35 9~0.335 9,平均遗传距离为0.135 92。Nei s基因多样性指数H=0.181 9,Shannon s多样性指数I=0.263 0,表明圆鼻巨蜥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论]采用UPGMA法构建了36个个体相互关系的分子聚类图,发现没有形成明显的种群分化。  相似文献   

6.
肉仔鸡个体间RAPD指纹的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白羽肉仔鸡为研究材料,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利用已筛选出的17个随机引物对15个公仔鸡和15个母仔鸡个体间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17个引物在母鸡群共产生145个扩增片段,其中有102个是多态性片段,多态率为7034%;17个引物在公鸡群共产生了154个扩增片段,其中有92个是多态性片段,多态率为5974%。这些结果说明RAPD标记的多态性较高,作为一种DNA标记,它可以用于分析鸡群体的遗传结构;(2)公、母鸡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621,08214;(3)可以利用RAPD技术检测肉鸡杂合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但必须使用大量的随机引物。  相似文献   

7.
旨在借助分子标记手段对草菇菌株进行鉴别。利用17条扩增条带清晰、稳定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简称RAPD)、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ISSR)引物对20株草菇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草菇菌株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17条引物共扩增出123条清晰的DNA片段,其大小为250~2 000 bp,其中多态性片段92条,平均多态性位点占比为74.80%。DNA电泳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间的DNA指纹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利用RAPD分析花椰菜遗传多样性及预测杂交优势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24个花椰菜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分析。选用20个10hp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80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123条,占68.3%。结果表明,花椰菜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分析表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品种熟性的差异与其遗传基因差异相关。根据花椰菜不同品种的遗传距离差异,结合其生物学特性、地理距离,预测试验材料中的5个杂交组合可能获得理想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9.
芸薹类蔬菜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芸薹类(2n=20)蔬菜作物的33个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从70个引物中筛选出37个引物,共扩增出353带。其中,多态带有260条,扩增片段长度大多数集中在0.9~1.6 kb之间。不同引物的检测效率相差很大。运用5个引物扩增的10条RAPD特征带,可以作为一组DNA指纹,区分所有供试7个大白菜品种。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 RAPD)技术分析了肉鸡群个体间 RAPD指纹的变异程度。 1 0个随机引物在 3 6只公鸡中共扩增出 83个片段 ,其中有 67个是多态性片断 ,多态率为 80 .72 %,1 1个随机引物在 3 6只母鸡中共扩增了 99个片段 ,其中有 86个是多态性片段 ,多态率为 86.87%。公、母鸡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 0 .7858、 0 .73 2 8。结果表明 :RAPD标记的多态性明显 ,作为一种 DNA标记 ,它可以用于分析鸡群体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11.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五龙鹅的豁眼组和无豁眼组群体进行了种质鉴定和遗传分析,从13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9个多态性高的引物,分别扩增出192条和168条DNA带,多态位点比率达84.90%和67.2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10.1条和8.8条,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610和0.3641,Nei's指数为0.3103和0.2462,豁眼组和无豁眼组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979和0.1603,群体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8021和0.8397,选择引物扩增的特异性标记,可用来区分五龙鹅的豁眼组和无豁眼组群体.用SPSS软件对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相似度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无豁眼组群体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豁眼组群体内则差异不显著,表明豁眼组的种质较纯.两组五龙鹅之间相似度为0.7901,遗传距离为0.2099,这与形态学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中国鹅5个品种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用40个10-寡核苷酸随机引物对中国鹅的5个品种-狮头鹅,皖西白鹅,太湖鹅,浙东白鹅和四川白鹅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用筛选出的14个引物共扩增出174个DNA片段,其中的48个(占28.2%)在5个品种间表现为多态性。根据扩增DNA片段的异同,计算了各品种和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遗传距离指数。同时,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MEGA)以UPGMA法和NJ法对遗传距离指  相似文献   

13.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was used to study the diversity of seven E. pulcherrima with different color leaves. Aight 10 bp primers selected from 30 arbitrary primers were applied for amplifying the Euphorbia pulcherrima DNA. Total 62 bands were produced, among which 22 bands (35.48%) were polymorphic. The average numbers of polymorphic DNA bands amplified by each primer were 7.8. 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seven E. pulcherrima was relatively narrow and they had the higher similarity coefficient,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se seven strains had a near relationship, and that RAPD marking technology may be the effective means for E. pulcherrima classification.  相似文献   

14.
芥菜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利用RAPD标记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a)16个变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60个10bp随机引5物中筛选出27个有效的,这27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336条DNA带,其中275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数的81.8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的DNA带数为12.44,不同引物扩增出各自不同的DNA指纹图谱,大部分图谱均有特征或特  相似文献   

15.
鸢尾属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从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强、重复性好且稳定性高的引物15个,对37份鸢尾属材料进行多态性分析,共扩增出328条带,多态性带为327条,多态性比例达99.7%,说明鸢尾属物种间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依据15个有效引物所产生的328条ISSR标记建立DNA分子系统聚类图,将供试材料分为6组,其中矮紫苞鸢尾和单苞鸢尾单独划为一组。根据获得物种特有ISSR标记分析表明,利用15个有效引物可以较好地将鸢尾属供试37份材料区分开,其中7个材料具有各自特有的扩增带,单苞鸢尾和黄菖蒲还分别具有2和3条各自特有的扩增带,仅引物ISSR8、ISSR63和ISSR75即可将所有37份供试材料区分开。  相似文献   

16.
杨树品种的SSR分析及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SSR-PCR方法对杨树(Populus)的10个品种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选用10对引物扩增出122个DNA片段,其中114个片段呈现多态性,占总扩增片段的93.44%。平均每对引物得到12.2个位点。依据扩增结果进行遗传距离分析,构建了分子树状图。研究结果表明:SSR分析中产生了一些品种特有的指纹图谱。利用DNA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把供试杨树的10个品种分为3类,并对基本品种及种下品种群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用RAPD分子标记对4种耐寒植物进行了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扩增谱带清晰并呈现多态性的20个随机引物,每个引物能产生1-10条RAPD片段,多态性条带占67.61%.利用UPGMA聚类法对4种卫矛属植物的176条谱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海道黄杨和扶芳藤聚类成一组,大叶黄杨和金心黄杨聚类成另一组,可见,RAPD技术对卫矛属植物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评价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标记技术,对福建黄楮林自然保护区7个样地的福建青冈群体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60条引物中共筛选出10个引物,获得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扩增位点76个,多态性位点占48.68%,揭示了福建青冈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数据分析显示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处于0.099 1-0.230 8的范围内。应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环境因子进一步作对应分析研究,分析环境因子对群体遗传变异的影响,发现遗传距离越接近的群体,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指标也越接近,表明了福建青冈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与生态环境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